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固热电公司:履行责任中为兰州“蓝天工程”做出积极贡献
2013-02-26 10:24:36 来源:刘亚新 李鹏 杨彦荣
A-
A+
电力18讯: 伴随着2013年匆忙赶路的脚步,在国内外经济严峻的形势下,在发电企业经营环境日趋艰难的条件下,西固热电公司这一大型热电企业,担负着在省会城市率先发展的责任、率先建设环境和谐的重大使命。在需求呈刚性,供热范围逐渐扩大,成本持续上涨,亏损数额在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设备完好率日趋下降,经营环境日益恶化,兰州地区"冬季防治污染"标准提升,环保压力日益增加的两难困境中,西固热电公司举大唐之合力,发挥了自身的极大潜能,调动了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几千名职工不忘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职业定位,在收入与工作强度倒挂的情况下,以"看未来,看发展,看预期"的一种信念,以传承半个世纪的"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西电精神为支柱,在提振职工士气重树信念的过程中,顶住了一系列经营,生产,环保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化解了很多内外因素的压力,较好的消弭了设备运行不正常,经营环境恶化带来的不利的影响。在抢摊维稳中,在求得共识中,在践行供需双方的共赢中,在克服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中,勾勒出了一幅生产,经营,环保指标的版图,以一组详实的数据,为开局2013年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从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作为城市热点联产企业的西固热电公司,在国家环保部重点区域联防治理的甘肃省会城市兰州的"蓝天计划"中,发挥中央企业的责任和使命,历时半年,全力参与集中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攻坚战,仅采购燃烧优质煤炭和汽车拉运优质煤炭一项就使该公司增加投入8000万元,该公司以企业的利益损耗为代价,为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倾力打造的"冬防战役"中的既定目标,兰州地区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一举达到创记录的270天,做出了鼎力贡献。
在经历了数年经营状况低迷的洗礼后,在不平凡的 2012年里"下猛药,祭重拳",绝地反击中突破了老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步履维艰的重围,生产经营形势整体出现了企稳向好的有利态势,安全生产迈向了500天的记录。2012年底完成发电量52.1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58亿千瓦时;完成供热量1881万吉焦,同比增加27万吉焦,两项指标均达到了公司创建以来的较好水平;能耗成本指标大幅降低,供电煤耗完成294.45克/千瓦时,比目标值低5.92克/千瓦时,同比降低6.98克/千瓦时,同比节约标煤32558吨,节约燃料成本1891万元;全年增加上网电量2244万千瓦时。上述众多利好,为完成国家环保指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支撑甘肃兰州石化支柱产业的发展,保一方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西固热电公司携这一喜人的态势,通盘筹划今年生产经营这一棋局,"布局棋眼"开启了重振"热电龙头" 实现中华老字号企业艰难转身的变轨之道。
艰难转身逢生契机一:对"冬防"既做好"顶层设计"又达成"底层共识",大做"三煤"文章。
在兰州市政府 "冬防"第五次调度会上,为缓解大气污染压力,在确保冬季正常供暖的情况下,对地处兰州市的西固热电公司每日用煤量进行限定。面对如此难题,西固热电公司紧急启动预警方案,在全力满足工业用户及居民冬季正常供暖的情况下,不断加强燃料管理,采购高热值、硫分小于0.8%、灰份小于25%的优质燃煤,通过强化设备的运行管理,科学配煤掺烧,优化燃烧调整,尽量减少每日用煤量,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燃煤硫份高时,积极采取降负荷,添加脱硫增效剂等手段,以保证国家提出的天气优良率指标。不断加强燃料管理,杜绝不合格煤进入厂区。不断加强与煤炭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煤矿生产信息,千方百计争取优质煤炭资源,努力增加库存量。同时,要求煤化验人员加强燃煤的入厂验收和煤场管理,科学合理的配煤,在入炉的第二个保证指标参数的达标。从源头上控制了燃煤的含硫量。加强设备的维护、巡检,保证各项污染物均实现达标排放。加强对重点设备、重点区域的维护、巡查和值守。尤其在环保设施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上狠下功夫,精细检修、勤于维护,保证机组优质、高效、稳定运行。加强运行调配,控制排烟硫量。不断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科学配煤掺烧,提高燃料掺配的准确性,优化燃烧调整,在满足650万平方米和石化企业的供热需求的情况下,减少每日用煤量,由日用煤量1.5万吨减少到1.1万吨以内。
紧紧扣住降低燃料成本这一核心环节,从"煤源、煤质、煤价"抓起,使出"撒手锏"管理好占火力发电企业生产成本70%以上的燃煤,以"精细化掺烧"为龙头,牵紧配煤掺烧"牛鼻子",以合理,科学,最佳的配方为不同的发电机组量身订造"食谱",独具特色的"西固热电精细化掺烧模式"已在破解燃料成本困局中担纲。在加强指标分析中,成立了专题攻关小组,确定了机组优化运行的方案,制定了苛刻的年度降低煤耗7克/千瓦时的指标,仅每度电减少用煤7克,全年就减少煤炭燃烧量达4.7万吨,在实现较好的成本控制中有效的减少了排放。实现对煤场、煤棚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中,除了在煤场实地做好标记外,还制定了 "煤场煤种定制堆放示意图"并在对应位置标注该煤种详细的存煤量、热值和挥发份等指标,使煤场管理向数字化的管理迈出了一步。
针对长期以来接卸车皮能力滞后,影响运输部门车皮调动,影响企业声誉,危机安全生产连续性的问题,在找准根源所在的基础上,以担负着供煤任务百分之六十以上任务的,带病一号斗轮机为契入点,通过投入有效的资金进行大修,并对部分构件进行技术革新,使一号斗轮机堆取效能提高百分之四十以上。鉴于原有煤场储煤量严重不足,处于"有价没法存,有煤没地方存",的尴尬境地,为了解决这一影响接卸不畅的问题,迅速开辟了有6万吨存储能力的第二煤场,扩大的场内储煤面积,为冬季用煤保障发挥作用。
艰难转身逢生契机二:不忘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肩负的环保使命,在自身经营环境异常困难的情况下,极力坚守和透彻把握"环保优先"理念,经受了与环境共命运的严峻考验。
西固热电公司在抓好环保工作中坚信,战略性的机会总是隐藏在薄弱的环节中,剑不如人,剑法一定高于人。这个信念,来自于对自身的认识和对未来火电企业定位的判断;这个信念,蕴含着一个深刻的环保理念;这个信念勾画出一个环保图腾的冀望,这个信念诞生了一个极富胆略和远见的决策。为彻底改善兰州地区空气质量,近年来,累计投资9103万元,建设了2×165MW机组烟气脱硫设施。烟气由210米高烟囱排放,安装了烟气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厂内建设了中水处理设施和全封闭煤场。现有机组全部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实现了百分之百的烟气脱硫。烟尘达标排放率实现100%,废水达标排放率实现100%,氮氧化物达标排放率实现100%,厂界噪声100%达标。2012年4月,甘肃省火电行业污染减排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西固热电公司召开,该公司脱硫脱硝工作典型经验,得到了省市环保职能部门的高度认可。在环保工作的倾力推进中,该公司以达标的排放一流指标,赢得了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环保资金的支持,优质的环保排放指标以成为企业换取利益回报有效载体。
通过健全制度体系,法乎其上,在人员素质建设上下功夫;通过加强脱硫管理基础建设,达到背景到焦点、宏观到微观、原则到具体、认识到落实的合理嫁接;通过加强科技攻关,破解了一系列环保技术难题;通过透彻把握"环保优先"理念,实现 了"库兹涅茨曲线"的战略拐点。环保工作的实践,印证了发电企业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理念,环保治理的过程实现了:污染控制阶段到综合治理阶段再到现在的环保优先发展的战略阶段。完全可以预期,这个过程的实现所撬动的将不仅仅是单纯的环保结构的提升,它昭示着西固热电将迎来又一个腾飞的机遇和历史性的起跳点。
作为兰州地区举足轻重的热电联产企业西固热电公司,担负着兰州地区90%以上的工业供热负荷,和 50%的居民冬季取暖的供热负荷,空气质量达标与否该公司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为达到甘肃省和兰州市政府提出的天气优良率的指标,还兰州一片碧水蓝天,公司做为可以满足960万平方米供热需求的"龙头"发电供热企业,从自身的职责定位出发,在经营异常困难的情况下,极力坚守和透彻把握"环保优先"的理念,全年二氧化硫脱除量为3万多吨,率先建成甘肃省第一家烟气脱硝设施,脱硝投运率98.19%,在环保转型中再创新的版本。
艰难转身逢生契机三:打造坚实的设备基础,辟出冬季供热全攻略,提高供热市场的"话语权"
在2013年元月初深冬的一次兰州市供热能力出现突发事件,兰州地区供热出现极度危机的关键时刻,西固热电公司以责任和能力,毅然扛起了保供热保稳定的双重职责,采取了特殊的供热应急预案后,及时启动了备份能量,在第一时间增加了每小时200吨的供热能力,有效的消弭了兰州地区冬季供热恶性事件的发生。在2012至2013冬季供暖严寒的日子里,在其供暖的范围内广大市民交口称赞今冬暖气热了的满意声中,西固热电公司的职责定位得到了诠释。
在2012年至2013年供热高峰到来的关键节点时间中,以供热风险评估为突破口,准确定位于一级风险度供热单位,按照供热重点监控企业的要求,从安全,设备,运行,建立备用保障措施,燃料,应急突发事件的预警及处置等方面入手,辟出了冬季供热全攻略。西固热电公司巧妙的打出了热电联产企业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地域优越性的品牌优势,积极跟进甘肃省兰州市产业群、城市群和居民群的空间布局,推进实施"供热引领、西汽东输"的战略构想。
始终要把眼睛紧紧盯住市场不放松,冷静观察市场动态,积极收集市场信息,主动研究市场规律,科学分析市场动态,使"热量、热费、热价"紧紧围绕市场规则有序运行,促使供热工作随着市场有规则运作,增强了在市场运行中,有效驾驭供热变化的能力。大做"热用户至上"确保供热可靠性的文章,采取了跟随用户检修安排,跟进检修的方式,全力配合热用户的特殊要求,从质量上,时效上,达到了热用户的满意。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利用半年的时间展开了现场安全文明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对机组积极尝试大修"网络标准化"模式,采用定期检修、状态检修和故障检修为一体的优化检修模式,利用大小修时机进行设备整治与改造,使设备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努力减少设备"非计划"停运,为冬季大负荷供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全面实施,分步治理,重点突破"的思路,对事关冬季供热的所有设备进行了分类,在制定了专项职责分类的基础上,有关冬季供热的主辅设备及外围输出管线,在冬季供热中全部进入可用状态,以备冬季大负荷供热之需。
长期以来,西固热电公司磨煤机等附属设备治理渗漏,一直是困挠着该公司安全文明生产的难题。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该公司在文明生产治理专项行动中将其作为科技攻关项目,成立:磨煤机治理小组,风机治理小组,汽机治理小组。在分析原因、查找对策,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间,抽调各专业骨干、精兵强将,突击攻关,目前已成功消除渗漏点,取得初步成效。"磨煤机治理小组"在解决漏风、漏粉、漏油、清理积灰的过程中,首先组织相关人员对可能泄露的地方,特别是动、静密封点作了一一排查。之后,精心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制定了《磨煤机文明生产治理计划表》,列出了需要治理设备的详细清单,对所有泄露处制定处理措施,明确了责任人、监督人等内容,制定严格考核方案,要求运行人员根据治理计划,合理安排磨煤机运行方式,确保磨煤机治理不影响机组负荷。"风机治理小组"在解决风机效率低下的问题中,为了保持治理效果,指派技术人员每日跟踪检查治理情况,对现场检查每天不少于三次,对新发现的漏点,积极联系发电运行部调风机机运行方式,停运存在漏点的风机对其进行处理,确保风机设备文明状况不断完善。注重把日常的维护和风机大修结合起来,建立长效机制,对风机泄漏部位提前更换,做到标本兼治。他们还根据风机出口短节弯头处易漏的问题,结合风机大修工作,对出口短节进行了贴补耐磨陶瓷的工作。"汽机治理小组"在对设施技改中还对汽机的给水泵、循环水泵、凝结泵、射水泵有些设备实施技改,针对大小泵轴封处漏水现象,在轴封的密封室处加装了密封风系统,漏水现象得到有效治理。针泵轴封处漏水现象,更换了新密封材料,还在泵的轴封处加装防尘罩,防止杂物灰尘落入轴封,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坚实的设备基础为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冬季供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为热电联产企业,担负着兰州市西固区、七里河区共约650万平方米的居民采暖和兰州石化公司等周边大型企业用热的任务。在全省设备利用平均不到5000小时的情况下,该公司锅炉设备年运行小时数超过7000小时,脱硫设备随主设备停运检修的机会较少,为了确保周边居民采暖用热和兰州石化公司等用热企业重点产品安全生产的最低需要,该公司采取了一切措施力保西热东输采暖量的增加及兰州石化等企业发展需求,全力防止和减缓突发事件对居民采暖和兰州石化公司生产用汽的影响。
开局之时盘点过去,可以清晰的看到作为一个中华老字号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锚定逢生契机,在变轨的艰难转身中践行着,从一个单一的发电企业向即是市场经济主体,又是社会行为主体双重责任主体的转变。这种转变虽然面临了各种考验,过程不可谓不艰难,但是融入陇原大地和谐共生主题使命的召唤,福祉与千家万户百姓送去温暖的诺言,使得肩负着"还一片蓝天,暖一方水土"责任的西固热电公司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作为一个装机容量达到100多万千瓦的大型发电供热企业,按照机组设计可以达到 960万平方米供热的能力,在目前供热达到65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尚有300万平方米供热的余量,该公司将借兰州地区"蓝天工程"的契机,发挥高效大型供热机组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供热范围,为兰州地区消减取代众多小锅炉发挥积极地作用,据测算增加300万平方米的供热范围将消减小锅炉数百台。西固热电公司将力求以自己的优势,发挥好供热机组的能力,为改善地区空气质量的结构做出努力和贡献。
我们相信在国家,地方政府,及广大市民的批评帮助下,在大唐集团公司,甘肃公司的鼎力支持下,西固热电一定能顺势而为,在整合内外资源中擎起大唐在甘肃的一面"履行社会责任"的旗帜。我们期许,为还兰州一片蓝天还大地春 色满园在做贡献。(刘亚新 李鹏 杨彦荣)
从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作为城市热点联产企业的西固热电公司,在国家环保部重点区域联防治理的甘肃省会城市兰州的"蓝天计划"中,发挥中央企业的责任和使命,历时半年,全力参与集中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整体攻坚战,仅采购燃烧优质煤炭和汽车拉运优质煤炭一项就使该公司增加投入8000万元,该公司以企业的利益损耗为代价,为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倾力打造的"冬防战役"中的既定目标,兰州地区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一举达到创记录的270天,做出了鼎力贡献。
在经历了数年经营状况低迷的洗礼后,在不平凡的 2012年里"下猛药,祭重拳",绝地反击中突破了老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步履维艰的重围,生产经营形势整体出现了企稳向好的有利态势,安全生产迈向了500天的记录。2012年底完成发电量52.1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58亿千瓦时;完成供热量1881万吉焦,同比增加27万吉焦,两项指标均达到了公司创建以来的较好水平;能耗成本指标大幅降低,供电煤耗完成294.45克/千瓦时,比目标值低5.92克/千瓦时,同比降低6.98克/千瓦时,同比节约标煤32558吨,节约燃料成本1891万元;全年增加上网电量2244万千瓦时。上述众多利好,为完成国家环保指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支撑甘肃兰州石化支柱产业的发展,保一方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西固热电公司携这一喜人的态势,通盘筹划今年生产经营这一棋局,"布局棋眼"开启了重振"热电龙头" 实现中华老字号企业艰难转身的变轨之道。
艰难转身逢生契机一:对"冬防"既做好"顶层设计"又达成"底层共识",大做"三煤"文章。
在兰州市政府 "冬防"第五次调度会上,为缓解大气污染压力,在确保冬季正常供暖的情况下,对地处兰州市的西固热电公司每日用煤量进行限定。面对如此难题,西固热电公司紧急启动预警方案,在全力满足工业用户及居民冬季正常供暖的情况下,不断加强燃料管理,采购高热值、硫分小于0.8%、灰份小于25%的优质燃煤,通过强化设备的运行管理,科学配煤掺烧,优化燃烧调整,尽量减少每日用煤量,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燃煤硫份高时,积极采取降负荷,添加脱硫增效剂等手段,以保证国家提出的天气优良率指标。不断加强燃料管理,杜绝不合格煤进入厂区。不断加强与煤炭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煤矿生产信息,千方百计争取优质煤炭资源,努力增加库存量。同时,要求煤化验人员加强燃煤的入厂验收和煤场管理,科学合理的配煤,在入炉的第二个保证指标参数的达标。从源头上控制了燃煤的含硫量。加强设备的维护、巡检,保证各项污染物均实现达标排放。加强对重点设备、重点区域的维护、巡查和值守。尤其在环保设施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上狠下功夫,精细检修、勤于维护,保证机组优质、高效、稳定运行。加强运行调配,控制排烟硫量。不断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科学配煤掺烧,提高燃料掺配的准确性,优化燃烧调整,在满足650万平方米和石化企业的供热需求的情况下,减少每日用煤量,由日用煤量1.5万吨减少到1.1万吨以内。
紧紧扣住降低燃料成本这一核心环节,从"煤源、煤质、煤价"抓起,使出"撒手锏"管理好占火力发电企业生产成本70%以上的燃煤,以"精细化掺烧"为龙头,牵紧配煤掺烧"牛鼻子",以合理,科学,最佳的配方为不同的发电机组量身订造"食谱",独具特色的"西固热电精细化掺烧模式"已在破解燃料成本困局中担纲。在加强指标分析中,成立了专题攻关小组,确定了机组优化运行的方案,制定了苛刻的年度降低煤耗7克/千瓦时的指标,仅每度电减少用煤7克,全年就减少煤炭燃烧量达4.7万吨,在实现较好的成本控制中有效的减少了排放。实现对煤场、煤棚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中,除了在煤场实地做好标记外,还制定了 "煤场煤种定制堆放示意图"并在对应位置标注该煤种详细的存煤量、热值和挥发份等指标,使煤场管理向数字化的管理迈出了一步。
针对长期以来接卸车皮能力滞后,影响运输部门车皮调动,影响企业声誉,危机安全生产连续性的问题,在找准根源所在的基础上,以担负着供煤任务百分之六十以上任务的,带病一号斗轮机为契入点,通过投入有效的资金进行大修,并对部分构件进行技术革新,使一号斗轮机堆取效能提高百分之四十以上。鉴于原有煤场储煤量严重不足,处于"有价没法存,有煤没地方存",的尴尬境地,为了解决这一影响接卸不畅的问题,迅速开辟了有6万吨存储能力的第二煤场,扩大的场内储煤面积,为冬季用煤保障发挥作用。
艰难转身逢生契机二:不忘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肩负的环保使命,在自身经营环境异常困难的情况下,极力坚守和透彻把握"环保优先"理念,经受了与环境共命运的严峻考验。
西固热电公司在抓好环保工作中坚信,战略性的机会总是隐藏在薄弱的环节中,剑不如人,剑法一定高于人。这个信念,来自于对自身的认识和对未来火电企业定位的判断;这个信念,蕴含着一个深刻的环保理念;这个信念勾画出一个环保图腾的冀望,这个信念诞生了一个极富胆略和远见的决策。为彻底改善兰州地区空气质量,近年来,累计投资9103万元,建设了2×165MW机组烟气脱硫设施。烟气由210米高烟囱排放,安装了烟气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厂内建设了中水处理设施和全封闭煤场。现有机组全部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实现了百分之百的烟气脱硫。烟尘达标排放率实现100%,废水达标排放率实现100%,氮氧化物达标排放率实现100%,厂界噪声100%达标。2012年4月,甘肃省火电行业污染减排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西固热电公司召开,该公司脱硫脱硝工作典型经验,得到了省市环保职能部门的高度认可。在环保工作的倾力推进中,该公司以达标的排放一流指标,赢得了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环保资金的支持,优质的环保排放指标以成为企业换取利益回报有效载体。
通过健全制度体系,法乎其上,在人员素质建设上下功夫;通过加强脱硫管理基础建设,达到背景到焦点、宏观到微观、原则到具体、认识到落实的合理嫁接;通过加强科技攻关,破解了一系列环保技术难题;通过透彻把握"环保优先"理念,实现 了"库兹涅茨曲线"的战略拐点。环保工作的实践,印证了发电企业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理念,环保治理的过程实现了:污染控制阶段到综合治理阶段再到现在的环保优先发展的战略阶段。完全可以预期,这个过程的实现所撬动的将不仅仅是单纯的环保结构的提升,它昭示着西固热电将迎来又一个腾飞的机遇和历史性的起跳点。
作为兰州地区举足轻重的热电联产企业西固热电公司,担负着兰州地区90%以上的工业供热负荷,和 50%的居民冬季取暖的供热负荷,空气质量达标与否该公司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为达到甘肃省和兰州市政府提出的天气优良率的指标,还兰州一片碧水蓝天,公司做为可以满足960万平方米供热需求的"龙头"发电供热企业,从自身的职责定位出发,在经营异常困难的情况下,极力坚守和透彻把握"环保优先"的理念,全年二氧化硫脱除量为3万多吨,率先建成甘肃省第一家烟气脱硝设施,脱硝投运率98.19%,在环保转型中再创新的版本。
艰难转身逢生契机三:打造坚实的设备基础,辟出冬季供热全攻略,提高供热市场的"话语权"
在2013年元月初深冬的一次兰州市供热能力出现突发事件,兰州地区供热出现极度危机的关键时刻,西固热电公司以责任和能力,毅然扛起了保供热保稳定的双重职责,采取了特殊的供热应急预案后,及时启动了备份能量,在第一时间增加了每小时200吨的供热能力,有效的消弭了兰州地区冬季供热恶性事件的发生。在2012至2013冬季供暖严寒的日子里,在其供暖的范围内广大市民交口称赞今冬暖气热了的满意声中,西固热电公司的职责定位得到了诠释。
在2012年至2013年供热高峰到来的关键节点时间中,以供热风险评估为突破口,准确定位于一级风险度供热单位,按照供热重点监控企业的要求,从安全,设备,运行,建立备用保障措施,燃料,应急突发事件的预警及处置等方面入手,辟出了冬季供热全攻略。西固热电公司巧妙的打出了热电联产企业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地域优越性的品牌优势,积极跟进甘肃省兰州市产业群、城市群和居民群的空间布局,推进实施"供热引领、西汽东输"的战略构想。
始终要把眼睛紧紧盯住市场不放松,冷静观察市场动态,积极收集市场信息,主动研究市场规律,科学分析市场动态,使"热量、热费、热价"紧紧围绕市场规则有序运行,促使供热工作随着市场有规则运作,增强了在市场运行中,有效驾驭供热变化的能力。大做"热用户至上"确保供热可靠性的文章,采取了跟随用户检修安排,跟进检修的方式,全力配合热用户的特殊要求,从质量上,时效上,达到了热用户的满意。按照"标本兼治"的原则,利用半年的时间展开了现场安全文明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对机组积极尝试大修"网络标准化"模式,采用定期检修、状态检修和故障检修为一体的优化检修模式,利用大小修时机进行设备整治与改造,使设备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努力减少设备"非计划"停运,为冬季大负荷供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全面实施,分步治理,重点突破"的思路,对事关冬季供热的所有设备进行了分类,在制定了专项职责分类的基础上,有关冬季供热的主辅设备及外围输出管线,在冬季供热中全部进入可用状态,以备冬季大负荷供热之需。
长期以来,西固热电公司磨煤机等附属设备治理渗漏,一直是困挠着该公司安全文明生产的难题。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该公司在文明生产治理专项行动中将其作为科技攻关项目,成立:磨煤机治理小组,风机治理小组,汽机治理小组。在分析原因、查找对策,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间,抽调各专业骨干、精兵强将,突击攻关,目前已成功消除渗漏点,取得初步成效。"磨煤机治理小组"在解决漏风、漏粉、漏油、清理积灰的过程中,首先组织相关人员对可能泄露的地方,特别是动、静密封点作了一一排查。之后,精心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制定了《磨煤机文明生产治理计划表》,列出了需要治理设备的详细清单,对所有泄露处制定处理措施,明确了责任人、监督人等内容,制定严格考核方案,要求运行人员根据治理计划,合理安排磨煤机运行方式,确保磨煤机治理不影响机组负荷。"风机治理小组"在解决风机效率低下的问题中,为了保持治理效果,指派技术人员每日跟踪检查治理情况,对现场检查每天不少于三次,对新发现的漏点,积极联系发电运行部调风机机运行方式,停运存在漏点的风机对其进行处理,确保风机设备文明状况不断完善。注重把日常的维护和风机大修结合起来,建立长效机制,对风机泄漏部位提前更换,做到标本兼治。他们还根据风机出口短节弯头处易漏的问题,结合风机大修工作,对出口短节进行了贴补耐磨陶瓷的工作。"汽机治理小组"在对设施技改中还对汽机的给水泵、循环水泵、凝结泵、射水泵有些设备实施技改,针对大小泵轴封处漏水现象,在轴封的密封室处加装了密封风系统,漏水现象得到有效治理。针泵轴封处漏水现象,更换了新密封材料,还在泵的轴封处加装防尘罩,防止杂物灰尘落入轴封,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坚实的设备基础为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冬季供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为热电联产企业,担负着兰州市西固区、七里河区共约650万平方米的居民采暖和兰州石化公司等周边大型企业用热的任务。在全省设备利用平均不到5000小时的情况下,该公司锅炉设备年运行小时数超过7000小时,脱硫设备随主设备停运检修的机会较少,为了确保周边居民采暖用热和兰州石化公司等用热企业重点产品安全生产的最低需要,该公司采取了一切措施力保西热东输采暖量的增加及兰州石化等企业发展需求,全力防止和减缓突发事件对居民采暖和兰州石化公司生产用汽的影响。
开局之时盘点过去,可以清晰的看到作为一个中华老字号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锚定逢生契机,在变轨的艰难转身中践行着,从一个单一的发电企业向即是市场经济主体,又是社会行为主体双重责任主体的转变。这种转变虽然面临了各种考验,过程不可谓不艰难,但是融入陇原大地和谐共生主题使命的召唤,福祉与千家万户百姓送去温暖的诺言,使得肩负着"还一片蓝天,暖一方水土"责任的西固热电公司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作为一个装机容量达到100多万千瓦的大型发电供热企业,按照机组设计可以达到 960万平方米供热的能力,在目前供热达到650万平方米的基础上,尚有300万平方米供热的余量,该公司将借兰州地区"蓝天工程"的契机,发挥高效大型供热机组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供热范围,为兰州地区消减取代众多小锅炉发挥积极地作用,据测算增加300万平方米的供热范围将消减小锅炉数百台。西固热电公司将力求以自己的优势,发挥好供热机组的能力,为改善地区空气质量的结构做出努力和贡献。
我们相信在国家,地方政府,及广大市民的批评帮助下,在大唐集团公司,甘肃公司的鼎力支持下,西固热电一定能顺势而为,在整合内外资源中擎起大唐在甘肃的一面"履行社会责任"的旗帜。我们期许,为还兰州一片蓝天还大地春 色满园在做贡献。(刘亚新 李鹏 杨彦荣)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