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使者“循环追求”潍坊发电厂发展循环经济
2006-03-14 10:30:0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蓝天白云,碧水青草,漫步在潍坊发电厂生产区内,让人总是感到心情格外舒畅。从昔日的能耗大户,到今日的山东省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潍电发展循环经济走过了一条不寻常之路。近年来,企业综合实力迅速壮大,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各种消耗性指标却呈反比例下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在举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潍电的新突破耐人寻味,给人启示。
树立循环经济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曾经一段时期,潍电同众多火力发电企业一样,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潍电的决策者敏锐地感觉到了“循环经济风暴”的来临,正如厂长金英军所说:“效益决定发展,环境决定生存;企业不消灭污染,污染将消灭企业;要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最有价值的探索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也注定充满风险和考验。该厂果断摒弃了当时“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发展模式,根据“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原则,建立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模式,坚持走节能降耗、低污染排放的“循环”道路,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在经过精心筹备、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该厂全面启动了循环经济规划,通过数据分析、现状调查,明确了企业工业布局、发展定位以及下一步应构建的循环经济链和企业分阶段的发展蓝图。由此,潍电发展循环经济的轮廓日渐明晰。
高效利用,使各种资源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资源是有限的,而“循环”起来的资源是无限的。在不断的探索中,潍电加大了对各种实用技术的创新力度,大胆引进节能新技术,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减量化”,技改引路,提高机组效率。采用国内首创的双强煤粉点火燃烧器对锅炉进行了改造,使锅炉冷态启动用油大大降低,节油率达81.4%;对2号汽轮机低压缸排汽通道进行了优化改造,增强了换热效率,使凝汽器真空提高了0.3―0.5千帕;实施了更换接触式汽封片的技改项目,使不投轴封时主机真空升高了0.5―1千帕,提高了机组效率。
“再循环”,优化措施,确保高效利用。节水方面,进行了水平衡试验,对工业水、消防水管网进行了全面改造,明确了泄露点,进行了专项设备治理。节电方面,通过控制燃煤质量,合理调整燃烧方式,确保厂用电率控制在6%以内。热能利用方面,将各工序中的余热回收,冬季用于取暖,夏季作为制冷动力。
同时,开展修旧利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取消“能源福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增收节支、挖潜增效”活动,例如将废弃的管道、弯头及设备外壳进行再利用,作为铸造钢球衬板、波浪瓦的原材料;部分精通机械维修的职工,主动利用工余时间,修复磨光机、电动扳手等工器具,为企业节约了可观的材料费用。
对废弃物再利用,促使废物资源化
“电厂无废物,如果有,其实也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近年来,潍电人步履坚定地跋涉在保护环境的道路上,通过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环保技术,促使废物资源化,实现了环境资本的不断增值。
加强废水治理,投资800多万元建成了日处理污水12000吨的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系统,每年可回收废水250多万吨,实现了废水对外“零排放”,同时将其出水作为循环水补充水,使废水变成了可再利用的资源。
加强除尘改造,投资3000多万元对两台电除尘器进行了全面改造,使电除尘效率由原来的98.5%提高到99.9%,每年减少对外烟尘排放近3000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加强粉煤灰综合利用,相继建成投运了粉煤灰负压、正压取灰设备,实现了取灰的程序化控制。投资4500万元建成了年产1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和8000万块粉煤灰承重砖生产线,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在市场上一度供不应求。
加强烟气脱硫治理,引进先进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投资2.5亿元建设一期烟气脱硫工程,有效解决二氧化硫的排放问题,而且脱硫后产生的石膏经炒制后还能被全部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
在将废弃物“摆正”到资源位置的同时,该厂不断加大环保监督力度,将环保绩效指标与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进行考核,促进了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该厂先后获得省级“花园式”企业、污染治理先进单位、环境友好企业、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等称号。(通讯员 郭妍)
在举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潍电的新突破耐人寻味,给人启示。
树立循环经济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曾经一段时期,潍电同众多火力发电企业一样,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潍电的决策者敏锐地感觉到了“循环经济风暴”的来临,正如厂长金英军所说:“效益决定发展,环境决定生存;企业不消灭污染,污染将消灭企业;要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最有价值的探索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也注定充满风险和考验。该厂果断摒弃了当时“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发展模式,根据“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原则,建立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模式,坚持走节能降耗、低污染排放的“循环”道路,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在经过精心筹备、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该厂全面启动了循环经济规划,通过数据分析、现状调查,明确了企业工业布局、发展定位以及下一步应构建的循环经济链和企业分阶段的发展蓝图。由此,潍电发展循环经济的轮廓日渐明晰。
高效利用,使各种资源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资源是有限的,而“循环”起来的资源是无限的。在不断的探索中,潍电加大了对各种实用技术的创新力度,大胆引进节能新技术,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减量化”,技改引路,提高机组效率。采用国内首创的双强煤粉点火燃烧器对锅炉进行了改造,使锅炉冷态启动用油大大降低,节油率达81.4%;对2号汽轮机低压缸排汽通道进行了优化改造,增强了换热效率,使凝汽器真空提高了0.3―0.5千帕;实施了更换接触式汽封片的技改项目,使不投轴封时主机真空升高了0.5―1千帕,提高了机组效率。
“再循环”,优化措施,确保高效利用。节水方面,进行了水平衡试验,对工业水、消防水管网进行了全面改造,明确了泄露点,进行了专项设备治理。节电方面,通过控制燃煤质量,合理调整燃烧方式,确保厂用电率控制在6%以内。热能利用方面,将各工序中的余热回收,冬季用于取暖,夏季作为制冷动力。
同时,开展修旧利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取消“能源福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增收节支、挖潜增效”活动,例如将废弃的管道、弯头及设备外壳进行再利用,作为铸造钢球衬板、波浪瓦的原材料;部分精通机械维修的职工,主动利用工余时间,修复磨光机、电动扳手等工器具,为企业节约了可观的材料费用。
对废弃物再利用,促使废物资源化
“电厂无废物,如果有,其实也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近年来,潍电人步履坚定地跋涉在保护环境的道路上,通过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环保技术,促使废物资源化,实现了环境资本的不断增值。
加强废水治理,投资800多万元建成了日处理污水12000吨的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系统,每年可回收废水250多万吨,实现了废水对外“零排放”,同时将其出水作为循环水补充水,使废水变成了可再利用的资源。
加强除尘改造,投资3000多万元对两台电除尘器进行了全面改造,使电除尘效率由原来的98.5%提高到99.9%,每年减少对外烟尘排放近3000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加强粉煤灰综合利用,相继建成投运了粉煤灰负压、正压取灰设备,实现了取灰的程序化控制。投资4500万元建成了年产1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和8000万块粉煤灰承重砖生产线,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在市场上一度供不应求。
加强烟气脱硫治理,引进先进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投资2.5亿元建设一期烟气脱硫工程,有效解决二氧化硫的排放问题,而且脱硫后产生的石膏经炒制后还能被全部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
在将废弃物“摆正”到资源位置的同时,该厂不断加大环保监督力度,将环保绩效指标与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进行考核,促进了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该厂先后获得省级“花园式”企业、污染治理先进单位、环境友好企业、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等称号。(通讯员 郭妍)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 大连一热电厂倾倒粉尘造成污染
2018-05-26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