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技术论文 > 电网技术 > 正文

配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008-03-26 09:57:1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北京电力顺义供电公司  李玮  两会代表委员说电力专题

摘要:顺义地区配电网的建设严重落后于电源及主网架的建设,该文作者通过调查分析,从运行管理和加强配网建设与改造两方面着手,解决配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访问

关键词:配电网改造资料频道提供电力行业最新统计资料

中图分类号:TM588.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7)01-0020-02

顺义区地处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的“东部发展带”的中部,是未来北京城市发展的重心所在。顺义地区的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和城市功能优化逐渐成为发展重点。“十五”期间,顺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0.4%,经济发展迅速,带动了电力需求增长,电力供应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近年来,顺义地区电源及主网架的建设日臻完善,但配电网的建设严重落后于电源及主网架的建设,这一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随着用电负荷的增长,配网单薄和设备老旧的问题暴露越来越明显,成为电力下送通道的“瓶颈”。下面,我就公司配网存在的问题和改造及提高对用户供电可靠性谈谈自己的认识。

1 顺义地区配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地区电网简介

顺义地区的配电网主要由架空配电网和电缆配电网组成,截止到2006年10月底,顺义供电公司所属110 kV变电站14座,35 kV变电站15座,开闭站21座,配电室28座;35 kV输电线路27条,总长度398 km; 10 kV架空线路188条,总长度2171.836 km;10 kV电缆991条,总长度296.31 km;低压架空线路2771.927 km。

1.2 配网现状及问题

受到远郊区负荷分散,平均负荷密度低的特点影响,线路供电半径偏长的现象比较普遍,主干线路平均长度为4.3 km(现有数据统计),有43条线路主干长度超过了5 km,其中有11条线路的主干线超过了8 km,过长的10 kV线路影响了线路的供电质量。

导线型号不统一是顺义配电网普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主干线路从185~70 m2多种型号,主干线路中,还存在LJ-35、LJ-50、LJ-70型号总长度达300 km的小截面导线。

线杆及金具、辅材存在较多缺陷,p-10针式绝缘子,老旧阀型避雷器、陶瓷横担等老旧材料还在大量使用。

从配变容量的角度分析,顺义供电公司10 kV架空线路接入配变容量较大。由负载率可知一部分的配变低载运行,也就是说一方面是设备容量闲置、变压器损耗较大;另一方面,一旦这些配变负荷增长,负载率将会提高,就会导致部分线路在满载或过载下运行。

网架结构不合理,交叉跨越、跨区域供电等现象普遍存在,联络点少,运行方式不灵活。

运行环境方面,树线矛盾尤其突出,三线搭挂等问题需长期治理。线路防雷设计仍有待完善,早期架设的绝缘线路未安装放电线夹或箝位绝缘子,老旧阀型避雷器大量存在。仅2005年雷雨集中的8月11~15日期间查明事故原因的44起线路故障,就有36起是雷击造成的,占总数的86%。

重点工程施工造成的外力破坏故障等问题使得地区配网的故障次数明显增多。截止2006年10月底,外力、车撞杆线82次,占全部次数的22.2%,主要是重点工程施工引起。

截止到2006年10月底,因用户设备故障,波及主网造成设备停电达17次,占事故总数的4.6%。

2 提高配电网的运营能力,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根据顺义区配电网发展目标以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一方面从增加配网建设与改造,加大科技投入方面着手,逐步建立一个坚实的配电网络;另一方面加强运行管理,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

2.1 加强配网建设,奠定坚实的配网基础

根据城网发展规划和配网技术原则,确定了以下建设、技改方案:增加电源布点,调整和加强中压配电线路的网络结构;根据负荷性质、大小、增长幅度合理安装分段点、联络点,以便于检修、事故处理,减少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加快改造单电源用户的力度。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顺义地区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9个村的供电设施改造提出了初步方案,将低压架空铝线更换为绝缘架空线或集束导线。

缩小供电半径,重点发展区域线路总长控制在5 km以内,供电半径控制在2~3 km,主干线的截面为185 MM2。非重点发展区域,以上指标供电半径可以加大,截面适当缩小,但应符合规划原则。

加快10 kV架空线路入地,合理有序<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配电网概述及管理体系

2019-03-02

电力线路故障向量图图分析与画

2018-12-19

热点排行
  • · 配电网概述及管理体系
  • · 采用±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减小对环境影响
  • · 耐热铝合金导线性能参数
  • · 电网自动化专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 · 电力企业技术发展面临四大挑战
  • · 电力线路故障向量图图分析与画法
  • · 浅谈两改后的线损管理措施
  • ·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主要特点
  • · 农网改造中施工及技术方面的几点建议
  • · 双端口RAM及其在CAN总线适配卡中的实现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