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发电公司创新机制节能增效
2007-07-18 08:47:1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作者:于国敏 张宏友
今年上半年,七台河发电公司结合实际,瞄准一流指标,创新指标、技术、燃料三大管理,突出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6月底,供电煤耗完成307.40克/千瓦时,同比下降21.72克/千瓦时;完成发电量20.38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3%;实现利润3224万元。
创新指标管理
七台河发电公司以创新指标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为突破口,优化了各项指标。一是创新指标责任体系,建立了上至总经理、下至一线员工的责任网络体系,以运行绩效考核、星级考评为载体,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将细化分解的100多项指标逐级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二是创新指标考核体系,自行研发小指标统计、考核、实时运行耗差分析系统,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做到奖罚分明;成立节能降耗考评小组,并在指标竞赛、节能创优、电量抢发上设立了专项的高额奖金,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加大技术改造
七台河发电公司不断加大节能投入,以技术创新解决节能减排难题。一是积极进行节能改造工作。通过对凝结水泵和循环水泵进行变频改造,使供电煤耗降低了1.5克/千瓦时;实施了辅汽引射汇流改造,有效减少了供热高品质蒸汽的使用量;开发应用蒸汽采暖系统的疏水过冷却技术,疏水温度由原来的120摄氏度降至70摄氏度,蒸汽热能利用率提高了15%。二是以技术攻关降低水耗.通过攻关小组的努力,5月份,综合水耗完成2.11千克/千瓦时,节约原水量53.31万吨,达到目前国内同类型机组的最好水平。
注重燃料监督
七台河发电公司通过创新两项燃料管理机制,使燃料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一是创新激励机制,实施连带考核。当发生因煤质原因影响机组出力时,负责燃料管理工作的领导及人员都将受到考核,并层层追究责任;对监督到位、避免劣质煤进厂为企业减少损失的职工给予奖励。二是创新监督机制,修订了《燃料监督管理规定》,实现“采购和验收、入厂和入炉验收、采制样和化验、操作和监督”四个分离;设立源头监装、入厂验收、入炉化验等6道关口,严格控制煤炭质量。
突出环境治理
七台河发电公司把加大环境治理和污染设施治理作为节能减排的有效突破口,实现了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并获得了黑龙江省污染治理达标企业、中国首届环境友好型社会成果奖等荣誉。
一是建立清洁生产管理体系,细化分解环保达标指标,并将环保指标的执行情况直接与各级负责人的工作绩效挂钩。在公司的各项考核中,环保指标具有一票否决权。二是依靠技术创新削减污染物排放量。顺利完成了2号机组锅炉及制粉系统试验项目、电除尘器灰斗排灰系统技术改造。完成一期工程脱硫改造规划和方案,结合二期扩建工程,同步进行现役机组的脱硫改造,预计2007年完成脱硫招标工作,2008年正式启动改造工程。
今年上半年,七台河发电公司结合实际,瞄准一流指标,创新指标、技术、燃料三大管理,突出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6月底,供电煤耗完成307.40克/千瓦时,同比下降21.72克/千瓦时;完成发电量20.38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3%;实现利润3224万元。
创新指标管理
七台河发电公司以创新指标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为突破口,优化了各项指标。一是创新指标责任体系,建立了上至总经理、下至一线员工的责任网络体系,以运行绩效考核、星级考评为载体,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将细化分解的100多项指标逐级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二是创新指标考核体系,自行研发小指标统计、考核、实时运行耗差分析系统,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做到奖罚分明;成立节能降耗考评小组,并在指标竞赛、节能创优、电量抢发上设立了专项的高额奖金,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加大技术改造
七台河发电公司不断加大节能投入,以技术创新解决节能减排难题。一是积极进行节能改造工作。通过对凝结水泵和循环水泵进行变频改造,使供电煤耗降低了1.5克/千瓦时;实施了辅汽引射汇流改造,有效减少了供热高品质蒸汽的使用量;开发应用蒸汽采暖系统的疏水过冷却技术,疏水温度由原来的120摄氏度降至70摄氏度,蒸汽热能利用率提高了15%。二是以技术攻关降低水耗.通过攻关小组的努力,5月份,综合水耗完成2.11千克/千瓦时,节约原水量53.31万吨,达到目前国内同类型机组的最好水平。
注重燃料监督
七台河发电公司通过创新两项燃料管理机制,使燃料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一是创新激励机制,实施连带考核。当发生因煤质原因影响机组出力时,负责燃料管理工作的领导及人员都将受到考核,并层层追究责任;对监督到位、避免劣质煤进厂为企业减少损失的职工给予奖励。二是创新监督机制,修订了《燃料监督管理规定》,实现“采购和验收、入厂和入炉验收、采制样和化验、操作和监督”四个分离;设立源头监装、入厂验收、入炉化验等6道关口,严格控制煤炭质量。
突出环境治理
七台河发电公司把加大环境治理和污染设施治理作为节能减排的有效突破口,实现了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并获得了黑龙江省污染治理达标企业、中国首届环境友好型社会成果奖等荣誉。
一是建立清洁生产管理体系,细化分解环保达标指标,并将环保指标的执行情况直接与各级负责人的工作绩效挂钩。在公司的各项考核中,环保指标具有一票否决权。二是依靠技术创新削减污染物排放量。顺利完成了2号机组锅炉及制粉系统试验项目、电除尘器灰斗排灰系统技术改造。完成一期工程脱硫改造规划和方案,结合二期扩建工程,同步进行现役机组的脱硫改造,预计2007年完成脱硫招标工作,2008年正式启动改造工程。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