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套燃气烟气CO2捕集装置运行超3000小时
2013-05-03 09:17:51 来源:国电信息网
A-
A+
电力18讯:
截至4月24日,由华能清洁能源研究院开发的我国首套燃气烟气CO2捕集装置在清能院密云试验基地完成了第一阶段示范运行,累计运行3887小时。这是华能在继2008年7月建成投产我国第一套燃煤电厂烟气CO2捕集装置,2009年12月建成投产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10万吨/年燃煤电厂烟气CO2捕集工程后,在CO2捕集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近年来,清能院针对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烟气CO2浓度低(约3%)、O2浓度高(13%-18%)的特点,自主开发出适合燃气烟气的CO2捕集技术。清能院在国家和华能科技项目支持下,建成了CO2捕集规模1000吨/年的可移动试验装置,配置了世界先进的在线监测及分析仪器,实现了对设计、建造、调试、运行及数据分析等技术的掌握。依托该试验装置,清能院与美国Powerspan、挪威Statoil、荷兰KEMA等能源企业、科研机构进行了工艺验证、新型溶剂测试、环境影响评估等技术合作,提升了测试水平,健康安全环境标准与欧美接轨,为进一步降低能耗、开发低降解溶剂和开拓国外燃气烟气CO2捕集市场奠定了基础。
截至4月24日,由华能清洁能源研究院开发的我国首套燃气烟气CO2捕集装置在清能院密云试验基地完成了第一阶段示范运行,累计运行3887小时。这是华能在继2008年7月建成投产我国第一套燃煤电厂烟气CO2捕集装置,2009年12月建成投产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10万吨/年燃煤电厂烟气CO2捕集工程后,在CO2捕集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近年来,清能院针对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烟气CO2浓度低(约3%)、O2浓度高(13%-18%)的特点,自主开发出适合燃气烟气的CO2捕集技术。清能院在国家和华能科技项目支持下,建成了CO2捕集规模1000吨/年的可移动试验装置,配置了世界先进的在线监测及分析仪器,实现了对设计、建造、调试、运行及数据分析等技术的掌握。依托该试验装置,清能院与美国Powerspan、挪威Statoil、荷兰KEMA等能源企业、科研机构进行了工艺验证、新型溶剂测试、环境影响评估等技术合作,提升了测试水平,健康安全环境标准与欧美接轨,为进一步降低能耗、开发低降解溶剂和开拓国外燃气烟气CO2捕集市场奠定了基础。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 大连一热电厂倾倒粉尘造成污染
2018-05-26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