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碳中和 > 地方新闻 > 正文

碳酸锂全线涨价 动力电池价格上涨或一段时间

  2022-04-06 00:00:00    来源:能源发展网 
A- A+
电力18讯:

  近期,新能源汽车“涨”声一片。受产业周期、疫情、国际局势紧张等多重因素影响,汽车制造业上游原材料成本涨幅不断扩大,如每吨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一年内增长10倍。有分析认为,这已经背离了供需规律,是非正常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从需求角度判断,锂电池价格上涨或将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过,在主管部门调控和各方努力下,动力电池价格将逐步回归理性。

  原材料全线涨价

  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等,这些原材料受锂、镍、钴等大宗商品或化工原料价格影响较大。

  去年下半年以来,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锂、钴、镍均大幅涨价。最新数据显示,自2021年12月21日以来,镍的报价由原来的不到15万元/吨,涨到3月20日的22万元/吨,最高点一度超过30万元/吨;钴的华东市场报价从不到49万元/吨涨到56.6万元/吨;磷酸铁锂生产价由原来的不到10万元/吨一路上涨到超15万元/吨,涨幅接近60%。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与去年初相比,主流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平均价格上涨108.9%,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平均上涨182.5%,三元锂电池电解液平均价格上涨146.2%,磷酸铁锂电池电解液平均上涨190.2%。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上,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峰坦言,“最近电池企业的日子很难过,尤其是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目前,孚能正在沟通第二轮涨价”。

  “去年年底,孚能已经就涨价问题完成了与绝大多数客户的沟通,除了极个别大客户,都已经完成了价格调整,从今年1月1日起以新价格进行供给。”张峰表示,随着今年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孚能开始与个别客户沟通,准备与其分摊自今年1月1日涨价到3月底期间原材料增加的成本。

  动力电池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最终传导至新能源汽车整车。3月份以来,近20家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涉及车型近40款。多数车企整体价格涨幅都控制在了1万元以内,小鹏汽车全系涨价幅度在1.01万至3.26万之间。

  “电池价格上涨非常厉害,有一些厂商涨价的比例超出我们的想象。”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涨价对汽车销量的影响,还需要再观察两三个月才能看得更清晰。

  背后不乏资本炒作

  今年前2个月,尽管受到疫情多发、芯片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影响,但我国新能源汽车增长势头不减。从动力电池装车量来看,同比累计增长109.7%。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占总装车量的43.8%,同比累计增长50.6%;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占总装车量的55.9%,同比累计增长203.1%,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动力电池装机量大幅增长,使得电池供应短缺问题越来越严峻。奇瑞汽车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赛道愈发火热,动力电池需求量不断攀升,同时使得上游原材料及其矿产资源供不应求,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此轮碳酸锂价格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去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飞速增长,在电池和材料领域产生了递进式需求放大效应,同时叠加疫情影响,价格波动幅度更大。

  欧阳明高认为,尽管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驱动力将长期存在,但由恐慌性库存储备带来的锂资源需求放大只是暂时的。随着碳酸锂供应能力提升和电池回收产业逐渐壮大,预计两三年后锂资源将恢复供需平衡。

  此番电池成本上涨,还有其他因素。陈士华指出,本轮原材料价格超常规上涨,背离了正常供需关系,属于非理性上涨,存在炒作方为抢抓锂产能扩张前的最后窗口期,囤积居奇、蓄意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陈士华表示,哄抬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影响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背道而驰,应保持高度警惕。

  各方协力确保供应链安全

  针对当前锂价格以及动力电池原材料大幅上涨问题,中汽协表示,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已经将原材料涨价纳入监测范围,并于近期加大行动力度,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应对建议。

  有关部门也已开始采取行动。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日前表示,将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尹同跃说,制造动力电池所需的镍、钴、锂等核心材料为稀缺资源,严重依赖进口。他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门制定政策,将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纳入国家战略储备资源管理,设置专项基金,支持和鼓励国内企业收购国外电池材料资源,确保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安全。

  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提升电池供应材料的供给水平,要依靠发展和管理,还要围绕资源开采提炼、电池技术研发创新、回收利用系统建设来推动科技创新。有专家认为,低镍、低锂、低钴或者无钴电池是动力电池新发展的方向,如果能够使其达到相应的能量密度,将从源头上缓解关键原材料的供需压力。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该公司已推出第三代CTP(高效成组)技术,内部称其为麒麟电池。他透露,在相同化学体系和同等电池包尺寸下,麒麟电池的电量相比4680系统提升13%。

  松下电器集团首席执行官楠见雄规表示,解决电动汽车电池品质与安全性、充电设施合理化运营、总成本控制等方面的难题是推动电动汽车进一步普及的关键所在。松下电器集团将力争在3年内实现无钴电池的量产。

  “从需求的角度判断,锂电池价格的上涨或将持续一段时间。”陈士华表示,通过各方努力,一定能解决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的问题,让动力电池价格回归理性,保供稳价和保链稳链的目标一定会实现。他建议,汽车产业要顺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势,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难得的历史发展窗口期。(来源:经济日报)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热点排行
  • · 浙江温岭:村庄用起太阳能路灯
  • · 亚行伸援手 帮阿富汗挖掘太阳能资源
  • · “十五”河南累计投资1.1亿治理电厂污染
  • · 日企、宁夏合建瓦斯发电
  • · 华能首家公布创建节约环保型企业规划
  • · 港华燃气力推供电节能技术
  • · 重庆市准备引进布里斯班电子控尘技术
  • · 云南建设首座垃圾发电厂
  • · 沂蒙山首座垃圾焚烧电厂开工
  • · 大同专烧煤矸石的电厂投运
推荐阅读
  • · 渭河热电:超低排放投运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