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大连发电70天环保指标跃上新高度
70天,环保指标跃上新高度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记者 邓卓昆 通讯员 陆文奇
在我国东北美丽的浪漫之都大连,有一家历经近百年风雨、初心不改的绿色发电企业―――诞生于1919年,当时装机容量仅2×2.5万千瓦的大连第一发电厂,先后经过了多次辗转、扩建、更名、搬迁等。而如今,焕然一新的国家电投大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大连发电)坐落于甘井子区革镇堡街道羊圈子村,拥有2台30万千瓦燃煤供热发电机组,承担着大连西部地区约110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尽管大连发电的名称、规模、地址都有所变化,但它那颗“捍卫碧水蓝天、做有担当的绿色企业”的初心一直不曾变迁。
一家没有烟囱的“美丽电厂”
2013年,大连发电被评选为百家“中国美丽电厂”之一;2015年,大连发电两台机组双双荣获全国火电30万千瓦级机组能效对标竞赛一等奖佳绩,创下参赛以来的最佳成绩;今年,大连发电被市政府评为“大连市十佳环保企业”。满载的荣誉背后,凝聚着大连发电长年坚持的环保建设成果,还有大连发电人不分昼夜、拼搏进取的“奋斗者”精神。
走进大连发电,眼前一片绿意盎然,纷繁复杂的绿色植被环绕着这座干净整齐、静谧和谐、现代化的电厂。最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大连发电整个厂区没有一个烟囱,他们采用了“烟塔合一”技术,取消了烟囱,烟气经过一系列脱硫、脱硝、除尘处理后,直通冷却水塔。该厂环保工程师刘笑飞还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生产用水用的是‘邻居’春柳河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厂内建立4套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含煤废水、脱硫废水,还有一套中水处理系统,基本实现了废水 ‘零排放’。”大连发电对于环保的重视,从他们2009年设计、建设甘井子热电厂(即如今的大连发电)2台30万千瓦燃煤机组时即可初见端倪。他们确定采用“烟塔合一”先进技术,脱硫取消旁路烟道,脱硫效率达96.5%以上;同步建设脱硝系统,脱硝效率达75%以上;采用六电场电除尘装置,电除尘效率达99.85%以上。这在当时而言,无论在理念还是行动上,大连发电都是超前的。
此外,大连发电通过实现热电联产,替 代传统燃煤分散小锅炉,年削减二氧化硫2891吨、烟尘3681吨、氮氧化物2101吨、化学需氧量4吨、固体废弃物6万吨,为大连市的“蓝天工程”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节能减排齐推进“不达超低”誓不还
今年,为进一步响应国家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号召,也为进一步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大连发电可谓“下了重本”,他们联合国家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共计投资9002万元,齐心协力对两台机组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
脱硫方面,两台机组的改造主要包括增设浆液循环泵以及对应的喷淋层,改造吸收塔进出口烟道、改造吸收塔本体、事故浆液箱系统、氧化风等系统以及相应的控制逻辑及电气系统等,其中吸收塔改造主要包括喷淋层、除雾器各增加一层,另外增设双向整流装置及烟气再分布装置,吸收塔本体抬高6.7米。通过改造,机组可实现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低于35毫克/立方米,出口粉尘浓度低于10毫克/立方米,脱硫效率从95%提高到98.55%以上。
提及超低排放改造,大连发电执行董事、总经理姚沛明向记者介绍道:“今年,大连发电1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于4月24日启动,在5至6月份的A级检修中已经完成,2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也已在10月份完成,前后改造共计用时70天,我们已经实现了全厂超低排放达标。”在姚沛明看来,电厂的节能与减排工作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因此,他们在推进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的同时,也从技术上、管理上、人员上提高电厂的各项重要指标节能水平。今年,大连发电1至10月份供电煤耗实际完成值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4.9克/千瓦时,综合厂用电率持平,2015年公司供电煤耗入围全国20%机组行列,并且在国家电投集团内排名第一。
在离开大连发电前,记者回望这家默默守护大连近百年的老发电企业,心中可以断言,大连发电在今后保证安全生产发电、供暖保民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一如既往地守护大连的碧水蓝天,争取超低排放达到更高水平,做好清洁低碳的践行者。
王萍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