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电力全力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全过程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今年1月至5月,冀北电网新能源弃电量同比减少57.6%,全网弃电率3.1%,同比减少5.4个百分点。这是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履行服务国家新能源发展使命,全力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成果。
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风电和太阳能资源丰富。截至4月,冀北电网新能源累计装机1509万千瓦,占统调电源装机比例为53.3%,占比居各省级电网之首。国网冀北电力主动适应新能源发展形势,紧盯新能源消纳的每一个环节,从功率预测、调度控制到消纳后评估,强化电网调度全过程管理,千方百计解决弃风弃光难题,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下好功率预测“先手棋”
冀北地区部分新能源场站处于微气候区域,气候差异较大,功率预测难度增加。国网冀北电力因地制宜,积极开展高精度新能源功率预测工作,通过利用风功率预测、超短期预测、单机信息上传等系统,建立一套完整的新能源预测体系,降低功率点预测不确定性和区域预测误差,实现区域内有功输出能力高精度、高分辨率、短中期时间尺度的监控。
“2018年春节期间,我们要求新能源场站在春节前报送未来10天的功率预测数据,根据场站预测数据和实际运行工况对预测结果进行滚动修正,有效提高新能源预测准确度,为电网平衡安排提供可靠依据。在此期间,冀北全网风电功率预测准确率达到91.3%。”冀北电力调控中心主任施贵荣说。
从2015年起,国网冀北电力连续三年对功率预测准确率低于75%的风电场开展功率预测帮扶工作,从加强场站运行管理、提升数值天气预报等方面,提出可复制推广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使被帮扶对象的预测准确率提高4%以上。由点带面稳步提升全网风电场功率预测水平,完善功率预测厂家服务模式和准入机制,实施组合预测,为科学制定发电计划提供有力支撑。
用好有功控制“关键招”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总是要不断调整各发电机组的出力,以满足系统不断变化的负荷需求,同时还要保证各发电机安全经济环保运行。新能源有功控制系统(AGC)是进行自动发电控制的关键一招,国网冀北电力从2014年初率先投运新能源有功控制系统,开展新能源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实现动态调整新能源发电机组的出力计划,精度可达到分钟级。
“风电出力大与夜间负荷小的矛盾始终是富风期调度运行工作的难点之一。冀北电网所有火电机组均为供热机组,入冬后因保证供热需求,火电机组在夜间负荷低谷时段无法降至最小技术出力,而夜间往往又是风电大发时段,导致新能源消纳形势更加严峻。”冀北电力调控中心新能源处王靖然介绍。
近年来,国网冀北电力积极推进新能源有功控制系统建设,以新能源机组与火电机组“同质化”运行原理为目标,最大限度利用通道输电能力和全网接纳能力。今年春节期间,新能源场站AGC调节精度及控制能力大幅提高,新能源大发时段外送通道利用率达到96%以上,弃风电量仅为0.04亿千瓦时。
打好消纳评估“后手牌”
国网冀北电力从细节入手,联合有研究基础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与具有数据管理经验的业内开发厂家开发新能源单机信息管理系统,精准把控每个新能源发电单元的状态信息,走出一条具有冀北特色的创新之路。
2017年底,国网冀北电力把近700多台并网风电机组和17000多台光伏逆变器信息全部接入新能源单机信息管理系统,是全国首家接入全部发电单机信息的省级供电公司。针对各设备生产厂家对机组运行状态定义不统一的现状,国网冀北电力梳理风电机组和光伏逆变器状态,结合发电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定义了7种风电机组运行状态和11种光伏逆变器运行状态,既规范了新能源单机信息的采集上传,又为科学评估弃电因素奠定基础。
在高质量开展单机数据接入的基础上,国网冀北电力从时间、空间、发电集团和设备厂家四个维度,开展弃电成分精细化分析,合理区分场外、场内不同原因导致的弃电,在挖掘弃电原因的基础上整改提升薄弱环节,消除新能源“双降”制约短板。2月,冀北电力调控中心针对电网外送能力不足影响新能源消纳的情况,精细化开展新能源场站建模,核实输变电设备过负荷能力,提升张家口沽源地区的运行极限,为实现全年“双降”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高慧君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 大连一热电厂倾倒粉尘造成污染
2018-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