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商情 > 正文

探寻融资难背后的真相|环保业抱怨银行一刀切 期待融资减压

  2018-09-27 22:23:0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突飞猛进的环保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良机的同时,也在进行新一轮大考。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集团董事长赵笠钧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未来两年,环保产业可能会重新洗牌,整个行业新的并购和整合将促使环保产业格局逐步实现向“大而强”转变,行业效益进一步提高。

 

然而重新洗牌也意味着危机与转机并存。在这场大考中,更多考验环保企业的是如何摆脱融资困境以及避免债务违约,这是当前环保企业眼前一道不可避免的难题。

今年以来,盛运环保、神雾环保、凯迪生态等环保企业接连爆发债务危机,甚至出现债务违约问题,而由此导致的环保行业融资难正在进一步加剧。

赵笠钧分析称,当前中国环保行业集中度不高、小而分散,尚未形成巨无霸公司,受经济影响和冲击较大。环保企业亟需资本力量和国家金融部门的支持,以进一步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不过,尽管目前政策驱动力很大,但如果环保企业本身不能健康有序发展,社会资本不能有效进入,环境治理就会面临更大问题。尤其是中小环保企业,目前融资问题仍比较严重。”他告诉经济观察报。

融资难背后

“环保企业之所以会遭遇资本寒冬,很大程度上与其自身盲目投资扩张所累积的债务风险有关。”一位来自环保投资集团的副总经理对经济观察报解释称,今年以来,环保行业债市频频曝“雷”的多是民营环保上市公司,出现资金链断裂及债务违约,机构为规避风险采取“一刀切”。

新时代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文思佶称,在当前金融去杠杆背景下,企业借新还旧难以持续,债务违约风险加剧,而由此造成的发债难、融资难就更加显而易见了。“前几年,在国家政策驱动下,环保企业热衷于PPP项目投资,整个行业也被裹挟进来。”据赵笠钧介绍,环保PPP项目范围不断扩大、体量日渐增大,所需资金越来越多,加上此前银行资金充裕,企业高歌猛进。但事实上项目与融资并不匹配,融资体系未建立,高杠杆累积的债务风险,已逐渐成为环保企业扩张的绊脚石。

赵笠钧认为,银行对环保企业PPP项目贷款存在“一刀切”现象。据他讲,“某银行去年对博天环境PPP项目贷整体授信6.1亿元,到今年减至3亿元,项目贷授信缩水50%。某银行不做PPP项目贷款,即使给PPP项目开具投标保函、履约保函的业务都不行。”

经济观察报记者统计,今年6月以来,博天环境接连中标多个PPP项目,中标金额超过21亿元。赵笠钧对经济观察报坦言,博天环境和行业内其它环保企业面临的问题是类似的,相对来讲,博天环境融资状况会好一些。

9月初,央行行长易纲在民企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上表示,金融部门始终要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在贷款政策、发债政策等金融政策上一视同仁。采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等“几家抬”办法,激发金融机构积极性,畅通政策传导机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期待融资减压

在赵笠钧看来,目前环保企业债务违约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环保企业经营基本面还是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对企业区别对待,合理把控风险,不要搞“一刀切”。政府也应思考如何营造一个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依靠市场力量让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证券一位环保行业分析师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称,目前宏观政策环境在逐步放松,环保企业融资成本会有所减轻,但目前贷款利率仍处于高位,预计三季度后将出现下降趋势。

这位分析师称,对于债务问题严重的环保上市公司,暴露出的违约风险比较大,这极易引发连锁反应和恶性循环,直接影响企业业绩和股价。

前述环保投资集团副总经理也认为,现在环保企业融资难只是暂时的,下一步国家应该会有相关配套政策出台,减轻融资压力。

赵笠钧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政府应针对环保问题,建立绿色银行、绿色基金,有效降低项目融资成本。环保企业投进去,银行能不能安全收到钱,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政府信用。

他认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解决环保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出路。应加强直接融资制度上的支持,为环保企业在资本市场释放更大募资空间。对于PPP投资类项目贷款,应简化担保手续,以项目特许经营权或收费权质押作为贷款条件,剔除母公司担保条件,避免母公司资产负债率等影响项目贷的落地。

申港证券总裁助理兼投行业务管理部总经理吴晶对经济观察报表示,2015年-2020年,全国绿色金融需求或达15-30万亿元,空间巨大。其中,可持续能源、环境基础设施、环境修复、能源以及能源节约和绿色融资需求将达14.6万亿元。在创新性政策安排下,将有更多绿色资本进入环保产业。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董瑞强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凯迪生态“难产”年报终出:问题

2018-07-05

中国火电“绿色改造”工程市场

2015-09-18

热点排行
  • · 中国的电力市场充满巨大环保商机
  • · 水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一届三次成员大会在深圳召开
  • · 神雾环保陷流动性泥潭:预付款飙升 账上仅940万现金
  • · 上海建工与卡万塔能源签协议 共同开发固体废弃物处理市场
  • · 深能环保中标任丘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特许经营项目 项目毗邻雄安新区
  • · 别再说低价竞争是“优胜劣汰”!饿死同行、亏死自己,项目质量谁保证?
  • · 外国能源巨头加快进入煤层气产业
  • · 不能按期支付16凯迪03利息 *ST凯迪逾期债务超93亿元
  • · 菲达环保年报预亏将戴帽 离奇担保惹祸投资者买单
  • · 启迪桑德:财务被质疑被下发问询函 未来还有什么看头?
推荐阅读
  • · 中国火电“绿色改造”工程市场潜力巨大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