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火力发电厂铁路卸煤方式的选择
2008-01-31 10:10:2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摘 要:针对1 200 MW机组容量的电厂,论述了电厂铁路卸煤方式选择翻车机卸煤设施和底开车卸煤设施。
关键词:翻车机;底开车;铁路卸煤
近年来国家实施关闭整治小煤矿的一系列政策后,对乡镇个体小煤矿采用了联合、整顿、关停,合理集中,加大矿井规模等措施。给大、中型火力发电厂供煤的小煤矿的减少,导致电厂汽车运煤量减少,新建的大中型火力发电厂一般采用铁路运煤方式。
对于铁路来煤的电厂,厂内卸煤设施可采用装卸桥配卸煤栈台、螺旋卸车机配缝式煤槽卸煤装置、翻车机卸煤装置、底开车配缝式煤槽卸煤装置等。对于大、中型火力发电厂,其容量在1 200 MW及以上的机组,年耗煤量在600×104 t及以上。装卸桥配卸煤栈台、螺旋卸车机配缝式煤槽卸煤装置的卸煤方式已不能满足卸煤量的要求,厂内卸煤设施多采用翻车机卸煤装置和底开车配缝式煤槽卸煤装置。
1 翻车机卸煤系统
翻车机系统是由以翻车机为主机,由重车调车机、空车调车机、摘钩平台、牵车台等辅助设备组成。对1 200 MW机组容量的电厂一般设置两台单车翻车机。卸煤系统设计出力为1 500 t/h。运煤系统采用双路带式输送机,可同时运行。运煤列车用机车头牵引进厂后,将重车顶推至重车调车机作业范围,翻车机系统即可开始运行。
1 200 MW机组容量的电厂铁路配线一般按两股重车线、两股空车线及一股机车行走线设计。铁路有效线长度应满足可以停放整列车的要求。在空车线旁设置有余煤清扫场地。
1.1 翻车机系统的综合卸车出力
近年来,随着翻车机的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单车翻车机的理论设计卸煤出力可以达到平均每小时25节,即1 500 t/h。日运行时间为10.7 h,最大为12.8 h。考虑固定的设备保养、维修时间、交接班、就餐时间,以及列检、调车作业时间后,翻车机系统昼夜工作时间为12 h,最大14 h左右。由于进厂列车到达时间不能完全与待翻卸时间吻合,因此有一部分中断等待时间。按一台翻车机运行,一台备用。每台每天工作时间为12~14 h,三班运行,每班运行时间不超过8 h。
所以,翻车机在一昼夜中的时间利用率平均为50%左右,最大时间利用率为65%。
翻车机下的带式输送机系统平均出力为1500t/h,不影响翻车机发挥的翻卸能力。
1.2 主要特点
1)对煤源的变化适应性强。
2)对大块、杂物、冻煤的适应性较强。翻车机系统在煤斗上设有振动斜煤箅,对原煤中常见的各种杂物、大块、冻煤等有加速下落、振动破碎的作用,减少了人工清理工作量。同时必要时可设置煤车冻煤钻松机,煤车车帮振打装置,大块破碎机等,对卸车处理基本无影响。
3)除尘效果较好。落煤点相对集中,喷水除尘效果较好。
4)卸车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机车调车作业。
1.3 存在的问题
1)设备相对故障率高、检修维护工作量大、要求人员素质较高。翻车机卸车系统机械设备环节相对较多,其机械和电气故障率相对较高,检修维护工作量较大,对电厂检修、运行、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2)受卸设施无缓冲容量,卸车时必须输出,直接向主厂房原煤斗供煤的机率少,进入煤场二次倒运的煤量较多、运行费用相应增高。
1.4 翻车机系统设备优化
翻车机按结构类型可分为侧倾式翻车机、O型转子式翻车机和C型翻车机。
C型、O型及侧倾II型各类翻车机各有优缺点,C型转子式翻车机及配套设备具有更大的技术优势。
从总体上说,C型具有系统简单,配套部件少,工艺流程合理,功能齐全,可控制性强,系统能实现直正的全自动控制等优点。
从机型选择上看,C型设备结构简单、合理,重量轻,功率省,且所有配套设备均可调速,运行平稳可靠。调车及翻卸过程对车辆的作用力和受力部位符合铁路车辆部门的要求,不损伤车辆,因而损车率低。此外,该翻车机的翻转角度大,达175°,且设有振动器,车箱余煤量小,清扫车厢工作量大大减少。
从布置上看,C型翻车机系统节省了重、空车调车绞车房,空车线不需设置溜车坡道,大大简化了布置,节省了工程投资。
上述各点说明:C型转子式翻车机系统比较集中地体现了O型转子式和侧倾II型翻车机的优点。
2 底开车卸煤系统
底开车是一种无盖漏斗车,适用于固定编组,定点装卸,循环使用,有营运效率高、卸车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运距较近、矿点相对集中、车辆固定、物料粒度适宜的电厂、煤矿、钢厂等部门。
底开车卸煤系统的方案设计取决于底开车卸车方式、卸煤沟长度、运煤系统的缓冲能力、电厂内调车方式等因素。
2.1 卸车方式
底开车的卸车方式有风控自卸、电控卸车。
风控自卸是由地面风源供气,通过风控系统实现整列卸车,分批卸车及单节卸车。但由于人工拆接风管接通地面风源(有一定的危险性)、充气至指定压力、手控换向阀<
关键词:翻车机;底开车;铁路卸煤
近年来国家实施关闭整治小煤矿的一系列政策后,对乡镇个体小煤矿采用了联合、整顿、关停,合理集中,加大矿井规模等措施。给大、中型火力发电厂供煤的小煤矿的减少,导致电厂汽车运煤量减少,新建的大中型火力发电厂一般采用铁路运煤方式。
对于铁路来煤的电厂,厂内卸煤设施可采用装卸桥配卸煤栈台、螺旋卸车机配缝式煤槽卸煤装置、翻车机卸煤装置、底开车配缝式煤槽卸煤装置等。对于大、中型火力发电厂,其容量在1 200 MW及以上的机组,年耗煤量在600×104 t及以上。装卸桥配卸煤栈台、螺旋卸车机配缝式煤槽卸煤装置的卸煤方式已不能满足卸煤量的要求,厂内卸煤设施多采用翻车机卸煤装置和底开车配缝式煤槽卸煤装置。
1 翻车机卸煤系统
翻车机系统是由以翻车机为主机,由重车调车机、空车调车机、摘钩平台、牵车台等辅助设备组成。对1 200 MW机组容量的电厂一般设置两台单车翻车机。卸煤系统设计出力为1 500 t/h。运煤系统采用双路带式输送机,可同时运行。运煤列车用机车头牵引进厂后,将重车顶推至重车调车机作业范围,翻车机系统即可开始运行。
1 200 MW机组容量的电厂铁路配线一般按两股重车线、两股空车线及一股机车行走线设计。铁路有效线长度应满足可以停放整列车的要求。在空车线旁设置有余煤清扫场地。
1.1 翻车机系统的综合卸车出力
近年来,随着翻车机的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单车翻车机的理论设计卸煤出力可以达到平均每小时25节,即1 500 t/h。日运行时间为10.7 h,最大为12.8 h。考虑固定的设备保养、维修时间、交接班、就餐时间,以及列检、调车作业时间后,翻车机系统昼夜工作时间为12 h,最大14 h左右。由于进厂列车到达时间不能完全与待翻卸时间吻合,因此有一部分中断等待时间。按一台翻车机运行,一台备用。每台每天工作时间为12~14 h,三班运行,每班运行时间不超过8 h。
所以,翻车机在一昼夜中的时间利用率平均为50%左右,最大时间利用率为65%。
翻车机下的带式输送机系统平均出力为1500t/h,不影响翻车机发挥的翻卸能力。
1.2 主要特点
1)对煤源的变化适应性强。
2)对大块、杂物、冻煤的适应性较强。翻车机系统在煤斗上设有振动斜煤箅,对原煤中常见的各种杂物、大块、冻煤等有加速下落、振动破碎的作用,减少了人工清理工作量。同时必要时可设置煤车冻煤钻松机,煤车车帮振打装置,大块破碎机等,对卸车处理基本无影响。
3)除尘效果较好。落煤点相对集中,喷水除尘效果较好。
4)卸车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机车调车作业。
1.3 存在的问题
1)设备相对故障率高、检修维护工作量大、要求人员素质较高。翻车机卸车系统机械设备环节相对较多,其机械和电气故障率相对较高,检修维护工作量较大,对电厂检修、运行、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2)受卸设施无缓冲容量,卸车时必须输出,直接向主厂房原煤斗供煤的机率少,进入煤场二次倒运的煤量较多、运行费用相应增高。
1.4 翻车机系统设备优化
翻车机按结构类型可分为侧倾式翻车机、O型转子式翻车机和C型翻车机。
C型、O型及侧倾II型各类翻车机各有优缺点,C型转子式翻车机及配套设备具有更大的技术优势。
从总体上说,C型具有系统简单,配套部件少,工艺流程合理,功能齐全,可控制性强,系统能实现直正的全自动控制等优点。
从机型选择上看,C型设备结构简单、合理,重量轻,功率省,且所有配套设备均可调速,运行平稳可靠。调车及翻卸过程对车辆的作用力和受力部位符合铁路车辆部门的要求,不损伤车辆,因而损车率低。此外,该翻车机的翻转角度大,达175°,且设有振动器,车箱余煤量小,清扫车厢工作量大大减少。
从布置上看,C型翻车机系统节省了重、空车调车绞车房,空车线不需设置溜车坡道,大大简化了布置,节省了工程投资。
上述各点说明:C型转子式翻车机系统比较集中地体现了O型转子式和侧倾II型翻车机的优点。
2 底开车卸煤系统
底开车是一种无盖漏斗车,适用于固定编组,定点装卸,循环使用,有营运效率高、卸车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运距较近、矿点相对集中、车辆固定、物料粒度适宜的电厂、煤矿、钢厂等部门。
底开车卸煤系统的方案设计取决于底开车卸车方式、卸煤沟长度、运煤系统的缓冲能力、电厂内调车方式等因素。
2.1 卸车方式
底开车的卸车方式有风控自卸、电控卸车。
风控自卸是由地面风源供气,通过风控系统实现整列卸车,分批卸车及单节卸车。但由于人工拆接风管接通地面风源(有一定的危险性)、充气至指定压力、手控换向阀<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电力节能技术监督导则》版本
2018-11-04
- 【典型案例】信号干扰引起温度
2018-08-14
- 标准解读|电站热工自动化标准
2018-08-04
- 某1000MW超超临界机组DEH故障
2018-07-05
- 钰海燃气热电智能化建设探索与
2018-06-09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