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电能助力大气污染防治
2015-03-25 09:41:18 来源:中电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我国东中部集中了全国2/3的火电,导致大气、水、土污染问题突出。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下,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成为重要课题。
今年5月,国家决定加快建设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要求到2017年全部建成。11月4日,国家电网宣布:“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山东、宁东―浙江”特高压工程正式开工。
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首个交流双环网
“上海经济发达,电力需求大,但一次能源匮乏,本地电源建设无法满足上海未来用电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亟待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扩大上海外受电规模。”上海市副市长周波说。
目前,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和淮南―浙北―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一交一直”两条特高压已顺利建成并平稳运行,为上海输入了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显著提升了上海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有关人士表示,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将构建长三角受电平台,满足资源优化配置需要。淮南―南京―上海工程建成后,将与淮南―浙北―上海工程形成华东特高压交流环网,与浙北―福州工程共同构建坚强的网络平台,届时华东电网接纳区外电力的能力将大幅提升。
据介绍,淮南―南京―上海工程是迄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特高压交流工程。工程线路途经安徽、江苏、上海两省一市的22个县市,上海境内36千米线路与500千伏、220千伏同塔四回架设,其他线路同塔双回路架设,苏通长江大跨越单塔重量和基础混凝土量均为世界第一,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根据工程里程碑计划,变电站及一般线路计划于2016年6月建成带电,苏通大跨越力争2016年12月建成后全线投运。
有关人士表示,该工程同时也是解决短路电流超标问题,满足电网后续发展的需要。华东长三角地区电网密集,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十分突出,目前近30%的厂站500千伏短路电流超标,随着负荷的增长,短路电流还将进一步提高。建设本工程,形成覆盖长三角地区的特高压双环网结构,500千伏电网合理分区运行,从根本上解决500千伏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并为电网发展创造条件。
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京津冀鲁电力供应清洁化
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计划重要输电通道规划,锡盟能源基地采用“一交一直”送出,锡盟―山东交流沿途满足京津冀鲁用电需要,锡盟―泰州直流将电力直接送至江苏负荷中心。
该工程将满足锡盟煤电、风电外送需要。锡盟地区煤炭、风能资源丰富,工程的建设,将加快锡盟能源基地开发建设,促进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实现锡盟的煤电和风电打捆外送,大大缓解内蒙电网风电消纳压力。
据悉,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工程承担京津冀鲁地区重要送电任务,可靠性要求高。工程自然条件复杂,低温、山地、林区、复杂地质特征突出,建设实施难度大,环保水保要求高。工程建设既要充分应用特高压输电成熟技术,又要考虑抵御自然灾害,方便施工和运行,确保安全可靠。工程共需特高压主变15台、高抗24台、开关24间隔、串补2组,装备的技术性能均要求达到国际同类装备最高水平。
宁东―浙江特高压直流:满足能源基地电力外送
宁东―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于2014年8月获得核准,途经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浙江6省(区),换流容量1600 万千瓦,线路全长1720千米。送端灵州换流站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东南88千米灵武市白土岗乡,受端绍兴换流站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以西35千米的诸暨市次坞镇。工程投资237亿元,计划2016年建成投运。
宁东―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建设,将促进宁东能源基地电力开发外送,是落实国家能源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推动宁夏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该工程同时也将满足浙江电网负荷快速发展需要。浙江电网电力需求增长迅速,“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新增电力市场空间分别超过800万千瓦、3200万千瓦,大规模区外受电需求迫切。本工程的建设,将有力缓解浙江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局面,推动发达地区电力供应清洁化,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据介绍,宁东―浙江工程建设条件复杂,技术创新点多。送端首次接入750千伏交流电网,电网适应性更好;受端绍兴换流站围墙内占地仅14.1公顷,单位占地换流容量相当于567兆瓦/公顷,达到创纪录的高水平,减少占用经济发达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工程首次采用六分裂1250平方毫米大截面导线,每千千米的输电损耗仅为2.79%。
我国东中部集中了全国2/3的火电,导致大气、水、土污染问题突出。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下,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成为重要课题。
今年5月,国家决定加快建设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要求到2017年全部建成。11月4日,国家电网宣布:“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山东、宁东―浙江”特高压工程正式开工。
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首个交流双环网
“上海经济发达,电力需求大,但一次能源匮乏,本地电源建设无法满足上海未来用电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亟待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扩大上海外受电规模。”上海市副市长周波说。
目前,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和淮南―浙北―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一交一直”两条特高压已顺利建成并平稳运行,为上海输入了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显著提升了上海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有关人士表示,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将构建长三角受电平台,满足资源优化配置需要。淮南―南京―上海工程建成后,将与淮南―浙北―上海工程形成华东特高压交流环网,与浙北―福州工程共同构建坚强的网络平台,届时华东电网接纳区外电力的能力将大幅提升。
据介绍,淮南―南京―上海工程是迄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特高压交流工程。工程线路途经安徽、江苏、上海两省一市的22个县市,上海境内36千米线路与500千伏、220千伏同塔四回架设,其他线路同塔双回路架设,苏通长江大跨越单塔重量和基础混凝土量均为世界第一,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根据工程里程碑计划,变电站及一般线路计划于2016年6月建成带电,苏通大跨越力争2016年12月建成后全线投运。
有关人士表示,该工程同时也是解决短路电流超标问题,满足电网后续发展的需要。华东长三角地区电网密集,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十分突出,目前近30%的厂站500千伏短路电流超标,随着负荷的增长,短路电流还将进一步提高。建设本工程,形成覆盖长三角地区的特高压双环网结构,500千伏电网合理分区运行,从根本上解决500千伏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并为电网发展创造条件。
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京津冀鲁电力供应清洁化
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计划重要输电通道规划,锡盟能源基地采用“一交一直”送出,锡盟―山东交流沿途满足京津冀鲁用电需要,锡盟―泰州直流将电力直接送至江苏负荷中心。
该工程将满足锡盟煤电、风电外送需要。锡盟地区煤炭、风能资源丰富,工程的建设,将加快锡盟能源基地开发建设,促进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实现锡盟的煤电和风电打捆外送,大大缓解内蒙电网风电消纳压力。
据悉,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工程承担京津冀鲁地区重要送电任务,可靠性要求高。工程自然条件复杂,低温、山地、林区、复杂地质特征突出,建设实施难度大,环保水保要求高。工程建设既要充分应用特高压输电成熟技术,又要考虑抵御自然灾害,方便施工和运行,确保安全可靠。工程共需特高压主变15台、高抗24台、开关24间隔、串补2组,装备的技术性能均要求达到国际同类装备最高水平。
宁东―浙江特高压直流:满足能源基地电力外送
宁东―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于2014年8月获得核准,途经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浙江6省(区),换流容量1600 万千瓦,线路全长1720千米。送端灵州换流站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东南88千米灵武市白土岗乡,受端绍兴换流站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以西35千米的诸暨市次坞镇。工程投资237亿元,计划2016年建成投运。
宁东―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建设,将促进宁东能源基地电力开发外送,是落实国家能源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推动宁夏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该工程同时也将满足浙江电网负荷快速发展需要。浙江电网电力需求增长迅速,“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新增电力市场空间分别超过800万千瓦、3200万千瓦,大规模区外受电需求迫切。本工程的建设,将有力缓解浙江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局面,推动发达地区电力供应清洁化,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据介绍,宁东―浙江工程建设条件复杂,技术创新点多。送端首次接入750千伏交流电网,电网适应性更好;受端绍兴换流站围墙内占地仅14.1公顷,单位占地换流容量相当于567兆瓦/公顷,达到创纪录的高水平,减少占用经济发达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工程首次采用六分裂1250平方毫米大截面导线,每千千米的输电损耗仅为2.79%。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浙江能监办通报前三季浙江电力
2018-11-18
- 节能技术改造与服务供需精准对
2018-10-21
- 涉及11台机组!山东公示2018年电
2018-09-17
- 宁夏公布2018年煤电淘汰落后产
2018-07-05
- 大连一热电厂倾倒粉尘造成污染
2018-05-26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