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蓝天工程”打造“绿色粤电”
2006-03-07 09:01:5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来源:南方日报
核心提示:作为省属的大型发电企业集团,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不但承担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保障,同时也承担着建设“绿色广东”,促进广东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任。粤电集团投资55亿元全力推进“蓝天工程”,其现役燃煤机组的脱硫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新建的燃煤电厂全部同步上马脱硫装置建设,到2010年,随着现役燃煤机组脱硫工程的全面完成,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约23万吨。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企业如何面对社会责任?在企业发展中,当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企业该作何选择?粤电集团用行动作了生动的注释,处身市场的企业主动投入资金,牺牲效益,选择社会,这样的选择,体现的正是粤电集团的责任和勇气。
粤电集团“蓝天工程”已全面启动,加速推进:继沙角A电厂5号机脱硫装置于2004年先拨头筹投运之后,国内首台单机66万千瓦脱硫装置在沙角C电厂也于去年底投运,到去年底止,已有5台机组脱硫装置建成投产,装机容量为136.5万千瓦,另有13台机组、装机502万千瓦的脱硫装置正在建设(其中今年计划投运12台机组共482万千瓦),其余现役燃煤机组(装机容量共计144万千瓦)的脱硫装置正在准备招标。
与此同时,新建的汕尾电厂、珠海电厂3、4号机、惠来电厂等,按同步建设、同步投运的“三同时”要求,同步配套建设脱硫装置。
到2010年,随着现役燃煤机组脱硫工程的全面完成,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约23万吨。
粤电筹资55亿元全面推进“蓝天工程”
二氧化硫是酸雨的“元凶”,目前,省内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省排放总量的97.5%,而火力发电行业的排放量又占整个工业排放量的65%,因此,粤电集团在制定电源发展战略时,紧紧抓住造成广东环境污染的主要症结,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建设“绿色广东”的部署,明确提出了“打造绿色粤电,为建设和谐广东服务”的口号,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全面推进以燃煤电厂烟气脱硫为主的“蓝天工程”建设。
2002年9月12日,在广东东莞,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推出粤电蓝天工程计划,向社会庄重承诺:粤电将于2010前投入55亿多人民币,专项用于所属10个火电厂在运行29台机组的脱硫工程,总装机达862万千瓦,并对所有在建新建项目同步安装脱硫装置。计划顺利实施后,粤电公司所属火电厂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与2001年相比将减少近80%.如此大规模的环保工程计划在省内尚属首次。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因历史原因未能同步安装脱硫装置的火电厂进行补脱硫问题已经逐步为人们所关注。然而补装脱硫装置面临着资金、征地、工艺、场所安排等诸多问题。尤其是资金问题,单台机组脱硫设备的投入高达1-2亿元人民币,按目前国家政策,费用由企业自筹,但目前电价机制并不将环保脱硫增加的成本全额纳入,故因脱硫而带来的巨额“账单”,成为企业的心头之痛。可以说,发电企业每在脱硫路上前行一步,都举步维艰。
在国家相关政策未曾明朗的时候,处身市场的粤电集团主动投入资金,牺牲效益,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向社会作出庄重承诺。对此,粤电集团有关负责人说,作为省属的大型发电企业集团,粤电集团不但承担着为全省经济社会提供能源保障,同时也承担着建设“绿色广东”,促进广东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
省委、省政府对粤电公司这一蓝天工程计划予以充分肯定。省有关部门领导评价,脱硫工程在世界上仍属于一个较新的技术领域,粤电公司能积极投资这一技术性强、投资大、社会效益明显的领域,充分体现了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希望粤电公司在市场经济模式下,能积极探索出好的投资模式、好的管理模式和因地制宜选择好的脱硫技术方式,有效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沙角A电厂打响“蓝天工程”第一役
2002年10月,粤电公司与省政府、沙角A电厂与粤电公司,就各方瞩目的沙角A电厂5号机组脱硫问题,层层立下“军令状”:如果该工程未能按期投产,各级相关领导自动辞职。启动了粤电集团蓝天工程的第一役。
沙角A电厂地处广东用电大户东莞市。该厂共有五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200MW,分两期建成,年发电量约80亿千瓦时,为满足珠三角经济快速发展的用电需求作出了突出贡献。
沙角A电厂从1997年开始筹建5号机组脱硫工程,1998年8月获得省计委的批复。但由于受电力体制改革及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工程延缓,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省政府和粤电集团的高度重视下,电厂迎难而上,该工程重新启动后,仅仅花了16个月的时间就完成项目建设。这期间历尽艰辛,工程的建设过程,也是沙角A电厂在粤电集团的大力支持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刻苦攻坚的过程。它凝聚着社会各界和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凝聚着全体参建者的智慧和汗水。
沙角A电厂5号机组脱硫工程建设过程,得到了省人大、省政府等各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省人大将该工程列为2003年重点监督项目,省政府将该工程列入省十项工程。2003年9月9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阳胜亲临该厂视察,协调解决脱硫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钟阳胜对粤电集团公司及沙A电厂重视并抓紧脱硫工程建设表示满意,要求沙角A电厂按照“提高认识、加快进度、群众满意、全面治理”的十六字方针,推进脱硫工程建设。同时,省发改委特事特办,加快对该项目的审批速度;省环保局不仅从技术上给予指导和支持,而且将数以千万的环保资金返还粤电公司,专项用于脱硫工程建设。
沙角A电厂脱硫这一历经8年波折的工程,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下,在粤电集团的大力推进下,终于顺利投产。
众志成城打造“绿色粤电”
紧接着全国单机容量最大的机组脱硫项目――沙角C电厂3号机等一批机组脱硫装置陆续投产,黄埔电厂、珠海电厂等一批机组脱硫工程启动建设,粤电集团现役机组的脱硫改造工程已全面铺开。
“蓝天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蓝天工程”的顺利推进,粤电集团公司加强领导,设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成立了由总经理任组长的粤电公司蓝天工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粤电“蓝天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工程建设管理、项目资金筹措等事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编制项目建设计划和资金计划、项目前期工作的开展、项目投资策略的研究和建议、工程建设管理等工作。
各有关项目公司和电厂把本厂的“蓝天工程”项目作为“一把手工程”,给予高度重视,都相应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具体落实“蓝天工程”项目的实施。各有关项目公司还将粤电公司实施“蓝天工程”计划这一事项作为议案提交公司董事会通过,并在人、财、物的投入上一路“绿灯”。
“蓝天工程”是一项技术新、投资大、涉及面广的复杂系统工程。粤电集团大胆创新,组建粤电环保工程管理公司,代表粤电公司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粤电“蓝天工程”工程项目,走产业化良性发展之路,通过全国招标等形式,为国内大机组脱硫起到很好的龙头示范作用,脱硫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造价水平不断降低,目前已投运的机组脱硫率高达95%以上。
在脱硫工程全面建设的同时,粤电集团还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发展清洁能源,众志成城打造“绿色粤电”。以脱硫为核心,粤电集团全面推进清洁生产,燃煤电厂电除尘率高达99%,对厂区用水循环使用,实现废水“零排放”。在珠海电厂花园式的厂房里,厂区中的绿树红花一尘不染,有一前往厂区考察的人大代表专门用纸巾擦试检验,结果不得不信服地竖起大姆指!
在对现役机组脱硫改造的同时,粤电集团大力调整结构,发展液化天然气(LNG)、风电等清洁能源,发展高标准低污染的燃煤电厂,粤电集团旗下的惠州、深圳前湾LNG电厂首台机组将于今年6月投产,全国首批风电特许经营权示范项目之一―――10万千瓦的广东惠来石碑山风电场也将于今年全部建成投产,新建的燃煤机组全部是超临界的大机组,同步上马脱硫装置,能源综合效率不断提高。“绿色粤电”正向我们走来。
核心提示:作为省属的大型发电企业集团,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不但承担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保障,同时也承担着建设“绿色广东”,促进广东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任。粤电集团投资55亿元全力推进“蓝天工程”,其现役燃煤机组的脱硫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新建的燃煤电厂全部同步上马脱硫装置建设,到2010年,随着现役燃煤机组脱硫工程的全面完成,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约23万吨。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企业如何面对社会责任?在企业发展中,当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企业该作何选择?粤电集团用行动作了生动的注释,处身市场的企业主动投入资金,牺牲效益,选择社会,这样的选择,体现的正是粤电集团的责任和勇气。
粤电集团“蓝天工程”已全面启动,加速推进:继沙角A电厂5号机脱硫装置于2004年先拨头筹投运之后,国内首台单机66万千瓦脱硫装置在沙角C电厂也于去年底投运,到去年底止,已有5台机组脱硫装置建成投产,装机容量为136.5万千瓦,另有13台机组、装机502万千瓦的脱硫装置正在建设(其中今年计划投运12台机组共482万千瓦),其余现役燃煤机组(装机容量共计144万千瓦)的脱硫装置正在准备招标。
与此同时,新建的汕尾电厂、珠海电厂3、4号机、惠来电厂等,按同步建设、同步投运的“三同时”要求,同步配套建设脱硫装置。
到2010年,随着现役燃煤机组脱硫工程的全面完成,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约23万吨。
粤电筹资55亿元全面推进“蓝天工程”
二氧化硫是酸雨的“元凶”,目前,省内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省排放总量的97.5%,而火力发电行业的排放量又占整个工业排放量的65%,因此,粤电集团在制定电源发展战略时,紧紧抓住造成广东环境污染的主要症结,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建设“绿色广东”的部署,明确提出了“打造绿色粤电,为建设和谐广东服务”的口号,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全面推进以燃煤电厂烟气脱硫为主的“蓝天工程”建设。
2002年9月12日,在广东东莞,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推出粤电蓝天工程计划,向社会庄重承诺:粤电将于2010前投入55亿多人民币,专项用于所属10个火电厂在运行29台机组的脱硫工程,总装机达862万千瓦,并对所有在建新建项目同步安装脱硫装置。计划顺利实施后,粤电公司所属火电厂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与2001年相比将减少近80%.如此大规模的环保工程计划在省内尚属首次。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因历史原因未能同步安装脱硫装置的火电厂进行补脱硫问题已经逐步为人们所关注。然而补装脱硫装置面临着资金、征地、工艺、场所安排等诸多问题。尤其是资金问题,单台机组脱硫设备的投入高达1-2亿元人民币,按目前国家政策,费用由企业自筹,但目前电价机制并不将环保脱硫增加的成本全额纳入,故因脱硫而带来的巨额“账单”,成为企业的心头之痛。可以说,发电企业每在脱硫路上前行一步,都举步维艰。
在国家相关政策未曾明朗的时候,处身市场的粤电集团主动投入资金,牺牲效益,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向社会作出庄重承诺。对此,粤电集团有关负责人说,作为省属的大型发电企业集团,粤电集团不但承担着为全省经济社会提供能源保障,同时也承担着建设“绿色广东”,促进广东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
省委、省政府对粤电公司这一蓝天工程计划予以充分肯定。省有关部门领导评价,脱硫工程在世界上仍属于一个较新的技术领域,粤电公司能积极投资这一技术性强、投资大、社会效益明显的领域,充分体现了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希望粤电公司在市场经济模式下,能积极探索出好的投资模式、好的管理模式和因地制宜选择好的脱硫技术方式,有效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沙角A电厂打响“蓝天工程”第一役
2002年10月,粤电公司与省政府、沙角A电厂与粤电公司,就各方瞩目的沙角A电厂5号机组脱硫问题,层层立下“军令状”:如果该工程未能按期投产,各级相关领导自动辞职。启动了粤电集团蓝天工程的第一役。
沙角A电厂地处广东用电大户东莞市。该厂共有五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200MW,分两期建成,年发电量约80亿千瓦时,为满足珠三角经济快速发展的用电需求作出了突出贡献。
沙角A电厂从1997年开始筹建5号机组脱硫工程,1998年8月获得省计委的批复。但由于受电力体制改革及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工程延缓,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省政府和粤电集团的高度重视下,电厂迎难而上,该工程重新启动后,仅仅花了16个月的时间就完成项目建设。这期间历尽艰辛,工程的建设过程,也是沙角A电厂在粤电集团的大力支持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刻苦攻坚的过程。它凝聚着社会各界和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凝聚着全体参建者的智慧和汗水。
沙角A电厂5号机组脱硫工程建设过程,得到了省人大、省政府等各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省人大将该工程列为2003年重点监督项目,省政府将该工程列入省十项工程。2003年9月9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阳胜亲临该厂视察,协调解决脱硫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钟阳胜对粤电集团公司及沙A电厂重视并抓紧脱硫工程建设表示满意,要求沙角A电厂按照“提高认识、加快进度、群众满意、全面治理”的十六字方针,推进脱硫工程建设。同时,省发改委特事特办,加快对该项目的审批速度;省环保局不仅从技术上给予指导和支持,而且将数以千万的环保资金返还粤电公司,专项用于脱硫工程建设。
沙角A电厂脱硫这一历经8年波折的工程,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下,在粤电集团的大力推进下,终于顺利投产。
众志成城打造“绿色粤电”
紧接着全国单机容量最大的机组脱硫项目――沙角C电厂3号机等一批机组脱硫装置陆续投产,黄埔电厂、珠海电厂等一批机组脱硫工程启动建设,粤电集团现役机组的脱硫改造工程已全面铺开。
“蓝天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蓝天工程”的顺利推进,粤电集团公司加强领导,设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成立了由总经理任组长的粤电公司蓝天工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粤电“蓝天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工程建设管理、项目资金筹措等事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编制项目建设计划和资金计划、项目前期工作的开展、项目投资策略的研究和建议、工程建设管理等工作。
各有关项目公司和电厂把本厂的“蓝天工程”项目作为“一把手工程”,给予高度重视,都相应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具体落实“蓝天工程”项目的实施。各有关项目公司还将粤电公司实施“蓝天工程”计划这一事项作为议案提交公司董事会通过,并在人、财、物的投入上一路“绿灯”。
“蓝天工程”是一项技术新、投资大、涉及面广的复杂系统工程。粤电集团大胆创新,组建粤电环保工程管理公司,代表粤电公司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粤电“蓝天工程”工程项目,走产业化良性发展之路,通过全国招标等形式,为国内大机组脱硫起到很好的龙头示范作用,脱硫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造价水平不断降低,目前已投运的机组脱硫率高达95%以上。
在脱硫工程全面建设的同时,粤电集团还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发展清洁能源,众志成城打造“绿色粤电”。以脱硫为核心,粤电集团全面推进清洁生产,燃煤电厂电除尘率高达99%,对厂区用水循环使用,实现废水“零排放”。在珠海电厂花园式的厂房里,厂区中的绿树红花一尘不染,有一前往厂区考察的人大代表专门用纸巾擦试检验,结果不得不信服地竖起大姆指!
在对现役机组脱硫改造的同时,粤电集团大力调整结构,发展液化天然气(LNG)、风电等清洁能源,发展高标准低污染的燃煤电厂,粤电集团旗下的惠州、深圳前湾LNG电厂首台机组将于今年6月投产,全国首批风电特许经营权示范项目之一―――10万千瓦的广东惠来石碑山风电场也将于今年全部建成投产,新建的燃煤机组全部是超临界的大机组,同步上马脱硫装置,能源综合效率不断提高。“绿色粤电”正向我们走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 大连一热电厂倾倒粉尘造成污染
2018-05-26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