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循环让“黑色矿山”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2012-07-18 17:00:25 来源:中国网
A-
A+
电力18讯:
“以前没有合理利用资源,只把煤炭挖出来运走,剩下的矸石堆得成了小山,不仅影响环境,还给矿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7月12日,华蓥市天池镇王家坝村村民陈文全说。
近年来,华蓥市认真实施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中,通过开源、节流、增效,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闯出了一条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没有矸石山的煤矿”
“这还是煤矿吗?现在一点煤尘都没有,简直就是个花园嘛!”7月12日,几年前曾在李子垭煤上班的广安区化龙乡农民工刘怀周故地重游时发出感叹。
走进观音溪镇李子垭煤矿,只见昔日堆积的黑色矸石山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矿区群众休闲娱乐的度假广场。
煤炭是华蓥市的主要矿产资源,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煤炭的开发和利用,既对华蓥市社会经济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当地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开采煤矿过程中留下的煤矸石,就是让当地政府和群众颇为头疼的主要废弃物之一。
据华蓥市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管理负责人柏松万介绍,煤矸石主要由炭质泥岩、泥岩、粉砂岩、砂岩等岩石组成的混合物,煤矸石废弃、堆积侵占大量土地,矸石山的淋溶水渗入地下,不仅污染地下水源和江河,还危害农作物和水产养殖业,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如何将煤矸石变废为宝?华蓥市根据实际情况,探索了发电和做水泥、页岩砖、混凝土原材料等利用途径,形成了一定的开发规模和综合利用系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悉,该市现有30个煤矿企业,年排放矸石约63万吨,根据矿区煤矸石年排放量,华蓥市先后建成了总装机容量为18000KW的绿水洞煤矸石发电厂和李子垭煤矸石发电厂两个矸石发电综合企业,仅这两个电厂煤矸石利用量每年就接近20万吨,实现煤矸石发电达7000万千瓦时/年,而煤矸石发电所剩下的炉渣也直接用于当地水泥企业生产水泥所需的配料。
同时,以煤矸石为骨料,配入矸石砂、硅酸盐水泥等原料制成煤矸石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的密度低20%左右,是高层建筑的优质材料;以煤矸石、粉煤灰为原料,生产出的承重空心砖和非承重空心砖,符合国家对新型墙体材料的要求,解决了矿区两大废物的利用问题。
“现在,华蓥市各大煤矿,再也看不到一座矸石山,更看不到弥漫空中的粉煤灰,真正走上了‘绿色’矿山的发展之路,”柏松万在谈到现在的矿山环境时说,“目前,华蓥市内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基本实现了有效利用,占应利用的100%,实现了矿产资源‘绿色’开采。”
昔日“杀手”变“宝贝”
“瓦斯,被公认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杀手’。多年来,大家‘谈瓦斯色变’,却忽视了瓦斯还有另一面,那就是瓦斯是非常宝贵的清洁能源,是优质的工业、发电和居民生活燃料。”7月12日,华蓥市煤管局负责人覃恩强介绍说。
据覃恩强介绍,为了降低煤矿井下的瓦斯含量,防止煤与瓦斯突出,采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是矿井瓦斯抽放,即在煤层开采前或开采过程中,在井下采掘巷道中钻孔穿入煤层,在地面通过瓦斯泵造成负压进行抽放,抽采出的瓦斯基本上被排放到大气中。
为使瓦斯资源实现有效利用,华蓥市按照煤、气共建的思路,加大瓦斯抽采技术攻关力度,解决煤层气透气性低造成瓦斯抽采率达标困难等问题,提高瓦斯抽采率,确保瓦斯发电站对原料所需。
近年来,华蓥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先后攻克了瓦斯灾害治理和提高抽采率等10余项研究项目,其中“顺层深孔预裂爆破在瓦斯抽放中的应用研究”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瓦斯抽采率由20%提高到了41%,超过了瓦斯抽采规定目标,为瓦斯发电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目前,仅广能公司已建成4座瓦斯发电站,总装机容量达8000千瓦,年利用瓦斯超过1200万立方米,发电2200余万千瓦时,瓦斯利用率达66%,年节约标煤超过7000吨,使有害的瓦斯实现了合理利用,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利用集约化节约化目标。
周松林 江显兵
“以前没有合理利用资源,只把煤炭挖出来运走,剩下的矸石堆得成了小山,不仅影响环境,还给矿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7月12日,华蓥市天池镇王家坝村村民陈文全说。
近年来,华蓥市认真实施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中,通过开源、节流、增效,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闯出了一条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没有矸石山的煤矿”
“这还是煤矿吗?现在一点煤尘都没有,简直就是个花园嘛!”7月12日,几年前曾在李子垭煤上班的广安区化龙乡农民工刘怀周故地重游时发出感叹。
走进观音溪镇李子垭煤矿,只见昔日堆积的黑色矸石山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矿区群众休闲娱乐的度假广场。
煤炭是华蓥市的主要矿产资源,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煤炭的开发和利用,既对华蓥市社会经济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当地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开采煤矿过程中留下的煤矸石,就是让当地政府和群众颇为头疼的主要废弃物之一。
据华蓥市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管理负责人柏松万介绍,煤矸石主要由炭质泥岩、泥岩、粉砂岩、砂岩等岩石组成的混合物,煤矸石废弃、堆积侵占大量土地,矸石山的淋溶水渗入地下,不仅污染地下水源和江河,还危害农作物和水产养殖业,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如何将煤矸石变废为宝?华蓥市根据实际情况,探索了发电和做水泥、页岩砖、混凝土原材料等利用途径,形成了一定的开发规模和综合利用系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悉,该市现有30个煤矿企业,年排放矸石约63万吨,根据矿区煤矸石年排放量,华蓥市先后建成了总装机容量为18000KW的绿水洞煤矸石发电厂和李子垭煤矸石发电厂两个矸石发电综合企业,仅这两个电厂煤矸石利用量每年就接近20万吨,实现煤矸石发电达7000万千瓦时/年,而煤矸石发电所剩下的炉渣也直接用于当地水泥企业生产水泥所需的配料。
同时,以煤矸石为骨料,配入矸石砂、硅酸盐水泥等原料制成煤矸石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的密度低20%左右,是高层建筑的优质材料;以煤矸石、粉煤灰为原料,生产出的承重空心砖和非承重空心砖,符合国家对新型墙体材料的要求,解决了矿区两大废物的利用问题。
“现在,华蓥市各大煤矿,再也看不到一座矸石山,更看不到弥漫空中的粉煤灰,真正走上了‘绿色’矿山的发展之路,”柏松万在谈到现在的矿山环境时说,“目前,华蓥市内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基本实现了有效利用,占应利用的100%,实现了矿产资源‘绿色’开采。”
昔日“杀手”变“宝贝”
“瓦斯,被公认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杀手’。多年来,大家‘谈瓦斯色变’,却忽视了瓦斯还有另一面,那就是瓦斯是非常宝贵的清洁能源,是优质的工业、发电和居民生活燃料。”7月12日,华蓥市煤管局负责人覃恩强介绍说。
据覃恩强介绍,为了降低煤矿井下的瓦斯含量,防止煤与瓦斯突出,采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是矿井瓦斯抽放,即在煤层开采前或开采过程中,在井下采掘巷道中钻孔穿入煤层,在地面通过瓦斯泵造成负压进行抽放,抽采出的瓦斯基本上被排放到大气中。
为使瓦斯资源实现有效利用,华蓥市按照煤、气共建的思路,加大瓦斯抽采技术攻关力度,解决煤层气透气性低造成瓦斯抽采率达标困难等问题,提高瓦斯抽采率,确保瓦斯发电站对原料所需。
近年来,华蓥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先后攻克了瓦斯灾害治理和提高抽采率等10余项研究项目,其中“顺层深孔预裂爆破在瓦斯抽放中的应用研究”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瓦斯抽采率由20%提高到了41%,超过了瓦斯抽采规定目标,为瓦斯发电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目前,仅广能公司已建成4座瓦斯发电站,总装机容量达8000千瓦,年利用瓦斯超过1200万立方米,发电2200余万千瓦时,瓦斯利用率达66%,年节约标煤超过7000吨,使有害的瓦斯实现了合理利用,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利用集约化节约化目标。
周松林 江显兵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