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t/hCFB受热面改造及超温控制措施
2008-10-28 09:56:3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摘 要:开封火电厂#2炉是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440t/h等级 CFB锅炉,由于存在设计上的缺陷,在运行中频繁出现二级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管壁严重超温的情况,本文针对炉内受热面改造和运行中采取措施控制管壁超温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在运行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改造 壁温 控制
1 锅炉简介
开封火电厂#2锅炉系哈尔滨锅炉厂制造的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型号HG-440/13.7-L.PM4,采用超高压中间再热机组设计,与135MW等级汽轮发电机组相匹配,可配合汽轮机定压、滑压启动和运行。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循环物料的分离采用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炉膛内部受热面布置有二级过热器、高温再热器,双面水冷壁;尾部烟道布置有三级过热器、一级过热器、低温再热器、省煤器和管式空气预热器。
主要设计参数:
过热蒸汽最大连续蒸发量:440t/h,
过热蒸汽出口汽压:13.7MPa,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540℃,
再热蒸汽流量:360t/h,
再热蒸汽出口压力:2.45MPa,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540℃,
给水温度:243℃,
排烟温度:130℃,
入炉煤质粒径:100%在直径7.0mm以下,直径在0.6mm以内的煤粒占入炉煤的50%以下,直径在0.2mm以内的煤粒占入炉煤的25%以下。
锅炉主要由炉膛、高温绝热分离器、自平衡“U”形回料阀和尾部对流烟道组成。燃烧室蒸发受热面采用膜式水冷壁,水循环采用单汽包、自然循环、单段蒸发系统。布风装置采用水冷布风板,大直径钟罩式风帽。燃烧室内布置双面一屏水冷壁来增加蒸发受热面,布置8屏屏式二级过热器和6屏屏式高温再热器,以提高过热器系统和再热器系统的辐射传热特性,使锅炉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具有良好的调节特性。
锅炉采用2个内径为7.36米的高温绝热分离器,布置在燃烧室与尾部对流烟道之间,每个高温绝热分离器下布置一个非机械型回料阀,回料为物料自平衡式,流化密封风用高压风机单独供给。每个回料阀对应两个回料腿,共4个回料腿,该炉配有两条给煤线,每条给煤线都有4个落煤口,分别与4个回料腿相连。尾部对流烟道中布置三级过热器、一级过热器、冷段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尾部烟道采用的包墙过热器为膜式壁结构,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烟道采用护板结构。
2 #2炉受热面存在问题及改造情况
我厂#2炉于2003年3月15日通过72+24小时试运后投入商业化运营。由于该锅炉在设计、制造、安装上都存在着缺陷,以及运行经验不足等方面的原因,自投产以来频繁发生受热面爆管泄漏事故,投产至2004年大修改造共爆管10次,其中大部分泄漏部位是二级过热器及高温再热器,分析原因是二级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的受热面积过大,导致管系长期处于超温状态从而引起爆管。
经过与锅炉生产厂家、设计院以及各方面的专家共同研究,在2004年3月份#2炉大修期间对二级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进行了改造,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2.1 高温再热器每屏29根管子,将#6屏高温再热器每屏分别把靠近炉膛中心的3根管子割除,其中#2、#3、#4、#5屏进口小联箱两侧分别加2根同等直径的小弯头,而#1、#6屏进口小联箱各加1根同等直径的管道,以增加通流面积。
2.2 为解决高温再热器出口汽温高的现象,在各屏上由前墙向炉膛中心打有阶梯形的耐火防磨保温材料,以减少高温再热器的吸热量,从而降低工质温度。
2.3 二级过热器每屏29根管子,每屏二级过热器割除4根外圈管子,即靠近炉膛中心的管子,同时和高温再热器一样,增加阶梯型耐磨耐火浇注料。
2.4 考虑到二级过热器爆管部位集中发生在二级过热器下行管屏外侧,我们将这些管子更换为T91的高耐温材质,以提高管材的耐温能力。
2.5 二级过热器进口联箱由原来的Φ159×28改为Φ219×28。考虑到静压因素影响,进汽方式由原来小联箱下端进汽改为小联箱上端进汽,管屏由原来的29根改为25根,减少4根。改造后基本消除了进汽分配不均,各管子之间的蒸汽流量平均增加11%。运行后第一根管子壁温550℃左右,较改造前650℃下降了约100℃。从第一根到第25根管子的壁温偏差在50℃范围内,较改造前壁温偏差明显降低,符合设计要求。
2.6 高温再热器进口小联箱由原来Φ159×20改为Φ219×20,管屏由原来29根改为26根,考虑到静压因素影响,进汽方式由原来小联箱下端进汽改为小联箱上端进汽。改造后的壁温由原来720℃下降至550℃,低于设计值604℃,符合设计要求。
2.7 省煤器的改造:由于高温再热器和二级过热器的面积减少,炉内受热面吸热量下降,为减少排烟损失,提高锅炉经济性,将省煤器进行了改造,由原来的172排增加了6排,总数达178排,增加面积约4%,改造
关键词:改造 壁温 控制
1 锅炉简介
开封火电厂#2锅炉系哈尔滨锅炉厂制造的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型号HG-440/13.7-L.PM4,采用超高压中间再热机组设计,与135MW等级汽轮发电机组相匹配,可配合汽轮机定压、滑压启动和运行。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循环物料的分离采用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炉膛内部受热面布置有二级过热器、高温再热器,双面水冷壁;尾部烟道布置有三级过热器、一级过热器、低温再热器、省煤器和管式空气预热器。
主要设计参数:
过热蒸汽最大连续蒸发量:440t/h,
过热蒸汽出口汽压:13.7MPa,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540℃,
再热蒸汽流量:360t/h,
再热蒸汽出口压力:2.45MPa,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540℃,
给水温度:243℃,
排烟温度:130℃,
入炉煤质粒径:100%在直径7.0mm以下,直径在0.6mm以内的煤粒占入炉煤的50%以下,直径在0.2mm以内的煤粒占入炉煤的25%以下。
锅炉主要由炉膛、高温绝热分离器、自平衡“U”形回料阀和尾部对流烟道组成。燃烧室蒸发受热面采用膜式水冷壁,水循环采用单汽包、自然循环、单段蒸发系统。布风装置采用水冷布风板,大直径钟罩式风帽。燃烧室内布置双面一屏水冷壁来增加蒸发受热面,布置8屏屏式二级过热器和6屏屏式高温再热器,以提高过热器系统和再热器系统的辐射传热特性,使锅炉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具有良好的调节特性。
锅炉采用2个内径为7.36米的高温绝热分离器,布置在燃烧室与尾部对流烟道之间,每个高温绝热分离器下布置一个非机械型回料阀,回料为物料自平衡式,流化密封风用高压风机单独供给。每个回料阀对应两个回料腿,共4个回料腿,该炉配有两条给煤线,每条给煤线都有4个落煤口,分别与4个回料腿相连。尾部对流烟道中布置三级过热器、一级过热器、冷段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尾部烟道采用的包墙过热器为膜式壁结构,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烟道采用护板结构。
2 #2炉受热面存在问题及改造情况
我厂#2炉于2003年3月15日通过72+24小时试运后投入商业化运营。由于该锅炉在设计、制造、安装上都存在着缺陷,以及运行经验不足等方面的原因,自投产以来频繁发生受热面爆管泄漏事故,投产至2004年大修改造共爆管10次,其中大部分泄漏部位是二级过热器及高温再热器,分析原因是二级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的受热面积过大,导致管系长期处于超温状态从而引起爆管。
经过与锅炉生产厂家、设计院以及各方面的专家共同研究,在2004年3月份#2炉大修期间对二级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进行了改造,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2.1 高温再热器每屏29根管子,将#6屏高温再热器每屏分别把靠近炉膛中心的3根管子割除,其中#2、#3、#4、#5屏进口小联箱两侧分别加2根同等直径的小弯头,而#1、#6屏进口小联箱各加1根同等直径的管道,以增加通流面积。
2.2 为解决高温再热器出口汽温高的现象,在各屏上由前墙向炉膛中心打有阶梯形的耐火防磨保温材料,以减少高温再热器的吸热量,从而降低工质温度。
2.3 二级过热器每屏29根管子,每屏二级过热器割除4根外圈管子,即靠近炉膛中心的管子,同时和高温再热器一样,增加阶梯型耐磨耐火浇注料。
2.4 考虑到二级过热器爆管部位集中发生在二级过热器下行管屏外侧,我们将这些管子更换为T91的高耐温材质,以提高管材的耐温能力。
2.5 二级过热器进口联箱由原来的Φ159×28改为Φ219×28。考虑到静压因素影响,进汽方式由原来小联箱下端进汽改为小联箱上端进汽,管屏由原来的29根改为25根,减少4根。改造后基本消除了进汽分配不均,各管子之间的蒸汽流量平均增加11%。运行后第一根管子壁温550℃左右,较改造前650℃下降了约100℃。从第一根到第25根管子的壁温偏差在50℃范围内,较改造前壁温偏差明显降低,符合设计要求。
2.6 高温再热器进口小联箱由原来Φ159×20改为Φ219×20,管屏由原来29根改为26根,考虑到静压因素影响,进汽方式由原来小联箱下端进汽改为小联箱上端进汽。改造后的壁温由原来720℃下降至550℃,低于设计值604℃,符合设计要求。
2.7 省煤器的改造:由于高温再热器和二级过热器的面积减少,炉内受热面吸热量下降,为减少排烟损失,提高锅炉经济性,将省煤器进行了改造,由原来的172排增加了6排,总数达178排,增加面积约4%,改造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电力节能技术监督导则》版本
2018-11-04
- 【典型案例】信号干扰引起温度
2018-08-14
- 标准解读|电站热工自动化标准
2018-08-04
- 某1000MW超超临界机组DEH故障
2018-07-05
- 钰海燃气热电智能化建设探索与
2018-06-09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