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技术论文 > 电网技术 > 正文

公变监测系统

  2008-04-23 10:54:4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浙江省文成电业局  朱朝敏  

摘要:目前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技术和负荷管理终端技术的日趋成熟,基于上述两种技术有机集成的通信模块表在公变关口上的应用具有技术可靠、实施简便、无需重复投资建设主站等特点。通过在公变关口安装通信模块表,建成公变监测系统,对公变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并实现远程抄表,将大大提高县级供电企业公变的运行管理、线损管理的水平,促进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的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监测系统;变压器;电能计量;负荷管理系统;线损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6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6)09-0046-03

长期以来,低压配电网络一直是供电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薄弱环节之一,一些配变和配电线路因过载发热、线损率高、电压合格率低等,既容易危及低压电网的安全,也影响了电网的经济运行。但由于低压配电网络缺乏这方面的自动化检测手段,一般都在几个典型日,由工作人员用人工逐个测量配变负荷的简单方法,结果是费工费时,既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此,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公变监测系统,对与用户直接相关的低压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低压配电网运行的情况,适时根据供电需求的增长调整电网负荷,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杜绝电网安全隐患。同时,通过与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系统、负荷管理系统、居民集抄系统、电力营销系统等组成线损监测平台,为线损分析、考核提供准确的依据,促进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1 公变监测系统的技术方案

现场用电数据采集装置选择。目前在国内公变现场用电数据的采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配变终端 ;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抄表器; 配变终端 ;配置远程通信模块的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等几种配置模式。

“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配变终端”方式是基于已有计量设备的前提上提出的模式,但在原有设备不能很好兼容配变终端的情况下,更新设备以适应终端要求的做法无法满足系统建设的成本要求。

“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抄表器”的模式则是在远程无线通信技术尚未大规模应用于电力系统之前的临时性解决办法。设备投资并不小,更无法让人接受的是需要人员去现场持抄表器进行抄表,所以这种方式也是不可取的。

“配变终端”模式是近年来随着大用户负荷管理终端的不断推广应用而被部分电力部门所接受的一种方式。由于不接电能表,以终端来完成电能计量的任务,同时发挥了终端的用电负荷监测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的短期需求,节省了设备投入。但由于配变终端对计量功能的要求远远低于多功能电能表,无法实现相关的功能,其应用范围极其有限。

“配置远程通信模块的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方式则融合了多功能电能表及负荷管理智能终端两类成熟可靠产品的技术优势。它将普通三相多功能电能表和智能终端集成在一起,远程通信控制单元做为独立的模块具有热插拔功能,可选GSM/GPRS/CDMA/以太网通道等多种远程通信模块,并具有远程升级的功能,能够随技术进步不断更新,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综合成本、安装维护的便捷性、功能的完善性、运行可靠性诸因素考虑,配置远程通信模块的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作为公变运行现场数据采集装置最为合适。

公变监测系统主站方案。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平台有:基于UNIX/NT的混合平台及基于WINDOWS/NT的系统。以文成电业局为例,下辖公用变压器的规模为1000多台,经性能计算可知当前情况下无须采用昂贵的小型机系统,从性能、资金投入、易维护性等方面考虑,采用高档PC服务器作为系统硬件,系统软件采用Windows平台。

公变运行现场的监测装置只是将用电数据、运行状态等信息上送到主站,数据的浏览是不成问题的,但在大规模安装通信模块表以后,海量的数据信息上送到系统主站。若没有全面、优质的用电数据分析、统计功能,将无法实现“输入数据→数据自动分析统计→输出结果”这样一个过程。系统主站软件必须全面考虑供电企业对公变数据分析统计的需求,不断完善相关功能。

为了将公变监测系统应用到中低压线损分析,主站还设置线损分析系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应用子系统,它的应用特点与负荷管理系统、公变监测系统、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等系统既有密切关系,又有显著不同。一方面,线损分析系统需要有与负荷管理系统、公变监测等系统同步档案信息,从后者获得必需的电量数据;另一方面,它作为一个后台应用分析系统,关注重点在于数据的分析、挖掘和统计,不需要实时采集。应用的特点决定了线损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时系统(或准实时系统)不同,在数据库设计、应用部署上应体现出这种不同。在与实时系统共享资源的同时,充分保证线损分析系统的相对独立完整性。

远程通信方式的比较。对于解决电力装置通迅信道网的传统方案,供电企业作过多种方式<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配电网概述及管理体系

2019-03-02

电力线路故障向量图图分析与画

2018-12-19

热点排行
  • · 配电网概述及管理体系
  • · 采用±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减小对环境影响
  • · 耐热铝合金导线性能参数
  • · 电网自动化专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 · 电力企业技术发展面临四大挑战
  • · 电力线路故障向量图图分析与画法
  • · 浅谈两改后的线损管理措施
  • ·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主要特点
  • · 农网改造中施工及技术方面的几点建议
  • · 双端口RAM及其在CAN总线适配卡中的实现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