电杆排杆与焊接技术的改进
2008-04-09 12:11:4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1江苏皋能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2江苏省如皋供电公司 周宁1 吴永跃2
摘要:电杆的排杆、对接与焊接,是线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生产流程,而传统的人力挖坑式排焊接技术,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该文就电杆排焊的方法、质量和速度等方面展开研究,研制出免开挖可调排杆、旋转焊接架,对其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电杆排、焊接技术;线路施工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8)03-00010-02
输配电线路的架设是电网建设中的一部分,而电杆的排杆、对接与焊接是线路施工中一项重要的生产流程,也是关系到整个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重要环节。
架空电力线路建设施工中,直线杆一般采用水泥单杆,利用现浇混凝土套筒基础与电杆连接,它的优点是强度高,经久耐用,占地少,方便农业机械化耕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农村房屋的楼层一般为2~3层。电力线路与房屋及“三线”的交叉跨越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提高电力线路杆塔高度,如今直线杆已普遍使用24m、27m、30m水泥杆,水泥杆直径大,整体重量达到7~8t,必须分节加工,每棵电杆的接头数量少则3个,多则5个,而焊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电力线路安全运行。过去水泥杆的排焊都是采用挖坑式的排焊法(简称挖坑法),但焊接后常会因水泥杆弯曲度超标而返工,而且还额外地增加了土方施工,费工费时,对城区道路、绿化环境及农田、作物等造成较大破坏。
1 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
首先,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采用挖坑法焊接水泥杆的地下部分时,焊工必须蹲在坑里面,采用仰焊接方式,且易受到焊工水平的制约,而身体又无法伸展,苦累不堪。焊接时产生的有害烟雾沉积在坑内,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使焊接工作不能连续进行。
其次,增加了额外的土方工程量,使农田土层遭到破坏。焊坑还土后,破坏了农田原土层,老百姓意见很大,使得群众工作难度加大,同时也增加了工程赔偿费用,使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减少。
第三,焊接弯曲度大,质量难以保证。过去水泥杆的调直是用泥土做垫层,由于泥土是松软的,虽然施工时确已调直,但泥土垫层的游动,难免使得电杆有下沉、让位的现象,而且焊接时焊缝受热不均也会使水泥杆弯曲,造成返工。根据统计资料:每焊接20个接头,就有1个弯曲度超标,而返工1个接头大约需要排焊1个接头2~3倍的时间。
第四,地下水位高(江苏如皋地区地下水位在0.8~1.0m左右)。夏季施工水田较多,水田焊坑积水无法解决,只有安排专人进行排水处理。冬季施工土壤冻结,开挖焊坑困难。
第五,气候环境的困扰。夏天40℃左右的高温,焊接人员在水田施工中还要穿长筒靴、防水衣裤,很容易发生人员中暑。
例如,2006年如皋供电公司在110kV龙河变整个线路配套工程中共有水泥杆104棵(27m的62棵,24m的24棵,21m的18棵,接头共338个),全部工程工期只有85天,当时正值夏季施工,水田较多,焊坑开挖难度大,仅排杆、焊接这一施工过程就花费了24个辅助工、6个电焊工、4名技工28天时间。因为接头弯曲度超标而返工12次,也就是说,大约花去5天的时间返工处理接头。
2 对策措施
针对开挖式排焊接存在的以上问题,如皋供电公司抓住主要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消除土方施工:增加支架高度,消除了土方施工,利用小扒杆,调直水泥杆。
改善工作环境:采用地面焊接以改善通风,降低疲劳,避免土方施工,减小对环境的破坏。
消除水泥杆变形:在电杆支撑底槽安装轴承,并可调节水泥杆,均匀转动焊接。
解决电杆的调直:利用千斤顶并配以左右及上下调节螺杆,方便调直。
消除电杆下沉:加大底座底面积,增加受力面积。
提高焊接工艺:加强焊工焊接技能的培训,焊接方法改为全平焊。
3 实施情况
根据以上对策措施,并经过反复研究、调整、改进排焊接方法,加工出排杆、焊接支架(见图1)。
图1 免开挖可调排杆、旋转焊接架示意图
3.1 构造及原理
免开挖可调式排杆、旋转焊接架是由底座、千斤顶、同步咬合齿轮、左右调节螺杆、高低调节螺杆、杆身旋转滚轮六部分组成。
底座。由角铁加工成的长方体,其作用一是支撑千斤顶,并可左右调节螺丝螺杆,二是利用底座的底板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地面的压力,避免电杆下沉。
千斤顶。它的形状是一个等边平行四边形,上、下一对顶点,可以咬合齿轮同步转动,左、右一对顶点与上下调节螺杆连接,通过转动上下调节螺杆,使四边形的形状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升高或降低电杆的目的。千斤顶的底部有一块铁板平
1江苏皋能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2江苏省如皋供电公司 周宁1 吴永跃2
摘要:电杆的排杆、对接与焊接,是线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生产流程,而传统的人力挖坑式排焊接技术,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该文就电杆排焊的方法、质量和速度等方面展开研究,研制出免开挖可调排杆、旋转焊接架,对其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电杆排、焊接技术;线路施工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8)03-00010-02
输配电线路的架设是电网建设中的一部分,而电杆的排杆、对接与焊接是线路施工中一项重要的生产流程,也是关系到整个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重要环节。
架空电力线路建设施工中,直线杆一般采用水泥单杆,利用现浇混凝土套筒基础与电杆连接,它的优点是强度高,经久耐用,占地少,方便农业机械化耕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农村房屋的楼层一般为2~3层。电力线路与房屋及“三线”的交叉跨越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提高电力线路杆塔高度,如今直线杆已普遍使用24m、27m、30m水泥杆,水泥杆直径大,整体重量达到7~8t,必须分节加工,每棵电杆的接头数量少则3个,多则5个,而焊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电力线路安全运行。过去水泥杆的排焊都是采用挖坑式的排焊法(简称挖坑法),但焊接后常会因水泥杆弯曲度超标而返工,而且还额外地增加了土方施工,费工费时,对城区道路、绿化环境及农田、作物等造成较大破坏。
1 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
首先,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采用挖坑法焊接水泥杆的地下部分时,焊工必须蹲在坑里面,采用仰焊接方式,且易受到焊工水平的制约,而身体又无法伸展,苦累不堪。焊接时产生的有害烟雾沉积在坑内,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使焊接工作不能连续进行。
其次,增加了额外的土方工程量,使农田土层遭到破坏。焊坑还土后,破坏了农田原土层,老百姓意见很大,使得群众工作难度加大,同时也增加了工程赔偿费用,使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减少。
第三,焊接弯曲度大,质量难以保证。过去水泥杆的调直是用泥土做垫层,由于泥土是松软的,虽然施工时确已调直,但泥土垫层的游动,难免使得电杆有下沉、让位的现象,而且焊接时焊缝受热不均也会使水泥杆弯曲,造成返工。根据统计资料:每焊接20个接头,就有1个弯曲度超标,而返工1个接头大约需要排焊1个接头2~3倍的时间。
第四,地下水位高(江苏如皋地区地下水位在0.8~1.0m左右)。夏季施工水田较多,水田焊坑积水无法解决,只有安排专人进行排水处理。冬季施工土壤冻结,开挖焊坑困难。
第五,气候环境的困扰。夏天40℃左右的高温,焊接人员在水田施工中还要穿长筒靴、防水衣裤,很容易发生人员中暑。
例如,2006年如皋供电公司在110kV龙河变整个线路配套工程中共有水泥杆104棵(27m的62棵,24m的24棵,21m的18棵,接头共338个),全部工程工期只有85天,当时正值夏季施工,水田较多,焊坑开挖难度大,仅排杆、焊接这一施工过程就花费了24个辅助工、6个电焊工、4名技工28天时间。因为接头弯曲度超标而返工12次,也就是说,大约花去5天的时间返工处理接头。
2 对策措施
针对开挖式排焊接存在的以上问题,如皋供电公司抓住主要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消除土方施工:增加支架高度,消除了土方施工,利用小扒杆,调直水泥杆。
改善工作环境:采用地面焊接以改善通风,降低疲劳,避免土方施工,减小对环境的破坏。
消除水泥杆变形:在电杆支撑底槽安装轴承,并可调节水泥杆,均匀转动焊接。
解决电杆的调直:利用千斤顶并配以左右及上下调节螺杆,方便调直。
消除电杆下沉:加大底座底面积,增加受力面积。
提高焊接工艺:加强焊工焊接技能的培训,焊接方法改为全平焊。
3 实施情况
根据以上对策措施,并经过反复研究、调整、改进排焊接方法,加工出排杆、焊接支架(见图1)。
3.1 构造及原理
免开挖可调式排杆、旋转焊接架是由底座、千斤顶、同步咬合齿轮、左右调节螺杆、高低调节螺杆、杆身旋转滚轮六部分组成。
底座。由角铁加工成的长方体,其作用一是支撑千斤顶,并可左右调节螺丝螺杆,二是利用底座的底板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地面的压力,避免电杆下沉。
千斤顶。它的形状是一个等边平行四边形,上、下一对顶点,可以咬合齿轮同步转动,左、右一对顶点与上下调节螺杆连接,通过转动上下调节螺杆,使四边形的形状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升高或降低电杆的目的。千斤顶的底部有一块铁板平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