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电:“绿色火电”迎接环境经营时代
2006-04-05 13:23:4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本网讯 当国家保护自然生态的要求开始逐步演变为一条条绿色标准和法规,一个环境经营时代的到来就从必要和必然成为了现实。作为一个有着20年历史的火力发电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绿色生产和环境经营时代的考验?漳泽发电分公司主动出击,积极投身于这场绿色革命,主动迎接环境经营时代的到来――
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漳泽发电分公司认真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落实山西省环保局《关于做好我省焦化、电力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精神,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力求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该公司紧紧围绕"削减废弃物的产生和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进而实现清洁生产"这个中心,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按照清洁生产审核程序,从原煤进厂到电力输出、废弃物排放的全过程,对原料、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员工、产品、废弃物产生和排放等八个因素进行审核,确定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设立清洁生产目标,并积极发动员工对清洁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450余项,通过群策群力、重点突破,在"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上成效显著。
率先实施脱硫技改:2004年 12月28日,漳泽发电分公司#5、#6 两台21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正式开工,成为山西省首家实施脱硫技改的企业。工程采用目前世界上技术最为成熟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项目投运后,脱硫率可达到95%以上,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68874吨、烟尘排放量3237.9吨,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省、市环保部门下达的控制目标,使漳电率先进入清洁生产、绿色环保发电的行列。
优化燃烧调整方法:漳电4台苏制210MW机组配用670t/h蒸汽锅炉,长期以来存在排烟温度高、飞灰含碳量高、炉效低、低负荷燃烧不稳等现象。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漳电组织省电科院专家和该公司共同进行燃烧调整试验,探讨优化燃烧调整方法。通过实施技术改造,使排烟温度下降了25-30℃ ,飞灰含碳量由12%降到4-5%之间,锅炉效率由87%提高到92%。经长治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目达到国内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现已在全公司六台锅炉上推广了该项技术,不但使低负荷稳燃性能大大提高,环境污染程度也大幅降低。
技改推动绿色生产:从1999年到2004年,漳电先后对主机、水处理系统以及输煤系统等进行了"改头换面"的高科技改造。其中,主机组增容改造和DCS改造后,210MW发电机出力增加7MW-8MW,煤耗降低10g/kwh,100MW发电机出力增加10%,煤耗降低25g/kwh,大大降低了同等出力下煤灰、废渣、粉尘的污染程度。
水处理系统采用NaOH调节及进行盐净段炉水循环系统改造后,锅炉实现"零"排污,废酸碱量、锅炉排污废水、冲灰废水、灰、渣排放量因此大大减少,对减少环境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由于煤耗的降低,按照燃煤平均灰分25%计,每年可减少粉煤灰量3535吨,节约冲灰水量约1.5万余吨,减少烟尘排放近40余吨。
输煤系统的增容及程控自动化改造后,12套不同规格的DSX系列防、除尘系统在输煤皮带上的安装使用,彻底改变了过去输煤皮带周围脏、乱、差的面貌。经多次性能测试,输煤皮带运行时,室内含尘指标平均为4.2mg/ m3,风机排空气流平均含尘量为25mg/ m3,平均净化率为99.6%。
栽种红柳治理扬尘:由于漳电灰场贮灰满库,在气候干燥的大风天气,灰尘随风飞扬,影响了周边地区群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漳电积极采取喷淋、洒水,夏季覆膜、植草,冬季种麦等多种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成效。2005年,为了彻底治理扬尘污染,该公司决定在灰土中栽种成活率高的红柳进行固灰防尘。现在灰场周边已栽种红柳近9万株,覆盖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成活率达到了90%,为灰场的长期扬尘治理,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此外,漳电还采用覆土、覆渣、水湿及固化等较为经济的中长期综合方案治理灰场扬尘。(王文敏)
本网讯 当国家保护自然生态的要求开始逐步演变为一条条绿色标准和法规,一个环境经营时代的到来就从必要和必然成为了现实。作为一个有着20年历史的火力发电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绿色生产和环境经营时代的考验?漳泽发电分公司主动出击,积极投身于这场绿色革命,主动迎接环境经营时代的到来――
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漳泽发电分公司认真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落实山西省环保局《关于做好我省焦化、电力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精神,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力求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该公司紧紧围绕"削减废弃物的产生和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进而实现清洁生产"这个中心,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按照清洁生产审核程序,从原煤进厂到电力输出、废弃物排放的全过程,对原料、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员工、产品、废弃物产生和排放等八个因素进行审核,确定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设立清洁生产目标,并积极发动员工对清洁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450余项,通过群策群力、重点突破,在"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上成效显著。
率先实施脱硫技改:2004年 12月28日,漳泽发电分公司#5、#6 两台21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正式开工,成为山西省首家实施脱硫技改的企业。工程采用目前世界上技术最为成熟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项目投运后,脱硫率可达到95%以上,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68874吨、烟尘排放量3237.9吨,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省、市环保部门下达的控制目标,使漳电率先进入清洁生产、绿色环保发电的行列。
优化燃烧调整方法:漳电4台苏制210MW机组配用670t/h蒸汽锅炉,长期以来存在排烟温度高、飞灰含碳量高、炉效低、低负荷燃烧不稳等现象。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漳电组织省电科院专家和该公司共同进行燃烧调整试验,探讨优化燃烧调整方法。通过实施技术改造,使排烟温度下降了25-30℃ ,飞灰含碳量由12%降到4-5%之间,锅炉效率由87%提高到92%。经长治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目达到国内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现已在全公司六台锅炉上推广了该项技术,不但使低负荷稳燃性能大大提高,环境污染程度也大幅降低。
技改推动绿色生产:从1999年到2004年,漳电先后对主机、水处理系统以及输煤系统等进行了"改头换面"的高科技改造。其中,主机组增容改造和DCS改造后,210MW发电机出力增加7MW-8MW,煤耗降低10g/kwh,100MW发电机出力增加10%,煤耗降低25g/kwh,大大降低了同等出力下煤灰、废渣、粉尘的污染程度。
水处理系统采用NaOH调节及进行盐净段炉水循环系统改造后,锅炉实现"零"排污,废酸碱量、锅炉排污废水、冲灰废水、灰、渣排放量因此大大减少,对减少环境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由于煤耗的降低,按照燃煤平均灰分25%计,每年可减少粉煤灰量3535吨,节约冲灰水量约1.5万余吨,减少烟尘排放近40余吨。
输煤系统的增容及程控自动化改造后,12套不同规格的DSX系列防、除尘系统在输煤皮带上的安装使用,彻底改变了过去输煤皮带周围脏、乱、差的面貌。经多次性能测试,输煤皮带运行时,室内含尘指标平均为4.2mg/ m3,风机排空气流平均含尘量为25mg/ m3,平均净化率为99.6%。
栽种红柳治理扬尘:由于漳电灰场贮灰满库,在气候干燥的大风天气,灰尘随风飞扬,影响了周边地区群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漳电积极采取喷淋、洒水,夏季覆膜、植草,冬季种麦等多种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成效。2005年,为了彻底治理扬尘污染,该公司决定在灰土中栽种成活率高的红柳进行固灰防尘。现在灰场周边已栽种红柳近9万株,覆盖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成活率达到了90%,为灰场的长期扬尘治理,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此外,漳电还采用覆土、覆渣、水湿及固化等较为经济的中长期综合方案治理灰场扬尘。(王文敏)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