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佳木斯供电公司:倾力打造绿色三江平原
隆冬时节,站在三江平原腹地,仰望湛蓝的天空,呼吸清新的空气,让人神清气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素来以老工业基地和全国商品粮重要基地而闻名。那么,在化工排放、农业生产和冬季取暖中,佳木斯何以显现碧水蓝天?
黑龙江佳木斯供电公司全面落实绿色能源发展战略,积极开展重点区域和领域电能替代推广工作,助力城市雾霾治理,呵护城市绿水青山。
以电代煤 保护碧水蓝天
11月10日,在佳木斯市永发乡中学教学楼,一排排外观精美的智能电暖气片挂在墙壁上,持续散发着热量。教室里温暖舒适,学生们都笑脸洋溢。
“现在的冬季,是我们全校师生觉得最温暖、最清洁的季节,以前用水暖,堆放起来的煤一碰到刮风就满天灰,烟囱排放还污染校区环境。而用电暖一合闸就热,节假日也不用担心暖气冻涨跑水了。”说起电采暖的好处,校长崔树忠感触颇深。
佳木斯供电公司副总经理于秋波表示,电能是一种便捷、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有着较为突出的比较优势,特别是相较于煤。因此,佳木斯供电公司将“以电代煤”作为推广清洁能源的主要方向之一。
“电采暖使用可温控、时控、功调的全智能控制系统,可满足不同时段、不同房间的温度需求。现在学校每平方米供热费为20.34元,比过去燃煤供暖节省成本50%以上,最重要的是保护了碧水蓝天。”崔树忠补充道。
据测算,电采暖比城市大网节省供热费26.47%,比燃煤小锅炉节省供热费61.53%,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60多吨。据了解,佳木斯供电公司2015年在汤原县、富锦市、桦川、桦南等7个县(市)9个单位推广电采暖项目后,得到积极的响应。
于秋波介绍,今年,佳木斯供电公司把在全市范围内无法接入或难以接入集中供热的乡镇中小学作为电采暖项目替代重点,广泛推广。截至目前,该公司共推广学校电采暖项目30个、村委会电采暖项目112个、供电所(变电所)电采暖项目24个,供暖面积达10万平方米。
以电代油 村民发家致富
3月22日,在富锦市永胜水田现代农业万亩育秧基地,整整齐齐的保温箱里,优质水稻种子在稳定电能的保障下慢慢地生根发芽。
近年来,为提高粮食产量,富锦市加大了旱田改水田的推进力度,也大幅增加了抽水灌溉的工作量。为了节省农民支出,同时使灌溉更加节能环保,佳木斯供电公司积极推广“以电代油”灌溉技术。
据了解,富锦市永胜水田现代农业万亩展示区的4万亩良田已全部实施电机井灌溉。“每亩稻田每年用油灌溉需65元,改电后仅需15元,每亩地节省50元,仅此一项每年便可为农民节省200万元。”该展示区负责人秦先生站在一大片水田边,指着正吮吸着黑土地甘泉的秧苗说。
“‘以电代油’,虽然前期投资较大,但改电灌后,村民最得实惠。”率先采用“以电代油”进行灌溉的佳木斯同江市向阳乡向阳村的村民柏二柱尝到了甜头,自愿当起义务宣传员,“我家60亩水田都用通电机井灌溉,浇地花的钱一年能省3000多元,再加上每年的收成,怎能不发家致富。”
佳木斯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田排灌能源需求旺盛,市场广阔,佳木斯供电公司借助这样的优势,积极推广电排灌技术应用,开展农田排灌能源替代调研。2016年,为满足灌溉用电需求,佳木斯供电公司实施48项电网升级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了电网供电和电力负荷科学调度能力,满足了36.59万亩水田的灌溉用电需求。
同时,该公司结合“井井通电”工程,推广农业排灌项目297个,“油改电”农田面积达350万亩,实现替代电量612万千瓦时。
电动公交 助力低碳出行
“我们要特别感谢供电企业,无论从充电桩选址、勘测、供电方案制定、线路施工,再到设备调试、送电等各个环节都走在前头,才确保公交车如期开行。”2016年1月9日,在佳木斯市汤原县华强集团公交客运有限公司开行仪式上,该公司负责人张华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以前,汤原县居民每天只能靠打出租车往来县内上班、上学、办事儿,公共交通工具单一,费用还高;开行城市公交,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汤原县政府把新能源城市公交车上线运营项目作为2015年20件利民实事之一,强力推进。
绿色项目发展需要动力能源的支撑。佳木斯供电公司基于地方政府需求,积极完善基础配套服务,全力为电动车发展铺平道路。在服务该项目的过程中,佳木斯供电公司开通绿色通道,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时效。在项目立项初期,该公司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主动介入,及时掌握相关信息,现场办公,超前服务,全力解决客户实际困难;为了保证充换电装置尽早通电,该公司调集精干人员,连续作战,安装一台1250千伏安变压器,立杆28基,架设高压电缆2.8千米。
35台绿色环保的电动公交车为严寒的冬季带来了生机,也终结了汤原县城没有公交车的历史,居民们对低碳、舒适、时尚的纯电动公交车赞不绝口。据测算,35台电动公交车每天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52千克。
佳木斯供电公司积极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不断加大充电设施建设投入,充分满足全市电动汽车发展的需要。截至目前,在佳木斯市、汤原、桦南、依兰、通河等县市建设电动汽车充电桩67个,推广电动汽车153辆。电动汽车纵横佳木斯及周边县市,这不仅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也让佳木斯市的生态环境更美好。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 大连一热电厂倾倒粉尘造成污染
2018-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