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到位苦是甜――华电宜宾豆坝电厂迎难而上获美誉
2007-06-14 11:25:1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中国电力报 严明
编者按:本文是“中华环保世纪行”新闻采访团成员,中国电力报社记者严明赴华电宜宾发电总厂考察后所写。
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是由全国人大环资委会同中宣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等14个部门共同组织、由中央和行业25家新闻媒体共同参加的一项大型环保宣传活动。活动从1993年开始,至今已开展了15年。
对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宜宾发电总厂所属豆坝电厂进行采访,是一次计划外的行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次“突访”。
5月13日上午,在听取四川省宜宾市节能减排情况介绍过程中,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的部分记者对于“今年一季度,我市消减二氧化硫排放量2.2吨”的说法产生了置疑。宜宾市政府方面解释说,二氧化硫排放量消减主要是豆坝电厂关停了1台5万千瓦机组、黄桷庄电厂2台20万千瓦机组脱硫装置投入运行以及3台总装机容量为2.1万千瓦的火电机组已经关停的结果。
宜宾市属于全国环保“双控区”,2005年又被列入“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列,而其需要控制的主要污染物就是二氧化硫。现在,大幅消减二氧化硫排放量的重任能够如此“轻松”完成,宜宾市政府方面的解释难以化解部分记者的疑虑,甚至还有记者怀疑这其中会不会另有问题。
为解开疑团,记者团团长、中华环保世纪行执委会主任何嘉平果断决策:改变预定采访行程,午饭过后立即出发,前往豆坝电厂调查采访。
基于对整个行业及华电集团的了解,记者自然对豆坝电厂的关停工作不存疑虑,但是没料想到,现场采访的结果会是那样出人意料……
刚到豆坝电厂,宜宾发电总厂厂长张让广就成了记者们采访的“核心”。张厂长面对记者们的不断发问坦言:“宜宾发电总厂所属的豆坝电厂和黄桷庄电厂二氧化硫总排放量,约占宜宾市二氧化硫总排放量的60%。为落实节能减排责任目标,在华电集团的领导下,在省、市政府的支持下,我们端正态度、克服困难,于2004年年底同时启动了豆坝电厂和黄桷庄电厂烟气脱硫治理工程。”豆坝电厂烟气脱硫工程于2005年11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8197万元,脱硫效率设计值大于90%,工程投产后二氧化硫排放量将从现在的3.55万吨/年减至3550吨/年,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3.195万吨,此工程已于2006年10月29日19时完成168小时试运行,目前机组运转正常。
随着采访的深入,一个更大的新闻彻底打消了部分记者的疑虑。张厂长指着正在运行的2台10万千瓦机组的脱硫装置对记者们说:“除了已经关停的5万千瓦2号机组和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关停的5万千瓦1号机组,豆坝电厂这2台已经实施了脱硫技改的机组也将于2009年关停。”
豆坝电厂的脱硫技改投资,预计需要8年时间才能收回,为什么却仅有3年的运行“寿命”?张让广表示,这是华电集团按照国家“上大压小”战略要求作出的决策。现在,由华电宜宾发电总厂负责筹建的“上大压小”替代项目―――规划装机容量4×60万千瓦,一期建设2×60万千瓦的珙县电厂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
记者了解到,豆坝电厂和黄桷庄电厂脱硫装置建成投运后,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8.8万吨(按5000小时/年计),减排量占宜宾市二氧化硫总排放量的60%。就此,宜宾市副市长景世刚表示,宜宾发电总厂是执行国家相关政策的模范。如果他们不按照规定及时上马脱硫装置,再拖一年时间,完全可以按照新的政策等待关停就行了,近亿元的资金就会省下来了。但是,宜宾的二氧化硫减排进度就会拖后,就摘不掉“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这时,何嘉平对景世刚说:“宜宾发电总厂为宜宾市节能减排,特别是摘‘帽子’作了这么大贡献,市政府可要好好奖励啊!”
疑云扫去,站在已经停止轰鸣的5万千瓦2号机组旁边,记者们的注意力已经被机组铭牌上,上世纪特殊年代留下的烙印―――毛主席语录所吸引。一时间,闪光灯的声音频频响起……
在回程中,何嘉平和记者们交换看法:“结合此次采访和以前了解的情况,我感觉,减排工作的两项控制性指标中,二氧化硫的减排目标,有电力行业的强力支撑,是有望如期实现的。”记者明白,何嘉平的这种判断,很大程度上是基于2006年与本报合作进行发电企业节能减排专题采访后,对电力节能减排工作情况有了更加充分和深入认识的结果。
最新的数据显示,1~4月,全国小火电机组关停容量共计342.785万千瓦,完成了今年关停任务的1/3。其中,华能集团关停91.425万千瓦、大唐集团关停77.4万千瓦、华电集团关停70万千瓦、国电集团关停55万千瓦、中电投集团关停46.56万千瓦。这再次证明了,国有大型电力企业在落实国家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先锋作用。而为完成节能减排责任目标,牺牲企业经济效益的宜宾发电总厂,正是这种精神和态度的一个缩影。
编者按:本文是“中华环保世纪行”新闻采访团成员,中国电力报社记者严明赴华电宜宾发电总厂考察后所写。
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是由全国人大环资委会同中宣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等14个部门共同组织、由中央和行业25家新闻媒体共同参加的一项大型环保宣传活动。活动从1993年开始,至今已开展了15年。
对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宜宾发电总厂所属豆坝电厂进行采访,是一次计划外的行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次“突访”。
5月13日上午,在听取四川省宜宾市节能减排情况介绍过程中,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的部分记者对于“今年一季度,我市消减二氧化硫排放量2.2吨”的说法产生了置疑。宜宾市政府方面解释说,二氧化硫排放量消减主要是豆坝电厂关停了1台5万千瓦机组、黄桷庄电厂2台20万千瓦机组脱硫装置投入运行以及3台总装机容量为2.1万千瓦的火电机组已经关停的结果。
宜宾市属于全国环保“双控区”,2005年又被列入“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列,而其需要控制的主要污染物就是二氧化硫。现在,大幅消减二氧化硫排放量的重任能够如此“轻松”完成,宜宾市政府方面的解释难以化解部分记者的疑虑,甚至还有记者怀疑这其中会不会另有问题。
为解开疑团,记者团团长、中华环保世纪行执委会主任何嘉平果断决策:改变预定采访行程,午饭过后立即出发,前往豆坝电厂调查采访。
基于对整个行业及华电集团的了解,记者自然对豆坝电厂的关停工作不存疑虑,但是没料想到,现场采访的结果会是那样出人意料……
刚到豆坝电厂,宜宾发电总厂厂长张让广就成了记者们采访的“核心”。张厂长面对记者们的不断发问坦言:“宜宾发电总厂所属的豆坝电厂和黄桷庄电厂二氧化硫总排放量,约占宜宾市二氧化硫总排放量的60%。为落实节能减排责任目标,在华电集团的领导下,在省、市政府的支持下,我们端正态度、克服困难,于2004年年底同时启动了豆坝电厂和黄桷庄电厂烟气脱硫治理工程。”豆坝电厂烟气脱硫工程于2005年11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8197万元,脱硫效率设计值大于90%,工程投产后二氧化硫排放量将从现在的3.55万吨/年减至3550吨/年,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3.195万吨,此工程已于2006年10月29日19时完成168小时试运行,目前机组运转正常。
随着采访的深入,一个更大的新闻彻底打消了部分记者的疑虑。张厂长指着正在运行的2台10万千瓦机组的脱硫装置对记者们说:“除了已经关停的5万千瓦2号机组和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关停的5万千瓦1号机组,豆坝电厂这2台已经实施了脱硫技改的机组也将于2009年关停。”
豆坝电厂的脱硫技改投资,预计需要8年时间才能收回,为什么却仅有3年的运行“寿命”?张让广表示,这是华电集团按照国家“上大压小”战略要求作出的决策。现在,由华电宜宾发电总厂负责筹建的“上大压小”替代项目―――规划装机容量4×60万千瓦,一期建设2×60万千瓦的珙县电厂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
记者了解到,豆坝电厂和黄桷庄电厂脱硫装置建成投运后,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8.8万吨(按5000小时/年计),减排量占宜宾市二氧化硫总排放量的60%。就此,宜宾市副市长景世刚表示,宜宾发电总厂是执行国家相关政策的模范。如果他们不按照规定及时上马脱硫装置,再拖一年时间,完全可以按照新的政策等待关停就行了,近亿元的资金就会省下来了。但是,宜宾的二氧化硫减排进度就会拖后,就摘不掉“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这时,何嘉平对景世刚说:“宜宾发电总厂为宜宾市节能减排,特别是摘‘帽子’作了这么大贡献,市政府可要好好奖励啊!”
疑云扫去,站在已经停止轰鸣的5万千瓦2号机组旁边,记者们的注意力已经被机组铭牌上,上世纪特殊年代留下的烙印―――毛主席语录所吸引。一时间,闪光灯的声音频频响起……
在回程中,何嘉平和记者们交换看法:“结合此次采访和以前了解的情况,我感觉,减排工作的两项控制性指标中,二氧化硫的减排目标,有电力行业的强力支撑,是有望如期实现的。”记者明白,何嘉平的这种判断,很大程度上是基于2006年与本报合作进行发电企业节能减排专题采访后,对电力节能减排工作情况有了更加充分和深入认识的结果。
最新的数据显示,1~4月,全国小火电机组关停容量共计342.785万千瓦,完成了今年关停任务的1/3。其中,华能集团关停91.425万千瓦、大唐集团关停77.4万千瓦、华电集团关停70万千瓦、国电集团关停55万千瓦、中电投集团关停46.56万千瓦。这再次证明了,国有大型电力企业在落实国家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先锋作用。而为完成节能减排责任目标,牺牲企业经济效益的宜宾发电总厂,正是这种精神和态度的一个缩影。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