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耗降低4%目标导向效应显现
2006-05-17 15:11:3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我国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取得了新进展。今年一季度,71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下降4.8%,吨钢耗新水下降21.6%。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继续下降,钢坯、未锻轧铝、焦炭出口量同比分别下降68.6%、23.9%和23.4%。发展改革委发布的这则消息,为“十一五”节能降耗的开局之年吹来了一股和煦的春风。
据《中国改革报》报道,我国高耗能行业、领域正呈现一股节能降耗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从政策层面、管理层面到节能个体,节能降耗正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与参与。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所指出的,到2010年末我国要实现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2006年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4%左右的目标。这一目标为节能降耗提供了宏观层面的参考方向。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有关人士透露:就连小小的家用洗衣机,年底也要强制执行能耗标准了。
然而,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相关数据却表明:由产能过剩压力而导致的能源原材料价格猛涨、煤电油运局部紧张的局面却未能得到预想的控制效果,能源的利用效率还远未如愿。
--4%的压力有多大
节能降耗4%,这是一个很难实现但又必须实现的目标,也是发展改革委所预想与期盼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继续加大的现实却使得这一目标不容乐观。从发展改革委最新发布的钢铁、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看,同比增加值、投资的过速增长都强烈地传递出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依然不减。
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的背后,是挥之不去的地方政府的GDP情结,这使得节能降耗的指标在不少地方成为虚设的花架子。在全国的“十一五”规划中,年均经济增长率预期目标为7.5%。而据有关人士透露,在全国31个省市公布的“十一五”规划中,预计平均GDP增速是10.1%,最高的达13%,但对于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许多地方的表态却不明朗。目前我国大约有2/3省市同意采用20%的指标,最高一个省同意下降30%,有6个省市明确表示达不到,只能在13-15%左右,还有4个省市没有明确概念。
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士不无担忧地分析认为,因经济增长过快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产业结构难以优化,资源环境难以支撑,这样就很难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新举措频出
显然,尽管中央层面在推进节能降耗目标进程中所遇到的阻力非常之大,但全方位构筑节约型社会的宏伟蓝图却不容置疑。
从时间段来看,4月21日,国务院召开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将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的财税信贷政策。这意味着有了相关政策和财税补贴的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将面临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4月7日,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办、国家统计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规定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9个重点耗能行业的千家规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2004年企业综合能耗消费量达到18万吨标准煤以上。这为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促进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从各地的动向来看,不少地方政府不但将节能降耗纳入政绩考核体系,还积极地制定并实施着节能降耗的新目标。在山东,该省将资源节约责任和实际效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在考核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同时考核资源节约指标。同时,各项节能措施及相关立法也列入日程;在江苏,该省将在每年7月底向全社会公布各地区上一年度的节能降耗统计指标。这些公布的指标主要包括各地区万元GDP能耗、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元GDP电力消耗量等。以此为依据,将工作目标、措施、成效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逐步建立起与考核结果挂钩的激励机制。
据《中国改革报》报道,我国高耗能行业、领域正呈现一股节能降耗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从政策层面、管理层面到节能个体,节能降耗正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与参与。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所指出的,到2010年末我国要实现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2006年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4%左右的目标。这一目标为节能降耗提供了宏观层面的参考方向。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有关人士透露:就连小小的家用洗衣机,年底也要强制执行能耗标准了。
然而,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相关数据却表明:由产能过剩压力而导致的能源原材料价格猛涨、煤电油运局部紧张的局面却未能得到预想的控制效果,能源的利用效率还远未如愿。
--4%的压力有多大
节能降耗4%,这是一个很难实现但又必须实现的目标,也是发展改革委所预想与期盼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继续加大的现实却使得这一目标不容乐观。从发展改革委最新发布的钢铁、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看,同比增加值、投资的过速增长都强烈地传递出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依然不减。
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的背后,是挥之不去的地方政府的GDP情结,这使得节能降耗的指标在不少地方成为虚设的花架子。在全国的“十一五”规划中,年均经济增长率预期目标为7.5%。而据有关人士透露,在全国31个省市公布的“十一五”规划中,预计平均GDP增速是10.1%,最高的达13%,但对于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许多地方的表态却不明朗。目前我国大约有2/3省市同意采用20%的指标,最高一个省同意下降30%,有6个省市明确表示达不到,只能在13-15%左右,还有4个省市没有明确概念。
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士不无担忧地分析认为,因经济增长过快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产业结构难以优化,资源环境难以支撑,这样就很难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新举措频出
显然,尽管中央层面在推进节能降耗目标进程中所遇到的阻力非常之大,但全方位构筑节约型社会的宏伟蓝图却不容置疑。
从时间段来看,4月21日,国务院召开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将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的财税信贷政策。这意味着有了相关政策和财税补贴的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将面临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4月7日,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办、国家统计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规定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9个重点耗能行业的千家规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2004年企业综合能耗消费量达到18万吨标准煤以上。这为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促进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从各地的动向来看,不少地方政府不但将节能降耗纳入政绩考核体系,还积极地制定并实施着节能降耗的新目标。在山东,该省将资源节约责任和实际效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在考核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同时考核资源节约指标。同时,各项节能措施及相关立法也列入日程;在江苏,该省将在每年7月底向全社会公布各地区上一年度的节能降耗统计指标。这些公布的指标主要包括各地区万元GDP能耗、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万元GDP电力消耗量等。以此为依据,将工作目标、措施、成效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逐步建立起与考核结果挂钩的激励机制。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
2018-12-05
热点排行
- · 广东3年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征):全省不再新建煤电项目 关停315.5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
- · "十一五"确定六大发展战略重点 能源消耗降低20%
- · 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涉及燃煤火电机组、核电站建设等
- · 解读环保决定:我国推行利于环保经济政策
- · 江苏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实施意见:鼓励参加电力交易主体签订峰谷交易合同
- · 《湖北省气候资源保护和利用条例》出台 太阳能风能项目必须严守环境红线
- · 广东省发布2018年珠三角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控制工作通知 压减煤机发电 调增燃气机组
- ·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面临主要任务(电力煤炭部分)
- · 《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发布
- · 安徽省合肥市印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