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梨园,开发与保护同行
背负东巴文化之厚重,惠承金沙江畔之洗礼。隶属于华电金沙江中游公司的梨园水电站坐落于丽江市玉龙县与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交界的金沙江中游河段,正如她的名字“梨园”所寓意的那样――朴实无华中彰显着淡雅和高洁。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水电站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如生物多样性、水环境系统、水土稳定等。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保证水电开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们的共同心愿。梨园水电站自筹备建设起,始终贯彻“绿色华电”的大理念,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坚持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将生态绿色环保元素融入到工程建设及生产运营的来,实现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文明的和谐共进。
鱼类增殖放流,维护水域生态稳定。为科学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维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安全,梨园水电站建设了鱼类增殖放流站、人工模拟鱼类产卵场、网捕过坝码头等工程措施,并委托专业机构开展硬刺松潘裸鲤、软刺裸裂尻等珍稀鱼类人工培育繁殖科研活动,并逐年举行鱼苗放流活动,今年已累计放流短须裂腹鱼和细鳞裂腹鱼8万尾。
自建育苗基地,重视陆地生态建设。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植被以稀疏灌草为主,生态环境多样性单一,易破坏,难恢复。立足于对金沙江干河谷区气侯、地形、地貌等生态环境特征以及电站辖区的实际情况,本着经济、适用、高效的原则,为进一步提升电站生态修复和整体绿化效果,梨园水电站采纳专家推荐的树种目录,培育适合当地种植、生长和移栽的幼苗,并委托云南毓润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育苗基地,目前,梨园水电站育苗基地总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年生产幼苗约100万株。
结合工程实际,做好生态修复及水土保持。梨园水电站大坝坝后左右岸坡为大坝、溢洪道,按照设计体型开挖完成后所保留下来的部分山体,如将其全部挖除,变成钢筋混凝土,虽与周边一致,但处理措施需耗费大量投资。经建设者考虑,将大坝坝后左右岸坡进行绿化,使其成为大坝一景,不仅节省了投资,而且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梨园建设者对自然的敬畏。同时,电站建设中,渣土处理是环保水保中的一项重点难点工作,梨园电站渣场多为冰水堆积体,石头较大,表土稀缺,土壤贫瘠,不保水不保肥,如果遇到大面积降水,可能引发泥石流和滑坡,不能简单的种植植被处理。对此采用了不覆种植土的情况下,研究新的干热河谷气候下适合生态修复的植物及种植、养护方案。梨园大沟渣场和左岸下游渣场自2014年7月栽植至2015年10月,整体成活率较高,绿化效果良好,实现了生态恢复的目标,做到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的有机结合。
建珍稀植物园,保护稀有植物。为有效保护受电站工程建设影响的珍稀特有植物和金沙江流域特有植物,宣传普及库区植物分布生长知识,提高人们尊崇自然的环保意识,梨园水电站建立了珍稀植物园,将水电站影响区的珍稀保护物种移栽培护。移栽区在原有的台地依势就地布设,办公室生活区、植物保护区、休闲景观区浑然天成,不损坏原有植物,不改变原有地形,不设围墙遮拦,景观区自然过渡到天然植被区域,一直延伸到水库,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建立绿色经济渠道,扶持地方经济。秉持“建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理念,梨园电站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扶持、财政税收等方面有力支持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正在尝试为周边村民建立一条绿色可行、持久环保的经济来源渠道,帮助村民改善经济状况,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绿色环保责任。梨园水电站委托云南毓润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在上咱日沟A渣场、移民新村处堆渣区平台、梨园大沟渣场及左岸下游渣场上平台生态修复区、原水电一局梨园项目部临时营地生态恢复区种植油橄榄经济林,共80亩,8万株。此外,金中公司还拿出一部分移民扶持资金,为村民在山坡上种植了1000棵。2013年栽植至现在,生长状况良好,目前部分油橄榄已经挂果,后期将会合理的分配给当地移民。油橄榄经济林的栽植及后期合理的分配给当地移民,做到了完成渣场稳定治理、绿色生态恢复及有效稳定当地移民的三重效果。
保护岩画,传承当地文化。梨园水库淹没影响需迁地保护的岩画有洛(鲁)美曼(满)岩画、夯桑柯姆柯岩画、布美洛艾柯岩画、奇古艾柯岩画、吉拉柏枝岩画、姆足吉岩画1号点和姆足吉岩画2号点。为维护移民传统文化及习俗,2013年8月,业主单位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签订了《梨园水电站文物古迹迁移保护专项合同》,委托其开展梨园水电站库区淹没文物金沙江岩画的迁移保护工作。截至2014年9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基本完成岩画的切割工作,后期待库区航运具备运输条件后,将把切割保存的岩画文物用船航运出来,再送至有关文物部门保存。梨园文化“和韧 实 严 进”中的“和”,是梨园文化的精髓,“和”即崇尚和谐,尊崇自然,树立天人合一的系统思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梨园水电站库区范围内的上咱日料场石质边坡上按照历史名族文化传承所刻画的东巴象形文字符号:蓝天之下,绿野之上,各族人民享受幸福和谐生活的愿景,就是对此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崇尚自然,以人为本,提供清洁绿色能源,实现科学发展是金沙江中游水电人的自觉意识和对社会郑重的承诺。从观景台上俯瞰梨园水电站,翠绿的金沙江蜿蜒流淌,两岸高山林立,苍翠挺拔。昔日火热紧张的施工场面“变身”为如今风波不惊、山清水秀的景色,“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梨花,“咬定苍山树未老,常伴金江叶自清”的清香木,“最惜杜鹃花烂漫,春风吹尽不同攀”的高山杜鹃,与平淡无奇的梨园农家小院,形成一道美丽的山水画卷。这片山水、这一历史、这段历程,记录着梨园发电人坚韧不拔、务实进取、开发与保护并重的艰辛过往,充分展现着环境友好型和水土保持工程的示范效应,闪烁着梨园发电人崇尚自然、和谐开发、践行“绿色华电”的思想光芒。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 大连一热电厂倾倒粉尘造成污染
2018-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