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五凌电力:劲“风”远扬戈壁滩
2013-09-10 17:13:3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本网讯(吴湘忠)五凌电力秉承集团公司“奉献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的企业精神,积极发展清洁能源,经过五凌电力新疆分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五凌电力托克逊风电场一期(49.5MW)、布尔津风电项目一期(49.5MW)于2011年11月15日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核准,实现了五凌电力在疆电源项目“零的突破”;2012年12月31日,鄯善风电项目一期(4.95万千瓦)获得自治区发改委核准,为集团公司在新疆的持续发展再添助力。2013年6月、7月,托克逊、布尔津风电场机组相继并网发电,截至8月31日,两风电场累计完成发电量超过3500万千瓦时。
谋取一域,开篇新疆
新疆是一个资源富集区,“九大煤田”、“九大风区”、“三大油田”以及“十八条大河”中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新疆能源资源丰富且开发进程相对落后,这使得它成为我国最大的资源后备区。2010年5月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坚决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资金如潮水般涌入,新项目纷至沓来,新疆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逐步成为投资开发的热点地区。
2010年7-8月,在新疆地区经过周密扎实的前期调研和考察,五凌电力审时度势,提出到新疆“走出去”发展。9月8日,五凌电力计划部首期派出4名员工作为前期项目小组进驻新疆调研,12月成立新疆区域公司正式吹响了公司开发风电的号角。至此,在中国的西部,丝绸之路的两端,在这片茫茫戈壁,以风电等清洁能源为切入点,五凌电力拉开了投资新疆能源的新篇章,勇敢而勤劳的五凌人“追风逐电”之梦从这里起步。
根据公司“重点发展水电、积极发展风电,大力推进水电服务业”的战略,新疆分公司按照“以水促风,以风带水、风水互补”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资源获取与项目投资开发。
由于入疆时间晚,公司对环境、资源情况陌生,还没有形成影响力;资源瓜分殆尽,竞争已白热化;风电所签订协议又多没有坐标或坐标未在规划中;前期人员无经验,机构未批难以正常工作,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但新疆正值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时机,错过机遇公司将在疆难以生存。面对“白手起家、时不待我”的发展环境,如何站稳脚跟、尽快立足是发展的首要问题。新疆分公司组织前期人员对全疆能源进行地毯式调查,全力获取优质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资源。截止目前,五凌电力在新疆取得阿勒泰、吐鲁番等地区的风电资源开发权约300多万千瓦。目前已投产发电的风电项目9.9万千瓦,已核准待建风电项目4.95万千瓦,开展前期风电约20万千瓦,其中具备核准条件的10万千瓦;鄯善光伏项目公司已立项2万千瓦。
以电为媒,完善机制
伴随着五凌电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战略的有效实施,五凌电力新疆分公司追风逐电的足音愈加坚定和铿锵。
以风为媒,以电为介,集团公司和湖南地方各级政府给予了新疆项目极大的支持。
2011年9月,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电国际董事长李小琳专程到新疆调研,给予了公司前期项目极大的关心和支持。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为五凌电力新疆分公司前期项目的开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五凌电力新疆分公司开始了一场以抢占资源、促进核准为工作重心的项目前期攻坚战。于是,在新疆的广袤大地上,在阿勒泰,在布尔津,在吐鲁番,在达坂城……,都留下了这群开疆拓土的五凌人的身影。
按照五凌电力“集中经营、分层管理”的管控模式,五凌电力新疆分公司实施“分灶吃饭,责任主体”的管理方式。“分灶吃饭”,并不是领导分工以及项目间、项目与本部间彼此绝对分开,只是更加明确项目责任主体。在公共资源上实现共享,形成管理利益共同体,在成本费用和推进速度上相互竞争比赛,调动了分公司负责人和项目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工作积极性。
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促进分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规范、细化、高效开展。分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制定、修订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物资管理、综合事务管理等各项基本制度,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分公司定期召开党支部会议、经营班子会议和分公司例会体现了规范管理、民主和谐的发展氛围。
面对不同地域、不同企业、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分公司大力倡导“境界高、管理严、风气正”的强企之魂,弘扬和传承五凌优良传统,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委派员工做好“传、帮、带”,不断吸纳新入司员工优秀工作经验和方法,努力打造一支“开放包容、团结奉献、有战斗力”的团队。
“三千”精神,攻坚克难
托克逊、布尔津项目施工期间,为抢抓进度,项目公司全体员工有条不紊,每天奔波在施工现场;分公司本部按照对标管理、前后台协同、建管结合的思路,总部与基层相互补台、相互补位,工程管理、生产营销、行政后勤及财务管理人员协同作战,积极做好重大事项的决策、重大问题的协调、重大技术问题的公关,总部确保”三重一大”超前决策,工程物资及时到位,工程资金合理调配,与地方政府协调到位……
一名家在甘肃的工程管理骨干员工,一年时间仅回家一次,还多次在督促设备的途中,过家门而不入;一名财务管理人员,为协调工程资金问题,经常提前1个小时上班协调;项目前期人员冒着被风雪阻隔的风险,为抢在竞争者的前面哪怕一分钟,现场踏勘、马不停蹄;行政后勤人员很多时候不分早晚、披星戴月,确保车辆等随时待命。顶严寒、冒酷暑,由于人员紧、任务重,员工休假不休工、离岗不离责,很多员工经常连续上班2-3个月才休息1次。为协调托克逊、布尔津风电场顺利通过并网前安全检查、反送电、风机并网发电投产,一些员工连续3-4个月未休假,抓紧一切时间进行风机调试配合与消缺,争取早日投产,抢发电量。
激情团队,无悔耕耘
在新疆地区茫茫戈壁滩上,生存着一种西北内陆所独特的植物――骆驼草。在烈日和干旱的恶劣条件下,骆驼草顽强地张扬着生命的活力。征战戈壁的五凌前期工作者,正如这些乐观、自信而又坚强的植物,风餐露宿、战风斗沙, 在困难条件下创造了一个个新奇迹。
到新疆开疆拓土,这是一场勇者进取的战役。尽管这群五凌人面临入疆时间晚、竞争激烈、项目未列入规划等困难,但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协作,充满激情。五凌电力新疆分公司特别注重锻炼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让大家在市场中去放开手脚打拼,同时对重大事情亲力亲为,带领大家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市场难关。团队在逐步形成和发展,每个员工也都在成长,这也是两个风电项目在2013年相继投产发电的关键因素之一。
五凌电力新疆分公司团队在新疆工作期间,由于当地文化、观念的差异,公司高效的工作作风和方式与当地人员慢节奏显得格格不入,前期工作人员经常遭人白眼,冷遇,有时为了见了一个重要的工作人员,往往需要等上一天甚至几天。但这并没有消磨分公司人员的工作激情,反而激发一定要将此人“拿下”的斗志。大家常在工作之余一起分享高效攻关的方法。
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调研项目时,白天调研项目,累了乘坐车的间隙在车上打个盹,经常深夜还在途中。有人开玩笑说,我们在披星戴月。晚上回到住处还要整理分析白天搜集来的材料。工程施工中,大家冒风雪、斗严寒,但始终充满激情、无怨无悔。
风生水起,蓄势起航
“沧桑书写春秋,皱纹谱成华章,白发亦有阳光”。两年多的持之以恒,几百个日日夜夜的顽强拼搏,五凌电力新疆分公司乘“风”扬帆,蓄势起航!随着分公司两个项目投产,一个项目开工建设,分公司将进入滚动发展阶段。按照“发展健康持续、效益稳定增长、员工全面发展、环境内外和谐”的总体目标,新疆分公司将继续坚持“以水促风、以风带水、风水互补”发展思路,立足新疆、辐射西北,大力推进“水风互补、水光互补、风光互补”的发展模式,力争“十二五”期间装机规模达到41万千瓦,争取成为五凌电力新的利润增长极、风电与光伏发电培训高地、人才和管理的输出基地,努力构筑成“风、水、光”并存互补的市场化企业,成为新疆最具有竞争力的电力企业之一。
谋取一域,开篇新疆
新疆是一个资源富集区,“九大煤田”、“九大风区”、“三大油田”以及“十八条大河”中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新疆能源资源丰富且开发进程相对落后,这使得它成为我国最大的资源后备区。2010年5月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坚决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资金如潮水般涌入,新项目纷至沓来,新疆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逐步成为投资开发的热点地区。
2010年7-8月,在新疆地区经过周密扎实的前期调研和考察,五凌电力审时度势,提出到新疆“走出去”发展。9月8日,五凌电力计划部首期派出4名员工作为前期项目小组进驻新疆调研,12月成立新疆区域公司正式吹响了公司开发风电的号角。至此,在中国的西部,丝绸之路的两端,在这片茫茫戈壁,以风电等清洁能源为切入点,五凌电力拉开了投资新疆能源的新篇章,勇敢而勤劳的五凌人“追风逐电”之梦从这里起步。
根据公司“重点发展水电、积极发展风电,大力推进水电服务业”的战略,新疆分公司按照“以水促风,以风带水、风水互补”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资源获取与项目投资开发。
由于入疆时间晚,公司对环境、资源情况陌生,还没有形成影响力;资源瓜分殆尽,竞争已白热化;风电所签订协议又多没有坐标或坐标未在规划中;前期人员无经验,机构未批难以正常工作,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但新疆正值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时机,错过机遇公司将在疆难以生存。面对“白手起家、时不待我”的发展环境,如何站稳脚跟、尽快立足是发展的首要问题。新疆分公司组织前期人员对全疆能源进行地毯式调查,全力获取优质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资源。截止目前,五凌电力在新疆取得阿勒泰、吐鲁番等地区的风电资源开发权约300多万千瓦。目前已投产发电的风电项目9.9万千瓦,已核准待建风电项目4.95万千瓦,开展前期风电约20万千瓦,其中具备核准条件的10万千瓦;鄯善光伏项目公司已立项2万千瓦。
以电为媒,完善机制
伴随着五凌电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战略的有效实施,五凌电力新疆分公司追风逐电的足音愈加坚定和铿锵。
以风为媒,以电为介,集团公司和湖南地方各级政府给予了新疆项目极大的支持。
2011年9月,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电国际董事长李小琳专程到新疆调研,给予了公司前期项目极大的关心和支持。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为五凌电力新疆分公司前期项目的开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五凌电力新疆分公司开始了一场以抢占资源、促进核准为工作重心的项目前期攻坚战。于是,在新疆的广袤大地上,在阿勒泰,在布尔津,在吐鲁番,在达坂城……,都留下了这群开疆拓土的五凌人的身影。
按照五凌电力“集中经营、分层管理”的管控模式,五凌电力新疆分公司实施“分灶吃饭,责任主体”的管理方式。“分灶吃饭”,并不是领导分工以及项目间、项目与本部间彼此绝对分开,只是更加明确项目责任主体。在公共资源上实现共享,形成管理利益共同体,在成本费用和推进速度上相互竞争比赛,调动了分公司负责人和项目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工作积极性。
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促进分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规范、细化、高效开展。分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制定、修订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物资管理、综合事务管理等各项基本制度,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分公司定期召开党支部会议、经营班子会议和分公司例会体现了规范管理、民主和谐的发展氛围。
面对不同地域、不同企业、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分公司大力倡导“境界高、管理严、风气正”的强企之魂,弘扬和传承五凌优良传统,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委派员工做好“传、帮、带”,不断吸纳新入司员工优秀工作经验和方法,努力打造一支“开放包容、团结奉献、有战斗力”的团队。
“三千”精神,攻坚克难
托克逊、布尔津项目施工期间,为抢抓进度,项目公司全体员工有条不紊,每天奔波在施工现场;分公司本部按照对标管理、前后台协同、建管结合的思路,总部与基层相互补台、相互补位,工程管理、生产营销、行政后勤及财务管理人员协同作战,积极做好重大事项的决策、重大问题的协调、重大技术问题的公关,总部确保”三重一大”超前决策,工程物资及时到位,工程资金合理调配,与地方政府协调到位……
一名家在甘肃的工程管理骨干员工,一年时间仅回家一次,还多次在督促设备的途中,过家门而不入;一名财务管理人员,为协调工程资金问题,经常提前1个小时上班协调;项目前期人员冒着被风雪阻隔的风险,为抢在竞争者的前面哪怕一分钟,现场踏勘、马不停蹄;行政后勤人员很多时候不分早晚、披星戴月,确保车辆等随时待命。顶严寒、冒酷暑,由于人员紧、任务重,员工休假不休工、离岗不离责,很多员工经常连续上班2-3个月才休息1次。为协调托克逊、布尔津风电场顺利通过并网前安全检查、反送电、风机并网发电投产,一些员工连续3-4个月未休假,抓紧一切时间进行风机调试配合与消缺,争取早日投产,抢发电量。
激情团队,无悔耕耘
在新疆地区茫茫戈壁滩上,生存着一种西北内陆所独特的植物――骆驼草。在烈日和干旱的恶劣条件下,骆驼草顽强地张扬着生命的活力。征战戈壁的五凌前期工作者,正如这些乐观、自信而又坚强的植物,风餐露宿、战风斗沙, 在困难条件下创造了一个个新奇迹。
到新疆开疆拓土,这是一场勇者进取的战役。尽管这群五凌人面临入疆时间晚、竞争激烈、项目未列入规划等困难,但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协作,充满激情。五凌电力新疆分公司特别注重锻炼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让大家在市场中去放开手脚打拼,同时对重大事情亲力亲为,带领大家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市场难关。团队在逐步形成和发展,每个员工也都在成长,这也是两个风电项目在2013年相继投产发电的关键因素之一。
五凌电力新疆分公司团队在新疆工作期间,由于当地文化、观念的差异,公司高效的工作作风和方式与当地人员慢节奏显得格格不入,前期工作人员经常遭人白眼,冷遇,有时为了见了一个重要的工作人员,往往需要等上一天甚至几天。但这并没有消磨分公司人员的工作激情,反而激发一定要将此人“拿下”的斗志。大家常在工作之余一起分享高效攻关的方法。
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调研项目时,白天调研项目,累了乘坐车的间隙在车上打个盹,经常深夜还在途中。有人开玩笑说,我们在披星戴月。晚上回到住处还要整理分析白天搜集来的材料。工程施工中,大家冒风雪、斗严寒,但始终充满激情、无怨无悔。
风生水起,蓄势起航
“沧桑书写春秋,皱纹谱成华章,白发亦有阳光”。两年多的持之以恒,几百个日日夜夜的顽强拼搏,五凌电力新疆分公司乘“风”扬帆,蓄势起航!随着分公司两个项目投产,一个项目开工建设,分公司将进入滚动发展阶段。按照“发展健康持续、效益稳定增长、员工全面发展、环境内外和谐”的总体目标,新疆分公司将继续坚持“以水促风、以风带水、风水互补”发展思路,立足新疆、辐射西北,大力推进“水风互补、水光互补、风光互补”的发展模式,力争“十二五”期间装机规模达到41万千瓦,争取成为五凌电力新的利润增长极、风电与光伏发电培训高地、人才和管理的输出基地,努力构筑成“风、水、光”并存互补的市场化企业,成为新疆最具有竞争力的电力企业之一。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