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源公司荣获“中国经济绿色环保单位”称号
12月20日,2015中国经济高峰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经济人物年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中国经济绿色环保单位”称号。该会议由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导报社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联合主办,经中国经济人物征评活动组委会组织评审,从创新力、影响力、贡献力、发展力和经营力方面认真审查,认为黔源公司在行业影响力、知名度等方面达到“中国经济绿色环保单位”评审要求。该荣誉的获得是对黔源公司长期以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度肯定,标志着黔源公司“清洁、环保、高效、和谐”的环保开发理念得到社会认可。
增殖水生生物,维护生态平衡。公司投资4000余万元建成北盘江鱼类增殖放流站,承担北盘江流域光照电站、马马崖一级电站、善泥坡电站、董箐电站的鱼类增殖放流任务。从2009年9月建成投运至今,实施放流活动12次,合计放流共378万余尾。多种类鱼苗的放流,在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北盘江濒危鱼类、保持生态平衡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保留天然河段,呵护鱼类资源。公司确定北盘江流域石板寨电站不开发、马马崖二级电站暂缓开发,舍弃发电水头共51米,使干流天然河段长度增加近24公里。投资建设环保工程,光照水电站采取分层取水措施,董箐水电站进水口设施前置挡墙取水,缓解下泄低温水对水生生物影响,开创了我国大中型水电工程通过工程措施解决生态难题的先河。善泥坡电站在坝后设置装机0.55万千瓦生态机组、马马崖一级水电站设置1.8万千瓦生态机组,不间断下放生态流量,满足下游水生生物需要。将善泥坡电站原堤坝式开发调整为混合式开发,这对北盘江中在流水环境产粘沉性卵的鱼类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生态修复,构建和谐环境。公司对水电站库区的古大树木及珍稀濒危植物采取异地移栽等措施进行保护,共移栽百年古树和珍稀树木40余株。为保护珍稀动物黑叶猴,调整北盘江流域善泥坡电站梯级开发规模,将善泥坡坝址和厂址均调整至野钟市级自然保护区外的上游,保留黑叶猴保护区内7.9公里河段不开发,舍弃31.5米发电水头不利用。根据黑叶猴生态习性、取食类型、活动大致范围等,建设了面积达45公顷的黑叶猴栖息地,在保护区完成植被恢复2000余亩。
开展科学研究,推动生态文明。北盘江公司与三峡大学合作共建“三峡大学北盘江生态环境研究基地”,双方在北盘江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北盘江中长期放流对象研究、马马崖一级电站集运鱼系统研究、水库鱼类种群调查与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入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合作。目前,已经实现了长臀 、光倒刺 、白甲鱼、花䱻、倒刺 、南方白甲鱼批量人工增殖技术攻关,实现了乌原鲤、云南光唇鱼、墨头鱼3种鱼的人工驯养、人工催产孵化、鱼苗培育工作;实施了6次标志放流工作,共标志放流鱼类16055尾;马马崖一级电站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集鱼系统,实现上行集鱼功能。另外,公司开展水生植物浮床技术净化科学研究,探索将传统的污染型农业转变为污染净化型新型有机农业,为库区周边移民提供一条增收的路径,有望改变传统生态工程常年累月依靠政府投入资金的运作模式。
推动清洁发展,致力绿色环保。公司坚持“清洁、环保、高效、和谐的开发理念,为绿色环保作出积极贡献。公司目前已有清溪、牛都、善泥坡、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在联合国EB成功注册,每年温室气体减排量合计167万吨。2015年12月,董箐水电站国内自愿减排项目(CCER)已在国家发改委成功备案,这是我国目前装机容量最大的CCER备案项目,预计每年温室气体减排量为164万吨。公司建设运营水电项目每年将向社会提供优质清洁电量98亿度,按每度电火电燃煤标煤耗330克计算,减少标煤消耗323.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22万吨。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 大连一热电厂倾倒粉尘造成污染
2018-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