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发电机核定进相容量试验静态稳定计算报告
2008-08-19 17:17:3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XXXX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发电机
核定进相容量试验静态稳定计算报告
一、概述
根据省电力公司《关于核定发电机进相容量的通知》[2002]39号文:为充分利用发电机进相运行的能力,增强电网电压调整手段,提高电网电压水平,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决定通过进相试验核定统调发电机的进相容量。本报告针对将进行进相试验的XX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机进行部分相关计算。
计算条件:
1、全网大开机方式;
2、驻信地区小负荷;
3、驻信地区负荷高功率因数。
报告计算内容:
1、XX#1机进相运行对其厂用电电压影响;
2、校核相应的进相深度,XX#1机的静态稳定性;
3、XX#1机失磁计算;
4、XX#1机进相运行的调压效果及邻近机组的抢发无功情况。
二、#1机进相运行时对厂用电电压的影响
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1机进相运行对厂用电电压影响计算结果
有功出力
(万千瓦) 进相深度
(万千乏) 厂用电(p.u.) 进相深度
(万千乏) 厂用电(p.u.)
30 -6 0.963 -7 0.938
-8 0.909 -9 0.873
24 -6 0.961 -7 0.938
-8 0.912 -9 0.881
18 -6 0.958 -7 0.935
-8 0.909 -9 0.877
由表1计算结果可知,若按厂用电电压不得低于其额定电压的90%来考核#1机的进相深度,可进相8万千乏;若按厂用电电压不得低于其额定电压的95%来考核,可进相6万千乏。
由该计算结果可得各工况对应的功角理论计算值,见表2。
表2 #1机进相运行功角理论计算值
有功出力(万千瓦) VG=0.95
30 75.2
24 71.9
18 66.6
三、静态稳定计算
发电机处于进相区域运行时,保持有功功率输出不变,随着进相运行深度的增加,励磁电流的减小,其功角逐渐增大。当励磁电流降至某一数值,运行功角增大至静稳的临界点,继续降低励磁电流将导致进相机组失去静稳现象,所以当发电机在某恒定的有功功率下进相运行时,由于其励磁电流的降低,静稳的功率极限值减小,降低静稳定储备系数,使进相机组的静稳定能力下降,因此有必要对进相机组进行静稳定校核。
如果发电机自动励磁调节器(AVR)投入运行,发电机暂态电势恒定,使机组的稳定运行区域从手动励磁调节的的自然稳定区域转化为AVR调节的人工稳定区,因此AVR的投入极大的提高了静稳功率极限。
由于驻信地区位于河南电网的末端,且供电区内除XX电厂外无大的电源支撑,因此驻信地区的电压对XX电厂的无功出力较为敏感。当XX#1机组进相深度较深时,由于电压较低而导致潮流计算无法收敛,因此需要增大#2机组的无功出力,实际XX电网将无法稳定运行。因此XXXX机组进相未达到静态稳定点时,XX电网由于电压过低而失去稳定。由于XX电网电压对XX电厂无功出力非常敏感,是限制机组进相深度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报告不提供机组的静态失稳点,根据厂用电的计算结果,XX#1机组进相运行时,厂用电低于额定电压的90%时,校核机组此时工况的静态稳定性。
发电机自动励磁调节器采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中通用I型励磁调节器模型。计算方法采用主汽门μ扰动法,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3 厂用电低于90%时对应的进相深度的静稳计算结果(AVR投入运行)
有功出力(万千瓦) 进相深度(万千乏) 静态稳定性
30 9 稳定
24 9 稳定
18 9 稳定
由上表可知,当厂用电低于额定电压的90%时,对应的进相深度均不存在静态稳定问题。
四、1#机进相运行时的失磁计算
计算方法采用励磁电压Efd扰动模拟发电机组失磁和恢复励磁,计算如下两种典型情况:
1、#1机P=30万千瓦,Q=6万千乏时失磁并迅速恢复励磁;
2、#1机P=30万千瓦,Q=-6万千乏时失磁并迅速恢复励磁;
经计算,上述两种工况所对应的电气量变化曲线分别如图1-6及图7-12。
由图可知:
失磁后,进相时约在2秒左右各电气量开始振荡,迟相时约在6秒左右各电气量开始振荡;
失磁后,XX电厂220kV母线电压及XX、沙港220kV母线电压有振荡,因此#1机失磁对系统有影响;
失磁后,发电机转速迅速上升,迟相时其最大转速达到其额定转速的1.03倍;进相时其最大转速达到其额定转速的1.057倍;
失磁后,发电机定子电流迅速上升,超过其额定值的105%。
综上所述,#1机失磁后若不采取措
核定进相容量试验静态稳定计算报告
一、概述
根据省电力公司《关于核定发电机进相容量的通知》[2002]39号文:为充分利用发电机进相运行的能力,增强电网电压调整手段,提高电网电压水平,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决定通过进相试验核定统调发电机的进相容量。本报告针对将进行进相试验的XX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机进行部分相关计算。
计算条件:
1、全网大开机方式;
2、驻信地区小负荷;
3、驻信地区负荷高功率因数。
报告计算内容:
1、XX#1机进相运行对其厂用电电压影响;
2、校核相应的进相深度,XX#1机的静态稳定性;
3、XX#1机失磁计算;
4、XX#1机进相运行的调压效果及邻近机组的抢发无功情况。
二、#1机进相运行时对厂用电电压的影响
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1机进相运行对厂用电电压影响计算结果
有功出力
(万千瓦) 进相深度
(万千乏) 厂用电(p.u.) 进相深度
(万千乏) 厂用电(p.u.)
30 -6 0.963 -7 0.938
-8 0.909 -9 0.873
24 -6 0.961 -7 0.938
-8 0.912 -9 0.881
18 -6 0.958 -7 0.935
-8 0.909 -9 0.877
由表1计算结果可知,若按厂用电电压不得低于其额定电压的90%来考核#1机的进相深度,可进相8万千乏;若按厂用电电压不得低于其额定电压的95%来考核,可进相6万千乏。
由该计算结果可得各工况对应的功角理论计算值,见表2。
表2 #1机进相运行功角理论计算值
有功出力(万千瓦) VG=0.95
30 75.2
24 71.9
18 66.6
三、静态稳定计算
发电机处于进相区域运行时,保持有功功率输出不变,随着进相运行深度的增加,励磁电流的减小,其功角逐渐增大。当励磁电流降至某一数值,运行功角增大至静稳的临界点,继续降低励磁电流将导致进相机组失去静稳现象,所以当发电机在某恒定的有功功率下进相运行时,由于其励磁电流的降低,静稳的功率极限值减小,降低静稳定储备系数,使进相机组的静稳定能力下降,因此有必要对进相机组进行静稳定校核。
如果发电机自动励磁调节器(AVR)投入运行,发电机暂态电势恒定,使机组的稳定运行区域从手动励磁调节的的自然稳定区域转化为AVR调节的人工稳定区,因此AVR的投入极大的提高了静稳功率极限。
由于驻信地区位于河南电网的末端,且供电区内除XX电厂外无大的电源支撑,因此驻信地区的电压对XX电厂的无功出力较为敏感。当XX#1机组进相深度较深时,由于电压较低而导致潮流计算无法收敛,因此需要增大#2机组的无功出力,实际XX电网将无法稳定运行。因此XXXX机组进相未达到静态稳定点时,XX电网由于电压过低而失去稳定。由于XX电网电压对XX电厂无功出力非常敏感,是限制机组进相深度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报告不提供机组的静态失稳点,根据厂用电的计算结果,XX#1机组进相运行时,厂用电低于额定电压的90%时,校核机组此时工况的静态稳定性。
发电机自动励磁调节器采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中通用I型励磁调节器模型。计算方法采用主汽门μ扰动法,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3 厂用电低于90%时对应的进相深度的静稳计算结果(AVR投入运行)
有功出力(万千瓦) 进相深度(万千乏) 静态稳定性
30 9 稳定
24 9 稳定
18 9 稳定
由上表可知,当厂用电低于额定电压的90%时,对应的进相深度均不存在静态稳定问题。
四、1#机进相运行时的失磁计算
计算方法采用励磁电压Efd扰动模拟发电机组失磁和恢复励磁,计算如下两种典型情况:
1、#1机P=30万千瓦,Q=6万千乏时失磁并迅速恢复励磁;
2、#1机P=30万千瓦,Q=-6万千乏时失磁并迅速恢复励磁;
经计算,上述两种工况所对应的电气量变化曲线分别如图1-6及图7-12。
由图可知:
失磁后,进相时约在2秒左右各电气量开始振荡,迟相时约在6秒左右各电气量开始振荡;
失磁后,XX电厂220kV母线电压及XX、沙港220kV母线电压有振荡,因此#1机失磁对系统有影响;
失磁后,发电机转速迅速上升,迟相时其最大转速达到其额定转速的1.03倍;进相时其最大转速达到其额定转速的1.057倍;
失磁后,发电机定子电流迅速上升,超过其额定值的105%。
综上所述,#1机失磁后若不采取措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电力节能技术监督导则》版本
2018-11-04
- 【典型案例】信号干扰引起温度
2018-08-14
- 标准解读|电站热工自动化标准
2018-08-04
- 某1000MW超超临界机组DEH故障
2018-07-05
- 钰海燃气热电智能化建设探索与
2018-06-09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