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从“黑”到“绿”的嬗变
2006-02-09 11:24:2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来源: 半月谈
本刊记者 胡靖国 吕晓宇
有人说,山西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靠挖煤,哪一天煤挖完了或煤炭市场滑坡了,山西照样逃不掉“资源陷阱”的怪圈。
然而,只要对山西情况稍有了解的人都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煤炭市场好转固然重要,但却不是推动山西腾飞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才是真正推动山西快速发展的秘诀。
“傻大粗”变成了“高特精”
长期以来,山西太原钢铁集团公司一直是污染的代名词,厂区四周浓烟滚滚,气味刺鼻。然而,记者近日在太钢采访时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洁净的车间,舒适的厂房,泛绿的草坪,看不到多少浓烟,闻不到什么异味。短短几年时间,这个出了名的污染大户竟然变成一个花园式的企业。
据董事长陈川平介绍,长期以来,太钢虽然是普钢、特钢兼有,但实际上是要大不大,要特不特,品种多而散,集中度不高,竞争力不强,不锈钢的年产量不到10万吨,不到总产量的4%。1999年以来,太钢以不锈钢为主导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工艺,在短短5年时间内,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装备跃上一个新台阶。2004年,太钢不锈钢产量达到72.17万吨,占太钢全年钢铁总产量的15%以上,居全国第一位,进入世界不锈钢生产企业十强。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对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不锈钢边角料进行分门别类的筛选。他们告诉记者,这些边角料将被制成各种日用品出售。周边的很多企业就是靠着这些边角料抱上了“金饭碗”。如今,太钢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都能够变成生产原料和成品,高炉渣可以做水泥混合材料;发电厂的粉煤灰可以用于生产标准砖、彩色砖等多种建筑材料,同时还可以生产粉煤灰水泥等产品。与此同时,太钢的烟尘排放量下降了78%。
不仅仅是太钢,近年来,山西的煤炭、钢铁、化工、机械等产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普及的速度之快,影响之大,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山西海鑫钢铁公司通过技术改造生产的优质钢,附加值比普钢提高了50%;山西焦煤集团依托新技术迅速扩张,短短3年时间内一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煤种最全的焦煤生产企业;新材料、生物制药、先进制造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有了较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由5年前的4%提高到目前的14%。
煤疙瘩洗亮了脸
你知道吗?拉往电厂的煤中有25%是石头(即煤矸石),这些石头经电厂筛选后全被扔掉。据统计,目前全国累计有10多亿吨的运力被用来运输这些“无用”的石头。一边是运力严重吃紧,另一边却是运力的严重浪费,这简直是无法想像的。
据山西焦煤集团董事长杜复新介绍,煤矸石是洗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但每吨还有3000大卡左右的发热量,如得不到利用,就露天堆弃在山沟里,既是对能源的极大浪费,又造成了环境污染。目前发达国家用的全部是洗精煤,洗煤率为100%,而我国的洗煤率仅为30%,发电用的动力煤几乎不洗,全部运往电厂。2004年,山西省通过组建煤炭大集团来扩大煤炭的洗选加工能力,原煤的入洗率由以前的30%提高到56%,其中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的洗煤率达到90%,即每年把7500多万吨煤矸石留在山西,无形中为全国多运煤炭7500万吨,相当于修了一条铁道运煤专线。
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
近年来,山西的一些煤炭企业在做大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以煤炭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链和产业群,把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尽可能地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和原料,形成了煤炭─洗选─焦炭─煤化工─煤矸石电厂─建材─煤机制造─矿用这样的循环产业链格局。
在目前全国最大的燃用中煤、煤矸石的坑口电厂──山西焦煤集团古交电厂,记者看到,从产煤、洗煤到最后利用中煤、煤矸石发电的整个过程,几乎看不到废弃物。厂长介绍,电厂集洗煤、发电为一体,洗后的精煤外销,中煤、煤矸石等废弃物用于发电。电厂发电耗水可比一般电厂节约30%,洗一吨煤仅需40克水,消烟除尘率达99%,环保脱硫达93%,不仅节省了能源、水源,减轻了污染,而且原料成本基本为零,具有很强的竞价上网优势,同时也大大地节省了运力。
山西焦煤集团董事长杜复新说,目前像古交电厂这种煤电联营的生产模式,只有大型企业才能做到,小煤窑、小企业根本做不到。
通过组建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大型煤炭企业,鼓励这些煤炭企业与电力、钢铁、化工、建材、交通运输企业联营,延伸产业链条,成为山西的战略举措。经过几年的努力,山西的小煤窑已由以前的7500多个减少为目前的3200多个,而煤炭年产量从3亿吨左右增长为5.2亿吨,资源回收率、机焦比重、生铁铸造大幅增加,正在建设的电力项目普遍采用了先进设备。尽管近年来煤炭产量和价格屡创历史新高,但煤炭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却逐年下降,非煤产业明显上升,去年冶金业取代煤炭业,一跃成为山西工业的老大。
把煤炭“吃干榨净”
原煤洗选成精煤,煤矸石用于发电,电力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取暖,洗选煤的附产品深加工后用于化妆品、陶瓷和造纸的原材料,一个把煤炭资源“吃干榨净”的塔山工业园区在中国最大的动力煤基地同煤集团已具雏形。
同煤集团董事长彭建勋告诉记者,实现循环经济,每一个生产单位的废弃物都是另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原材料,逐层减量利用,将煤炭资源“吃干榨净”,是塔山工业园区最鲜明的特点。矿井生产出的原煤直接进入洗煤厂,洗选出的精煤直接装车外输。洗选产生的低热质煤和煤矸石、煤泥等废弃物,输送到电厂进行发电,电力除供园区使用还可对外输送。发电产生的余热,取代锅炉用于居民取暖。煤炭的副产品高岭岩矿石深加工后,作为化妆品、陶瓷和造纸的原材料。高岭岩厂和电厂的粉煤灰可作水泥厂的生产原料,水泥厂的废渣可作为砌体材料厂的原料。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后再进入电厂使用。整个工业园区组成生态工业链,实现最低化的能耗和污染,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部项目建成后,整个园区年销售收入达25亿元。
塔山工业园区建设新的循环经济模式,产业链条完整,机械化程度、现代化程度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整个工艺流程,填补了国内煤炭工业链工艺规模化生产的空白。
本刊记者 胡靖国 吕晓宇
有人说,山西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靠挖煤,哪一天煤挖完了或煤炭市场滑坡了,山西照样逃不掉“资源陷阱”的怪圈。
然而,只要对山西情况稍有了解的人都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煤炭市场好转固然重要,但却不是推动山西腾飞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才是真正推动山西快速发展的秘诀。
“傻大粗”变成了“高特精”
长期以来,山西太原钢铁集团公司一直是污染的代名词,厂区四周浓烟滚滚,气味刺鼻。然而,记者近日在太钢采访时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洁净的车间,舒适的厂房,泛绿的草坪,看不到多少浓烟,闻不到什么异味。短短几年时间,这个出了名的污染大户竟然变成一个花园式的企业。
据董事长陈川平介绍,长期以来,太钢虽然是普钢、特钢兼有,但实际上是要大不大,要特不特,品种多而散,集中度不高,竞争力不强,不锈钢的年产量不到10万吨,不到总产量的4%。1999年以来,太钢以不锈钢为主导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工艺,在短短5年时间内,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装备跃上一个新台阶。2004年,太钢不锈钢产量达到72.17万吨,占太钢全年钢铁总产量的15%以上,居全国第一位,进入世界不锈钢生产企业十强。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对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不锈钢边角料进行分门别类的筛选。他们告诉记者,这些边角料将被制成各种日用品出售。周边的很多企业就是靠着这些边角料抱上了“金饭碗”。如今,太钢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都能够变成生产原料和成品,高炉渣可以做水泥混合材料;发电厂的粉煤灰可以用于生产标准砖、彩色砖等多种建筑材料,同时还可以生产粉煤灰水泥等产品。与此同时,太钢的烟尘排放量下降了78%。
不仅仅是太钢,近年来,山西的煤炭、钢铁、化工、机械等产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普及的速度之快,影响之大,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山西海鑫钢铁公司通过技术改造生产的优质钢,附加值比普钢提高了50%;山西焦煤集团依托新技术迅速扩张,短短3年时间内一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煤种最全的焦煤生产企业;新材料、生物制药、先进制造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有了较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由5年前的4%提高到目前的14%。
煤疙瘩洗亮了脸
你知道吗?拉往电厂的煤中有25%是石头(即煤矸石),这些石头经电厂筛选后全被扔掉。据统计,目前全国累计有10多亿吨的运力被用来运输这些“无用”的石头。一边是运力严重吃紧,另一边却是运力的严重浪费,这简直是无法想像的。
据山西焦煤集团董事长杜复新介绍,煤矸石是洗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但每吨还有3000大卡左右的发热量,如得不到利用,就露天堆弃在山沟里,既是对能源的极大浪费,又造成了环境污染。目前发达国家用的全部是洗精煤,洗煤率为100%,而我国的洗煤率仅为30%,发电用的动力煤几乎不洗,全部运往电厂。2004年,山西省通过组建煤炭大集团来扩大煤炭的洗选加工能力,原煤的入洗率由以前的30%提高到56%,其中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的洗煤率达到90%,即每年把7500多万吨煤矸石留在山西,无形中为全国多运煤炭7500万吨,相当于修了一条铁道运煤专线。
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
近年来,山西的一些煤炭企业在做大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以煤炭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链和产业群,把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尽可能地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和原料,形成了煤炭─洗选─焦炭─煤化工─煤矸石电厂─建材─煤机制造─矿用这样的循环产业链格局。
在目前全国最大的燃用中煤、煤矸石的坑口电厂──山西焦煤集团古交电厂,记者看到,从产煤、洗煤到最后利用中煤、煤矸石发电的整个过程,几乎看不到废弃物。厂长介绍,电厂集洗煤、发电为一体,洗后的精煤外销,中煤、煤矸石等废弃物用于发电。电厂发电耗水可比一般电厂节约30%,洗一吨煤仅需40克水,消烟除尘率达99%,环保脱硫达93%,不仅节省了能源、水源,减轻了污染,而且原料成本基本为零,具有很强的竞价上网优势,同时也大大地节省了运力。
山西焦煤集团董事长杜复新说,目前像古交电厂这种煤电联营的生产模式,只有大型企业才能做到,小煤窑、小企业根本做不到。
通过组建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大型煤炭企业,鼓励这些煤炭企业与电力、钢铁、化工、建材、交通运输企业联营,延伸产业链条,成为山西的战略举措。经过几年的努力,山西的小煤窑已由以前的7500多个减少为目前的3200多个,而煤炭年产量从3亿吨左右增长为5.2亿吨,资源回收率、机焦比重、生铁铸造大幅增加,正在建设的电力项目普遍采用了先进设备。尽管近年来煤炭产量和价格屡创历史新高,但煤炭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却逐年下降,非煤产业明显上升,去年冶金业取代煤炭业,一跃成为山西工业的老大。
把煤炭“吃干榨净”
原煤洗选成精煤,煤矸石用于发电,电力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取暖,洗选煤的附产品深加工后用于化妆品、陶瓷和造纸的原材料,一个把煤炭资源“吃干榨净”的塔山工业园区在中国最大的动力煤基地同煤集团已具雏形。
同煤集团董事长彭建勋告诉记者,实现循环经济,每一个生产单位的废弃物都是另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原材料,逐层减量利用,将煤炭资源“吃干榨净”,是塔山工业园区最鲜明的特点。矿井生产出的原煤直接进入洗煤厂,洗选出的精煤直接装车外输。洗选产生的低热质煤和煤矸石、煤泥等废弃物,输送到电厂进行发电,电力除供园区使用还可对外输送。发电产生的余热,取代锅炉用于居民取暖。煤炭的副产品高岭岩矿石深加工后,作为化妆品、陶瓷和造纸的原材料。高岭岩厂和电厂的粉煤灰可作水泥厂的生产原料,水泥厂的废渣可作为砌体材料厂的原料。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后再进入电厂使用。整个工业园区组成生态工业链,实现最低化的能耗和污染,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部项目建成后,整个园区年销售收入达25亿元。
塔山工业园区建设新的循环经济模式,产业链条完整,机械化程度、现代化程度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整个工艺流程,填补了国内煤炭工业链工艺规模化生产的空白。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 大连一热电厂倾倒粉尘造成污染
2018-05-26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