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政策动态 > 正文

浙江省“十五”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与节约并举

  2006-10-31 17:27:2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来源:国家发改委

  “十五”以来,浙江省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贯彻“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针,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依靠技术进步,加强政策引导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绩,全面完成了《“十五”资源综合利用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建材行业为重点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进一步发展

  “十五”期间,浙江省建材行业大量利用煤渣、粉煤灰、石煤(渣)、工业废石膏、钢渣、化铁沪渣,以及用铜矿渣、硫酸渣、电石渣为原料等掺烧水泥,以替代或弥补建材资源原料。至2005年底,建材行业经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生产企业达224家,综合利用各类工业固废物约2200余万吨。浙江的三狮、虎山、尖峰、红狮、红火实业等集团成为了利废主要企业。固废处理率从“九五”末的79.3%提高到“十五”末的92.6%,累计利用工业固废约8700万吨。“十五”时期新增新型墙体材料企业563家,生产能力170.9亿标砖,共利用粉煤灰、炉渣等工业固废3209万吨。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电镀、造纸、水处理淤泥等固废的利用也逐步开展。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既节约了原生资源又净化了环境。

  二、木材节约与代用成效显著

  “十五”期间,浙江省充分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推进木材节约代用工作。一是积极利用 “三剩物”、枝桠材。丽水、温州、湖州、衢州等利用“三剩物”、枝桠材生产各类纤维板、密度板,出现了一批如浙江丽人木业集团、绿源木业集团、丽水欧科人造板有限公司、温州木材集团等一批上规模的企业。2005年,浙江省利用“三剩物”、枝桠材等次小薪材约220余万立方米,生产各类板材120万立方米。“十五”期间,浙江省共利用“三剩物”、枝桠材等次小薪材约800余万立方米,生产各类板材450万立方米,按每立方米人造板代替5立方米原木计算,替代和节约木材2250万立方米。二是发展以竹代木。以德清莫干山竹胶板厂、龙游星火集团等为代表,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和竹加工剩余物,发展竹产业,加快了以竹代木的步伐。据统计,仅此一项,年利用竹加工剩余物300万立方米,重点发展竹质、竹木复合等新板材系列,实现以竹代木600万立方米。

  三、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发展迅速

  一是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发电。“十五”时期,以杭州锦江集团、温州伟明集团等为代表,开发研究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装备,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国家级与省级示范项目,并成功地在全省推广应用。至“十五”末,浙江省建成运行的垃圾电厂(机组)共13个,日处理垃圾7475吨,年发电能力136兆瓦,在建或筹建6个,日处理垃圾6500吨,年发电能力100兆瓦。这些项目投产后,浙江省垃圾焚烧发电日处理垃圾1.4万吨,可解决约930万城市人口的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垃圾按1.5公斤/人・日计),并且形成年发电236兆瓦的能力,每年可供应电力11亿千瓦时。此外,利用造纸淤泥、水处理污泥等焚烧发电项目也正着手建设。

  二是利用工业余热余压发电。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电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势头良好。“十五”期间,以水泥窑余热利用为代表的工业余热利用进展迅速。浙江省三狮水泥股份公司、红火集团、申河水泥有限公司、青龙山建材有限公司等6家水泥企业的8条新型干法生产线,完成了利用纯低温余热发电,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0兆瓦。在建和筹建27个,装机131兆瓦,占浙江省新型干法水泥窑的40%,每年可减少三分之一外供电。浙江嘉诚化工、捷盛化工等企业对硫磺制酸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发电;杭州钢铁集团公司通过实施三座高炉TRT工程(高炉煤气压差发电),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年发电9000多万千瓦时,按外购电价0.62元/千瓦时计算,经济效益达5624万元。不仅实现了降低能耗及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而且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三是利用石煤、煤矸石等劣质燃料发电。至“十五”末,浙江省建成江山虎霸、建德锦江和长兴山鹰电厂等利用石煤(煤矸石)发电企业3家,年利用石煤、煤矸石50万吨,装机容量4.5万千瓦,年发电量2.4亿千瓦时。

  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迅猛,形成回收利用产业链

  “十五”时期,浙江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在国家优惠政策鼓励下迅速发展,并由此形成了如余姚--慈溪、东阳的废塑料市场、永康废旧金属材料市场、嘉善陶庄废钢铁交易市场、湖州的废玻璃市场等,据初步统计,“十五”时期共回收废旧金属、废塑料和废纸等7700万吨;2005年,回收再生资源1536万吨,其中废旧金属850万吨,废塑料79万吨,废纸511万吨,全省再生资源回收总值55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8倍。再生资源为浙江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缓解了资源瓶颈制约,成为浙江省“十五”时期经济高速增长重要支撑之一。

  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带动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性产业经济:一是永康的五金产业。即以永康传统手工业为依托,充分利用金属再生资源,提升本地传统产业,带动了本地区汽车摩托车配件、衡器、日用五金、电动工具外壳等产业的发展,打造出“中国五金之都”。二是台州的汽配、水暖产业。主要大量进口废旧五金,通过拆解,分类与加工,以及可利用的硅钢片、塑料、不锈钢等资源,直接成为台州工业廉价的原材料,带动了台州汽摩配件、水道配件、卫生洁具、阀门、装潢五金、电线、电缆、电机、空压机水泵等制造业的发展,从而打造出全国最大民营汽车、摩托车、水暖和最大服装机械生产出口基地。三是余姚-慈溪的塑料模具、家电产业。以废旧金属、塑料回收为切入点,形成废旧物-配件-家电产业链,兴起了“中国塑料城”,形成国内最大的家电制造基地之一。四是仙居的白银加工产业。全县从事废胶片、显影液等“三废”银回收、加工和销售,从业人员达一万多人。共有加工、深加工企业100多家,产品有银锭、银块、银饰品、银制工艺品等,年产白银及白银制品600多吨,产值4亿多元,形成远近闻名的白银市场。还有东阳的塑料制品产业、诸暨店口的铜加工产业等,为浙江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五是利用废纸造纸产业。浙江省宁波中华纸业、平湖景兴纸业、富阳造纸工业园区等积极回收废纸,以90%以上的废纸作为原料进行生产。仅2005年,利用回收和进口废纸生产的包装纸板、纸张产量达500万吨,产值200亿。

  五、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雏形基本形成、废旧轮胎回收处理顺利起步

  2003年,浙江省被国家列为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建设试点省。在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下,完成了以杭州大地环保有限公司为主体的省废旧家电处理中心国债项目建设。建立了面向杭州、宁波和上海的36个废旧家电回收站。初步形成了年处理18万台(每天按三班计)的废电脑、电视机、洗衣机、空调拆解线和废印刷电路板处理的生产能力。

  废旧轮胎处理技术获重大突破。浙江绿环橡胶粉体工程有限公司提出变“黑色污染”为“绿色财富”。企业攻克了常温处理技术和设备难关,自主开发生产设备,把废旧轮胎逐级破碎后,生产出精细胶粉。对精细胶粉又进行产业化利用,开发出预制型橡胶跑道。该产品性能已通过国际田联的检测和国家体育用品的产品质量检测。

  六、新墙材开发利用迈出新步伐,发展散装水泥又上新台阶

  “十五”期间,浙江省认真贯彻国家关于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方针政策,以发展新型墙材和淘汰粘土砖瓦窑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全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工作进程。据统计,到“十五”末,全省新墙材产量达249.9亿块标准砖(含粘土多孔砖),比“九五”末增加165.9亿块标砖,新型墙材应用比例达95%,比“九五”末提高43个百分点。“十五”时期,累计生产新型墙材940亿块标砖,累计节约土地15.5万亩,节能582.8万吨标煤,综合利用各类固废3209.5万吨。砖瓦企业减少40%,压缩生产能力130亿块标砖,盘活土地共计4.4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至“十五”末,浙江省水泥散装率为63%,居全国之首。“十五”期间,全省供应使用散装水泥1.86亿吨,节约包装纸112万吨,折合优质木材614万立方米,节约煤炭145万吨、电力13亿千瓦时、烧碱41万吨、水资源2.8亿吨(若采用塑编袋,节约石油资源84万吨);减少水泥损耗837万吨;减少粉尘排放78万吨,创综合经济效益83.7亿元。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

2018-12-05

热点排行
  • · 广东3年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征):全省不再新建煤电项目 关停315.5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
  • · "十一五"确定六大发展战略重点 能源消耗降低20%
  • · 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涉及燃煤火电机组、核电站建设等
  • · 解读环保决定:我国推行利于环保经济政策
  • · 江苏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实施意见:鼓励参加电力交易主体签订峰谷交易合同
  • · 《湖北省气候资源保护和利用条例》出台 太阳能风能项目必须严守环境红线
  • · 广东省发布2018年珠三角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控制工作通知 压减煤机发电 调增燃气机组
  • ·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面临主要任务(电力煤炭部分)
  • · 《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发布
  • · 安徽省合肥市印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