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国际莱州港务公司:“四轮驱动”打造安全绿色高效港口
11月23日,停泊在莱州港务公司码头的天成19号轮首次采用岸电成功送电,保证船舶在港烟气零排放……这是莱州港务公司今年完成的又一项重要环保举措。
莱州港务公司作为华电国际首家港务公司,自2012年投入运营以来,坚持安全、环保、培训、设备四轮驱动,开港三年来,累计进船350余艘,卸煤量1300余万吨,始终保持安全生产零事故,努力打造“卸煤不见煤”的安全、绿色、高效港口。
安全驱动,保驾护航。严格执行电力、港口两个行业并行的安全标准,在做好常规安全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港务公司特点,现场配备潮汐检测、AIS、风速风向仪等设备,实时掌握港池和航道动态,防范极端天气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在码头前沿配置救生圈和安全绳,确保有人落水时能迅速营救;在门机驾驶室、输煤廊道等区域放置手提式、推车式的灭火器,现场30米射程的消防车随时待命,确保任何地方出现火灾都能在1分钟内到达现场。开港以来,截至2015年11月23日,码头已连续安全运行1151天。
环保驱动,呵护碧海蓝天。高度重视绿色环保,对六台门机进行除尘改造,加装了干雾抑尘系统,降低了粉尘浓度,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每年可间接收益就达350万元。为抑制在港船舶的烟气排放,及时开展岸电改造,新上两台800kVA箱式变压器,为在港船舶提供电力供应,减少船舶燃油的烟气排放,呵护了那片碧海蓝天。
设备驱动,夯实生产之基。结合实践经验探索确定门机设备检修模式,按照“作养、息修”的原则加强门机设备的维护保养,杜绝司机或设备疲劳过度作业。加强技术创新改造,先后进行了门机限位升级、输料皮带全密封改造、钢丝绳联接方式创新、门机状态实时监测,低压总开关改造等多项技术改造,提升门机的可靠性,门机设备可利用率始终在98%以上,为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培训驱动,筑牢人才阶梯。根据调度人员、门机司机、检修工等工作性质的不同,量身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既有技术讲课、技能比武、经验交流会等常规教育培训手段,又借鉴其他港口先进培训模式,创新采用门机司机“网式带徒法”,形成了赶学比超的浓厚氛围,门机司机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不断提升,单台门机的最高作业效率从最初的每小时300多吨增长到700多吨,码头整体生产指标均有大幅提升。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 大连一热电厂倾倒粉尘造成污染
2018-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