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金沙江向家坝开展珍稀鱼类秋季放流
2013-09-12 13:18:0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本网讯(梁芳 报道)9月11日,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秋季放流活动在向家坝安边镇烧瓦坨码头举行。
本次放流鱼类包括达氏鲟、胭脂鱼、岩原鲤、厚颌鲂、长薄鳅、中华倒刺,共计六个品种大规格鱼苗11.4万余尾。在放流前,采用了体外锚标、荧光标记、PIT标记、耳石荧光标记等方法,对六种鱼苗进行了标记,标记鱼种38700万尾,约占放流总数的38%,标记成果将对鱼类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
今年是增殖放流站投入运行以来的第六年,其间共开展十次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向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域投放鱼苗超过71万尾,放流种类达到7种。
据了解,目前增殖放流站内的养殖技术体系日趋完善,驯养鱼类超过10种,春秋两季的放流工作实现常态化,特别是濒危鱼类的放流已经收到了明显成效,增殖站还在日趋成熟的养殖技术基础上开展了多项新工艺、新技术试验,如仿自然生态环境野生鱼驯养试验、新型催产剂应用试验、小水体高密度育苗试验等。本年度放流鱼种长薄鳅中,部分鱼种为站内自繁、自养鱼种。同时增殖站还全面掌握了野生长薄鳅鱼种人工催产、繁育技术,这也是该站继胭脂鱼、厚颌鲂、岩原鲤、白甲鱼、中华倒刺等珍稀、特有鱼类实现自主繁育之后,又取得了一项关键性的技术成果。
本次放流鱼类包括达氏鲟、胭脂鱼、岩原鲤、厚颌鲂、长薄鳅、中华倒刺,共计六个品种大规格鱼苗11.4万余尾。在放流前,采用了体外锚标、荧光标记、PIT标记、耳石荧光标记等方法,对六种鱼苗进行了标记,标记鱼种38700万尾,约占放流总数的38%,标记成果将对鱼类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
今年是增殖放流站投入运行以来的第六年,其间共开展十次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向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域投放鱼苗超过71万尾,放流种类达到7种。
据了解,目前增殖放流站内的养殖技术体系日趋完善,驯养鱼类超过10种,春秋两季的放流工作实现常态化,特别是濒危鱼类的放流已经收到了明显成效,增殖站还在日趋成熟的养殖技术基础上开展了多项新工艺、新技术试验,如仿自然生态环境野生鱼驯养试验、新型催产剂应用试验、小水体高密度育苗试验等。本年度放流鱼种长薄鳅中,部分鱼种为站内自繁、自养鱼种。同时增殖站还全面掌握了野生长薄鳅鱼种人工催产、繁育技术,这也是该站继胭脂鱼、厚颌鲂、岩原鲤、白甲鱼、中华倒刺等珍稀、特有鱼类实现自主繁育之后,又取得了一项关键性的技术成果。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 大连一热电厂倾倒粉尘造成污染
2018-05-26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