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华美热电的状态检修
2008-09-11 10:32:3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一、前言
机组运行的经济与可靠,检修是前提,更是关键。如何保障机组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检修费用,已成为摆在电力企业检修工作者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是一成不变地沿用传统的计划性检修制度,还是尊重实践,以设备实际状态为标准的状态检修制度,这需要我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计划检修制度和状态检修制度的区别
计划检修制度是严格按照安规或者是很早就制定好的检修计划、根据以往经验、行业规律去执行,只要检修周期已到,不管设备好坏,运行状态如何,就要检修。显然,这种检修制度有失科学性。
1、在传统的计划检修制度下,到期必修,按部就班,周而复始,拆拆装装,没有任何灵活的余地,僵化了检修人员的思维方式。
2、检修项目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次,不是检修过剩就是检修不足。由于计划检修时间安排一般情况都较充裕,有缺陷修理,没有缺陷也修理。本来设备状态还比较好,在平时的运行中并未发现问题,可时间安排了,就必须得拆。而太多的无谓的拆装,加速了很多设备零部件配合要求较高处的磨损,出现了本来没有问题的设备出现了问题,人为地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由于计划性检修针对性不强,盲目检修过多,降低了设备利用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延长了检修时间,增加了大量检修费用的无效支出,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提出了设备的状态检修。状态检修就是对设备运行状态、影响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设备进行前景预测,根据结果再拟定检修内容和确定检修时间,真正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实施状态检修的目的就是科学保养设备,在保障设备安全、经济、可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检修人、财、物的浪费和检修磨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状态检修的实施
针对计划性检修制度存在的弊端,华美热电作为一个小火电企业,自从2005年投产以来,在机组设备维护检修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现场的所有设备都进行了状态跟踪并建立了档案。对具体的检修周期和检修时间都作了分析和调整。不仅检修的周期更加趋于合理化,每次小修的时间也根据实际状态有所减少,这主要是依据平时各种有效的监测手段,对设备的健康状态所作出的正确评价。
1、采集设备实时状态数据,加强定期测试。形成原始资料,利用这些数据、资料,定期全面分析,判断设备状态,从中可以发现问题。使检修更具有针对性。关于数据采集的具体做法如下:
①将全厂机组设备的技术参数、厂家设计规定,按设备台帐方式建立数据录入我厂的OA系统;
②利用现有的振动监测技术重点监视关键设备及部位,主要手段有在线监测和离线监测(便携式振动监测仪器),对设备的振动频谱进行连续或经常性检测,以分析设备的振动特性,判断运行状态变化趋势,为设备的运行和维修提供信息。
③对现场所用润滑油液进行分析:主要是对润滑油的成分、污染度、机器磨损状况进行检测,以掌握润滑油的变质情况,判断磨损状态变化趋势,为设备的运行和维修提供信息。
④利用定期巡检和运行中的数据积累,建立设备运行状态的温度、振动、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变化趋势表;
⑤有专人定期定时进行分析,作出结论,判断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2、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华美电厂对机组等主要设备安装了一些在线监测装置,主要有:汽轮机的振动弯曲摆度测量、定转子的间隙测量,油位油温油压自动监测联动。三台给水泵、四台循环水泵、引风机、一二次风机等设备轴承处增设了温度和振动测点。另外对一些小型辅机设备利用便携式振动监测仪进行监测。当设备有异常情况出现时,实行异常状态分析和重点跟踪,如06年我厂的2#给水泵在出力大时一直出现电机振动大的情况,我们就采取了强化跟踪监督措施,掌握状态变化规律,分析出故障的根源,进行了彻底处理,现在运行正常,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3、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好坏,对设备运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我厂透平油的处理,润滑油的加注,设备的定期切换,甚至设备的除尘等清洁工作,每一项都不应该忽视。我厂的变频器配电室都有定时除尘制度。汽轮机、给水泵、风机等的润滑用油要求比较严格,因此我们采取定时采样,及时进行现场循环滤油,故障率比以前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对一些易磨损的设备,如:刮板给煤机、链斗输渣机、冷渣机等设备的转动易磨损部位,都制定了定期检查油质和加油制度。并在链斗输渣机上增加了自动加油装置,这所有的措施都一定程度地延长了设备的寿命周期。另外,对设备存在的缺陷及时处理,消除设备隐患。做到大缺陷不过天,小缺陷不过班。确保设备处于健康运行状态。
4、要使统计数据预测设备状态,首先要找出统计数字与机组状态参数之间的联系。我们对机组
机组运行的经济与可靠,检修是前提,更是关键。如何保障机组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检修费用,已成为摆在电力企业检修工作者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是一成不变地沿用传统的计划性检修制度,还是尊重实践,以设备实际状态为标准的状态检修制度,这需要我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计划检修制度和状态检修制度的区别
计划检修制度是严格按照安规或者是很早就制定好的检修计划、根据以往经验、行业规律去执行,只要检修周期已到,不管设备好坏,运行状态如何,就要检修。显然,这种检修制度有失科学性。
1、在传统的计划检修制度下,到期必修,按部就班,周而复始,拆拆装装,没有任何灵活的余地,僵化了检修人员的思维方式。
2、检修项目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次,不是检修过剩就是检修不足。由于计划检修时间安排一般情况都较充裕,有缺陷修理,没有缺陷也修理。本来设备状态还比较好,在平时的运行中并未发现问题,可时间安排了,就必须得拆。而太多的无谓的拆装,加速了很多设备零部件配合要求较高处的磨损,出现了本来没有问题的设备出现了问题,人为地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由于计划性检修针对性不强,盲目检修过多,降低了设备利用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延长了检修时间,增加了大量检修费用的无效支出,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提出了设备的状态检修。状态检修就是对设备运行状态、影响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设备进行前景预测,根据结果再拟定检修内容和确定检修时间,真正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实施状态检修的目的就是科学保养设备,在保障设备安全、经济、可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检修人、财、物的浪费和检修磨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状态检修的实施
针对计划性检修制度存在的弊端,华美热电作为一个小火电企业,自从2005年投产以来,在机组设备维护检修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现场的所有设备都进行了状态跟踪并建立了档案。对具体的检修周期和检修时间都作了分析和调整。不仅检修的周期更加趋于合理化,每次小修的时间也根据实际状态有所减少,这主要是依据平时各种有效的监测手段,对设备的健康状态所作出的正确评价。
1、采集设备实时状态数据,加强定期测试。形成原始资料,利用这些数据、资料,定期全面分析,判断设备状态,从中可以发现问题。使检修更具有针对性。关于数据采集的具体做法如下:
①将全厂机组设备的技术参数、厂家设计规定,按设备台帐方式建立数据录入我厂的OA系统;
②利用现有的振动监测技术重点监视关键设备及部位,主要手段有在线监测和离线监测(便携式振动监测仪器),对设备的振动频谱进行连续或经常性检测,以分析设备的振动特性,判断运行状态变化趋势,为设备的运行和维修提供信息。
③对现场所用润滑油液进行分析:主要是对润滑油的成分、污染度、机器磨损状况进行检测,以掌握润滑油的变质情况,判断磨损状态变化趋势,为设备的运行和维修提供信息。
④利用定期巡检和运行中的数据积累,建立设备运行状态的温度、振动、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变化趋势表;
⑤有专人定期定时进行分析,作出结论,判断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2、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华美电厂对机组等主要设备安装了一些在线监测装置,主要有:汽轮机的振动弯曲摆度测量、定转子的间隙测量,油位油温油压自动监测联动。三台给水泵、四台循环水泵、引风机、一二次风机等设备轴承处增设了温度和振动测点。另外对一些小型辅机设备利用便携式振动监测仪进行监测。当设备有异常情况出现时,实行异常状态分析和重点跟踪,如06年我厂的2#给水泵在出力大时一直出现电机振动大的情况,我们就采取了强化跟踪监督措施,掌握状态变化规律,分析出故障的根源,进行了彻底处理,现在运行正常,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3、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好坏,对设备运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我厂透平油的处理,润滑油的加注,设备的定期切换,甚至设备的除尘等清洁工作,每一项都不应该忽视。我厂的变频器配电室都有定时除尘制度。汽轮机、给水泵、风机等的润滑用油要求比较严格,因此我们采取定时采样,及时进行现场循环滤油,故障率比以前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对一些易磨损的设备,如:刮板给煤机、链斗输渣机、冷渣机等设备的转动易磨损部位,都制定了定期检查油质和加油制度。并在链斗输渣机上增加了自动加油装置,这所有的措施都一定程度地延长了设备的寿命周期。另外,对设备存在的缺陷及时处理,消除设备隐患。做到大缺陷不过天,小缺陷不过班。确保设备处于健康运行状态。
4、要使统计数据预测设备状态,首先要找出统计数字与机组状态参数之间的联系。我们对机组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电力节能技术监督导则》版本
2018-11-04
- 【典型案例】信号干扰引起温度
2018-08-14
- 标准解读|电站热工自动化标准
2018-08-04
- 某1000MW超超临界机组DEH故障
2018-07-05
- 钰海燃气热电智能化建设探索与
2018-06-09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