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对流过热器水塞的形成与消除
2008-01-31 09:51:1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摘要:在锅炉点火启动前,过热器管束下部U形管内,因各种原因存有积水。这些水在锅炉点火启动初期,在过热器U形管内形成水塞,造成过热器管束内介质停滞,使过热器管瞬间超温,导致过热器爆管。对水塞形成的原因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消除水塞的“吸”、“截”、“冲”、“烧”、“烘” 5字措施。
大型锅炉立式对流过热器,因管壁温度超过其金属材料的允许耐热值,而导致爆管事故屡屡发生。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在锅炉启动过程中,当负荷较低时,立式对流过热器个别蛇形管束下部,因各种原因在U形管内存有积水,而形成水封,通称水塞(如图1所示)。由此造成蛇形管束内蒸汽停滞,使金属瞬间超温而导致爆管。特别是国产670 t/h锅炉,在锅炉点火启动的初始阶段,负荷较低时,对流过热器就曾发生过爆管事故。如:陡河发电厂 HG-670/140-9 型锅炉曾多次发生高温对流过热器爆管事故,其中3次发生在锅炉点火启动的初始阶段。又如:湖北荆门热电厂HG-670/140-8型锅炉,5年内发生了10次过热器爆管事故(高温对流过热器8次,后屏过热器2次),同样都发生在锅炉点火启动初始阶段,当时的最高负荷为150~160 MW。
陡河发电厂曾多次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HG-670/140-9型锅炉的高温对流过热器爆管事故进行分析。爆管的破口形状、颜色和金属组织均显示短期严重超温特征。从运行操作、仪表记录分析看出曾有水塞现象发生。以下就立式对流过热器出现水塞的原因、特征进行分析,提出消除水塞的几点措施。
1 水塞形成的原因及其特征
锅炉点火启动前,对流过热器立式蛇形管束下部U形管内积水原因如下:
(1) 因立式对流过热器的疏水管装在上部联箱上(见图1),锅炉水压试验后,过热器管束内积存水放不出去。
(2) 锅炉停运冷却过程中,部分蒸汽凝结水积于过热器U形管下部。
(3) 锅炉点火启动前,从锅炉水冷壁下联箱引入外来蒸汽进行加热,当锅炉汽包内产生蒸汽时,在对流过热器管束内产生凝结水积于该管束下部U形管内。
(4) 减温器系统疏水门开度过小或关闭过早;锅炉点火启动初期,负荷较低时,减温水量过大;减温器喷水孔故障;减温水雾化不良等,均会造成对流过热器下部U形管束内积水。
对流过热器内的积水,在锅炉点火后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会逐渐蒸发掉。因此水塞多发生在锅炉点火启动的初始阶段。锅炉点火后因投入的喷燃器较少,炉膛热负荷分布不均 ,有的过热器管束内积水先蒸发掉,蒸汽便由该管通过,此时该管水塞消除。但因锅炉负荷较低(蒸汽在过热器管内流速低),对流过热器进出口联箱压差很小,靠此压差尚不能排除个别蛇形管束U形管内积水,由此导致较长时间存在水塞现象。水塞形成原理(见图2)用式(1)表示:
p1-p2=ρgΣh (1)
式中 p1――过热器进口联箱内蒸汽压力,Pa;
大型锅炉立式对流过热器,因管壁温度超过其金属材料的允许耐热值,而导致爆管事故屡屡发生。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在锅炉启动过程中,当负荷较低时,立式对流过热器个别蛇形管束下部,因各种原因在U形管内存有积水,而形成水封,通称水塞(如图1所示)。由此造成蛇形管束内蒸汽停滞,使金属瞬间超温而导致爆管。特别是国产670 t/h锅炉,在锅炉点火启动的初始阶段,负荷较低时,对流过热器就曾发生过爆管事故。如:陡河发电厂 HG-670/140-9 型锅炉曾多次发生高温对流过热器爆管事故,其中3次发生在锅炉点火启动的初始阶段。又如:湖北荆门热电厂HG-670/140-8型锅炉,5年内发生了10次过热器爆管事故(高温对流过热器8次,后屏过热器2次),同样都发生在锅炉点火启动初始阶段,当时的最高负荷为150~160 MW。
陡河发电厂曾多次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HG-670/140-9型锅炉的高温对流过热器爆管事故进行分析。爆管的破口形状、颜色和金属组织均显示短期严重超温特征。从运行操作、仪表记录分析看出曾有水塞现象发生。以下就立式对流过热器出现水塞的原因、特征进行分析,提出消除水塞的几点措施。
1 水塞形成的原因及其特征
锅炉点火启动前,对流过热器立式蛇形管束下部U形管内积水原因如下:
(1) 因立式对流过热器的疏水管装在上部联箱上(见图1),锅炉水压试验后,过热器管束内积存水放不出去。
(2) 锅炉停运冷却过程中,部分蒸汽凝结水积于过热器U形管下部。
(3) 锅炉点火启动前,从锅炉水冷壁下联箱引入外来蒸汽进行加热,当锅炉汽包内产生蒸汽时,在对流过热器管束内产生凝结水积于该管束下部U形管内。
(4) 减温器系统疏水门开度过小或关闭过早;锅炉点火启动初期,负荷较低时,减温水量过大;减温器喷水孔故障;减温水雾化不良等,均会造成对流过热器下部U形管束内积水。
对流过热器内的积水,在锅炉点火后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会逐渐蒸发掉。因此水塞多发生在锅炉点火启动的初始阶段。锅炉点火后因投入的喷燃器较少,炉膛热负荷分布不均 ,有的过热器管束内积水先蒸发掉,蒸汽便由该管通过,此时该管水塞消除。但因锅炉负荷较低(蒸汽在过热器管内流速低),对流过热器进出口联箱压差很小,靠此压差尚不能排除个别蛇形管束U形管内积水,由此导致较长时间存在水塞现象。水塞形成原理(见图2)用式(1)表示:
p1-p2=ρgΣh (1)
式中 p1――过热器进口联箱内蒸汽压力,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