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政策动态 > 正文

瑞典的可持续发展环保产业

  2007-04-20 09:41:2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撰稿 田 英

  内容提要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当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破坏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这是几十年前发达国家作为世界工厂时也曾经经历过的。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借鉴国外环保产业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它是一项全民参与、政府和企业协力推进的造福子孙万代的系统工程。希望借助瑞典环保产业的成功范例,给发展中的国家环保产业以借鉴和参考。


  瑞典的可持续发展环保产业

  瑞典作为国际社会环境友好型国家的佼佼者,自然和谐,社会和谐,充分向世人展示着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魅力,这是大自然给予瑞典人民珍视自然、崇尚环保的回报,同样,它也成就了造福瑞典人民的、享有良好声誉的瑞典的可持续发展环保产业。

  一、 瑞典的环保可持续发展战略

  瑞典是开展环境保护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引入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国家。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战略是瑞典环保产业发展的基石。

  环境政策的提法最早起源于瑞典,从最初的对自然资源保护、气候变化、对危险化学品的关注,逐步发展到将社会各界的努力整合到福利社会的概念。瑞典政府明确指出:关注儿童的生存环境和健康是环保的主旨,其最终目标是传给下一代一个主要环境问题都解决了的社会。为此,瑞典议会于1999年4月,首次颁布了《瑞典环境目标》( Environment Quality Objective),即国际社会首部国家环境目标体系,主要基于5项原则:促进人类健康、保持生物多样化、保护文化遗产、保持生态系统长远的生产能力、有利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它含盖16个方面(2005年修订为15个),诸如:空气、水资源、核辐射、湖泊、海岸、湿地、建筑、动植物、森林等等,从而将环保的目标量化并落到了实处。2002年,瑞典政府还专门组建了环境目标委员会,推动和跟踪环境目标的实施。同年3月,瑞典政府正式出台了第一部《瑞典可持续发展策略》(Swedish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是第一国策的地位。2005年,为有效抑制全球气候变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瑞典政府又率先提出无油国(OIL FREE)的概念,即在2020年摆脱对石油燃料的依存,发展绿色能源的宏伟战略目标 ,首次将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提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瑞典的环境立法对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瑞典的环境立法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初,而由议会正式通过的第一部完整的《瑞典环境法》(The Swedish Environmental Cod)则生效于1999年1月1日,它取代了原有的15个法令,由33章,500多节组成,再加上与之相关的配套的法令、法规,整个环境法体系涉及的规定多达上千条,适用于所有与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相关联的个人行为和企业商业活动。该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从实际出发,体系完备,可操作性强。比如环境法第九章中涉及的破坏环境行为、公共卫生保护的条款,就有与之相配套的《关于破坏环境行为和公共卫生保护法令》来对各种各样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具体界定。同时,为快速有效地处罚环境破坏罪,还引入了经济处罚条例,授权五个地区环境法庭与国家环境法庭依法处理日常环境违法案件和征收罚款或经济补偿事务。该法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更加注重目标管理,正如其在第一章中就明确的那样:制定环境法的目的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当代人和后代子孙有一个健康的环境。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就是国家制定的15项环境目标。为此,它引入了多项监管和许可制度,使其对违反环境法的行为起到一定的警示、防犯作用。

  利用经济手段(Economic Instruments for the Environment)推进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瑞典政府的战略举措。从70年代征收环境税费开始,它比任何国家都更多地运用税收、税收减免和补贴等经济手段。瑞典年度环保税收高达730亿克朗,其中来自能源和交通的二氧化碳(燃油)税和能源(电力)税收占比高达95%-98%。据统计,瑞典的环保相关税费有70多种,家庭要为垃圾买单,企业要因废气排放缴费,使用不同的汽车燃料需缴纳不同税费等等。为鼓励购买清洁燃料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瑞典政府还推出绿色汽车奖励计划,从2007年4月1日到2009年12月31日,凡购买一辆环保汽车,政府奖励1万克朗。目前,瑞典的所以加油站都配备有混合燃料(汽油、乙醇)。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达到既定的环境目标。正是这样的以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税收导向,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纳入环保的轨道,促进了环保技术的开发,优化了生产流程和消费方式,引领了环保产业的诞生。

  瑞典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产业发展还得益于国家的制度建设和政府职能的不断完善。早在1967年,瑞典政府就组建了环保署(The Swedis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成为世界同类组织中的第一个。几十年来,为瑞典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制度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的环保署,由来自自然科学、工程、法律、经济和社会科学领域的550名专家组成,他们负责环保的政策协调、环境立法和执行、经济举措的制定和修改。环境质量监测、跟踪及其评估、信息交流、科技研发、投融资、土地和水资源保护、野生动物和狩猎管理。他们还负责协调、指导省市一级政府环保部门的工作,并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环保署还下设诸如环境技术研究、垃圾管理、环境质量目标、投资支持、生物科学等各类协会。2005年,瑞典内阁改组,成立了可持续发展部,统领环保、能源和住房政策。 2006年9月,政府换届,成立环境部,继续履行国家环保可持续发展国策。

  二、 瑞典环保产业、技术及其出口

  七十年代初期,瑞典从开始的以减少工业污染为出发的水和污水处理技术、垃圾管理与可再生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发展到今天的关注日常生活中化学、重金属等产品中的有害物质造成的污染、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乃至针对各种环保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和交钥匙工程,其产品和服务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目前,环保产业已占瑞典产业收入可观的市场份额,据瑞典统计署估计,其年产值达到2400亿克朗,就业9万人次,作为瑞典工业行业老大的汽车工业,其年销售额不过是2170亿克朗。垃圾处理和再生循环利用系统占整个环保产业的41%,是环保产业发展最大的领域。

  瑞典环保技术的发展逐步从跨行业合作发展形成了今天的环保产业链,涌现出大批成功的环保企业。其中,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跨国经营对环保技术发展的贡献功不可没。据调查,不足十人的小企业占该行业公司的一半,不足50人的公司占77%,中型企业占15%,大公司占8%。虽然这些公司规模小,但它们有着平均19年的环保技术和项目出口经历。其中40%的公司主要从事水和水处理技术,36%的公司从事垃圾管理和再循环利用,24%的从事大气质量处理。它们较新近成立的能源公司拥有更多的市场经验,且多数公司还囊括了再生能源和生物能源开发。那些多年从事环保产品出口和服务的公司,在瑞典国内市场取得了成功发展的机会,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很强。

  瑞典环保产业出口增长强劲,约占环保产业总产值的38%,并以年平均8%的速度增长。2004年增长达15%,含可再生能源出口,总值达250亿克朗。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欧盟和波罗地海国家是瑞典环保产业出口的主要市场,占比过半,但有减少的趋势。欧盟的十个新成员国是潜在的市场,有着上千亿欧元的项目空间。向北美地区出口近年来也取得明显增长。连新上任的美国驻瑞典大使也在忙着到处参观访问,寻求与瑞典环保产业合作的可能。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已成为瑞典环保产业出口的巨大市场。越来越多的瑞典企业家开始将目光瞄准中国市场,其中不少有识之士在评论中国的环保产业和市场时明确指出:发达国家把有污染危害的工厂搬到中国国家,生产他们需要的产品,然后再去指责中国制造了污染,这是不对的。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正在并将着力解决环境问题,瑞典应该利用在环保技术方面的优势,抓住机遇,推进与中国的合作。还有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指出:瑞典必须调整对华出口的思维方式和技术理念,比如瑞典的环保思维大多是上世纪70年代的,其环保技术大多集中在当时人们关注的净化技术上,而目前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所在,解决那里的环保问题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另外,为确保技术优势,将过时的或即将淘汰的技术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从环保角度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应是为中国环保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持。瑞中环保产业合作目前应集中在三个领域: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推动风力发电及生物燃料;帮助中国提高能源效率,改变资源浪费的局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广视频系统,减少会议及人员流动进而减少车辆运输及尾气排放量。

  涉及到瑞典环保公司的出口模式,其通常的做法主要是在当地寻找合适的代理商和合作伙伴,或设立代表处。目前制约出口增长的瓶颈是缺少风险基金,缺少高水准的技术工人。为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出口,瑞典政府于2005年成立了环保技术委员会,并由瑞典贸易委员会和瑞典环保技术委员会联合开通了瑞典官方环保技术网站(www.swedentech.com),向环保企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协调环保技术从研发到市场的运作。近700家环保产业公司在网上发布和共享技术信息及研究成果,加强相关企业合作。同时,该网也帮助推销瑞典的环保公司及其产品,为增进出口创造商机。该网站的企业可按如下20个技术门类检索:空气污染控制、生物燃料、生物能源、海岸管理、社区制冷、社区取暖、高效能源、环境咨询、环境培训和信息、水利发电、噪音控制、土壤修复、太阳能技术、可持续建筑、系统工程和工程监理、交通运输、垃圾管理和再循环、垃圾和污水处理、潮汐发电、风能技术。目前,瑞典环保企业的发展势头良好。百分之九十的公司前景看好。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破坏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这是几十年前发达国家作为世界工厂时也曾经经历过的。如何有效地利用和借鉴国外环保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它是一项全民参与、政府和企业协力推进的造福子孙万代的系统工程。希望借助瑞典环保产业的成功范例,给正在发展中的国家环保产业以借鉴和参考。

  (信息来源:驻瑞典经商参处子站)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

2018-12-05

热点排行
  • · 广东3年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征):全省不再新建煤电项目 关停315.5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
  • · "十一五"确定六大发展战略重点 能源消耗降低20%
  • · 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涉及燃煤火电机组、核电站建设等
  • · 解读环保决定:我国推行利于环保经济政策
  • · 江苏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实施意见:鼓励参加电力交易主体签订峰谷交易合同
  • · 《湖北省气候资源保护和利用条例》出台 太阳能风能项目必须严守环境红线
  • · 广东省发布2018年珠三角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控制工作通知 压减煤机发电 调增燃气机组
  • ·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面临主要任务(电力煤炭部分)
  • · 《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发布
  • · 安徽省合肥市印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