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硝、除尘等环保49家产业链公司 97亿项目秘密
  2013-05-22 10:27:09    来源:理财周报 
				
				  A-
				  A+
				
			
				电力18讯: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新兴产业之首,在经过了两年之后进入了实质性的产业化阶段了吗?
本期理财周报将结合上市公司实际投资项目来探讨以大气环保、水处理、固废处理为主的环保产业。
根据理财周报重大项目实验室2013年年报数据,据不完全统计,涉及环保类投资项目投资额超过97亿元。在灰霾天气、石化项目矛盾等环境问题升级的情况下,环保产业是否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大气环保集中在脱硫脱硝
2012年之前,国内大气治理的重点集中在对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减排,与2011年相比,2012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4.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3%,氨氮排放量减少2.5%,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2.8%,超额完成2012年全国环保工作会议制定的目标。
分行业来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样是我国氮氧化物的排放大户,2011年占到全国排放量的66.7%,因此,电力行业仍然是我国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重点领域。
到了今年,大气治理多了一个新的指标:PM2.5排放量。
PM2.5又称细颗粒物,由50%的一次颗粒物和50%的二次颗粒物构成。
其中,一次细颗粒物由燃煤、机动车、扬尘、生物质燃烧等直接排放,二次颗粒物由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气态污染物,经过复杂化学反应形成。
因此,PM2.5治理需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其中工业企业脱硫脱硝除尘、机动车尾气减排为主要治理措施。
在资本市场中,走在前沿的企业会紧跟步伐,开展PM2.5相关项目。
在PM2.5监测设备行业中,受益最大的公司为先河环保,其主营产品为环境监测系统,其中大环境气体监测系统占到营收的55%。
但是,从理财周报重大项目实验室的有关公司的重大项目统计数据来看,目前真正涉及PM2.5项目的公司不多。
因为PM2.5监测目前而言在国内的市场空间很小,产品都是进口为主,有的公司更是直接改造PM10监测设备,因为那样成本更低。
而目前关于PM2.5环保监测的概念那么热,并不排除存在炒作成分。
实际上,对大气治理的投资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领域的,主要集中在脱硫、脱销和除尘。
第二种是集中在新兴领域,包括汽车尾气的发动机节能、车用尿素以及油品质量三大方向。
财通证券分析师赵锴认为,传统领域中的脱硫将会转向非火电行业。
由于我国火电脱硫建设高峰已过,且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所占比重逐年下滑,因此,排放控制的重点将转向非火电行业,非火电行业脱硫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他还指出,脱硫特许经营能够很好的解决我国烟气脱硫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够改善发电企业经济状况,因此认为脱硫特许经营所占比重将稳步提高,到2015年预计将达到30%左右。
对于大气治理的主题投资路径,关注点不妨主要落在传统领域,如脱硫、脱硝和除尘等以及新兴领域,如汽车尾气减排的发动机节能、车用尿素和油品质量这三大方向。
而中金公司认为“目前的政策导向明确,2013-2014年是脱硝改造的爆发年。”
市政废水处理连续增速30%,运营管理企业毛利率最高
从投资资金流增速来看,目前大气中的脱硫脱硝投资、水处理中的市政投资、固废领域的处理处置投资的增长都相对较快;而从竞争格局来看,市政水和固废处理是目前工程市场中相对较好的领域,因为A股市场更偏好高周转率的子行业。
其中,2012年最快的是水处理相关的(企业收入平均同比增长47%),尤其是市政废水工程领域,连续4年上市公司分业务收入平均增速都在30%以上。
据悉,大部分环保子行业都符合微笑曲线的盈利分布,即产业链上的设备、工程、运营企业的毛利率水平以运营企业最高,其次是设备企业,最后是工程企业。
其背后的逻辑有两个:一是假设全社会所有行业投资回报率是相同的情况下,资金周转越快的企业其单位盈利相对较低;二是从进入壁垒来说,工程类企业相较于设备制造(专业设备生产资质)、运营维护(特许经营权的获取)的“护城河”更低,更容易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如图所示呈现了各个细分行业领域公司的主营分布。
但是有两个子行业和上述规律不符合,出现了工程企业毛利率最高的情况――一个是市政废水领域,典型代表如碧水源,一个是固废处理处置领域,典型代表如桑德环境、永清环保,这两个污染治理行业的投资主体都是各级地方政府。
海通证券分析师陆凤鸣认为,“地方政府因为缺乏专业的知识、在环保领域投资中对项目承包方的依赖度较高,加之,市政工程承包一直以来存在的各类非市场化营销问题,所以使得目前市政污染处理投资领域工程承包商的话语权最强,并吞噬了产业链上游设备提供商和下游运营服务商的部分盈利。”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新兴产业之首,在经过了两年之后进入了实质性的产业化阶段了吗?
本期理财周报将结合上市公司实际投资项目来探讨以大气环保、水处理、固废处理为主的环保产业。
根据理财周报重大项目实验室2013年年报数据,据不完全统计,涉及环保类投资项目投资额超过97亿元。在灰霾天气、石化项目矛盾等环境问题升级的情况下,环保产业是否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大气环保集中在脱硫脱硝
2012年之前,国内大气治理的重点集中在对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减排,与2011年相比,2012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4.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3%,氨氮排放量减少2.5%,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2.8%,超额完成2012年全国环保工作会议制定的目标。
分行业来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样是我国氮氧化物的排放大户,2011年占到全国排放量的66.7%,因此,电力行业仍然是我国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重点领域。
到了今年,大气治理多了一个新的指标:PM2.5排放量。
PM2.5又称细颗粒物,由50%的一次颗粒物和50%的二次颗粒物构成。
其中,一次细颗粒物由燃煤、机动车、扬尘、生物质燃烧等直接排放,二次颗粒物由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气态污染物,经过复杂化学反应形成。
因此,PM2.5治理需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其中工业企业脱硫脱硝除尘、机动车尾气减排为主要治理措施。
在资本市场中,走在前沿的企业会紧跟步伐,开展PM2.5相关项目。
在PM2.5监测设备行业中,受益最大的公司为先河环保,其主营产品为环境监测系统,其中大环境气体监测系统占到营收的55%。
但是,从理财周报重大项目实验室的有关公司的重大项目统计数据来看,目前真正涉及PM2.5项目的公司不多。
因为PM2.5监测目前而言在国内的市场空间很小,产品都是进口为主,有的公司更是直接改造PM10监测设备,因为那样成本更低。
而目前关于PM2.5环保监测的概念那么热,并不排除存在炒作成分。
实际上,对大气治理的投资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领域的,主要集中在脱硫、脱销和除尘。
第二种是集中在新兴领域,包括汽车尾气的发动机节能、车用尿素以及油品质量三大方向。
财通证券分析师赵锴认为,传统领域中的脱硫将会转向非火电行业。
由于我国火电脱硫建设高峰已过,且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所占比重逐年下滑,因此,排放控制的重点将转向非火电行业,非火电行业脱硫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他还指出,脱硫特许经营能够很好的解决我国烟气脱硫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够改善发电企业经济状况,因此认为脱硫特许经营所占比重将稳步提高,到2015年预计将达到30%左右。
对于大气治理的主题投资路径,关注点不妨主要落在传统领域,如脱硫、脱硝和除尘等以及新兴领域,如汽车尾气减排的发动机节能、车用尿素和油品质量这三大方向。
而中金公司认为“目前的政策导向明确,2013-2014年是脱硝改造的爆发年。”
市政废水处理连续增速30%,运营管理企业毛利率最高
从投资资金流增速来看,目前大气中的脱硫脱硝投资、水处理中的市政投资、固废领域的处理处置投资的增长都相对较快;而从竞争格局来看,市政水和固废处理是目前工程市场中相对较好的领域,因为A股市场更偏好高周转率的子行业。
其中,2012年最快的是水处理相关的(企业收入平均同比增长47%),尤其是市政废水工程领域,连续4年上市公司分业务收入平均增速都在30%以上。
据悉,大部分环保子行业都符合微笑曲线的盈利分布,即产业链上的设备、工程、运营企业的毛利率水平以运营企业最高,其次是设备企业,最后是工程企业。
其背后的逻辑有两个:一是假设全社会所有行业投资回报率是相同的情况下,资金周转越快的企业其单位盈利相对较低;二是从进入壁垒来说,工程类企业相较于设备制造(专业设备生产资质)、运营维护(特许经营权的获取)的“护城河”更低,更容易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如图所示呈现了各个细分行业领域公司的主营分布。
但是有两个子行业和上述规律不符合,出现了工程企业毛利率最高的情况――一个是市政废水领域,典型代表如碧水源,一个是固废处理处置领域,典型代表如桑德环境、永清环保,这两个污染治理行业的投资主体都是各级地方政府。
海通证券分析师陆凤鸣认为,“地方政府因为缺乏专业的知识、在环保领域投资中对项目承包方的依赖度较高,加之,市政工程承包一直以来存在的各类非市场化营销问题,所以使得目前市政污染处理投资领域工程承包商的话语权最强,并吞噬了产业链上游设备提供商和下游运营服务商的部分盈利。”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