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GDP能耗是日本8倍 能源过度消耗有三大原因
2006-03-14 09:46:16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张显峰
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建立各地区和重点行业能耗考核体系和单位GDP能耗公报制度……“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指标。
在“十五”计划环境指标、能耗指标纷纷“落空”的背景下,这些指标能否实现?邱国义委员表示:“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其难度要比GDP增长20%%大得多,将是对各级政府执行力的重大考验。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来实现我们的目标,这应该是政府增强执行力的重要内容。算清楚了,知己知彼了,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等挥霍完了再醒悟,就晚了!”
从电力设计院技术员到大学电力系教授,邱国义自称与能源打了一辈子交道,积累了很多有关我国耗能的一手材料。今年的“两会”上,他带了一篇数千字的发言材料。
记者:我看了你的调研报告,很翔实。
邱国义:条件所限,还不够充实。2003年的数据我找到了一些,说当时我们的能耗将近是日本的10倍。2004年的数据没找全,2005年的现在还找不到。这些数据大多数来源于一些学者在媒体上的披露,在国家相关部委的网站上找不到。
现在我们的能耗还是日本的8倍,触目惊心!等挥霍完了醒悟,就晚了!
记者:从你过去的经历看,一些地方对节能重视吗?
邱国义:很少很少。我过去在电力设计院工作的时候,常跟电力生产部门有很密切的联系,他们基本上没有节能的概念。
十几年前,我参与安徽省能源规划的时候,原材料成本斤斤计较,但是能源是不算账的。当时我们一些专家就跟省里提出来,但是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记者:您也提到,我们是耗能大国,但80%%的节能灯却用于出口。
邱国义:对老百姓来说,一个节能灯泡十几块甚至几十块钱很贵,普通灯泡一个一两块钱我为什么要花那冤枉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我一下子要掏多少钱,而不会自己去算通过省电慢慢赚回来。节能意识普遍很弱。
所以这就要政府帮老百姓去算这个账。一是宣传;二是政府带头去做;三是分级计费,超过了加倍收;四是要通过宏观干预,比如让不节能的灯泡慢慢退出市场,积极推广节能的灯泡。
我们国家的节能建筑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建设部有的领导说,要提高老百姓的觉悟来购买。你认为老百姓会愿意吗?凭什么让老百姓买单开发商赚钱?这个时候政府的这只手必须发挥作用,比如,建设部应该在推广节能建筑上真正发挥作用,开发商不搞节能建筑就不给你批项目。通过市场准入机制来卡,市场退出机制来淘汰。
但是现在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政府往往是耗能大户,我有一个数据,说政府机关平均每人的能耗是居民能耗的4倍。所以,政府机关必须作好表率。
记者:问题是,老百姓觉得我掏钱买电、买水、买煤气,用多用少是我的事。
邱国义:现在就是这个问题。我到一些地方去调研,他们就觉得我不怕高耗能,我有的是。而且现在提出GDP能耗指标,这对老百姓来说是个新事物。它是什么?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对老百姓生活有什么关系?政府要告诉老百姓。现在提出降低20%%,相关部门要给老百姓交一本细账,政府要采取哪些措施,企业应采取哪些措施,老百姓要做什么,要付出什么代价又能得到什么?这些都要告诉老百姓。
记者:您觉得要实现这个20%%很难?
邱国义:的确是。这个东西牵涉的面太大,从大方向上讲,涉及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一些行业来讲,就涉及到一批高耗能产业,如果技术设备都很落后,而且产能过剩,你真能一刀切掉?
我们国家实际上“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对耗能都是有计划的。但是现在看来,都没有实现。你要GDP增长很容易,不用你说各省很自觉地就改了。你要把GDP能耗指标加进来,难度就大得多。
所以现在对于干部考核一定要把耗能指标考虑进来,同时要制定新的指标体系,对耗能产业规定标准,不符合就淘汰。
但是我现在担心的有两点:一是我们习惯于一刀切,什么东西都是一把尺子。比如上海和湖南的能耗指标就不可能一样。上海有很多高耗能产业,比如钢铁,它的技术水平很高,但总的耗能量未必就低;但是湖南是农业大省,它的能耗本来就比上海低。第二,国务院能源办、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要建立GDP单位能耗公报制度,但是现在没有指标体系,怎么来衡量和评价?这些数据怎么统计?我很担心。因为我们一些干部善出数据。我希望不要成了“缩水”的能耗指标。
我国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
现状一:耗能大国80%%节能灯出口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节能灯生产国,但80%的节能灯却用于出口,国内的使用量严重偏低。“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算了一笔账:如果用10W的节能灯取代亮度相近的60W的白炽灯,以全国推广使用12亿只、每只节能灯每天工作4个小时计算,每年可节省一个三峡大坝全部发电机组全年的发电量。
现状二: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落后发达国家20年
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相差约10个百分点。我国是世界上单位GDP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据统计,2003年,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2004年的统计与上述数据相近。
2004年,我国创造了世界GDP总量的4.4%%的同时,消耗的原油、原煤、电力、钢材、铝和水泥分别是世界总消耗量的7.4%%、31%%、10%%、27%%、25%%和40%%。目前,我国钢铁、有色、水泥、石化、电力等8个高能耗行业主要产品的单位产出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0%%。
现状三:“十五”GDP能耗指标超标16.4%%
按照“十五”的能源计划,能源消耗每年增长3.26%%,单位GDP能耗比“九五”期末降低15%%―17%%。按此计划指标计算,到2005年底,能源消耗总量为15.3亿吨标准煤,每万元GDP能耗为1.22吨标准煤。但“十五”期间的实际情况是,能源消耗每年增长10%%,2005年底,能源消耗总量为22.2亿吨标准煤,每万元GDP能耗为1.43吨标准煤。每万元GDP能耗比“十五”计划指标上升了16.4%%。
什么导致了高能耗
原因一:高能耗产业的过度扩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主要依靠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来支撑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失衡,钢铁、有色、石化、水泥四大高能耗产业以及支持这些产业的电力投资过热,无序过度开发;工业生产大部分为粗放式,而不是走向集约式,靠的是较落后的设备、工艺、技术,能源利用效率低。高能耗产业的过度扩张,再加上这些产业的单位产出能耗过高,更加剧了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升高。
原因二:追求地方利益,以GDP论英雄
不少地方政府追求地方利益和短期利益,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违规上马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不少地方干部中不正确的政绩观作祟,盲目追求GDP和财政收入,从来不算能耗的账。
原因三:全民节能意识淡薄
全民节能意识淡薄,商业、居民、机关等能源浪费较大。尤其是机关,平均每人的能耗是普通居民能耗的4倍。
“能耗如此巨大,单位GDP能耗如此之高,节能意识如此淡薄,严重制约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令人万分担忧。”邱国义说。
警示:“十五”能耗计划为何落空?
“‘十五’能耗计划指标的落空,说明在‘十五’计划执行中,能源消耗大大超过预期目标,单位GDP能耗反而升高,经济增长方式不是走向集约,而是更加粗放。”邱国义说,这给我们提出了重要警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涉及多种因素,存在多种矛盾,决非一纸令下、立即落实,必须大力增强“十一五”规划的执行力,才能确保单位GDP能耗降低20%%目标的落实。
只有强化政府执行力才能确保能耗降低
建议一:给出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细账
单位GDP能耗降低20%%,其难度要比GDP增长20%%大得多,任务十分艰巨,将是对各级政府执行力的重大考验
单位GDP能耗的降低将意味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新上项目必须具有先进的设备、工艺、技术和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原有高能耗、高单位产出能耗的企业必须进行设备、工艺、技术的更新改造;一些产能过剩,设备、工艺、技术落后,能耗和单位产出能耗过高的企业要被淘汰;大力支持高能效设备的研制和生产,淘汰低能效的设备;在社会生活各方面推行有效的节能措施等等。
上述这些仅仅是概念上的分析,我们希望政府有关部门给出一本细账,向全社会交个底:单位GDP能耗降低20%%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政府要做些什么?各行业、企业要做些什么?社会各界要做些什么?重点、难点在哪里?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能得到什么样的收益等等。这样才能使全社会对“十一五”规划中的这一重要指标的制定和实施充分知情,对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加深认识,对“十一五”规划指标的实现充满信心,从而调动全社会为实现单位GDP能耗规划指标而努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来实现我们的目标,这应该是政府增强执行力的重要内容。
建议二:法制、体制、机制三管齐下,强化政府的执行力
执行力是政府通过战略流程、人员流程和运行流程进行工作目标落实的系统过程。作为政府,不但要进行能耗规划指标的制定,而且要建立实施能耗规划的推动机制、监督实施能耗规划的应用效果,最终做到能耗规划指标的有效落实。为了确保“十一五”单位GDP能耗指标的落实,建议法制、体制、机制三管齐下,采取以下措施。
―――大力推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尽快建立全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考核体系,并将单位GDP能耗指标纳入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之中。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办和国家统计局已联合下发通知,实施单位GDP能耗指标的公报制度。每年6月底三部门将联合向社会公布上一年度各地区万元GDP能耗、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元GDP电力消费量指标。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全社会的监督,是十分必要的。在这里要指出的是,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规范能耗指标的统计工作。我们希望得到的是真实的、而不是“缩了水”的能耗指标。
―――各地区、各行业要研究建立单位GDP能耗的考核机制,将降低能耗的目标逐级分解、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抓好钢铁、有色、水泥、石化、电力等重点高能耗行业和重点高能耗企业的节能,确定每项重点节能工程的主要目标、重点内容、保障措施,并提出分年度实施计划。
―――制定各类行业、企业和高能耗设备的能耗规定指标,对这些高能耗企业和高能耗设备的单位能耗进行严格限制,建立能进能出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各级政府要增强在节能上的服务意识,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帮助企业进行能耗诊断,制定节能措施和改造方案,总结经验,进行推广。
―――积极引导商场、宾馆、娱乐场所、机关和民用节能。大力推动替代石油、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工程,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同时对于不节能工程进行淘汰。
―――政府机关应带头节约能源,这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任务,也是政府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各地政府机关人均能耗远超过居民,应尽快确定政府机关能耗指标,并抓紧落实。
―――尽快出台《能源法》,实施开源节流的方针,并将节约能源放到特别重要位置。要实行能源消耗的定额分级收费制度,对能耗超标单位按规定征收加价费,对严重超标的亮出黄牌,采取强制限电措施,对严重超标又屡教屡犯的,亮出红牌,勒令停业整顿、改造。
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建立各地区和重点行业能耗考核体系和单位GDP能耗公报制度……“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指标。
在“十五”计划环境指标、能耗指标纷纷“落空”的背景下,这些指标能否实现?邱国义委员表示:“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其难度要比GDP增长20%%大得多,将是对各级政府执行力的重大考验。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来实现我们的目标,这应该是政府增强执行力的重要内容。算清楚了,知己知彼了,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等挥霍完了再醒悟,就晚了!”
从电力设计院技术员到大学电力系教授,邱国义自称与能源打了一辈子交道,积累了很多有关我国耗能的一手材料。今年的“两会”上,他带了一篇数千字的发言材料。
记者:我看了你的调研报告,很翔实。
邱国义:条件所限,还不够充实。2003年的数据我找到了一些,说当时我们的能耗将近是日本的10倍。2004年的数据没找全,2005年的现在还找不到。这些数据大多数来源于一些学者在媒体上的披露,在国家相关部委的网站上找不到。
现在我们的能耗还是日本的8倍,触目惊心!等挥霍完了醒悟,就晚了!
记者:从你过去的经历看,一些地方对节能重视吗?
邱国义:很少很少。我过去在电力设计院工作的时候,常跟电力生产部门有很密切的联系,他们基本上没有节能的概念。
十几年前,我参与安徽省能源规划的时候,原材料成本斤斤计较,但是能源是不算账的。当时我们一些专家就跟省里提出来,但是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记者:您也提到,我们是耗能大国,但80%%的节能灯却用于出口。
邱国义:对老百姓来说,一个节能灯泡十几块甚至几十块钱很贵,普通灯泡一个一两块钱我为什么要花那冤枉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我一下子要掏多少钱,而不会自己去算通过省电慢慢赚回来。节能意识普遍很弱。
所以这就要政府帮老百姓去算这个账。一是宣传;二是政府带头去做;三是分级计费,超过了加倍收;四是要通过宏观干预,比如让不节能的灯泡慢慢退出市场,积极推广节能的灯泡。
我们国家的节能建筑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建设部有的领导说,要提高老百姓的觉悟来购买。你认为老百姓会愿意吗?凭什么让老百姓买单开发商赚钱?这个时候政府的这只手必须发挥作用,比如,建设部应该在推广节能建筑上真正发挥作用,开发商不搞节能建筑就不给你批项目。通过市场准入机制来卡,市场退出机制来淘汰。
但是现在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政府往往是耗能大户,我有一个数据,说政府机关平均每人的能耗是居民能耗的4倍。所以,政府机关必须作好表率。
记者:问题是,老百姓觉得我掏钱买电、买水、买煤气,用多用少是我的事。
邱国义:现在就是这个问题。我到一些地方去调研,他们就觉得我不怕高耗能,我有的是。而且现在提出GDP能耗指标,这对老百姓来说是个新事物。它是什么?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对老百姓生活有什么关系?政府要告诉老百姓。现在提出降低20%%,相关部门要给老百姓交一本细账,政府要采取哪些措施,企业应采取哪些措施,老百姓要做什么,要付出什么代价又能得到什么?这些都要告诉老百姓。
记者:您觉得要实现这个20%%很难?
邱国义:的确是。这个东西牵涉的面太大,从大方向上讲,涉及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一些行业来讲,就涉及到一批高耗能产业,如果技术设备都很落后,而且产能过剩,你真能一刀切掉?
我们国家实际上“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对耗能都是有计划的。但是现在看来,都没有实现。你要GDP增长很容易,不用你说各省很自觉地就改了。你要把GDP能耗指标加进来,难度就大得多。
所以现在对于干部考核一定要把耗能指标考虑进来,同时要制定新的指标体系,对耗能产业规定标准,不符合就淘汰。
但是我现在担心的有两点:一是我们习惯于一刀切,什么东西都是一把尺子。比如上海和湖南的能耗指标就不可能一样。上海有很多高耗能产业,比如钢铁,它的技术水平很高,但总的耗能量未必就低;但是湖南是农业大省,它的能耗本来就比上海低。第二,国务院能源办、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要建立GDP单位能耗公报制度,但是现在没有指标体系,怎么来衡量和评价?这些数据怎么统计?我很担心。因为我们一些干部善出数据。我希望不要成了“缩水”的能耗指标。
我国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
现状一:耗能大国80%%节能灯出口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节能灯生产国,但80%的节能灯却用于出口,国内的使用量严重偏低。“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算了一笔账:如果用10W的节能灯取代亮度相近的60W的白炽灯,以全国推广使用12亿只、每只节能灯每天工作4个小时计算,每年可节省一个三峡大坝全部发电机组全年的发电量。
现状二: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落后发达国家20年
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相差约10个百分点。我国是世界上单位GDP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据统计,2003年,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2004年的统计与上述数据相近。
2004年,我国创造了世界GDP总量的4.4%%的同时,消耗的原油、原煤、电力、钢材、铝和水泥分别是世界总消耗量的7.4%%、31%%、10%%、27%%、25%%和40%%。目前,我国钢铁、有色、水泥、石化、电力等8个高能耗行业主要产品的单位产出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0%%。
现状三:“十五”GDP能耗指标超标16.4%%
按照“十五”的能源计划,能源消耗每年增长3.26%%,单位GDP能耗比“九五”期末降低15%%―17%%。按此计划指标计算,到2005年底,能源消耗总量为15.3亿吨标准煤,每万元GDP能耗为1.22吨标准煤。但“十五”期间的实际情况是,能源消耗每年增长10%%,2005年底,能源消耗总量为22.2亿吨标准煤,每万元GDP能耗为1.43吨标准煤。每万元GDP能耗比“十五”计划指标上升了16.4%%。
什么导致了高能耗
原因一:高能耗产业的过度扩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主要依靠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来支撑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失衡,钢铁、有色、石化、水泥四大高能耗产业以及支持这些产业的电力投资过热,无序过度开发;工业生产大部分为粗放式,而不是走向集约式,靠的是较落后的设备、工艺、技术,能源利用效率低。高能耗产业的过度扩张,再加上这些产业的单位产出能耗过高,更加剧了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升高。
原因二:追求地方利益,以GDP论英雄
不少地方政府追求地方利益和短期利益,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违规上马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不少地方干部中不正确的政绩观作祟,盲目追求GDP和财政收入,从来不算能耗的账。
原因三:全民节能意识淡薄
全民节能意识淡薄,商业、居民、机关等能源浪费较大。尤其是机关,平均每人的能耗是普通居民能耗的4倍。
“能耗如此巨大,单位GDP能耗如此之高,节能意识如此淡薄,严重制约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令人万分担忧。”邱国义说。
警示:“十五”能耗计划为何落空?
“‘十五’能耗计划指标的落空,说明在‘十五’计划执行中,能源消耗大大超过预期目标,单位GDP能耗反而升高,经济增长方式不是走向集约,而是更加粗放。”邱国义说,这给我们提出了重要警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涉及多种因素,存在多种矛盾,决非一纸令下、立即落实,必须大力增强“十一五”规划的执行力,才能确保单位GDP能耗降低20%%目标的落实。
只有强化政府执行力才能确保能耗降低
建议一:给出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细账
单位GDP能耗降低20%%,其难度要比GDP增长20%%大得多,任务十分艰巨,将是对各级政府执行力的重大考验
单位GDP能耗的降低将意味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新上项目必须具有先进的设备、工艺、技术和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原有高能耗、高单位产出能耗的企业必须进行设备、工艺、技术的更新改造;一些产能过剩,设备、工艺、技术落后,能耗和单位产出能耗过高的企业要被淘汰;大力支持高能效设备的研制和生产,淘汰低能效的设备;在社会生活各方面推行有效的节能措施等等。
上述这些仅仅是概念上的分析,我们希望政府有关部门给出一本细账,向全社会交个底:单位GDP能耗降低20%%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政府要做些什么?各行业、企业要做些什么?社会各界要做些什么?重点、难点在哪里?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能得到什么样的收益等等。这样才能使全社会对“十一五”规划中的这一重要指标的制定和实施充分知情,对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加深认识,对“十一五”规划指标的实现充满信心,从而调动全社会为实现单位GDP能耗规划指标而努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来实现我们的目标,这应该是政府增强执行力的重要内容。
建议二:法制、体制、机制三管齐下,强化政府的执行力
执行力是政府通过战略流程、人员流程和运行流程进行工作目标落实的系统过程。作为政府,不但要进行能耗规划指标的制定,而且要建立实施能耗规划的推动机制、监督实施能耗规划的应用效果,最终做到能耗规划指标的有效落实。为了确保“十一五”单位GDP能耗指标的落实,建议法制、体制、机制三管齐下,采取以下措施。
―――大力推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尽快建立全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考核体系,并将单位GDP能耗指标纳入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之中。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办和国家统计局已联合下发通知,实施单位GDP能耗指标的公报制度。每年6月底三部门将联合向社会公布上一年度各地区万元GDP能耗、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元GDP电力消费量指标。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全社会的监督,是十分必要的。在这里要指出的是,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规范能耗指标的统计工作。我们希望得到的是真实的、而不是“缩了水”的能耗指标。
―――各地区、各行业要研究建立单位GDP能耗的考核机制,将降低能耗的目标逐级分解、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抓好钢铁、有色、水泥、石化、电力等重点高能耗行业和重点高能耗企业的节能,确定每项重点节能工程的主要目标、重点内容、保障措施,并提出分年度实施计划。
―――制定各类行业、企业和高能耗设备的能耗规定指标,对这些高能耗企业和高能耗设备的单位能耗进行严格限制,建立能进能出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各级政府要增强在节能上的服务意识,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帮助企业进行能耗诊断,制定节能措施和改造方案,总结经验,进行推广。
―――积极引导商场、宾馆、娱乐场所、机关和民用节能。大力推动替代石油、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工程,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同时对于不节能工程进行淘汰。
―――政府机关应带头节约能源,这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任务,也是政府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各地政府机关人均能耗远超过居民,应尽快确定政府机关能耗指标,并抓紧落实。
―――尽快出台《能源法》,实施开源节流的方针,并将节约能源放到特别重要位置。要实行能源消耗的定额分级收费制度,对能耗超标单位按规定征收加价费,对严重超标的亮出黄牌,采取强制限电措施,对严重超标又屡教屡犯的,亮出红牌,勒令停业整顿、改造。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 大连一热电厂倾倒粉尘造成污染
2018-05-26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