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中一次风煤粉浓度测量技术分析
2008-02-19 13:54:4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摘 要:火电厂中一次风煤粉浓度测量直接关系到锅炉燃烧工况的组织,通过分析一次风煤粉浓度的测量技术,并从电厂实用角度出发推荐选用热力学方法,提出了应用该方法测量时常见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措施。
在火电厂运行中,锅炉燃烧系统送粉管内的煤粉浓度即一次风煤粉浓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煤粉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风管内送粉的均匀性、炉内工况的稳定性和锅炉燃烧效率。因此,研究一次风煤粉浓度测量技术,寻求适合电厂运行在线监控特点的煤粉浓度测量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煤粉浓度对电厂运行的实际意义出发,通过对各种测量方法的分析比较,研究了适合电厂运行调节目的而又经济实用的测试手段,并分析了相应手段在实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完善措施。
1 煤粉浓度测量在电厂运行中的意义
火电厂一次风煤粉浓度测量是一种复杂的两相流测量,其测量结果对运行具有如下意义:
a)对于四角切圆燃烧锅炉,在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时,均假设四角一次风煤粉浓度是均匀的。热态运行时一旦出现四角浓度分布不均,极可能引起炉膛火焰偏斜,严重时会冲刷水冷壁,导致管壁结焦、磨损和腐蚀。如能在线测量四角浓度分布情况,上述问题就能及时发现和调整。
b)锅炉运行中,上下不同层火嘴中煤粉浓度分布不同,直接决定炉膛火焰中心位置,最终影响煤粉的燃尽及主蒸汽温度。当底部火嘴浓度偏低时,会因炉膛底部温度低而直接影响燃烧的稳定性。
c)一次风管中煤粉浓度过高、风速过低时,必然引起煤粉着火点离火嘴出口太近而导致火嘴烧坏,严重时还会导致送粉管堵塞,粉管起火等事故,给电厂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造成重大影响。
d)在锅炉热平衡测试及性能计算中,输入热量计算的准确性一直是一个难题。如果能准确测定一次风煤粉浓度,将为锅炉性能计算提供重要参数。
因此,锅炉一次风煤粉浓度的测量无论对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2 一次风煤粉浓度测量技术分析
目前,锅炉一次风煤粉浓度在线测量有很多方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两类,即直接法和间接法。
2.1 直接法
直接法主要有微波法、光电检测法、激光法和超声波法[1]。
2.1.1 微波法
微波法的测量原理是:在输粉管路中用法兰装接一段测量管,沿煤粉流动方向按一定角度(大于90°)对应倾斜布置微波发生器和微波接收器。微波在测量管内与煤粉管颗粒碰撞时会引起波束衰减。通过测量其衰减值即可反应煤粉的浓度。本方法是欧洲新近公布的一项专利技术,设备安装精度要求高,管内不可避免地存在死区,测量装置处于研制阶段,暂时还无法推广使用。
2.1.2 光-电测量法
光-电检测法的原理是:用光纤探头把光束引入测量区,测得运动微粒对光的感应信号,再将该信号经光电转换、模数转换后进行计算分析,最终得到微粒的浓度值。其基本形式有反射式和透射式。其测量精度主要受光纤探头的结构、被测量微粒的直径、煤粉浓度的高低影响,探头是否被污染也直接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同时,仪器存在着价格高、校核难的问题,因此在工厂使用中推广有较大的难度。
2.1.3 激光法
激光法测量原理是:激光通过煤粉和空气混合流动体系时,将同时受到空气分子和煤粉粒子的散射与吸收。对于煤粉这种特殊颗粒,其吸收率近似于黑体,它们对光波衰减相当强,其等效直径要比气体分子直径大若干数量级,而空气分子的散射和吸收作用相对而言可忽略不计。因此,测量激光穿过煤粉管道的透过率,即可测得煤粉相应的浓度。但该方法因受工作环境及设备造价等因素影响而少有电厂应用。
2.1.4 超声波法
超声波法测量煤粉浓度是在输送煤粉管道的两个对应表面上装设超声波传感器,第一对传感器用来测定超声波脉冲沿两个方向(与计算流速的流向约成45°)的传输时间,平装的第二对传感器用来测定垂直于流向传输的超声波衰减,其衰减受空气紊流和煤粉浓度两者影响。为了测量煤粉的浓度,需对紊流效应进行校正。在实际测量中,可用β射线予以校正。由于传感器价格低廉,可布置多对传感器而取其平均值。目前此法已有工业应用实例。
2.2 间接法
间接法是目前研究较多的测量方法,也称为热力学方法。其测量原理均基于能量守恒定律、连续性方程、动量定律,并在一定假设基础上进行简化,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实际工程中,通常以风粉混合物中煤粉的质量分数来反映煤粉的浓度。其假设条件如下:
a)气-粉混合物在管道中的流动为稀疏相流动;
b)煤粉颗粒较均匀分布在管道中,测量时可获得所有煤粉粒子的平均特性,如速度、温度、压力;
c)一次风中煤粉混合物的流动处于旺盛的紊流状况,煤粉粒子具有相同的尺寸,且均为球形;
d)气-粉两相流中煤粉颗粒的运动视为一种特殊的流体,它在管道中运动也有磨擦阻力和局部阻力,其引起的压损分别服从达<
在火电厂运行中,锅炉燃烧系统送粉管内的煤粉浓度即一次风煤粉浓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煤粉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风管内送粉的均匀性、炉内工况的稳定性和锅炉燃烧效率。因此,研究一次风煤粉浓度测量技术,寻求适合电厂运行在线监控特点的煤粉浓度测量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煤粉浓度对电厂运行的实际意义出发,通过对各种测量方法的分析比较,研究了适合电厂运行调节目的而又经济实用的测试手段,并分析了相应手段在实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完善措施。
1 煤粉浓度测量在电厂运行中的意义
火电厂一次风煤粉浓度测量是一种复杂的两相流测量,其测量结果对运行具有如下意义:
a)对于四角切圆燃烧锅炉,在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时,均假设四角一次风煤粉浓度是均匀的。热态运行时一旦出现四角浓度分布不均,极可能引起炉膛火焰偏斜,严重时会冲刷水冷壁,导致管壁结焦、磨损和腐蚀。如能在线测量四角浓度分布情况,上述问题就能及时发现和调整。
b)锅炉运行中,上下不同层火嘴中煤粉浓度分布不同,直接决定炉膛火焰中心位置,最终影响煤粉的燃尽及主蒸汽温度。当底部火嘴浓度偏低时,会因炉膛底部温度低而直接影响燃烧的稳定性。
c)一次风管中煤粉浓度过高、风速过低时,必然引起煤粉着火点离火嘴出口太近而导致火嘴烧坏,严重时还会导致送粉管堵塞,粉管起火等事故,给电厂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造成重大影响。
d)在锅炉热平衡测试及性能计算中,输入热量计算的准确性一直是一个难题。如果能准确测定一次风煤粉浓度,将为锅炉性能计算提供重要参数。
因此,锅炉一次风煤粉浓度的测量无论对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2 一次风煤粉浓度测量技术分析
目前,锅炉一次风煤粉浓度在线测量有很多方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两类,即直接法和间接法。
2.1 直接法
直接法主要有微波法、光电检测法、激光法和超声波法[1]。
2.1.1 微波法
微波法的测量原理是:在输粉管路中用法兰装接一段测量管,沿煤粉流动方向按一定角度(大于90°)对应倾斜布置微波发生器和微波接收器。微波在测量管内与煤粉管颗粒碰撞时会引起波束衰减。通过测量其衰减值即可反应煤粉的浓度。本方法是欧洲新近公布的一项专利技术,设备安装精度要求高,管内不可避免地存在死区,测量装置处于研制阶段,暂时还无法推广使用。
2.1.2 光-电测量法
光-电检测法的原理是:用光纤探头把光束引入测量区,测得运动微粒对光的感应信号,再将该信号经光电转换、模数转换后进行计算分析,最终得到微粒的浓度值。其基本形式有反射式和透射式。其测量精度主要受光纤探头的结构、被测量微粒的直径、煤粉浓度的高低影响,探头是否被污染也直接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同时,仪器存在着价格高、校核难的问题,因此在工厂使用中推广有较大的难度。
2.1.3 激光法
激光法测量原理是:激光通过煤粉和空气混合流动体系时,将同时受到空气分子和煤粉粒子的散射与吸收。对于煤粉这种特殊颗粒,其吸收率近似于黑体,它们对光波衰减相当强,其等效直径要比气体分子直径大若干数量级,而空气分子的散射和吸收作用相对而言可忽略不计。因此,测量激光穿过煤粉管道的透过率,即可测得煤粉相应的浓度。但该方法因受工作环境及设备造价等因素影响而少有电厂应用。
2.1.4 超声波法
超声波法测量煤粉浓度是在输送煤粉管道的两个对应表面上装设超声波传感器,第一对传感器用来测定超声波脉冲沿两个方向(与计算流速的流向约成45°)的传输时间,平装的第二对传感器用来测定垂直于流向传输的超声波衰减,其衰减受空气紊流和煤粉浓度两者影响。为了测量煤粉的浓度,需对紊流效应进行校正。在实际测量中,可用β射线予以校正。由于传感器价格低廉,可布置多对传感器而取其平均值。目前此法已有工业应用实例。
2.2 间接法
间接法是目前研究较多的测量方法,也称为热力学方法。其测量原理均基于能量守恒定律、连续性方程、动量定律,并在一定假设基础上进行简化,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实际工程中,通常以风粉混合物中煤粉的质量分数来反映煤粉的浓度。其假设条件如下:
a)气-粉混合物在管道中的流动为稀疏相流动;
b)煤粉颗粒较均匀分布在管道中,测量时可获得所有煤粉粒子的平均特性,如速度、温度、压力;
c)一次风中煤粉混合物的流动处于旺盛的紊流状况,煤粉粒子具有相同的尺寸,且均为球形;
d)气-粉两相流中煤粉颗粒的运动视为一种特殊的流体,它在管道中运动也有磨擦阻力和局部阻力,其引起的压损分别服从达<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电力节能技术监督导则》版本
2018-11-04
- 【典型案例】信号干扰引起温度
2018-08-14
- 标准解读|电站热工自动化标准
2018-08-04
- 某1000MW超超临界机组DEH故障
2018-07-05
- 钰海燃气热电智能化建设探索与
2018-06-09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