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技术论文 > 电网技术 > 正文

电缆弯曲半径的现场简便测量

  2008-04-23 11:08: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北京吉北供用电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张洁民

摘要:该文推导并确定了适用于不同现场条件下的电缆弯曲半径测量的理论公式,利用实验验证了公式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准确性,进而编制出可供现场实际应用的速查表,减小了现场工作量。

关键词:电缆弯曲半径;弦高法;弦长法;三点法;偏差率;速查表

中图分类号:TM62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6)09-0017-03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速,城市电网中电力电缆的使用不断增加。北京市三环路以内所有新建输电线路几乎全部使用电缆。此外,城网架空线入地工程也在大范围内实施。

电缆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是其绝缘的良好程度和内部电场分布的均匀性。电缆弯曲半径是电缆敷设施工及运行中保证其绝缘性能的主要指标。所谓弯曲半径,是指工程上把弯曲的电缆近似看做一段圆弧,圆弧所在圆的半径即为此弯曲电缆的弯曲半径。

如果电缆在敷设施工或运行中弯曲半径小于规定值,会直接导致其结构的破坏,最终致使绝缘击穿,酿成安全质量事故。因此,工程实践中大量存在着对弯曲半径进行测量及判断的问题。

本文就是要寻求一种简便且准确测量电缆弯曲半径的方法,以期正确判断其符合性,并希望能对电缆敷设施工做一些预防性的指导。由于电缆工程作业区狭窄,要求测量方法有如下特点:原理正确,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1 现状分析

目前工程实践中,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规定值一般有三个标准:

•设计值,规范的施工图设计,都会明确给出施工时和运行时的最小弯曲半径值;

•电缆生产厂家提供值;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92)中第5.1.7条的规定。

较大的电缆弯曲以目测就可以判定其合格,即:观察曲线形状,假定其圆心点,自假定的圆心至最近的电缆本体,用直尺测量出其距离,即为电缆弯曲半径。如果弯曲较小,就必须经测量而得出具体的数值,再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怎样才能简便、准确的进行测量?首先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2 区别不同现场情况,分别建立数学模型

2.1 只可于曲线内侧量取数值

如图1,理论公式为

R = b2/(8a) + a/2

应用此法量取a、b两数值,即得R值。可称其为“弦高法”。


2.2 只可于曲线外侧量取数值

如图2,理论公式为

L弧 = (πR/90)arcsin[L弦/(2R)]

应用此法量取AB间弦长L弦/和弧长L弧两数值,即得R值。可称其为“弧长法”。

注意:运用此公式已知L弦/和L弧值,不易得出R值(若已知L弦和R值,则容易得出L弧值)。可使用EXCEL电子表格的智能计算功能,多次试选的R值以使L弦和L弧值相符。

2.3 三点法测量

考虑到取直角和测量曲线的不方便,在前两种情况下均采用三点法进行测量(如图3)。 理论公式为

R = b2/[2(b2 - a2/4)1/2]

实践中取AB = BC,分别量取AB = b、AC = a的长度,即得R值。可称之为“三点法”。


3 准确性的检验

这三个理论公式的选用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将其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准确性如何呢?还需要实验验证。

笔者在同事的帮助下,模拟实际工程情况作了一项实验:我们在地面上分别划出半径为1.8 m、1.4 m、1.2 m的一段弧。选取两段不同外径的电缆(D = 73 mm、85 mm),并将实验电缆弯成以上曲线,安排人员测量。得出数据并计算,其结果见表1。

表1 电缆弯曲数据


对数据表的说明:

•测量部位内、中、外是指电缆弯成设定曲线后,其内侧、中部、外侧;

•弦长、弦高、弧长均为实测数据,预设半径为已知数据(R + D/2),计算半径、偏差值、偏差率为计算结果(偏差率=偏差值/预设半径);

•方法一平均偏差率为1.10%,方法二平均偏差率为1.39%,方法三平均偏差率为2.05%。

4 实际工作中的推广

在以上实验中,分别用三种方法对电缆弯曲半径进行了确定。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得出结论:需要准确测量并计算电缆弯曲半径时,此三种方法均可以应用于工程实践。即使存在人为的测量偏差(任何工程测量都会存在,但应尽量减小),其平均偏差率在工程实践中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降低偏差率也有方法:视现场情况,取弦长尽可能大,则测量误差对最终结果的影响会更小。

依照上述公式,测量出数据后手工计算会有些烦琐。可使用EXCEL电子表格的智能计算功能,能够轻松解决(因其使用现已相当普遍,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配电网概述及管理体系

2019-03-02

电力线路故障向量图图分析与画

2018-12-19

热点排行
  • · 配电网概述及管理体系
  • · 采用±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减小对环境影响
  • · 耐热铝合金导线性能参数
  • · 电网自动化专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 · 电力企业技术发展面临四大挑战
  • · 电力线路故障向量图图分析与画法
  • · 浅谈两改后的线损管理措施
  • ·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主要特点
  • · 农网改造中施工及技术方面的几点建议
  • · 双端口RAM及其在CAN总线适配卡中的实现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