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煤大省安徽为何要建核电站?
2005-03-20 18:31:5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胡佩
产煤大省为何还要建核电站?作为全国一个重要的能源产地,安徽省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总量已达908亿吨,保有储量246.8亿吨,位居全国前列。但在全省每年约7000万吨煤炭销量中,仅有不到1/4供给本省发电,有时还要靠买煤发电。同时,安徽省还在兼顾实施“皖电东送”战略。受经济增长过热、电煤供应不足和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从2003年起开始出现“硬缺电”现象,拉闸限电从一个枯燥的技术语逐渐成为流行的口头禅。2004年,安徽省煤电厂存煤量一直达不到维持7天的合理存量,无煤停机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安徽省供电形势日益严峻的主要原因是电源结构不合理。皖北煤炭资源丰富,个别地区大量存在“窝电”现象;皖南因缺煤,运力不足,缺电局面日趋严峻。安徽省电力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叶中雄告诉记者,按照既满足省内电力平衡又满足“皖电东送”容量的要求,2005~2010年按规划新增装机15061MW后,2010年除满足本省电力平衡,尚可达到“皖电东送”3700兆瓦的要求。但2011~2015年除新增装机1700兆瓦后,还须新增装机8300兆瓦,才能满足2015年本省电力平衡和“皖电东送”11000兆瓦的要求。如此,我省在2016年以后若不新增装机,到2020年将缺电12000兆瓦。那么,2011~2020年需要弥补的22000兆瓦电力缺口从哪里来?到那时,在安徽省煤电可挖掘潜力无法保证的情况下,选择发展核电将是惟一出路。探索20年谋划“安徽核电”翻开20年来的探索过程,安徽核电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抉择都可以被载入历史。
近日,一份《安徽省核电工程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被专家们审议通过。专家认为,安徽省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至此已经取得了一个历史性的突破。选址核电站为何选址皖南?
叶中雄告诉记者,专家们当初曾把核电厂址普查工作扩大到全省。后来,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以此为基础,又对我省的皖北地区、金寨―霍山地区、潜山地区、巢湖地区、宁国―宣城―泾县地区、东至地区和繁昌地区等7个区域进行重点调研。通过对核电站水源、大件运输等各项条件分析,专家认为安徽省核电站厂址最好沿长江一线进行选择。
除去自然条件合适外,皖南缺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安徽省“十一五”电力规划,即便规划的新增机组都能如期投产,安徽省在2015年后的电力电量还都将出现较大亏缺。届时,皖南地区的电力需求增长将占全省的46%,能源紧张局面将进一步拉大。同时,沿江的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等6市已被国家列为二氧化硫和酸雨“两控区”。因此,要改善安徽省电源结构,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核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第一考虑对象。
产煤大省为何还要建核电站?作为全国一个重要的能源产地,安徽省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总量已达908亿吨,保有储量246.8亿吨,位居全国前列。但在全省每年约7000万吨煤炭销量中,仅有不到1/4供给本省发电,有时还要靠买煤发电。同时,安徽省还在兼顾实施“皖电东送”战略。受经济增长过热、电煤供应不足和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从2003年起开始出现“硬缺电”现象,拉闸限电从一个枯燥的技术语逐渐成为流行的口头禅。2004年,安徽省煤电厂存煤量一直达不到维持7天的合理存量,无煤停机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安徽省供电形势日益严峻的主要原因是电源结构不合理。皖北煤炭资源丰富,个别地区大量存在“窝电”现象;皖南因缺煤,运力不足,缺电局面日趋严峻。安徽省电力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叶中雄告诉记者,按照既满足省内电力平衡又满足“皖电东送”容量的要求,2005~2010年按规划新增装机15061MW后,2010年除满足本省电力平衡,尚可达到“皖电东送”3700兆瓦的要求。但2011~2015年除新增装机1700兆瓦后,还须新增装机8300兆瓦,才能满足2015年本省电力平衡和“皖电东送”11000兆瓦的要求。如此,我省在2016年以后若不新增装机,到2020年将缺电12000兆瓦。那么,2011~2020年需要弥补的22000兆瓦电力缺口从哪里来?到那时,在安徽省煤电可挖掘潜力无法保证的情况下,选择发展核电将是惟一出路。探索20年谋划“安徽核电”翻开20年来的探索过程,安徽核电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抉择都可以被载入历史。
近日,一份《安徽省核电工程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被专家们审议通过。专家认为,安徽省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至此已经取得了一个历史性的突破。选址核电站为何选址皖南?
叶中雄告诉记者,专家们当初曾把核电厂址普查工作扩大到全省。后来,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以此为基础,又对我省的皖北地区、金寨―霍山地区、潜山地区、巢湖地区、宁国―宣城―泾县地区、东至地区和繁昌地区等7个区域进行重点调研。通过对核电站水源、大件运输等各项条件分析,专家认为安徽省核电站厂址最好沿长江一线进行选择。
除去自然条件合适外,皖南缺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安徽省“十一五”电力规划,即便规划的新增机组都能如期投产,安徽省在2015年后的电力电量还都将出现较大亏缺。届时,皖南地区的电力需求增长将占全省的46%,能源紧张局面将进一步拉大。同时,沿江的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等6市已被国家列为二氧化硫和酸雨“两控区”。因此,要改善安徽省电源结构,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核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第一考虑对象。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 大连一热电厂倾倒粉尘造成污染
2018-05-26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