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煤供应紧张局面的化解之道
2005-03-20 18:28:5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陆民
2004年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除东北3省和新疆、西藏外,全国26个省市拉闸限电,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滞后的电力建设导致电力装机容量不足,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电煤供需关系紧张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特殊国情矛盾重重
由于煤炭价格已基本市场化,但电价仍由政府管制,因此,电煤价格快速上涨和电力企业有限的承受能力必将产生矛盾。电煤价格供求总量矛盾、区域间供求矛盾、品种结构矛盾、电煤价格分歧升级、运输能力与需求的矛盾、运输能力提升与相关配套设施的矛盾、不同行业间争夺煤炭资源的矛盾都是影响电煤供求的重要因素。
我国有3点特殊国情,一是我国目前尚不具备足够的市场机制赖以顺利运行的硬件,如铁路、港口码头、市场设施等基础设施,因此,市场对价格信号不能做出迅速的反应,使我国的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受到限制。二是我国在过去长时期实施集中的计划经济,所以我国目前也不具备足够的市场机制赖以顺利运行的商务法律、企业管制条例、行业的成规等软件。三是除了缺乏足够的硬件和软件以外,作为我国独特情况的人口压力也使我国的市场经济发生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受到限制。
因此,我们要解决煤电矛盾问题,必须立足国情、保证稳定、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加强宏观调控
政府依法用管制方法来限制企业行为是各国的惯例。中国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还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在现阶段的转型经济中,控制经济的仍然是政府。在这种经济格局之下,我国的宏观调控与完全的市场经济有本质差别,在经济出现大的波动时,我们需要政府直接出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具体到煤电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行业的调控,可通过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手段实现;其次是对地区的调控,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地方利益的存在,在煤炭紧张的时候,拥有煤炭资源的省份从局部利益角度出发,保证当地的煤炭供应。例如近期贵州省为控制煤炭出省量而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为不影响利润收入,贵州省煤炭企业采取了如控制煤炭出省量、提高煤炭质量,与省外客户商谈为其代付调节基金,转嫁利润损失风险,其最终结果是提高了煤炭价格。但煤炭资源是国家拥有的,因此,国家应该从整体角度出发,制定政策,平衡各行业、各地区的利益,避免因地方条块分割造成的煤炭价格上涨和地区间的安定团结。
电煤的运输与价格
2004年全国将近一半的铁路运输能力用于运煤,年运煤9.08亿吨,但仍不能满足需求,目前的请车满足率只有35%,而2003年上半年为52%。
公路运输煤炭,是用高端能源换取低端能源的一种行为。但在铁路运输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现状下,短期内鼓励公路运输煤炭也是必要的。另外加快沿海港口煤炭码头的建设,推进煤炭公路、水路煤炭联运,从近期和长远看都是有效的。
采取“煤电价格联动”后,煤炭价格上涨趋势并未得到缓解。2005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议召开后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些签订了的2005年重点电煤供需合同,价格上涨水平大多突破了上限;较多合同价格条款缺失,只完成了煤炭产需双方“运力”的衔接;一些本应签订的重点电煤供求合同,由于价格上分歧,甚至连保证运输的协议都没有达成。
造成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模糊性,由于煤电价格联动规定煤涨电也涨,电价上涨也会进一步刺激电煤上调价格的欲望,使人们对电煤价格上涨幅度没有底线,产生惜售心理,加深电煤价格矛盾,影响电煤供求。
减免税费,降低交易成本
煤炭企业的税费主要包括资源使用税、资源使用费、铁路运输费、铁路运输基金、点装费等众多因素。煤炭市场交易价格的构成有3点值得商榷:一是税基的计算,以坑口费加上流通环节的各种价格作为税基加重了税赋;二是没有退税机制,煤炭行业要交纳的税收比工业企业的平均税收水平高出六个百分点;三是重复征用,既交税又缴费,造成了煤炭市场交易价格的居高不下。
其次是流通环节,除了铁路运输费用外,国家规定的铁路运输基金和铁道部门内部约定俗成的点装费等等,都是造成煤炭市场交易价格远远高于煤炭出矿价的重要原因。另外各地还会收取诸如管理费、调节费、环境保护费、治安费、保全费等的费用,也进一步增加了煤炭市场交易价格的成本。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清理整顿上述税费,减轻煤炭企业的负担,降低电煤价格。
2004年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除东北3省和新疆、西藏外,全国26个省市拉闸限电,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滞后的电力建设导致电力装机容量不足,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电煤供需关系紧张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特殊国情矛盾重重
由于煤炭价格已基本市场化,但电价仍由政府管制,因此,电煤价格快速上涨和电力企业有限的承受能力必将产生矛盾。电煤价格供求总量矛盾、区域间供求矛盾、品种结构矛盾、电煤价格分歧升级、运输能力与需求的矛盾、运输能力提升与相关配套设施的矛盾、不同行业间争夺煤炭资源的矛盾都是影响电煤供求的重要因素。
我国有3点特殊国情,一是我国目前尚不具备足够的市场机制赖以顺利运行的硬件,如铁路、港口码头、市场设施等基础设施,因此,市场对价格信号不能做出迅速的反应,使我国的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受到限制。二是我国在过去长时期实施集中的计划经济,所以我国目前也不具备足够的市场机制赖以顺利运行的商务法律、企业管制条例、行业的成规等软件。三是除了缺乏足够的硬件和软件以外,作为我国独特情况的人口压力也使我国的市场经济发生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受到限制。
因此,我们要解决煤电矛盾问题,必须立足国情、保证稳定、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加强宏观调控
政府依法用管制方法来限制企业行为是各国的惯例。中国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还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在现阶段的转型经济中,控制经济的仍然是政府。在这种经济格局之下,我国的宏观调控与完全的市场经济有本质差别,在经济出现大的波动时,我们需要政府直接出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具体到煤电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行业的调控,可通过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手段实现;其次是对地区的调控,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地方利益的存在,在煤炭紧张的时候,拥有煤炭资源的省份从局部利益角度出发,保证当地的煤炭供应。例如近期贵州省为控制煤炭出省量而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为不影响利润收入,贵州省煤炭企业采取了如控制煤炭出省量、提高煤炭质量,与省外客户商谈为其代付调节基金,转嫁利润损失风险,其最终结果是提高了煤炭价格。但煤炭资源是国家拥有的,因此,国家应该从整体角度出发,制定政策,平衡各行业、各地区的利益,避免因地方条块分割造成的煤炭价格上涨和地区间的安定团结。
电煤的运输与价格
2004年全国将近一半的铁路运输能力用于运煤,年运煤9.08亿吨,但仍不能满足需求,目前的请车满足率只有35%,而2003年上半年为52%。
公路运输煤炭,是用高端能源换取低端能源的一种行为。但在铁路运输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现状下,短期内鼓励公路运输煤炭也是必要的。另外加快沿海港口煤炭码头的建设,推进煤炭公路、水路煤炭联运,从近期和长远看都是有效的。
采取“煤电价格联动”后,煤炭价格上涨趋势并未得到缓解。2005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议召开后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些签订了的2005年重点电煤供需合同,价格上涨水平大多突破了上限;较多合同价格条款缺失,只完成了煤炭产需双方“运力”的衔接;一些本应签订的重点电煤供求合同,由于价格上分歧,甚至连保证运输的协议都没有达成。
造成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模糊性,由于煤电价格联动规定煤涨电也涨,电价上涨也会进一步刺激电煤上调价格的欲望,使人们对电煤价格上涨幅度没有底线,产生惜售心理,加深电煤价格矛盾,影响电煤供求。
减免税费,降低交易成本
煤炭企业的税费主要包括资源使用税、资源使用费、铁路运输费、铁路运输基金、点装费等众多因素。煤炭市场交易价格的构成有3点值得商榷:一是税基的计算,以坑口费加上流通环节的各种价格作为税基加重了税赋;二是没有退税机制,煤炭行业要交纳的税收比工业企业的平均税收水平高出六个百分点;三是重复征用,既交税又缴费,造成了煤炭市场交易价格的居高不下。
其次是流通环节,除了铁路运输费用外,国家规定的铁路运输基金和铁道部门内部约定俗成的点装费等等,都是造成煤炭市场交易价格远远高于煤炭出矿价的重要原因。另外各地还会收取诸如管理费、调节费、环境保护费、治安费、保全费等的费用,也进一步增加了煤炭市场交易价格的成本。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清理整顿上述税费,减轻煤炭企业的负担,降低电煤价格。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 大连一热电厂倾倒粉尘造成污染
2018-05-26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