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政策动态 > 正文

天津市《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正式出台

  2007-05-15 13:56:2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人民网・天津视窗5月14日电:日前,天津市《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正式出台。《决定》指出,节能是资源节约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我市能源需求对外依存度高,能源问题是制约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决定》对我市的节能降耗目标、方法、举措、配套政策、组织结构等做出了详细部署,强调加强节能工作对于建设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城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并提出把做好节能工作作为优化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一项指导原则。

  1 目标:比“十五”能耗降20%

  据天津经委能源环保处王景良处长介绍,《决定》规定,到“十一五”期末,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9吨标准煤,比“十五”期末降低20%。王处长进一步解释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到1.12吨标准煤,比“十五”期末降低23%以上;各区县(含市开发区、保税区、市高新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以上;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16%以上;教育行业综合电耗下降不低于20%;卫生行业单位固定资产电耗下降不低于18%;市政府及直属机关人均电耗下降不低于20%;节能住宅面积占全市城市住宅面积比重年均提高4个百分点;全市平均供热煤耗年均下降4%。

  《决定》还要求,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总体达到或接近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新增主要耗能设备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或接近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节能法规和标准体系、统计分析与评价考核体系、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形成政府部门有力推动、企业主体自觉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机制。

  2 措施:目标到人年终考核

  《决定》中引人注目的是,将节能指标作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任期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节能工作问责制。

  首先是做好指标分解。各部门和各区县人民政府要按照全市节能分解考核指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考核内容和具体指标,逐级分解、落实到基层,确保本系统、本地区总体目标的完成。各重点用能企业要将节能降耗的目标和责任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

  其次是实行评价考核。市经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统计局尽快制定天津市能耗考核统计办法和天津市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实施方案,对有关部门和各区县的节能目标完成指标、节能措施指标和节能管理体系建设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没有完成节能目标或评价不合格的,不得参加各类年度评奖,不得授予荣誉称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班子不得享受年终考核奖励。各部门和各区县要加强节能指标完成情况的日常跟踪和年终考核,兑现考核奖惩。

  3 重点:六大领域攻坚

  根据天津市的实际情况,《决定》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要突出抓好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工作,涉及到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农村节能以及政府机构节能等方面。

  第一,推进工业节能。继续大力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产业的比重,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增长质量,同时做好减量,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不按期淘汰的,由市环保部门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供电部门依法停止供电,有关部门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关闭。此外,优化存量,推动科学节能、系统节能。

  第二,强化建筑和供热节能。严格落实建筑节能标准,从设计、施工、验收等各环节严格控制,确保新建居住建筑达到节能65%的标准、公共建筑达到节能50%的标准。整合供热热源,以热电联产热源替代小型、分散燃煤供热锅炉。加快供热体制改革,逐步推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制度。

  第三,抓好交通运输节能。积极推进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落实公交优先,发展轨道交通;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老旧运输工具,鼓励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清洁燃料汽车的生产和使用。

  第四,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市商务、教育、卫生、市容等部门按照分工,积极在宾馆、商场、写字楼、饭店、医院、学校,以及主要街道组织实施绿色照明工程,推广高效节能的办公设备、供暖和制冷设备。

  第五,加强农村节能。继续发展省柴节煤炉灶,巩固现有推广成果,推进器具生产的标准化和商品化。大力发展农村生物质能,结合小城镇建设,重点推广农作物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和户用沼气池等能源生态模式,逐步改善农村用能结构。

  第六,推动政府机构节能。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要在节能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重点抓好政府机构建筑物和采暖、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推广应用办公设备降低待机能耗等节能产品,稳步推进公务车改革。

  4 保障:强化监督完善激励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决定》还特别制定了一套强化监督管理、完善激励机制的配套措施,为达到“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保驾护航。

  在健全节能法规、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方面,及时修订《天津市节约能源条例》,起草完成《天津市清洁生产条例(草案)》等地方性法规。加大节能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对超限额使用能源的企业依法征收补偿费,对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并进行公开曝光。

  在加强监管方面,重点加强冶金、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企业的监督检查,其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要与上级主管部门逐级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

  同时推行节能新机制。推行新型节能服务模式,推广“节能自愿协议”活动。开展能效电厂试点建设,综合优化城市及企业用电方案,研究建立提高终端用电效率的长效机制。

  《决定》在完善激励机制方面出台了具体举措。节能专项资金在市财政预算中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加强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坚决淘汰高耗能产品的生产与使用。落实好国家节能、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产品减免税、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积极研究制定我市支持节能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在政府采购和财政性资金建设项目中,应首先选用政府节能采购目录中的产品以及通过国家认证和本市认定的节能产品。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行业节能主管部门应对在节能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个人给予表彰。各企事业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奖罚办法,将节能奖励计入工资总额。

  能降耗带来的经济魅力  

  日前,天津市发布《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不仅提出“十一五”期末的节能降耗目标,还确定了突出抓好的六大重点领域。不仅如此,《决定》还在量化管理、责任到人、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做了具体、详细的规定。在这样的氛围下,全市各行业节能工作热情异常高涨,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信心倍增。

  归根结底,节能降耗能够带来效益。有句名言叫作距离产生美,而我们现阶段能耗方面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就是潜力和效益。跨入“十一五”,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再上一个台阶,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减少20%能耗的硬指标。2006年8月6日,政府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将目标明确为:到“十一五”期末,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按2005年价格计算)能耗下降到0.98吨标准煤,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平均年节能率为4.4%。这里,有几组数据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节能降耗的“利润空间”:

  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2000年,燃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65%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个百分点;中小电动机平均效率87%,风机、水泵平均设计效率75%,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5个百分点,系统运行效率低近20个百分点;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比欧洲低25%,比日本低20%,比美国整体水平低10%;载货汽车百吨公里油耗7.6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倍以上;内河运输船舶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20%。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据专家分析,我国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全面执行节能50%的标准是现实可行的;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在达到了节能50%的目标以后,仍有约50%的节能潜力。

  能源效率。能源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如火电机组平均效率33.8%,比国际先进水平低6―7个百分点。

  由于电力、钢铁、建材、化工四个行业所耗煤炭占全国总量的80%左右,这些企业的能耗水平和节能潜力是具有代表性的。同时,我国能源效率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低23%。粗略估计,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中,节能所提供的增长潜力大约在23%至40%之间。

  尽管数字不算很惊人,但节能提供的空间是极为巨大的。按2020年翻两番计算,GDP将达到35万亿,其中20%以上的增长由节能贡献,是极为可观的数字。

  除去节省下来的能源消耗,还有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带来的增长机遇。去年7月29日,中国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在东亚投资论坛上表示,我国将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10%,到2020年达到16%左右,仅此一项,到2020年需要投资8000亿元左右。

  这就是节能降耗的经济魅力,你是否已切身感受到?(于亚光)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

2018-12-05

热点排行
  • · 广东3年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征):全省不再新建煤电项目 关停315.5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
  • · "十一五"确定六大发展战略重点 能源消耗降低20%
  • · 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涉及燃煤火电机组、核电站建设等
  • · 解读环保决定:我国推行利于环保经济政策
  • · 江苏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实施意见:鼓励参加电力交易主体签订峰谷交易合同
  • · 《湖北省气候资源保护和利用条例》出台 太阳能风能项目必须严守环境红线
  • · 广东省发布2018年珠三角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控制工作通知 压减煤机发电 调增燃气机组
  • ·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面临主要任务(电力煤炭部分)
  • · 《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发布
  • · 安徽省合肥市印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