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造福晋城
2012-07-18 16:58:41 来源:山西晚报
A-
A+
电力18讯:
一个城市样本
山西之长在于“煤”,从产业结构,到能源结构,“一煤独大”可以说是精准概括。但长期以来,山西形象为煤所累也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我省并不缺少“气”的资源。且不说其他,仅仅就已探明的煤层气储量而言,我省是全国煤层气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正基于此,省委书记袁纯清指出:“气化山西,是一个产业工程,更是造福于民的生态工程。就是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和过境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同时可以大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气化山西”大步疾行,显然已非限于决策层面的宏大叙事,而且和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利益攸关,关乎每一个普通山西人的福祉。
6月的晋城,漫山葱郁,一座座抽采煤层气的“磕头机”悠闲地在山坡上工作。在整个晋城市,有超过9000辆汽车、15万户居民、数百座工厂和发电厂都在使用煤层气。守着富集煤层气的沁水煤田,晋城市目前已经成为全国煤层气抽采和利用最为充分的地区。
煤层气,就是俗称的“瓦斯”。因为常与煤炭伴生,并极易爆炸,煤层气一直被视为是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如今,随着抽采和利用煤层气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晋城,这个曾经的“杀手”俨然成为当地人的“福气”。
农民家里的灶台革命
刘积厚今年已经60多岁了,住在晋城市嘉峰镇李庄村。这个村子紧挨着一座煤层气抽采集束站。6月24日中午,记者来到他家。干净整洁的院子,并没有山西农村家庭常见的煤堆,取而代之的是一根细细的输气管道。
刘积厚的老伴告诉记者:“我们这里虽然是农村,可其实比城里还要方便,做饭时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生火、捣炭。如今用上了煤层气,拧开阀门,一点火就行。”事实上,在整个晋城市有超过15万户的居民用上了管道煤层气。在晋城市区,煤层气使用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0%。
晋城市发改委能源处负责煤层气工作的常健峰科长介绍:“目前,晋城市市区的燃气用煤层气销售价格只有0.48元/立方,靠近气源的嘉峰镇等几个地方的销售价格要更便宜一些。”据计算,这样的价格,比同等热值的天然气要便宜近一半,比灌装液化石油气价格便宜了2/3还多。
除了做饭,刘积厚家里的供暖也是依靠煤层气。“你看,这上下两层楼全部是暖气,买一台几百块钱的燃气锅炉,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不用再像以前一样把火炉蹲在家里,还省去了倒炉灰、砸炭块的工夫。”为了减轻村民的负担,刘积厚所在的李家庄已经负担了全村居民的所有燃气使用费。
出租车司机的燃料账本
在晋城,煤层气另一个广泛的应用是在交通领域。据常健峰介绍,目前晋城市以煤层气为动力的汽车有9000余辆。市区具备条件的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已经全部实现了气化。下一步,所有公交车将全部由燃油改为燃气。
6月24日中午,晋ET0520的出租车正在晋城市泽州公园附近一家加气站加气。与加油数百元一次的花费不同,这辆车加满一次气只需要30元左右。司机说:“晋城市出租车5元/2公里的起步价和1.2元/公里的运营单价可能是全省最低的。这全依赖出租车是燃气而非燃油。”经过改装,这辆出租车一次可加注10立方米的煤层气,加满后可行驶100公里。而目前晋城市的车用煤层气价格为3.4元/立方米。
以目前93#汽油7.48元/升的价格计算,加注煤层气比使用汽油要便宜一半。“如果是在市区行驶,汽车的起步性能和持续动力都没有问题。如果我一年跑10万公里,光用气这一项就可以省下4万元的运营成本。”晋ET0520的出租车司机说。
在晋城,许多私家车主也改装了自己的汽车,同时许多原装的油气两用车在销售和使用。晋ERP001的车主邀请记者观看了他的油气两用车。与普通燃油车相比,油气两用车是在后备厢加装了一个储气罐。点火起步时使用燃油,行驶途中使用燃气。“能省一半的费用,一个月200元左右的汽车燃料费。”这位车主说:“改装费用为3000-4000元,原装油气两用车,一般较燃油车贵3000元左右。”“晋城许多载重卡车也是以煤层气为燃料。”常健峰说:“煤层气管道和加气站的辐射半径,是决定煤层气汽车能否广泛应用的关键。目前,晋城市周边的长治、焦作、郑州等市都已经有了煤层气加气站。煤层气加气的辐射半径也已经能够达到300公里以上。”
晋城市未来将在沁水县和晋城市区建设全覆盖的煤层气加气站。届时,在晋城市加气将和加油一样方便。
工业企业的环保效应
除去民用领域,煤层气在工业领域有更为广泛的应用。
据介绍,煤层气作为燃料在玻璃和陶瓷器皿的烧制工艺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早在2007年,晋城市九州玻璃厂就将自己烧制玻璃的燃煤窑炉改为燃气窑炉。由于煤层气热值高、燃烧稳定,所以它能够满足制作玻璃器皿最重要的条件――恒定温度。在经过窑炉改造后,九州玻璃厂不仅解决了温度恒定的问题,而且一下子成了污染排放的“环保标兵”。
近些年,随着煤价不断上涨,九州玻璃厂的煤层气燃料显出了低成本的优势。
除了作为工业燃料,晋城市还有全世界最大的煤层气发电站。
6月24日,沁水晋煤瓦斯发电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周社会带记者参观了整个厂区。与火力发电厂不同,煤层气发电厂没有高大的冷却塔,没有面积广阔的储煤场,没有堆积如山的灰渣,占地面积远小于火力发电厂。
沁水晋煤瓦斯发电有限公司总投资近9亿元,装机容量为120兆瓦,年设计发电量为8.4亿千瓦时,于2008年正式发电运营。据周社会介绍,去年,公司全部机组年发电9.0562亿千瓦时,机组有效利用时间超过了7540小时。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009天。利用井下抽放煤层气2.26亿立方米。对于这些成就,周社会列举了一些数据:“与燃煤火力发电相比,相当于节约标煤3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17吨,减少灰渣及粉尘排放12.6万吨。”
除去瓦斯发电的效益外,沁水晋煤瓦斯发电有限公司还利用燃气机组的散热水余热,向整个寺河矿区进行供暖和供热,每年的供热收入也能达到1000余万元。此外,该瓦斯电厂还是国家批准的首批“清洁发展机制”煤层气CDM项目之一。历年来,仅碳排放交易就产生效益1.521亿美元。
去年,晋城二级天达354天
周社会介绍,其实煤层气发电的最大好处在于综合效应,而非仅仅单一的经济效应。
由于当地沁水煤田富集瓦斯,在井下开采过程中,一吨煤可以伴生16立方米的瓦斯气体。如果不对这些瓦斯进行处理,遇到明火,瓦斯极易产生爆炸。而如果将瓦斯向空气直接进行排放,瓦斯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之多。
将井下的“杀手”抽采出来,并作为能源进行燃烧发电,这本身就是变废为宝、变害为利的一个过程。
据常健峰介绍,目前晋城市地面煤层气的抽采能力已经达到30亿立方米。按照使用原则,煤层气抽采后将首先保证民用,然后才是工业使用。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晋城市的煤层气覆盖率将达到60%以上,实现镇镇通气。
除去居民管道燃气的应用,全市餐饮、洗浴、区域供暖也将大面积实现“气化”。
煤层气的应用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能源结构,减轻对煤炭能源的依赖性,最为关键的是作为清洁能源,煤层气燃烧后零污染,对城市环保工作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和支撑。
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晋城市的环境状况也曾一度让当地政府头疼不已。然而,如今随着煤层气的推广、应用,晋城市完全脱离了与煤相关的“黑色形象”。2010年,晋城市的二级空气质量天数从2005年的258天增至354天,其中一级天数达到了104天。晋城市的煤层气综合利用工程,还先后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联合国的“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相关链接
居民用煤层气的安全性
1、比空气比重小,泄漏时向上扩散,不易聚集。
2、人体少量吸入不会致命,赢得更多自救和求救的时间。
一户家庭使用不同燃料的效能比较
煤层气
热值:8400大卡/立方单价:0.48元/立方(40%纯度)平均每月费用:30元
罐装石油液化气
热值:3000大卡/立方单价:115元/13公斤平均每月费用:90元
标准煤
热值:7000大卡/公斤单价:800元/吨平均每月费用:100元
天然气
热值:8400大卡/立方单价:2.1元/立方平均每月费用:60元
出租车燃油燃气费用对比
燃油(93#)
单价:7.48元/升百公里燃用量:10升年燃料费用(10万公里):74800元
燃气(煤层气)
单价:3.4元/立方百公里燃用量:110立方年燃料费用(10万公里):34000元
一直以来,我省的能源结构表现为“一煤独大”。过度依赖煤炭,能源结构单一使得山西环境负荷超载,安全警钟长鸣。
在我省的“十二五”规划中,“气化山西”是再造一个新山西的重要内容。按照构想,到2015年我省气化资源年供给量将达到200亿立方米以上。届时,我省将在家用、取暖、车用、发电、工业利用等各方面为百姓创造气化条件。“气化山西”真正从蓝图走到了百姓身边。“气化山西”将成为我们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与方便。
记者据悉,山西省发改委本月已经将“气化山西”的规划构想和实施方案基本编制完成,待省委、省政府审核通过后,我省“气化山西”的宏伟蓝图将正式绘就。
“气化山西”五个全覆盖
按照规划,我省未来将努力实现气源管网对市县和建制镇全覆盖、重点工业用户全覆盖、重点旅游区全覆盖。在推进城镇人口使用清洁能源的同时,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力度,发展大中小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提高沼气综合利用水平。
据悉,到2015年年底,我省119个县市区将全部实现气化,全省将实现气源管网对市县全覆盖、对建制镇全覆盖、对干线公路沿线全覆盖、对重点工业用户全覆盖和对重点旅游景区全覆盖。普通老百姓将均有条件使用天然气或煤层气。届时,全省11个地市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市都将拥有加气站,全省天然气加气站网络将基本形成,加气难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据山西省发改委负责气化山西工作的地区处负责人介绍,“我省发展气化山西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优化能源结构,丰富我省作为全国能源基地的内涵。”
据悉,目前在“四气”当中,我省在煤层气发展方面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煤层气上、中、下游产业发展的构架已经基本成形。
除去上述重点发展的“四气”以外,事实上我省目前还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大中小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提高沼气的综合利用水平。然而,沼气受到气源分散,发展难成规模的限制,目前还只能作为“四气”发展的一种补充。
“节能减排”一举两得
据已探明的煤层气储量而言,我省是全国煤层气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也是全国最具潜力的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煤层气资源勘探范围、勘探程度、探明储量均列全国首位。目前,全省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总量约10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3。其中,仅沁水煤田和河东煤田的煤层气资源量就占到了全省煤层气资源总量的93.26%,是山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的两大重点区域。
除了蕴含丰富的煤层气,据相关专家介绍,目前我省已经开始勘探和寻找天然气资源。就现有资源而言,我省已建成陕京一线、陕京二线、陕京三线、西气东输、榆济线共5条国家级天然气过境主干管线。预计,全省天然气供气量2015年可达60亿立方米、2020年可达100亿立方米,应用前景广泛。
此外,作为焦炭第一大省,我省焦炉煤气的可利用量巨大。焦炉煤气是焦炭生产过程中副产品。目前,我省虽然已可利用约110余亿立方米,但每年仍有40亿立方米资源尚待利用。另外,根据省政府与中海油的协议,到2015年我省将在大同建设年产能4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到2020年将建设年产能12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
据预测,到2015年,我省“四气”资源年供给量可达200亿立方米以上;到2020年,“四气”年供给量可达到350亿立方米以上。
由于“四气”燃烧后的废弃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负载,这对于山西来说,无疑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事情。
以煤层气利用为例。据测算,用50亿立方米煤层气来替代煤炭,可减少灰尘排放99万吨,减少飞尘排放6300吨。以1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应用为例,可减排二氧化碳2260万吨,二氧化硫5.4万吨,二氧化氮6.4万吨,灰尘198万吨,飞灰1.26万吨。这些污染物相当于5000万吨原煤燃烧产生的排放量。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气化能源对煤炭能源的逐步替代,我省实现净化发展、还一个碧水蓝天的环境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四气合一传输技术问题已解决
要想实现县县通气,建设遍布全省的气体能源运输管网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省发改委官员介绍,建设气体运输管网是我省推进“气化山西”的主要工作。根据规划,未来我省将建设“三纵十一横”的主要输气管道,形成动脉输气管网和支线输气管网相结合的气源运输网络。目前我省四气合一进行传输的技术性问题已经解决,在已经铺设的气体运输管网中,四气已经可以实现混合运输。
目前我省已建成管网1800公里,年输气能力超过65亿立方米,覆盖全省十一市的六十七个县 市、区 ,惠及四百万人。其中横向过境天然气线路总长918公里。此外,依托三条途经山西的国家级天然气主干管网,我省已建成的省级主干管网和省级支线管网共882公里:应县―金沙滩、金沙滩―大同、大盂―太原、大盂―原平、太原―平遥、临汾―霍州、临汾―新绛―河津、新绛―运城、盂县―阳泉、端氏―晋城10条输气干线管线,年输气能力42亿立方米。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我省规划的气源输送管网中,三纵是主要的输气干线。其中中线管道连接了我省主要的经济发展带,将大同―太原―平遥―运城几个全省经济的增长极连接起来。东线和西线则分别贯穿了沁水和河东煤田,将全省主要的煤层气和焦炉煤气气源连接起来。
“先行先试”突破瓶颈
目前,由于我省在煤层气开采方面还存在采煤权和采气权不协调的地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省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据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在我省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框架内,在国家各相关部委的支持下,我省将采取先行先试,加大推进力度,逐步解决制约煤层气产业发展的瓶颈。
按照规划,在气化山西实施后,以“四气”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将成为我省与煤、电相并列的能源种类。届时,我省的能源基地基础将更为强大。能源结构转变后,建设美化、绿化、净化山西的步伐也会加快。
目前,我省已将煤层气等气体清洁能源发展列为9大新兴产业之一,未来也是我省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煤层气在燃料、发电、车用、化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更为重要的是,抽采煤层气本身是对煤矿安全最大的技术支持。
我省目前正从煤层气地面勘探开发、煤层气井下抽采利用、管网建设、加气站建设、焦炉煤气分离甲烷示范工程建设、煤制天然气示范工程建设等6个方面推进“四气”产业发展。
为确保“气化山西”目标的顺利完成,我省出台了“四气”产业有关投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对重点项目,将采取入股、贴息等方式给予资金支持,市、县两级政府也将拿出部分资金支持本地区重点项目建设。山西支持对“四气”开发利用企业通过债券、上市和争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同时,鼓励重点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并开放煤层气勘探、开发、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领域,鼓励民营资本介入。
这一切都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气化山西”大步疾行。
“三纵十一横”输气管道
三纵:
西线为贯穿河东煤层气气田的长输管道,具体为:乡宁--柳林--临县--保德输气管道。
东线为贯穿沁水煤层气气田的长输管道,具体为:长治--和顺--阳泉长输管道。
中线为沿大运路贯穿我省中部的长输管道,具体为:大同--太原--平遥--运城长输管道。
十一横:
陕京一线(陕西―北京)、陕京二线、陕京三线、榆济线(陕西榆林至济南)、西气东输管线、应县―张家口线、大同―中海油管道、河津―侯马―沁水长输管道(南线)、柳林―介休―太原―阳泉长输管道(中线)、保德―原平长输管道(北线)、洪洞―安泽―长治管道。(山西晚报)
一个城市样本
山西之长在于“煤”,从产业结构,到能源结构,“一煤独大”可以说是精准概括。但长期以来,山西形象为煤所累也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我省并不缺少“气”的资源。且不说其他,仅仅就已探明的煤层气储量而言,我省是全国煤层气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正基于此,省委书记袁纯清指出:“气化山西,是一个产业工程,更是造福于民的生态工程。就是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煤层气、焦炉煤气、煤制天然气和过境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同时可以大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气化山西”大步疾行,显然已非限于决策层面的宏大叙事,而且和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利益攸关,关乎每一个普通山西人的福祉。
6月的晋城,漫山葱郁,一座座抽采煤层气的“磕头机”悠闲地在山坡上工作。在整个晋城市,有超过9000辆汽车、15万户居民、数百座工厂和发电厂都在使用煤层气。守着富集煤层气的沁水煤田,晋城市目前已经成为全国煤层气抽采和利用最为充分的地区。
煤层气,就是俗称的“瓦斯”。因为常与煤炭伴生,并极易爆炸,煤层气一直被视为是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如今,随着抽采和利用煤层气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晋城,这个曾经的“杀手”俨然成为当地人的“福气”。
农民家里的灶台革命
刘积厚今年已经60多岁了,住在晋城市嘉峰镇李庄村。这个村子紧挨着一座煤层气抽采集束站。6月24日中午,记者来到他家。干净整洁的院子,并没有山西农村家庭常见的煤堆,取而代之的是一根细细的输气管道。
刘积厚的老伴告诉记者:“我们这里虽然是农村,可其实比城里还要方便,做饭时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生火、捣炭。如今用上了煤层气,拧开阀门,一点火就行。”事实上,在整个晋城市有超过15万户的居民用上了管道煤层气。在晋城市区,煤层气使用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0%。
晋城市发改委能源处负责煤层气工作的常健峰科长介绍:“目前,晋城市市区的燃气用煤层气销售价格只有0.48元/立方,靠近气源的嘉峰镇等几个地方的销售价格要更便宜一些。”据计算,这样的价格,比同等热值的天然气要便宜近一半,比灌装液化石油气价格便宜了2/3还多。
除了做饭,刘积厚家里的供暖也是依靠煤层气。“你看,这上下两层楼全部是暖气,买一台几百块钱的燃气锅炉,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不用再像以前一样把火炉蹲在家里,还省去了倒炉灰、砸炭块的工夫。”为了减轻村民的负担,刘积厚所在的李家庄已经负担了全村居民的所有燃气使用费。
出租车司机的燃料账本
在晋城,煤层气另一个广泛的应用是在交通领域。据常健峰介绍,目前晋城市以煤层气为动力的汽车有9000余辆。市区具备条件的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已经全部实现了气化。下一步,所有公交车将全部由燃油改为燃气。
6月24日中午,晋ET0520的出租车正在晋城市泽州公园附近一家加气站加气。与加油数百元一次的花费不同,这辆车加满一次气只需要30元左右。司机说:“晋城市出租车5元/2公里的起步价和1.2元/公里的运营单价可能是全省最低的。这全依赖出租车是燃气而非燃油。”经过改装,这辆出租车一次可加注10立方米的煤层气,加满后可行驶100公里。而目前晋城市的车用煤层气价格为3.4元/立方米。
以目前93#汽油7.48元/升的价格计算,加注煤层气比使用汽油要便宜一半。“如果是在市区行驶,汽车的起步性能和持续动力都没有问题。如果我一年跑10万公里,光用气这一项就可以省下4万元的运营成本。”晋ET0520的出租车司机说。
在晋城,许多私家车主也改装了自己的汽车,同时许多原装的油气两用车在销售和使用。晋ERP001的车主邀请记者观看了他的油气两用车。与普通燃油车相比,油气两用车是在后备厢加装了一个储气罐。点火起步时使用燃油,行驶途中使用燃气。“能省一半的费用,一个月200元左右的汽车燃料费。”这位车主说:“改装费用为3000-4000元,原装油气两用车,一般较燃油车贵3000元左右。”“晋城许多载重卡车也是以煤层气为燃料。”常健峰说:“煤层气管道和加气站的辐射半径,是决定煤层气汽车能否广泛应用的关键。目前,晋城市周边的长治、焦作、郑州等市都已经有了煤层气加气站。煤层气加气的辐射半径也已经能够达到300公里以上。”
晋城市未来将在沁水县和晋城市区建设全覆盖的煤层气加气站。届时,在晋城市加气将和加油一样方便。
工业企业的环保效应
除去民用领域,煤层气在工业领域有更为广泛的应用。
据介绍,煤层气作为燃料在玻璃和陶瓷器皿的烧制工艺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早在2007年,晋城市九州玻璃厂就将自己烧制玻璃的燃煤窑炉改为燃气窑炉。由于煤层气热值高、燃烧稳定,所以它能够满足制作玻璃器皿最重要的条件――恒定温度。在经过窑炉改造后,九州玻璃厂不仅解决了温度恒定的问题,而且一下子成了污染排放的“环保标兵”。
近些年,随着煤价不断上涨,九州玻璃厂的煤层气燃料显出了低成本的优势。
除了作为工业燃料,晋城市还有全世界最大的煤层气发电站。
6月24日,沁水晋煤瓦斯发电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周社会带记者参观了整个厂区。与火力发电厂不同,煤层气发电厂没有高大的冷却塔,没有面积广阔的储煤场,没有堆积如山的灰渣,占地面积远小于火力发电厂。
沁水晋煤瓦斯发电有限公司总投资近9亿元,装机容量为120兆瓦,年设计发电量为8.4亿千瓦时,于2008年正式发电运营。据周社会介绍,去年,公司全部机组年发电9.0562亿千瓦时,机组有效利用时间超过了7540小时。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009天。利用井下抽放煤层气2.26亿立方米。对于这些成就,周社会列举了一些数据:“与燃煤火力发电相比,相当于节约标煤3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17吨,减少灰渣及粉尘排放12.6万吨。”
除去瓦斯发电的效益外,沁水晋煤瓦斯发电有限公司还利用燃气机组的散热水余热,向整个寺河矿区进行供暖和供热,每年的供热收入也能达到1000余万元。此外,该瓦斯电厂还是国家批准的首批“清洁发展机制”煤层气CDM项目之一。历年来,仅碳排放交易就产生效益1.521亿美元。
去年,晋城二级天达354天
周社会介绍,其实煤层气发电的最大好处在于综合效应,而非仅仅单一的经济效应。
由于当地沁水煤田富集瓦斯,在井下开采过程中,一吨煤可以伴生16立方米的瓦斯气体。如果不对这些瓦斯进行处理,遇到明火,瓦斯极易产生爆炸。而如果将瓦斯向空气直接进行排放,瓦斯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之多。
将井下的“杀手”抽采出来,并作为能源进行燃烧发电,这本身就是变废为宝、变害为利的一个过程。
据常健峰介绍,目前晋城市地面煤层气的抽采能力已经达到30亿立方米。按照使用原则,煤层气抽采后将首先保证民用,然后才是工业使用。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晋城市的煤层气覆盖率将达到60%以上,实现镇镇通气。
除去居民管道燃气的应用,全市餐饮、洗浴、区域供暖也将大面积实现“气化”。
煤层气的应用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能源结构,减轻对煤炭能源的依赖性,最为关键的是作为清洁能源,煤层气燃烧后零污染,对城市环保工作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和支撑。
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晋城市的环境状况也曾一度让当地政府头疼不已。然而,如今随着煤层气的推广、应用,晋城市完全脱离了与煤相关的“黑色形象”。2010年,晋城市的二级空气质量天数从2005年的258天增至354天,其中一级天数达到了104天。晋城市的煤层气综合利用工程,还先后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联合国的“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相关链接
居民用煤层气的安全性
1、比空气比重小,泄漏时向上扩散,不易聚集。
2、人体少量吸入不会致命,赢得更多自救和求救的时间。
一户家庭使用不同燃料的效能比较
煤层气
热值:8400大卡/立方单价:0.48元/立方(40%纯度)平均每月费用:30元
罐装石油液化气
热值:3000大卡/立方单价:115元/13公斤平均每月费用:90元
标准煤
热值:7000大卡/公斤单价:800元/吨平均每月费用:100元
天然气
热值:8400大卡/立方单价:2.1元/立方平均每月费用:60元
出租车燃油燃气费用对比
燃油(93#)
单价:7.48元/升百公里燃用量:10升年燃料费用(10万公里):74800元
燃气(煤层气)
单价:3.4元/立方百公里燃用量:110立方年燃料费用(10万公里):34000元
一直以来,我省的能源结构表现为“一煤独大”。过度依赖煤炭,能源结构单一使得山西环境负荷超载,安全警钟长鸣。
在我省的“十二五”规划中,“气化山西”是再造一个新山西的重要内容。按照构想,到2015年我省气化资源年供给量将达到200亿立方米以上。届时,我省将在家用、取暖、车用、发电、工业利用等各方面为百姓创造气化条件。“气化山西”真正从蓝图走到了百姓身边。“气化山西”将成为我们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与方便。
记者据悉,山西省发改委本月已经将“气化山西”的规划构想和实施方案基本编制完成,待省委、省政府审核通过后,我省“气化山西”的宏伟蓝图将正式绘就。
“气化山西”五个全覆盖
按照规划,我省未来将努力实现气源管网对市县和建制镇全覆盖、重点工业用户全覆盖、重点旅游区全覆盖。在推进城镇人口使用清洁能源的同时,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力度,发展大中小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提高沼气综合利用水平。
据悉,到2015年年底,我省119个县市区将全部实现气化,全省将实现气源管网对市县全覆盖、对建制镇全覆盖、对干线公路沿线全覆盖、对重点工业用户全覆盖和对重点旅游景区全覆盖。普通老百姓将均有条件使用天然气或煤层气。届时,全省11个地市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市都将拥有加气站,全省天然气加气站网络将基本形成,加气难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据山西省发改委负责气化山西工作的地区处负责人介绍,“我省发展气化山西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优化能源结构,丰富我省作为全国能源基地的内涵。”
据悉,目前在“四气”当中,我省在煤层气发展方面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煤层气上、中、下游产业发展的构架已经基本成形。
除去上述重点发展的“四气”以外,事实上我省目前还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大中小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提高沼气的综合利用水平。然而,沼气受到气源分散,发展难成规模的限制,目前还只能作为“四气”发展的一种补充。
“节能减排”一举两得
据已探明的煤层气储量而言,我省是全国煤层气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也是全国最具潜力的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煤层气资源勘探范围、勘探程度、探明储量均列全国首位。目前,全省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总量约10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3。其中,仅沁水煤田和河东煤田的煤层气资源量就占到了全省煤层气资源总量的93.26%,是山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的两大重点区域。
除了蕴含丰富的煤层气,据相关专家介绍,目前我省已经开始勘探和寻找天然气资源。就现有资源而言,我省已建成陕京一线、陕京二线、陕京三线、西气东输、榆济线共5条国家级天然气过境主干管线。预计,全省天然气供气量2015年可达60亿立方米、2020年可达100亿立方米,应用前景广泛。
此外,作为焦炭第一大省,我省焦炉煤气的可利用量巨大。焦炉煤气是焦炭生产过程中副产品。目前,我省虽然已可利用约110余亿立方米,但每年仍有40亿立方米资源尚待利用。另外,根据省政府与中海油的协议,到2015年我省将在大同建设年产能4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到2020年将建设年产能12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
据预测,到2015年,我省“四气”资源年供给量可达200亿立方米以上;到2020年,“四气”年供给量可达到350亿立方米以上。
由于“四气”燃烧后的废弃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负载,这对于山西来说,无疑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事情。
以煤层气利用为例。据测算,用50亿立方米煤层气来替代煤炭,可减少灰尘排放99万吨,减少飞尘排放6300吨。以1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应用为例,可减排二氧化碳2260万吨,二氧化硫5.4万吨,二氧化氮6.4万吨,灰尘198万吨,飞灰1.26万吨。这些污染物相当于5000万吨原煤燃烧产生的排放量。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气化能源对煤炭能源的逐步替代,我省实现净化发展、还一个碧水蓝天的环境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四气合一传输技术问题已解决
要想实现县县通气,建设遍布全省的气体能源运输管网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省发改委官员介绍,建设气体运输管网是我省推进“气化山西”的主要工作。根据规划,未来我省将建设“三纵十一横”的主要输气管道,形成动脉输气管网和支线输气管网相结合的气源运输网络。目前我省四气合一进行传输的技术性问题已经解决,在已经铺设的气体运输管网中,四气已经可以实现混合运输。
目前我省已建成管网1800公里,年输气能力超过65亿立方米,覆盖全省十一市的六十七个县 市、区 ,惠及四百万人。其中横向过境天然气线路总长918公里。此外,依托三条途经山西的国家级天然气主干管网,我省已建成的省级主干管网和省级支线管网共882公里:应县―金沙滩、金沙滩―大同、大盂―太原、大盂―原平、太原―平遥、临汾―霍州、临汾―新绛―河津、新绛―运城、盂县―阳泉、端氏―晋城10条输气干线管线,年输气能力42亿立方米。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我省规划的气源输送管网中,三纵是主要的输气干线。其中中线管道连接了我省主要的经济发展带,将大同―太原―平遥―运城几个全省经济的增长极连接起来。东线和西线则分别贯穿了沁水和河东煤田,将全省主要的煤层气和焦炉煤气气源连接起来。
“先行先试”突破瓶颈
目前,由于我省在煤层气开采方面还存在采煤权和采气权不协调的地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省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据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在我省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框架内,在国家各相关部委的支持下,我省将采取先行先试,加大推进力度,逐步解决制约煤层气产业发展的瓶颈。
按照规划,在气化山西实施后,以“四气”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将成为我省与煤、电相并列的能源种类。届时,我省的能源基地基础将更为强大。能源结构转变后,建设美化、绿化、净化山西的步伐也会加快。
目前,我省已将煤层气等气体清洁能源发展列为9大新兴产业之一,未来也是我省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煤层气在燃料、发电、车用、化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更为重要的是,抽采煤层气本身是对煤矿安全最大的技术支持。
我省目前正从煤层气地面勘探开发、煤层气井下抽采利用、管网建设、加气站建设、焦炉煤气分离甲烷示范工程建设、煤制天然气示范工程建设等6个方面推进“四气”产业发展。
为确保“气化山西”目标的顺利完成,我省出台了“四气”产业有关投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对重点项目,将采取入股、贴息等方式给予资金支持,市、县两级政府也将拿出部分资金支持本地区重点项目建设。山西支持对“四气”开发利用企业通过债券、上市和争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同时,鼓励重点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并开放煤层气勘探、开发、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领域,鼓励民营资本介入。
这一切都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气化山西”大步疾行。
“三纵十一横”输气管道
三纵:
西线为贯穿河东煤层气气田的长输管道,具体为:乡宁--柳林--临县--保德输气管道。
东线为贯穿沁水煤层气气田的长输管道,具体为:长治--和顺--阳泉长输管道。
中线为沿大运路贯穿我省中部的长输管道,具体为:大同--太原--平遥--运城长输管道。
十一横:
陕京一线(陕西―北京)、陕京二线、陕京三线、榆济线(陕西榆林至济南)、西气东输管线、应县―张家口线、大同―中海油管道、河津―侯马―沁水长输管道(南线)、柳林―介休―太原―阳泉长输管道(中线)、保德―原平长输管道(北线)、洪洞―安泽―长治管道。(山西晚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