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脱硫产业“十一五”迎来发展机遇
2006-08-18 09:21:3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来源:银联信
摘要:环境问题是未来最重大的民生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家陆续颁布了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出台一系列的条例和法规,大力推进了烟气脱硫和脱硝的产业化发展,为我国烟气脱硫业创造了巨大的投资机会。"十一五"时期约有3亿千瓦燃煤机组需要安装烟气脱硫设施,而国家环保总局对发电项目强制实行烟气脱硫的规定,更使烟气脱硫产业在"十一五"时期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我国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迫切性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所造成的酸雨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酸雨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污染区域逐年扩大,目前我国的酸雨面积已达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成为世界上降水酸化程度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在我国电源结构中,火电设备容量占总装机的75%以上,在2010年全国总装机容量达到540GW,火电装机容量约为400GW以上,需要电煤约10亿吨。到2020年预计火电装机在600GW左右,约需煤炭14亿吨。据国家环保总局《火电厂烟气脱硫关键技术与设备国产化规划要点(2000-2010年)》介绍,在目前的火电用煤平均含硫量为1.03%。如果不加处理,到2010年我国仅火力发电就会造成二氧化硫排放约10000万吨。
而早在1998年,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已经达到2090万吨,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硫排放最多的国家。而在1995年我国由于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造成农作物、森林和人体健康等方面的经济损失就约为1100多亿元。烟气脱硫就是要将燃煤电厂烟气排放中的二氧化硫去掉。由于二氧化硫是酸性气体,在空气中与水接触就形成了酸,最后以酸雨的形式在降落到地面,对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作用。烟气脱硫是国家"十五"规划重要的环保领域。
到2010年之前,全国需要进行脱硫项目的煤电装机为2.21亿千瓦,按照目前每千瓦350元的价格估算,总市场容量将达到780亿左右,在5到6年的时间内,年均市场容量将达到130亿左右。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将有约3亿千瓦燃煤机组需要安装烟气脱硫设施,以保证完成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十五"末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为推动电力环保,国家出台了脱硫电厂上网电价每千瓦时提高1分5厘等支持政策。
在近期召开的"首次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化发展情况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表示,电力工业是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行业,超过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50%,除了关停小火电机组,烟气脱硫在削减任务中的作用将占据90%。为此,国家将力推火电厂脱硫产业化,今后还将进一步加大对环保技术及装备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及政策支持力度。
银联信分析:
为促进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健康发展,2005年5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加快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未来三年的主要任务:建立健全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化市场监管体系,完善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标准体系和主流工艺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后评估等技术标准、规范;主流烟气脱硫设备的本地化率达到95%以上,烟气脱硫设备的可用率达到95%以上;建立有效的中介服务体系和行业自律体系。
《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国内环保脱硫产业技术进步:支持一批烟气脱硫关键技术与设备本地化示范项目,尽快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脱硫工艺技术,提高烟气脱硫工艺技术与设备本地化率和装备水平。
继续支持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硫技术。对拥有发展潜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已完成50MW及以上机组试验工程的脱硫技术,国家将加以重点扶持,组织落实更大容量机组的示范工程或试验工程建设,并加大推广应用力度。继续推进脱硫专用设备本地化。对由于技术或加工制造能力原因致使目前尚不能本地化的脱硫专用设备,应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协调、加快技术引进,扶持科研设计单位、设备制造商或脱硫工程公司联合开发,并在资金和项目上予以支持。
在刺激需求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电价支持政策,对安装并按规定运行烟气脱硫设施的机组,提高上网电价。同时要求安装烟气脱硫设施的机组优先上网,年发电时间可高于没有安装烟气脱硫设施的机组等,这些政策性措施将有效促进烟气脱硫产业的发展。
因此我们认为,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行业背景下,脱硫从业企业的经营将在"十一五"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特别是那些拥有技术及人才储备的行业龙头企业将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摘要:环境问题是未来最重大的民生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家陆续颁布了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出台一系列的条例和法规,大力推进了烟气脱硫和脱硝的产业化发展,为我国烟气脱硫业创造了巨大的投资机会。"十一五"时期约有3亿千瓦燃煤机组需要安装烟气脱硫设施,而国家环保总局对发电项目强制实行烟气脱硫的规定,更使烟气脱硫产业在"十一五"时期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我国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迫切性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所造成的酸雨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酸雨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污染区域逐年扩大,目前我国的酸雨面积已达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成为世界上降水酸化程度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在我国电源结构中,火电设备容量占总装机的75%以上,在2010年全国总装机容量达到540GW,火电装机容量约为400GW以上,需要电煤约10亿吨。到2020年预计火电装机在600GW左右,约需煤炭14亿吨。据国家环保总局《火电厂烟气脱硫关键技术与设备国产化规划要点(2000-2010年)》介绍,在目前的火电用煤平均含硫量为1.03%。如果不加处理,到2010年我国仅火力发电就会造成二氧化硫排放约10000万吨。
而早在1998年,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已经达到2090万吨,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硫排放最多的国家。而在1995年我国由于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造成农作物、森林和人体健康等方面的经济损失就约为1100多亿元。烟气脱硫就是要将燃煤电厂烟气排放中的二氧化硫去掉。由于二氧化硫是酸性气体,在空气中与水接触就形成了酸,最后以酸雨的形式在降落到地面,对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作用。烟气脱硫是国家"十五"规划重要的环保领域。
到2010年之前,全国需要进行脱硫项目的煤电装机为2.21亿千瓦,按照目前每千瓦350元的价格估算,总市场容量将达到780亿左右,在5到6年的时间内,年均市场容量将达到130亿左右。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将有约3亿千瓦燃煤机组需要安装烟气脱硫设施,以保证完成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十五"末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为推动电力环保,国家出台了脱硫电厂上网电价每千瓦时提高1分5厘等支持政策。
在近期召开的"首次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化发展情况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表示,电力工业是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行业,超过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50%,除了关停小火电机组,烟气脱硫在削减任务中的作用将占据90%。为此,国家将力推火电厂脱硫产业化,今后还将进一步加大对环保技术及装备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及政策支持力度。
银联信分析:
为促进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健康发展,2005年5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加快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未来三年的主要任务:建立健全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化市场监管体系,完善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标准体系和主流工艺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后评估等技术标准、规范;主流烟气脱硫设备的本地化率达到95%以上,烟气脱硫设备的可用率达到95%以上;建立有效的中介服务体系和行业自律体系。
《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国内环保脱硫产业技术进步:支持一批烟气脱硫关键技术与设备本地化示范项目,尽快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脱硫工艺技术,提高烟气脱硫工艺技术与设备本地化率和装备水平。
继续支持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硫技术。对拥有发展潜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已完成50MW及以上机组试验工程的脱硫技术,国家将加以重点扶持,组织落实更大容量机组的示范工程或试验工程建设,并加大推广应用力度。继续推进脱硫专用设备本地化。对由于技术或加工制造能力原因致使目前尚不能本地化的脱硫专用设备,应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协调、加快技术引进,扶持科研设计单位、设备制造商或脱硫工程公司联合开发,并在资金和项目上予以支持。
在刺激需求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电价支持政策,对安装并按规定运行烟气脱硫设施的机组,提高上网电价。同时要求安装烟气脱硫设施的机组优先上网,年发电时间可高于没有安装烟气脱硫设施的机组等,这些政策性措施将有效促进烟气脱硫产业的发展。
因此我们认为,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行业背景下,脱硫从业企业的经营将在"十一五"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特别是那些拥有技术及人才储备的行业龙头企业将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