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地方新闻 > 正文

我国致力于将煤炭变成清洁能源

  2006-03-07 17:04:4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为一个缺油、少气、富煤、污染重的国家,我国一直将“清洁高效利用”煤炭当作煤炭工业的发展目标。如今,我国已将清洁高效的煤炭联产开发技术作为战略发展方向,希望利用丰富煤炭资源的过程“化浊为清”。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所长孙予罕研究员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煤炭多联产技术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炭的主要发展趋势。”

    他说,单一的煤产品无法将煤“吃干榨尽”,但如果将煤气化、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与煤合成联合起来,就有望“榨取”煤炭资源的最大效用。

    多联产技术是指通过多种煤转化、利用技术的有机集成,获得多种洁净的二次能源,比如电、液体燃料、氢等气体燃料以及多种高附加值的化工副产品。煤多联产系统是煤气化、动力生产、燃料生产系统的集成。 

    我国政府在2月初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这项旨在把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将煤炭多联产列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能源政策专家指出,以煤气化为基础,利用多种先进技术组合,在发电的同时,联产合成气、液体燃料、化学制品以及氢等产品,使转化效率达到70%左右,未来还将开发利用封存二氧化碳的技术,以基本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孙予罕说:“我国自1995年开始研究洁净煤技术,在技术成熟度和规模上还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在技术储备上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煤气化是联产中的关键技术。我国已自主开发出的气化技术流化床和气化床已处于工业化前期阶段。预计在未来5年内,我国可以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化技术,相关产品价格将会比国外同类产品便宜约一半。

    “未来5年内,煤炭多联产关键技术是我们研发的重点,要选择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小型联产示范,同时注重针对不同资源、区域经济特点进行战略研究。”孙予罕说。

    我国产业界目前已积极参与洁净煤技术的研发示范。山西潞安集团结合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自主开发的年产16万吨合成油示范厂提出了资源循环利用、坑口就地转化的油-电联产系统;山东兖矿集团的煤化工-发电基地正在进行“煤气化-甲醇合成-联合循环发电”联产系统的建设;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正在积极参与零排放的国际示范项目;中国神华集团也在探讨煤合成油与发电的联产。

    煤炭专家指出,我国发展洁净煤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终端利用燃煤技术和装备水平技术落后、低效高污染、煤炭粗放加工、粗放利用。此外,气化产业化发展需求与目前国内技术、装备水平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专家估计,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不会发生改变。据预测,2020年我国煤炭需求为21亿-29亿吨,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60%以上。但我国目前的煤炭燃烧技术比较落后,综合利用效率低,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左右。

    我国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煤炭燃烧,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2004年,我国共排放了2255万吨二氧化硫,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近三分之一国土受到酸雨污染。

    孙予罕说:“我国每年因煤炭燃烧污染所造成的损失相当于GDP总量的3-4%。”

    全球工业发达国家已制定了21世纪能源和能源科技战略规划,旨在解决能源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美国洁净煤技术计划制定了21世纪美国煤炭能源工厂的发展规划,称为“前景21计划”。一些国际著名公司,如英国石油公司、美国德士古公司、美国空气产品公司等都在进行煤炭联产集成系统的优化发展和适宜联产系统的关键技术突破。

    孙予罕说:“洁净煤技术目前在我国还没得到大规模工业利用。国家应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和节能政策法规,从法律层面推进多联产系统这种煤高效洁净利用方式的实施。”

    来源:新华社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大连一热电厂倾倒粉尘造成污染

2018-05-26

热点排行
  • · 三条“高压线”最高可罚百万
  • · 浙江温岭:村庄用起太阳能路灯
  • · 环保艺术团演到电厂
  • · 亚行伸援手 帮阿富汗挖掘太阳能资源
  • · 江苏电网投资170亿“强身健体”
  • · 光伏发电将使敦煌更辉煌
  • · 核电发展驶入“快车道
  • · 美国聚焦海洋能发电
  • · 中电投集团添环保“翼”
  • · 国家环保总局:26个被停建项目可陆续复工
推荐阅读
  • · 渭河热电:超低排放投运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