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环保发电 誓为奥运添彩――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环保治理纪实
2006-02-09 14:22:0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在北京翠绿的西山脚下,矗立着一座曾被前国家领导人誉为“电力工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的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井热电厂。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容量机组的陆续投产,特别是环保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强,高井电厂曾一度陷入了生存的困境。但在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的正确决策下,在全厂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目前的高井热电厂正在全力打造绿色环保型电厂,力争2007年再树全国绿色环保型电厂的旗帜。
一
因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959年,国家决定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井村兴建一座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燃煤电厂,这就是北京高井热电厂。该厂共有6台汽轮100兆瓦发电机组,8台燃煤锅炉。作为北京地区的主力发电厂,地处京津唐电网负荷中心的高井热电厂至今已运行了46年,堪称京城电源中的“老前辈”。
京津唐电网的能源结构比较单一,电网基本由“火电”组成,火电机组除少量油机外,大部分为燃煤机组;当地由于水资源匮乏,“水电”少,电网调峰时矛盾突出。随着北京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网的峰谷差正在逐年加大。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快速增长,拉动了首都用电负荷逐年大增,每年夏季大负荷期间,用电负荷均创历史新高。由于受能源结构和环保问题的限制,北京市70%以上的电力由河北省的西北部、山西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通过500千伏输电线路超高压远距离输送,输送通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在天气恶劣时极容易出现送电通道中断的可能。作为北京西部的重要电源支撑点,高井电厂对石景山区乃至首都地区的电网安全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存在的价值不可替代。1998年初春,由于大雾等天气原因,电网发生大面积污闪,各条向京城输电的线路均遭重创。高井热电厂当时顶住了冲击,6台机组稳发满发,保证了首都安全稳定的用电。在2002年的供电中,由于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的危险性大、可靠性小,高井电厂被委以重任,担负起安全供电的任务,“高井”不辱使命,为保首都供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今年夏季,北京用电负荷再创历史新高,一度突破1010万千瓦,今年是高井电厂全面转型的关键一年,热电联产的改造及脱硫、电除尘器改造等一系列的工程任务十分繁重,高井热电厂以大局为重,在电网最需要负荷的时候,“高井”首当其冲,切实做到“高峰”顶得上,“低谷”压得下,坚决服从调度指挥,服务于华北电网,再次为首都供电做出了贡献。
高井热电厂是在我国国民经济遭受到巨大困难时,在缺乏建设大规模火电厂经验的情况下建设的,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每年8台锅炉要耗用210万吨燃煤,煤燃烧后在转化成强大电能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灰渣和烟尘。当年,电厂的灰水昼夜不停地向永定河内排泄,永定河道曾被灰渣淤成铅灰色。3根大烟囱也在昼夜不停地以每年5万吨的速度倾吐着滚滚烟尘,这相当于每天将137吨的煤灰全部扬洒在北京上空!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特别是“可持续发展”国策的确立,更加速了全社会保护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的步伐。治理高井热电厂的污染问题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由于高井电厂地处首都,环保治理工作不断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
二
高井电厂环保治理的步伐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高井热电厂首先治理了灰渣排放,先后兴建了粉煤灰综合治理设施和龙口灰场,将灰渣经过分选后,综合利用,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初结束了向永定河排灰30年的历史。高井电厂还运用大型机械,清理了淤积河道的灰渣。
1998年,高井热电厂对排灰系统进行再次改造,总投资达4212万元。该项工程包括建设混凝土灰库及配套的干灰输送、处理设备,将原来的水力冲灰改为压缩空气干排灰,新建3座厂内灰库;将1-8号炉的灰渣全部进行综合利用,停用水排灰,这样既减少了污染,也节约了大量的冲灰用水。2000年,高井热电厂又投资900万元,对电厂排渣系统进行改造,实现了冲渣水的闭式循环利用;对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排放系统进行了综合治理,这一系列工程建成后,高井热电厂的全部干灰和灰渣可收集利用,每年还节水1644万立方米,相当于5个昆明湖的容水量。
对于锅炉除尘改造,早在1981年,高井热电厂便提出了用高效的电除尘器替代低效的多管除尘器和水膜除尘器。可是,由于当时北京电力极度缺乏而未能停机改造。从1992年开始,高井热电厂陆续为7、8号炉装上电除尘器,因当时国内电除尘器生产技术不过关,电除尘器无法稳定运行,除尘效果并不理想。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保形势,高井热电厂认为,治理污染,是关系到高井热电厂生死存亡的大事,有条件要治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治理,不达标准决不罢休。
从1996年开始,高井热电厂全力以赴投入到治理8台锅炉烟尘污染的工作中。高井电厂对8台锅炉逐一进行改造,对除尘效率不理想、电除尘器无法稳定运行的7、8号炉又进行了第二次改造。1999年5月10日,随着高井热电厂7号炉电除尘投入运行,人们再也看不到滚滚浓烟漫天飘洒的情景了。灭了京西的“3柱香”后,高井热电厂又逐步完成了锅炉的低氮燃烧器改造工作,使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由每标准立方米700毫克左右降低到500毫克左右,低于当时的国家和北京市排放标准。
1999年5月22日,以当时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邹家华为首的全国人大《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一行来到高井热电厂,视察了高井热电厂烟尘治理情况。在充分肯定高井热电厂的环保努力后,邹家华鼓励高井热电厂:“这并不是环保的句号,仅仅是一个分号”。检查组组长,当时的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曲格平握住高井热电厂厂长的手说:“你们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也应该是环保旗帜。愿你们的环保旗帜永远飘扬”。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庆。北京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举办理念,并出台了新的废气排放标准,即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标准。2003年3月新标准颁布后,各项环保指标均大幅提高。新标准公布后,北京市加大了环保执法检查的力度,但由于新标准执行时间短,很多单位来不及治理改造,锅炉排放难保合格,“高井”亦是如此。
三
2003年9月25日,时任北京市代市长的王岐山、副市长刘志华及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来到高井热电厂视察,王歧山要求高井热电厂加大环保治理力度,为实现绿色奥运贡献力量。
高井热电厂在大唐国际发电公司的领导下,重新部署环保治理战略,大唐国际发电公司总经理张毅提出,要用4-5年的时间通过供热改造、煤棚治理、脱硫改造、脱硝改造,到2007年,把高井热电厂打造成绿色环保型电厂,树立起一面全国绿色环保型电厂的旗帜,同时也是人机和谐的一面旗帜。高井热电厂开始了新一轮环保治理的艰苦征程。
2003年,在市、区政府和大唐国际发电公司的关注下,高井热电厂开始机组供热改造、供热站改造和供热管网的铺设。到今年10月份,高井热电厂可保证供热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替代了部分低矮污染排放源,可每年减少供热燃煤70万吨,大大改善了北京地区的环境质量,工程累计投资6.2亿元。
2003年底,高井热电厂输煤储煤场进行封闭改造,计划投资3000万元对煤场进行网架结构干煤棚改造工作,目前工程已全面开工,预计将于2006年投入使用。工程建成后将彻底解决高井热电厂存取煤过程中的二次扬尘污染问题,大大降低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
2004年,高井热电厂开始致力于脱硫改造工程。预计投资3.45亿元对全部锅炉进行脱硫改造,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设计脱硫效率可达95%以上,同时能得到良好的除尘效果。改造成功后,二氧化硫排放量将低于北京市排放标准。5―8号炉脱硫改造工程于2004年4月12日已正式开工。其中5、6号炉目前已经改造完成,并于今年12月5日结束168小时试运投入运行;7、8号炉脱硫调试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另外4台锅炉即1―4号炉改造已经开始施工,预计明年将投入运行。为加快高井热电厂环保改造的步伐和力度,在大唐国际发电公司的领导下,高井热电厂对电除尘进行布袋除尘改造,迄今为止,高井的电除尘系统已经经历了水膜除尘、电除尘、布袋除尘3个阶段,进行了4次治理,布袋除尘改造投资将达到1亿元,目前1―4号炉的布袋除尘器已经投入使用,现在高井热电厂3根烟囱的中间一根已经不见丝毫烟尘,取而代之的是袅袅水蒸汽,这象征着高井粉尘排放已经完全达到标准。除此之外,大唐国际发电公司还计划对高井热电厂投资2.1亿元进行锅炉脱硝改造,目前脱硝工程已经完成了招标工作,国家发改委将该项目列为国家示范工程,届时高井热电厂将成为在京火电厂中唯一进行烟气脱硝的电厂。自2004年起,大唐国际发电公司将累计投资17亿元,全力把高井热电厂打造成绿色环保新型企业。
作为首都重要的发电供热企业,高井热电厂始终牢记自己的光荣使命,在向首都提供充足电能和热源的同时,不断加大环保力度,力争在2007年把高井热电厂打造成全国绿色环保示范企业,为首都争光,为奥运添彩!
一
因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959年,国家决定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井村兴建一座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燃煤电厂,这就是北京高井热电厂。该厂共有6台汽轮100兆瓦发电机组,8台燃煤锅炉。作为北京地区的主力发电厂,地处京津唐电网负荷中心的高井热电厂至今已运行了46年,堪称京城电源中的“老前辈”。
京津唐电网的能源结构比较单一,电网基本由“火电”组成,火电机组除少量油机外,大部分为燃煤机组;当地由于水资源匮乏,“水电”少,电网调峰时矛盾突出。随着北京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网的峰谷差正在逐年加大。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快速增长,拉动了首都用电负荷逐年大增,每年夏季大负荷期间,用电负荷均创历史新高。由于受能源结构和环保问题的限制,北京市70%以上的电力由河北省的西北部、山西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通过500千伏输电线路超高压远距离输送,输送通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在天气恶劣时极容易出现送电通道中断的可能。作为北京西部的重要电源支撑点,高井电厂对石景山区乃至首都地区的电网安全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存在的价值不可替代。1998年初春,由于大雾等天气原因,电网发生大面积污闪,各条向京城输电的线路均遭重创。高井热电厂当时顶住了冲击,6台机组稳发满发,保证了首都安全稳定的用电。在2002年的供电中,由于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的危险性大、可靠性小,高井电厂被委以重任,担负起安全供电的任务,“高井”不辱使命,为保首都供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今年夏季,北京用电负荷再创历史新高,一度突破1010万千瓦,今年是高井电厂全面转型的关键一年,热电联产的改造及脱硫、电除尘器改造等一系列的工程任务十分繁重,高井热电厂以大局为重,在电网最需要负荷的时候,“高井”首当其冲,切实做到“高峰”顶得上,“低谷”压得下,坚决服从调度指挥,服务于华北电网,再次为首都供电做出了贡献。
高井热电厂是在我国国民经济遭受到巨大困难时,在缺乏建设大规模火电厂经验的情况下建设的,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每年8台锅炉要耗用210万吨燃煤,煤燃烧后在转化成强大电能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灰渣和烟尘。当年,电厂的灰水昼夜不停地向永定河内排泄,永定河道曾被灰渣淤成铅灰色。3根大烟囱也在昼夜不停地以每年5万吨的速度倾吐着滚滚烟尘,这相当于每天将137吨的煤灰全部扬洒在北京上空!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特别是“可持续发展”国策的确立,更加速了全社会保护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的步伐。治理高井热电厂的污染问题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由于高井电厂地处首都,环保治理工作不断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
二
高井电厂环保治理的步伐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高井热电厂首先治理了灰渣排放,先后兴建了粉煤灰综合治理设施和龙口灰场,将灰渣经过分选后,综合利用,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初结束了向永定河排灰30年的历史。高井电厂还运用大型机械,清理了淤积河道的灰渣。
1998年,高井热电厂对排灰系统进行再次改造,总投资达4212万元。该项工程包括建设混凝土灰库及配套的干灰输送、处理设备,将原来的水力冲灰改为压缩空气干排灰,新建3座厂内灰库;将1-8号炉的灰渣全部进行综合利用,停用水排灰,这样既减少了污染,也节约了大量的冲灰用水。2000年,高井热电厂又投资900万元,对电厂排渣系统进行改造,实现了冲渣水的闭式循环利用;对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排放系统进行了综合治理,这一系列工程建成后,高井热电厂的全部干灰和灰渣可收集利用,每年还节水1644万立方米,相当于5个昆明湖的容水量。
对于锅炉除尘改造,早在1981年,高井热电厂便提出了用高效的电除尘器替代低效的多管除尘器和水膜除尘器。可是,由于当时北京电力极度缺乏而未能停机改造。从1992年开始,高井热电厂陆续为7、8号炉装上电除尘器,因当时国内电除尘器生产技术不过关,电除尘器无法稳定运行,除尘效果并不理想。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保形势,高井热电厂认为,治理污染,是关系到高井热电厂生死存亡的大事,有条件要治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治理,不达标准决不罢休。
从1996年开始,高井热电厂全力以赴投入到治理8台锅炉烟尘污染的工作中。高井电厂对8台锅炉逐一进行改造,对除尘效率不理想、电除尘器无法稳定运行的7、8号炉又进行了第二次改造。1999年5月10日,随着高井热电厂7号炉电除尘投入运行,人们再也看不到滚滚浓烟漫天飘洒的情景了。灭了京西的“3柱香”后,高井热电厂又逐步完成了锅炉的低氮燃烧器改造工作,使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由每标准立方米700毫克左右降低到500毫克左右,低于当时的国家和北京市排放标准。
1999年5月22日,以当时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邹家华为首的全国人大《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一行来到高井热电厂,视察了高井热电厂烟尘治理情况。在充分肯定高井热电厂的环保努力后,邹家华鼓励高井热电厂:“这并不是环保的句号,仅仅是一个分号”。检查组组长,当时的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曲格平握住高井热电厂厂长的手说:“你们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也应该是环保旗帜。愿你们的环保旗帜永远飘扬”。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庆。北京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举办理念,并出台了新的废气排放标准,即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标准。2003年3月新标准颁布后,各项环保指标均大幅提高。新标准公布后,北京市加大了环保执法检查的力度,但由于新标准执行时间短,很多单位来不及治理改造,锅炉排放难保合格,“高井”亦是如此。
三
2003年9月25日,时任北京市代市长的王岐山、副市长刘志华及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来到高井热电厂视察,王歧山要求高井热电厂加大环保治理力度,为实现绿色奥运贡献力量。
高井热电厂在大唐国际发电公司的领导下,重新部署环保治理战略,大唐国际发电公司总经理张毅提出,要用4-5年的时间通过供热改造、煤棚治理、脱硫改造、脱硝改造,到2007年,把高井热电厂打造成绿色环保型电厂,树立起一面全国绿色环保型电厂的旗帜,同时也是人机和谐的一面旗帜。高井热电厂开始了新一轮环保治理的艰苦征程。
2003年,在市、区政府和大唐国际发电公司的关注下,高井热电厂开始机组供热改造、供热站改造和供热管网的铺设。到今年10月份,高井热电厂可保证供热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替代了部分低矮污染排放源,可每年减少供热燃煤70万吨,大大改善了北京地区的环境质量,工程累计投资6.2亿元。
2003年底,高井热电厂输煤储煤场进行封闭改造,计划投资3000万元对煤场进行网架结构干煤棚改造工作,目前工程已全面开工,预计将于2006年投入使用。工程建成后将彻底解决高井热电厂存取煤过程中的二次扬尘污染问题,大大降低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
2004年,高井热电厂开始致力于脱硫改造工程。预计投资3.45亿元对全部锅炉进行脱硫改造,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设计脱硫效率可达95%以上,同时能得到良好的除尘效果。改造成功后,二氧化硫排放量将低于北京市排放标准。5―8号炉脱硫改造工程于2004年4月12日已正式开工。其中5、6号炉目前已经改造完成,并于今年12月5日结束168小时试运投入运行;7、8号炉脱硫调试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另外4台锅炉即1―4号炉改造已经开始施工,预计明年将投入运行。为加快高井热电厂环保改造的步伐和力度,在大唐国际发电公司的领导下,高井热电厂对电除尘进行布袋除尘改造,迄今为止,高井的电除尘系统已经经历了水膜除尘、电除尘、布袋除尘3个阶段,进行了4次治理,布袋除尘改造投资将达到1亿元,目前1―4号炉的布袋除尘器已经投入使用,现在高井热电厂3根烟囱的中间一根已经不见丝毫烟尘,取而代之的是袅袅水蒸汽,这象征着高井粉尘排放已经完全达到标准。除此之外,大唐国际发电公司还计划对高井热电厂投资2.1亿元进行锅炉脱硝改造,目前脱硝工程已经完成了招标工作,国家发改委将该项目列为国家示范工程,届时高井热电厂将成为在京火电厂中唯一进行烟气脱硝的电厂。自2004年起,大唐国际发电公司将累计投资17亿元,全力把高井热电厂打造成绿色环保新型企业。
作为首都重要的发电供热企业,高井热电厂始终牢记自己的光荣使命,在向首都提供充足电能和热源的同时,不断加大环保力度,力争在2007年把高井热电厂打造成全国绿色环保示范企业,为首都争光,为奥运添彩!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 大连一热电厂倾倒粉尘造成污染
2018-05-26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