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碳市场平稳运行创造最坚实基础
非常有幸参加这个座谈,感谢置信资产的邀请,我们北京碳市场是在2013年11月28日开始,到现在满三年了,这三年来我们完成的配额交易大概在1160多万吨,CCER交易大概870万吨,其中我们CCER95%左右都是从北京销往其他地区的,这是我们在交易的情况。从北京的纳入管控企业来说,刚才何总也说他们有800多家,我们北京在去年12月把纳入门坎降到5000吨二氧化碳,直接纳入的企事业单位大概是954家,包括国家发改委的激光服务中心也在里头,但是发改委节能减排做得不错,好像配额应该是没有在我们那里买过配额,证明气候司的工作做得还是很好的。我觉得如果北京这三年来经验来说,一个是它有比较完善的组织体系,包括领导小组,包括成立了机构的联盟,包括成立了人才培训中心,对工作扎实的推进提供了比较良好的组织支撑。另外北京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因为北京在首都,就在发改委旁边,也在清华大学旁边,所以我们很多政策措施都得到了国家权威机构的参与,相对来说我们的政策措施还是比较科学严谨的,尤其值得的是北京第三方核查机构的管理,它有比较明确的职能,规定了核查的流程,包括核查报告的互相评审,包括抽查,专家评审等等,号称有四审,从而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也为碳市场平稳运行创造最坚实的基础。另外一个特色,北京也纳入了900多家企事业单位,其中中央在京机构占了27.5%,包括央企在内,还纳入了外资企业包括合资企业大概19%,也就是说,我们纳入的体系很复杂,今年六月份大家看到最火的,北京故宫、北京发改委也去履约,参与的主体多元,也为政府管理带来一些挑战,北京还是在各地各级部门的支持下,较为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大概履约率都在97%以上,第二年是100%,今年大概也有七八家单位没有完成履约,这是履约的情况。我们交易所要做一些什么工作呢?我觉得因为马上要进入全国市场,一方面我们要面临向全国市场的过渡,在过渡期间我们一方面要修建自己的内功,也就是要在产品上,渠道上做一些创新,包括我们跟央行绿色金融工作组合作,在G20期间出版了中国碳金融的研究报告,也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我们也跟上海交易所一样,也在跟上海清算所合作,预计在明年推出远期的交易,这是一个创新方面。
另外我们还在能力建设输出方面,响应国家发改委号召,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态度,我们跟江西、河南、山东、新疆、内蒙古省一级,跟很多地市级通辽、南京等等都做了二十多场能力建设培训,大概累计培训企业、核查机构、政府官员大概在2500人以上,也为全国市场的到来提供了一些能力建设,这是我们大概做的工作。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 大连一热电厂倾倒粉尘造成污染
2018-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