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碳中和 > 地方新闻 > 正文

纠正运动式“减碳”从绿色金融做起

  2021-08-04 00:00:00    来源:能源发展网 
A- A+
电力18讯: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正在成为社会转型的巨大动力,是经济社会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当下,面对一些地方和企业出现的急于求成、一哄而上的现象,金融机构应该首先审视自己是否也存在“冒进”情绪?是否有效地发挥出了信贷投资引导作用,让资金更精准地流向“双碳”绿色项目?

从过往数据看,目前我国已形成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截至2020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近12万亿元,存量规模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8132亿元,居世界第二。尽管如此,这还只是绿色金融巨大空间的冰山一角。据计算,未来30年绿色金融投资将带来180多万亿元的增量机会。

机会是潜在的,如何将其变成现实,对金融机构来说仍是一道难题。我国经济体量大,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会影响到行业和地方的排放状况和减排难易程度。金融机构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这种差异,才可能匹配好投资项目的资金取向,有效降低地方和企业类似喊口号、蹭热度这种运动式“减碳”能耗。

如何让信贷资金绿色化,债券投资低碳化,本身就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作为“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中坚力量,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发展上还存在短板,包括金融主管部门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安排和政策配套不完善;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绿色金融盈利能力不强,复合型人才普遍缺乏等。

针对这些问题,金融机构需要多措并举,一要改变传统经营观念,加快业务转型。比如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员工环保意识,同时建立起向绿色金融业务倾斜的考评体系。银行的金融创新、战略转型也要与发展绿色金融有机结合,并要强化对绿色金融领域的风险评估。二要在完备的风险评估体系下,各种金融机构应加大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合作,探索和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衍生工具和业务创新模式,诸如绿色理财、绿色上市、绿色债券等,共建共享绿色投资项目库。三要加强国际绿色金融交流合作,快速培养一批能与“双碳”目标实现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专业人才。

对于绿色金融下一步的发展,近日央行给出了最新路径:监管层整体协同、加快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减排效应重点领域提供优惠利率融资等。显然,绿色金融发展提速的窗口已然打开。

来源:经济日报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大连一热电厂倾倒粉尘造成污染

2018-05-26

热点排行
  • · 浙江温岭:村庄用起太阳能路灯
  • · 华能首家公布创建节约环保型企业规划
  • · 亚行伸援手 帮阿富汗挖掘太阳能资源
  • · 日企、宁夏合建瓦斯发电
  • · “十五”河南累计投资1.1亿治理电厂污染
  • · 广东“十一五”电源建设全面启动
  • · 大同专烧煤矸石的电厂投运
  • · “川电外送”重点项目已定
  • · 重庆市准备引进布里斯班电子控尘技术
  • · 武汉计划5年后实现城区7成垃圾用来发电供热
推荐阅读
  • · 渭河热电:超低排放投运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