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kV开闭所电压偏低解决措施
2008-04-16 11:06:4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福建省厦门电业局 许仁来
摘要:10 kV开闭所电压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负荷输送距离长电压损耗大造成,因此针对该问题提上改进措施。
关键词:10 kV开闭所;10 kV开闭所;电压偏低
中图分类号:TM71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6)06-0021-03
厦门电业局海沧10 kV开闭所母线电压偏低的问题,通过理论计算进行分析,得出原因是负荷输送距离长、电压损耗大。提出新建110 kV变电站、新建一回10 kV架空线路、装设并联电容器三种方案的设想。通过确保技术指标要求、投资及运行经济性的分析比较,最后确定采用装设4.0 Mvar电容器进行并联补偿的方案。提出采用此方案时保护和运行管理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由此得到启发,进一步提出,对于局部开发区域,负荷在5~25 MVA的变压器,应按规划先行建设110 kV线路,按10 kV配电装置运行,并采取装设电容器补偿的方法来解决。
1 问题
负荷的迅速发展,对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相适应,厦门电业局在电网规划建设上制定了输变电容量大、综合运行管理成本较低的电网建设新标准:简化电压等级,逐步取消35 kV电压等级。除原有个别变电站带有35 kV出口电压及专用的35 kV大中型专用客户暂时保留并结合发展、技改逐步取消外,公共的35 kV不再发展和保留。于20世纪60年代建成投运的35 kV海沧变电站完成其历史使命,于1996年1月退出运行,10 kV配电设备转为开闭所运行,原由其供电的厦门钨制品厂、海沧青礁村、龙海市角美镇的几个行政村由10 kV海沧开闭所供电,开闭所通过一回LGJ-150线路从距开闭所5.3 km的海沧区中部的220 kV钟山变电站获得10 kV电源,如图1所示。经过两年多的运行,10 kV海沧开闭所的母线电压偏低,曾出现过9 kV以下,大大低于运行允许的电压9.5~10.5 kV,电压质量合格率低,严重影响了动力用电户的正常用电需求,客户不满,意见很大,也严重影响了供电企业的形象。
图1 简化电气接线图
2 原因分析
2.1 负荷情况
902铝厂线专供厦门钨制品厂用电,该厂属三班制连续性生产企业,近几个月最高峰负荷达到2.2 MW,高峰时段平均负荷 1.7 MW;低谷时段1.3 MW。当再投入一条生产线后,可能出现最大负荷 2.9 MW,高峰时段平均负荷 2.2 MW,低谷时段平均负荷 1.7 MW。
904青礁线供海沧区西南部农村居民用电及农业生产、乡镇和个体企业用电。近两年来出现最高负荷2.1 MW,高峰时段平均负荷1.8 MW,低谷时段平均负荷 1.2 MW。 可能出现最大负荷 2.7 MW,高峰时段平均负荷 2.5 MW,低谷时段平均负荷1.6 MW。
由于这两条馈线负荷以工业生产、动力加工为主,在用户低压配电屏上按规定装设了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经电业局检查和测算,功率因数基本在0.9左右。为简化计算,本文均以功率因数cosφ = 0.9,sinφ = 0.44进行计算。
对于35 kV及以下的架空线路和10 kV以下的电缆线路,由于线路较短,总电容电纳较小,并且由于电压低,电容功率较小,均可忽略不计。110 kV及以下电网,电压降对电压损耗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2.2 电压损耗计算
经计算得出电压损耗如表1中补偿容量为0的那列数据。根据运行规程要求:变电站10 kV母线电压为10~10.7 kV,用户端电压为9.5~10.5 kV,线路电压损耗应小于5%。从表1看,未采取其它措施时,该线路电压损耗较大,最高峰负荷时将达11.72%;在低谷时也在5% 以上,难以满足电压质量要求。
3 探讨解决措施
3.1 新建110 kV变电站
新建110 kV变电站,利用主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进行电压调节,是确保电压质量要求的最有效措施。
3.2 新架一回同样的架空线路
新架一回同样的架空线路,按并列运行或分担一半负荷为最理想状态运行,输送同样总负荷情况下,其线路总阻抗值为单回时的一半,或者可以说是每一回线路阻抗值虽然不变,但其所承担的负载已是原总负载的一半,电压损耗是表1中补偿容量为0的那列数据的一半。在负荷最高峰时段压降较大不能满足要求时,在平均高峰时段勉强能满足要求,但如果负荷增加后就难以满足要求。
3.3 在10 kV母线上装设并联电容器进行补偿
设想在开闭所10 kV母线上装设并联电容器补偿。下面就装设电容器容量分别为:1.0、1.5、2.0、2.5、3.0、3.5、 4.0 Mvar等7种情况进行比较。
将负荷情况及补偿容量、线路参数等进行计算,得电压损耗如表1所示。
表1 电压损耗表(%)
从表1可见,如果补偿容量为3.0 Mvar,最高峰时电压损耗不能满足要求,高峰时勉强能满足要求,如果考虑负荷的增长及高峰<
福建省厦门电业局 许仁来
摘要:10 kV开闭所电压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负荷输送距离长电压损耗大造成,因此针对该问题提上改进措施。
关键词:10 kV开闭所;10 kV开闭所;电压偏低
中图分类号:TM71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6)06-0021-03
厦门电业局海沧10 kV开闭所母线电压偏低的问题,通过理论计算进行分析,得出原因是负荷输送距离长、电压损耗大。提出新建110 kV变电站、新建一回10 kV架空线路、装设并联电容器三种方案的设想。通过确保技术指标要求、投资及运行经济性的分析比较,最后确定采用装设4.0 Mvar电容器进行并联补偿的方案。提出采用此方案时保护和运行管理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由此得到启发,进一步提出,对于局部开发区域,负荷在5~25 MVA的变压器,应按规划先行建设110 kV线路,按10 kV配电装置运行,并采取装设电容器补偿的方法来解决。
1 问题
负荷的迅速发展,对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相适应,厦门电业局在电网规划建设上制定了输变电容量大、综合运行管理成本较低的电网建设新标准:简化电压等级,逐步取消35 kV电压等级。除原有个别变电站带有35 kV出口电压及专用的35 kV大中型专用客户暂时保留并结合发展、技改逐步取消外,公共的35 kV不再发展和保留。于20世纪60年代建成投运的35 kV海沧变电站完成其历史使命,于1996年1月退出运行,10 kV配电设备转为开闭所运行,原由其供电的厦门钨制品厂、海沧青礁村、龙海市角美镇的几个行政村由10 kV海沧开闭所供电,开闭所通过一回LGJ-150线路从距开闭所5.3 km的海沧区中部的220 kV钟山变电站获得10 kV电源,如图1所示。经过两年多的运行,10 kV海沧开闭所的母线电压偏低,曾出现过9 kV以下,大大低于运行允许的电压9.5~10.5 kV,电压质量合格率低,严重影响了动力用电户的正常用电需求,客户不满,意见很大,也严重影响了供电企业的形象。
2 原因分析
2.1 负荷情况
902铝厂线专供厦门钨制品厂用电,该厂属三班制连续性生产企业,近几个月最高峰负荷达到2.2 MW,高峰时段平均负荷 1.7 MW;低谷时段1.3 MW。当再投入一条生产线后,可能出现最大负荷 2.9 MW,高峰时段平均负荷 2.2 MW,低谷时段平均负荷 1.7 MW。
904青礁线供海沧区西南部农村居民用电及农业生产、乡镇和个体企业用电。近两年来出现最高负荷2.1 MW,高峰时段平均负荷1.8 MW,低谷时段平均负荷 1.2 MW。 可能出现最大负荷 2.7 MW,高峰时段平均负荷 2.5 MW,低谷时段平均负荷1.6 MW。
由于这两条馈线负荷以工业生产、动力加工为主,在用户低压配电屏上按规定装设了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经电业局检查和测算,功率因数基本在0.9左右。为简化计算,本文均以功率因数cosφ = 0.9,sinφ = 0.44进行计算。
对于35 kV及以下的架空线路和10 kV以下的电缆线路,由于线路较短,总电容电纳较小,并且由于电压低,电容功率较小,均可忽略不计。110 kV及以下电网,电压降对电压损耗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2.2 电压损耗计算
经计算得出电压损耗如表1中补偿容量为0的那列数据。根据运行规程要求:变电站10 kV母线电压为10~10.7 kV,用户端电压为9.5~10.5 kV,线路电压损耗应小于5%。从表1看,未采取其它措施时,该线路电压损耗较大,最高峰负荷时将达11.72%;在低谷时也在5% 以上,难以满足电压质量要求。
3 探讨解决措施
3.1 新建110 kV变电站
新建110 kV变电站,利用主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进行电压调节,是确保电压质量要求的最有效措施。
3.2 新架一回同样的架空线路
新架一回同样的架空线路,按并列运行或分担一半负荷为最理想状态运行,输送同样总负荷情况下,其线路总阻抗值为单回时的一半,或者可以说是每一回线路阻抗值虽然不变,但其所承担的负载已是原总负载的一半,电压损耗是表1中补偿容量为0的那列数据的一半。在负荷最高峰时段压降较大不能满足要求时,在平均高峰时段勉强能满足要求,但如果负荷增加后就难以满足要求。
3.3 在10 kV母线上装设并联电容器进行补偿
设想在开闭所10 kV母线上装设并联电容器补偿。下面就装设电容器容量分别为:1.0、1.5、2.0、2.5、3.0、3.5、 4.0 Mvar等7种情况进行比较。
将负荷情况及补偿容量、线路参数等进行计算,得电压损耗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如果补偿容量为3.0 Mvar,最高峰时电压损耗不能满足要求,高峰时勉强能满足要求,如果考虑负荷的增长及高峰<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