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平台规划电网设备的基础管理
2008-03-19 11:48:3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广东电网江门台山供电局 胡俊华两会代表委员说电力专题
摘要:该文基于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提出设备台账管理要求,并就电网设备基础参数台账需求进行分析探讨,划分出设备台账基础管理的功能,提出建立统一的设备台账标准体系。访问
关键词: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设备台账;静态参数;设备分类;位置管理资料频道提供电力行业最新统计资料
中图分类号:TM7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8)01-0039-03
电力安全生产是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除却人为因素,电网设备的安全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电网设备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大者影响到电网的安全运行,细处关系到设备的生命周期、检修频率等,故电力企业亟需一套符合行业特点的电网设备管理标准,作为整个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最根本的基础。
现今,不少电力企业已经建立起电网设备台账,并有一套相应的管理标准。但是,这些管理标准并非十分规范统一,所凭依的设备管理平台也功能各异,致使建立起的设备台账五花八门,规范性、准确性、实用性也就相去甚远。
以广东省某地级市供电局为例,基于过去两个生产管理系统平台,其设备台账已经建立数年,准确率达到了相当程度,但规范性和实用性就欠缺,究其原因,是缺少一套完善的设备管理标准。且由于当初应用生产管理系统平台时,并没有普及到属下数个县级供电局,导致各自建立的设备台账质量参差不齐,更没有一套基于同一系统平台的统一的设备管理标准。虽然该供电局所建立的设备台账,做到了设备分类、设备参数、厂家型号、型号命名等方面内容,但是仍然不规范统一。
在电力企业对安全生产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基于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下简称系统)建立的电网设备台账,既要满足基础管理的要求,也要具备完善的功能划分。
1 设备台账基础管理要求
基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以及管理理念转变对基础的规范性、科学性、扩展性的更多要求,在利用系统进行设备台账基础管理的过程中,要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1.1 标准化、规范化
设备台账应具有统一的标准作为建立与维护的指导,便于日后的规范化管理。
1.2 扩展性
基于系统建立的设备台账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以满足设备从静态基础参数到动态参数,从业务生产到安全管理不断发展的需求。
1.3 维护方便
有了统一的标准作为维护的基础,还需具有实际应用性,以保证设备台账维护的及时性和高效性。
1.4 符合管理要求
在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包括有存储、安装、运行、检修、试验、大修、移动、报废等内容,基于系统的设备台账应符合管理要求,做到对设备状态的全过程跟踪。
2 设备台账基础管理的功能划分
2.1 设备分类
根据设备基础参数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电网设备需要建立设备类标准规范,以作出具体分类。设备类标准规范是所有设备参数的标准,每种设备所需要填写的参数属性都来自于设备类标准规范。此处仅讨论变电、输电、调度端设备类别及类别编码。
电网设备分类。变电设备类别就大类而言,如表1所示。设备分类原则按照设备类型及其附属设备或位置从属关系确定。在进行分类过程中,会出现设备类型相同但附属关系或位置从属关系相异的情况,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等;出现因为设备功能及命名问题而相异的情况,如接地变、消弧线圈接地成套装置等。以上情况需要加以区分。
设备类编码是系统中设备类型的识别代码,用于区分1.1所述出现的某些相异情况,可以按照如表1所示的设备种类进行大类编集。考虑到配合日后在系统中增加设备类型,编码可用字母加数字混编,达到类别与个别的定位,并可在系统中进行父子级的关联。
2.2 设备参数
此处所述的设备参数系指设备类标准技术规范数据,并非单指传统的设备技术参数,包括以下内容:
设备类:即设备类编码。
设备类名称:即该类设备的规范性命名,用以录入校对和准确判断设备种类。
属性名:此设备所具有的参数名,即属性值。
是否必填:即维护此类设备时此参数是否必填。如单独某个主变设备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为必填,则后期维护参<
广东电网江门台山供电局 胡俊华两会代表委员说电力专题
摘要:该文基于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提出设备台账管理要求,并就电网设备基础参数台账需求进行分析探讨,划分出设备台账基础管理的功能,提出建立统一的设备台账标准体系。访问
关键词: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设备台账;静态参数;设备分类;位置管理资料频道提供电力行业最新统计资料
中图分类号:TM7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0867(2008)01-0039-03
电力安全生产是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除却人为因素,电网设备的安全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电网设备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大者影响到电网的安全运行,细处关系到设备的生命周期、检修频率等,故电力企业亟需一套符合行业特点的电网设备管理标准,作为整个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最根本的基础。
现今,不少电力企业已经建立起电网设备台账,并有一套相应的管理标准。但是,这些管理标准并非十分规范统一,所凭依的设备管理平台也功能各异,致使建立起的设备台账五花八门,规范性、准确性、实用性也就相去甚远。
以广东省某地级市供电局为例,基于过去两个生产管理系统平台,其设备台账已经建立数年,准确率达到了相当程度,但规范性和实用性就欠缺,究其原因,是缺少一套完善的设备管理标准。且由于当初应用生产管理系统平台时,并没有普及到属下数个县级供电局,导致各自建立的设备台账质量参差不齐,更没有一套基于同一系统平台的统一的设备管理标准。虽然该供电局所建立的设备台账,做到了设备分类、设备参数、厂家型号、型号命名等方面内容,但是仍然不规范统一。
在电力企业对安全生产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基于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下简称系统)建立的电网设备台账,既要满足基础管理的要求,也要具备完善的功能划分。
1 设备台账基础管理要求
基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以及管理理念转变对基础的规范性、科学性、扩展性的更多要求,在利用系统进行设备台账基础管理的过程中,要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1.1 标准化、规范化
设备台账应具有统一的标准作为建立与维护的指导,便于日后的规范化管理。
1.2 扩展性
基于系统建立的设备台账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以满足设备从静态基础参数到动态参数,从业务生产到安全管理不断发展的需求。
1.3 维护方便
有了统一的标准作为维护的基础,还需具有实际应用性,以保证设备台账维护的及时性和高效性。
1.4 符合管理要求
在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包括有存储、安装、运行、检修、试验、大修、移动、报废等内容,基于系统的设备台账应符合管理要求,做到对设备状态的全过程跟踪。
2 设备台账基础管理的功能划分
2.1 设备分类
根据设备基础参数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电网设备需要建立设备类标准规范,以作出具体分类。设备类标准规范是所有设备参数的标准,每种设备所需要填写的参数属性都来自于设备类标准规范。此处仅讨论变电、输电、调度端设备类别及类别编码。
电网设备分类。变电设备类别就大类而言,如表1所示。设备分类原则按照设备类型及其附属设备或位置从属关系确定。在进行分类过程中,会出现设备类型相同但附属关系或位置从属关系相异的情况,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等;出现因为设备功能及命名问题而相异的情况,如接地变、消弧线圈接地成套装置等。以上情况需要加以区分。
设备类编码是系统中设备类型的识别代码,用于区分1.1所述出现的某些相异情况,可以按照如表1所示的设备种类进行大类编集。考虑到配合日后在系统中增加设备类型,编码可用字母加数字混编,达到类别与个别的定位,并可在系统中进行父子级的关联。
2.2 设备参数
此处所述的设备参数系指设备类标准技术规范数据,并非单指传统的设备技术参数,包括以下内容:
设备类:即设备类编码。
设备类名称:即该类设备的规范性命名,用以录入校对和准确判断设备种类。
属性名:此设备所具有的参数名,即属性值。
是否必填:即维护此类设备时此参数是否必填。如单独某个主变设备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为必填,则后期维护参<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