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地方新闻 > 正文

报废期将至 动力电池进入行业“修正期”

  2018-02-12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大规模报废期将至 动力电池进入行业“修正期”

  不久前,中汽协发布消息,2017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4.9万辆和16.3万辆,同比增长68.5%和56.8%。如此一来,2017全年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接近80万辆。

  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我们预计,在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高峰,2020年产销量高达200万辆,保有量突破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火爆,可见一斑。

  大规模报废期将至

  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成本的占比超过40%,新能源汽车的火爆势必带动动力电池市场的进一步繁荣。然而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之前推广的新能源汽车,运行都已经超过20万公里,迈入动力电池的回收期。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30万辆,2016年保有量约110万辆,几何级倍增的产销量和保有量,都昭示着同一个结果:动力电池大规模报废期即将到来。

  2018年2月2日召开的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暨储能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多位专家明确指出,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将从2018年开始爆发。这也和一直以来的市场判断不谋而合。

  爆发之后的市场有多大?按照相关机构统计,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可达到12万~17万吨。在此期间,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将在2018年达近55亿元规模,到2022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容至超过250亿元。

  市场分羹战与短板

  有市场的地方就会有“厮杀”。为了争夺日益扩大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份额,无论是电池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还是专门负责回收电池的企业,都纷纷加快布局,意图分一杯羹。

  2018年1月,重庆长安、比亚迪、银隆新能源、沃特玛、国轩高科、中国特塔、桑顿新能源等16家企业签署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积极加强与行业骨干企业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合作,加强协同创新,共谋发展。

  抢夺归抢夺,但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分羹之战没那么简单。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动力电池回收是不挣钱的,回收之后,原材料的卖出价只能满足回收成本的1/3到1/2。”

  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步履维艰,原因不难发现:就企业本身而言,安全性差、专业性弱、门槛低、拆解不规范等问题凸显;站在行业角度,产业化技术不成熟、政策不到位、商业模式匮乏、回收体系不健全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动力电池回收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修正期”到来

  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发展,与国家政策的不断收严,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修正期”也终于到来。

  2017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提出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应负责建立废旧回收网络。

  2017年12月1日,工信部发布实施国内首个关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国家标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明确了电池回收拆解企业应具有相关资质,保证了动力电池安全、环保、高效的回收利用。

  2018年2月1日,《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与能检测》、《汽车动力电池编码规则》、《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三项动力电池国标也已经正式实施。

  据了解,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工信部正在加紧出台相关的政策,动力电池回收将是2018年重点研究的对象。

  多举措齐抓并进

  中国环保在线认为,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从战略角度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进行谋划和布局,已经成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新时期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义。

  除了政策法律标准的出台实施,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补贴,让越来越多的废旧动力电池流入正规渠道,鼓励拆解企业规范化操作。积极引导民众关注并实践动力电池回收的活动。此外,还应因地制宜建立起系统性的评价指标,强化动力电池回收的监管与综合诊断。

高慧君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大连一热电厂倾倒粉尘造成污染

2018-05-26

热点排行
  • · 三条“高压线”最高可罚百万
  • · 浙江温岭:村庄用起太阳能路灯
  • · 环保艺术团演到电厂
  • · 亚行伸援手 帮阿富汗挖掘太阳能资源
  • · 江苏电网投资170亿“强身健体”
  • · 核电发展驶入“快车道
  • · 光伏发电将使敦煌更辉煌
  • · 美国聚焦海洋能发电
  • · 中电投集团添环保“翼”
  • · 国家环保总局:26个被停建项目可陆续复工
推荐阅读
  • · 渭河热电:超低排放投运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