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能温州发电210米高烟囱爆破 关停小火电节能减排
2012-09-28 09:49:20 来源:杨冰杰
A-
A+
电力18讯:
9月24下午3点20分,温州发电公司一期210米烟囱成功爆破。
“砰、砰!”两声短促而沉闷的爆炸声响起,一座210米高的大烟囱慢慢倒地,化为废墟。昨天下午3时20分,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210米烟囱成功爆破拆除,成为省内至今爆破拆除的最高建筑物。
侧向直挺“晕倒”
废墟深陷地面
拆除工作在多项安全预案的保障下进行。当天下午1时30分,7组工作人员到达指定地点待命。
1时50分,清场工作开始,疏散以烟囱为中心半径300米范围内的人员1262人。
经过2次起爆预警之后,3时20分,爆破声准时响起。高耸的烟囱“愣”了下,然后仿佛被人当头一棒似的,直挺挺地缓慢向一侧空地“晕倒”,大约过了20秒后撞地化为废墟,伴随而来的是一阵强烈的地动,以及腾起浓密的尘“雾”。
15分钟后警戒解除。记者看到,烟囱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在地上堆起高高的废墟,而是倒地后粉碎并深深陷入地面,与地面差不多齐平。
216公斤炸药精确放倒烟囱
被拆烟囱为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底部外半径10.75米、壁厚70厘米,整体重量9344吨。
记者现场看到,在半径100米范围内,这个大烟囱几乎被其他发电机组、楼房、设备等簇拥着,只有西南角一处240米宽左右的狭长通道可以供它“卧槽”。
承接此次爆破拆除任务的是深圳市和利爆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张志毅介绍,爆破方式一般有三种,即定向倾倒、双向折叠倾倒、三向折叠倾倒。“通过充分论证,这次一期烟囱的爆破方案采用定向倾倒方案。”原因是有条件使用该技术,且拆除工程成本低。
“倒地方向的控制,主要在开口角的精确设计和施工上。”首先,施工人员在评估倒地方向后,在倒地方向的烟囱底部水平打5个孔,然后,在相邻孔之间的烟囱墙体上埋设雷管,一旦雷管爆炸,把支撑上层建筑的墙体炸毁,烟囱就会往有缺口的方向顺势倾倒。“此次爆破共使用雷管1200根,所需炸药216公斤。”
倒地现场,6条平行的1米高“长堤”,被烟囱垂直砸出缺口。张志毅说,这是减震带,由建筑物碎渣等填充在编织袋里堆砌而成,目的是缓冲烟囱倒地时的瞬间撞击力。“如果没有这些减震带,周边的建筑物肯定会被震塌。”
温州发电公司总经理杨敬东介绍,温州发电厂一期工程投资约5.5亿元,建成1号和2号机组,分别于1990年12月、1991年8月投产发电。被拆除的“1989”大烟囱是1号、2号机组的共用烟囱,1989年建成。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市当时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也是华东电网最南端的主力火电厂。” 1990年一期工程两台机组发电量15亿千瓦时,建成初期占当时温州年用电量约70%,如果拉闸的话,温州就会停电。
近几年,关停小火电机组成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方向。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温州发电公司一期两台小火电机组属于关停范围,已于2010年8月8日开始实施关停。
9月24下午3点20分,温州发电公司一期210米烟囱成功爆破。
“砰、砰!”两声短促而沉闷的爆炸声响起,一座210米高的大烟囱慢慢倒地,化为废墟。昨天下午3时20分,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210米烟囱成功爆破拆除,成为省内至今爆破拆除的最高建筑物。
侧向直挺“晕倒”
废墟深陷地面
拆除工作在多项安全预案的保障下进行。当天下午1时30分,7组工作人员到达指定地点待命。
1时50分,清场工作开始,疏散以烟囱为中心半径300米范围内的人员1262人。
经过2次起爆预警之后,3时20分,爆破声准时响起。高耸的烟囱“愣”了下,然后仿佛被人当头一棒似的,直挺挺地缓慢向一侧空地“晕倒”,大约过了20秒后撞地化为废墟,伴随而来的是一阵强烈的地动,以及腾起浓密的尘“雾”。
15分钟后警戒解除。记者看到,烟囱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在地上堆起高高的废墟,而是倒地后粉碎并深深陷入地面,与地面差不多齐平。
216公斤炸药精确放倒烟囱
被拆烟囱为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底部外半径10.75米、壁厚70厘米,整体重量9344吨。
记者现场看到,在半径100米范围内,这个大烟囱几乎被其他发电机组、楼房、设备等簇拥着,只有西南角一处240米宽左右的狭长通道可以供它“卧槽”。
承接此次爆破拆除任务的是深圳市和利爆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张志毅介绍,爆破方式一般有三种,即定向倾倒、双向折叠倾倒、三向折叠倾倒。“通过充分论证,这次一期烟囱的爆破方案采用定向倾倒方案。”原因是有条件使用该技术,且拆除工程成本低。
“倒地方向的控制,主要在开口角的精确设计和施工上。”首先,施工人员在评估倒地方向后,在倒地方向的烟囱底部水平打5个孔,然后,在相邻孔之间的烟囱墙体上埋设雷管,一旦雷管爆炸,把支撑上层建筑的墙体炸毁,烟囱就会往有缺口的方向顺势倾倒。“此次爆破共使用雷管1200根,所需炸药216公斤。”
倒地现场,6条平行的1米高“长堤”,被烟囱垂直砸出缺口。张志毅说,这是减震带,由建筑物碎渣等填充在编织袋里堆砌而成,目的是缓冲烟囱倒地时的瞬间撞击力。“如果没有这些减震带,周边的建筑物肯定会被震塌。”
温州发电公司总经理杨敬东介绍,温州发电厂一期工程投资约5.5亿元,建成1号和2号机组,分别于1990年12月、1991年8月投产发电。被拆除的“1989”大烟囱是1号、2号机组的共用烟囱,1989年建成。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市当时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也是华东电网最南端的主力火电厂。” 1990年一期工程两台机组发电量15亿千瓦时,建成初期占当时温州年用电量约70%,如果拉闸的话,温州就会停电。
近几年,关停小火电机组成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方向。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温州发电公司一期两台小火电机组属于关停范围,已于2010年8月8日开始实施关停。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 大连一热电厂倾倒粉尘造成污染
2018-05-26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