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降低煤耗的对策
2008-02-19 13:58:4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0 引 言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厂将竞价上网。因此,努力降低供电煤耗,确保机组经济运行非常重要。株洲电厂目前装有2台125 MW机组,年发电量12亿kW・h,供电煤耗计划值为371 g/kW・h。由于一系列的原因,株洲电厂2000年6月份供电煤耗高达393 g/kW・h,为近几年来的最高值,比1999年同期升高12 g/kW・h,严重影响了全厂的经济运行。
1 原因分析
1.1 煤质问题
我厂的燃煤掺烧方式为:火车煤存入干煤棚、汽车小窑煤露天存放,2者按一定比例进行掺烧。由于2000年6月份湖南省连降暴雨,小窑煤掺烧困难,使一段时间内全烧火车煤,而火车煤又多为涟邵、娄底地区的煤,实践证明这种煤属难以着火与燃尽的煤种,经济性较差。有一段时间尽管掺烧了小窑煤,但由于露天存放,使煤里积存了大量的水分,化学煤质报表显示,6月份有将近半个月煤的全水分超过10%。由于水分的增加,降低了发热量,减少了制粉出力,同时推迟了着火,降低了炉膛温度,恶化了锅炉燃烧,降低了锅炉效率,导致了煤耗上升。
1.2 煤秤问题
煤秤的准确性对煤耗的计量非常重要,我厂要求煤秤的计量误差为±1%,如果煤秤出现大的正偏差,则煤量计量偏大,煤耗上升。我们对煤秤进行仔细跟踪和分析,发现煤秤皮重不稳定使计量出现正偏差,估计是冲洗皮带或运行中煤块掉到秤架上造成的;以后又发现皮带带负荷停机时煤秤自动计量,经检查发现传感器失灵,使煤秤在停机时仍有速度显示。
1.3 汽机真空
汽机真空值是影响煤耗的重要参数,据有关资料介绍,125 MW机组真空值每下降1.33 kPa,煤耗将上升4 g/kW・h。在满负荷下,2000年6月份我厂11号机真空为91 kPa,12号机真空为89 kPa,而1999年同期11号机真空为93 kPa,12号机真空为92 kPa,由此可见真空较去年同期下降较多,对煤耗影响较大。
1.4 锅炉设备及运行
设备方面,锅炉烟道漏风将降低锅炉效率,从而使煤耗上升。我们对2台锅炉尾部烟道漏风进行测量,发现漏风系数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大。运行方面,在煤质较差较湿的情况下,制粉系统出力严重下降,为保持粉位和节约厂用电,运行人员通过加大冷风量和降低磨煤机出口温度来增加出力,没有考虑经济细度。据抽查,有时细度R90高达19%,与经济细度8%~12%相距甚远。一方面由于粒度太大,煤粉在炉膛里燃烧不完全,飞灰损失加大;另一方面由于降低了磨煤机出口温度,三次风温度随着降低,三次风直接进入炉膛,导致炉膛温度降低,对燃烧不利,因此锅炉效率降低,煤耗增加。
1.5 负荷率低
据有关资料介绍,低负荷率对机组经济性有一定的影响,负荷率每下降10%,煤耗上升3~4g/kW・h。我厂2000年6月份平均电负荷为100 MW左右,负荷率下降20%,影响煤耗6~8g/kW・h。
2 采取的措施
2.1 加强煤质管理,解决掺烧问题
要求燃料公司严把进煤质量关,多进适合于我厂锅炉燃烧的煤种,在进娄底、涟邵煤的同时多进资兴煤,尽量均匀混合以利燃烧;另外空出老厂2号道干煤棚存放汽车煤,以备雨天进行掺烧。
2.2 确保煤秤计量正确
为了确保煤秤稳定并计量正确,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更换煤秤上面的传感器,使煤秤带负荷停机时不再计量;用标准码对标准秤进行校核,结果为+0.1%,符合要求;每月定期校核皮带秤2次,误差不允许超过±1%;将煤耗指标考核与燃运车间联系起来,督促燃运车间运行人员注意巡视并清扫皮带秤,减少偶然误差。
2.3 加强设备整治
利用停备消缺的机会对炉膛及烟道进行检查并及时消除漏风;定期进行真空严密性试验,查找汽机漏点并设法消除,以提高汽机真空严密性;及时清理凝汽器及江边滤网杂物,定期进行胶球冲洗,出现凝汽器铜管堵塞时,用大循环泵进行冲洗,提高汽机真空;进行厂用电表的校对,以提高电表的准确性;检查化学有关仪器,确保煤的发热量分析正确。
2.4 加强运行管理
纠正锅炉运行调整不当的情况,确定磨煤机出口温度必须维持在70~90℃之间,细度必须维持在8%~12%之间;根据煤质情况,寻找并制定最佳配风方式;严格按照经济运行手册操作。经济运行手册包括定、滑压运行方式的确定,引风机、送风机、循环水泵、灰渣泵运行的优化调度,厂用电压的经济运行方式等等;通过电脑软件及时计算各值的正、反平衡煤耗,对每天的煤耗进行监控,以便确定影响煤耗上升的因素。
3 结 语
采取上述措施后,煤质恢复正常,真空有所上升,燃烧效率有所提高,煤秤准确而平稳,煤耗逐月下降,11月份煤耗下降到363 g/kW・h。按照1个月发电量1亿kW・h计,每月可以节约3 000 t标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厂将竞价上网。因此,努力降低供电煤耗,确保机组经济运行非常重要。株洲电厂目前装有2台125 MW机组,年发电量12亿kW・h,供电煤耗计划值为371 g/kW・h。由于一系列的原因,株洲电厂2000年6月份供电煤耗高达393 g/kW・h,为近几年来的最高值,比1999年同期升高12 g/kW・h,严重影响了全厂的经济运行。
1 原因分析
1.1 煤质问题
我厂的燃煤掺烧方式为:火车煤存入干煤棚、汽车小窑煤露天存放,2者按一定比例进行掺烧。由于2000年6月份湖南省连降暴雨,小窑煤掺烧困难,使一段时间内全烧火车煤,而火车煤又多为涟邵、娄底地区的煤,实践证明这种煤属难以着火与燃尽的煤种,经济性较差。有一段时间尽管掺烧了小窑煤,但由于露天存放,使煤里积存了大量的水分,化学煤质报表显示,6月份有将近半个月煤的全水分超过10%。由于水分的增加,降低了发热量,减少了制粉出力,同时推迟了着火,降低了炉膛温度,恶化了锅炉燃烧,降低了锅炉效率,导致了煤耗上升。
1.2 煤秤问题
煤秤的准确性对煤耗的计量非常重要,我厂要求煤秤的计量误差为±1%,如果煤秤出现大的正偏差,则煤量计量偏大,煤耗上升。我们对煤秤进行仔细跟踪和分析,发现煤秤皮重不稳定使计量出现正偏差,估计是冲洗皮带或运行中煤块掉到秤架上造成的;以后又发现皮带带负荷停机时煤秤自动计量,经检查发现传感器失灵,使煤秤在停机时仍有速度显示。
1.3 汽机真空
汽机真空值是影响煤耗的重要参数,据有关资料介绍,125 MW机组真空值每下降1.33 kPa,煤耗将上升4 g/kW・h。在满负荷下,2000年6月份我厂11号机真空为91 kPa,12号机真空为89 kPa,而1999年同期11号机真空为93 kPa,12号机真空为92 kPa,由此可见真空较去年同期下降较多,对煤耗影响较大。
1.4 锅炉设备及运行
设备方面,锅炉烟道漏风将降低锅炉效率,从而使煤耗上升。我们对2台锅炉尾部烟道漏风进行测量,发现漏风系数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大。运行方面,在煤质较差较湿的情况下,制粉系统出力严重下降,为保持粉位和节约厂用电,运行人员通过加大冷风量和降低磨煤机出口温度来增加出力,没有考虑经济细度。据抽查,有时细度R90高达19%,与经济细度8%~12%相距甚远。一方面由于粒度太大,煤粉在炉膛里燃烧不完全,飞灰损失加大;另一方面由于降低了磨煤机出口温度,三次风温度随着降低,三次风直接进入炉膛,导致炉膛温度降低,对燃烧不利,因此锅炉效率降低,煤耗增加。
1.5 负荷率低
据有关资料介绍,低负荷率对机组经济性有一定的影响,负荷率每下降10%,煤耗上升3~4g/kW・h。我厂2000年6月份平均电负荷为100 MW左右,负荷率下降20%,影响煤耗6~8g/kW・h。
2 采取的措施
2.1 加强煤质管理,解决掺烧问题
要求燃料公司严把进煤质量关,多进适合于我厂锅炉燃烧的煤种,在进娄底、涟邵煤的同时多进资兴煤,尽量均匀混合以利燃烧;另外空出老厂2号道干煤棚存放汽车煤,以备雨天进行掺烧。
2.2 确保煤秤计量正确
为了确保煤秤稳定并计量正确,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更换煤秤上面的传感器,使煤秤带负荷停机时不再计量;用标准码对标准秤进行校核,结果为+0.1%,符合要求;每月定期校核皮带秤2次,误差不允许超过±1%;将煤耗指标考核与燃运车间联系起来,督促燃运车间运行人员注意巡视并清扫皮带秤,减少偶然误差。
2.3 加强设备整治
利用停备消缺的机会对炉膛及烟道进行检查并及时消除漏风;定期进行真空严密性试验,查找汽机漏点并设法消除,以提高汽机真空严密性;及时清理凝汽器及江边滤网杂物,定期进行胶球冲洗,出现凝汽器铜管堵塞时,用大循环泵进行冲洗,提高汽机真空;进行厂用电表的校对,以提高电表的准确性;检查化学有关仪器,确保煤的发热量分析正确。
2.4 加强运行管理
纠正锅炉运行调整不当的情况,确定磨煤机出口温度必须维持在70~90℃之间,细度必须维持在8%~12%之间;根据煤质情况,寻找并制定最佳配风方式;严格按照经济运行手册操作。经济运行手册包括定、滑压运行方式的确定,引风机、送风机、循环水泵、灰渣泵运行的优化调度,厂用电压的经济运行方式等等;通过电脑软件及时计算各值的正、反平衡煤耗,对每天的煤耗进行监控,以便确定影响煤耗上升的因素。
3 结 语
采取上述措施后,煤质恢复正常,真空有所上升,燃烧效率有所提高,煤秤准确而平稳,煤耗逐月下降,11月份煤耗下降到363 g/kW・h。按照1个月发电量1亿kW・h计,每月可以节约3 000 t标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电力节能技术监督导则》版本
2018-11-04
- 【典型案例】信号干扰引起温度
2018-08-14
- 标准解读|电站热工自动化标准
2018-08-04
- 某1000MW超超临界机组DEH故障
2018-07-05
- 钰海燃气热电智能化建设探索与
2018-06-09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