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电气环保产业新理念:“绿色就是金钱”
2006-11-21 08:06:4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上个世纪中后期,一场上升到决定人类未来生存高度的环境保护热潮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绿色和平、环境保护、生态保护、能源再生、持续发展等一系列掺杂着对现实不满和对未来恐惧的各种言论充斥着大报小报、街头巷尾,电视广播又扩大深化着这样的效应。
1990年后,当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开始由未来的担忧变为现实的威胁后,那些排名世界500强的企业,特别是像杜邦、UPS、通用电气、英特尔、戴尔和沃尔玛这些制造、运输、零售和高科技等企业,在政府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在这个特别敏感的问题上小心对待。表面上,他们投入巨额的资金和精力,大力宣传企业的环保精神和方案,实际上,对于那些手握大量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股东、董事会和金融机构来讲,环保措施就如同洪水猛兽般地冲击着这些企业多年来形成的赖以生存的盈利规则,“环保是我们的敌人”,在多年前华尔街投资客们午后坐在咖啡厅或晚上泡在酒吧中最为愤愤不平的抱怨中,处处可以找到这种过激的对立情绪。
“在处理环保问题上的巨大花费使企业的成本不断增加,投资人的钱包正在被那些高举环保牌子的普通市民一层层地掏空”,多年前的《华尔街日报》上,一些金融机构相当含蓄地指出环保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并站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立场上向政府和企业决策者施加压力,企图让他们相信,那些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担心商业行为将成为环境杀手的论调不过是少数极端主义者别有用心的阴谋。“没有哪个投资者会对增加企业成本无动于衷,而动辄千百万美元乃至上亿美元的环保预算更让他们坐立不安”,对于那些因环保项目而导致股价下跌的公司,《财富》客观地评价道,“环保并不意味着就是无休止地投入,如果方式得当,它也许将成为企业盈利的另一条途径。”
来自沃尔玛的环保故事
“全世界都懂得经济和环境完全不必发生冲突”,沃尔玛CEO李・斯科特(Lee Scott)并不认为环保是企业经营中的障碍,相反,“环保也许是全球性公司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一条最佳路径。”2005年11月,李・斯科特在一次全公司电话会议中宣布了沃尔玛在未来数年将在环保项目和可持续发展计划上至少投入5亿美元,并定下了数个雄心勃勃的目标,“3年内将车队的节能效率提高25%,10年内提高100%;将连锁店的能源消耗降低30%,3年内将美国本土连锁店的废物排放量减少25%。”
与沃尔玛董事长罗伯・沃尔顿(Rob Walton)不同,李・斯科特并非一名狂热的环保主义者,他对于环保的看法更为理智,就像《财富》所说的那样,“李・斯科特是一位务实的CEO,所做的每一项决策完全出于对沃尔玛将来的考虑。”2004年,管理着沃尔玛家族基金会10亿美元资产的罗伯将他身边一群热衷环保的朋友介绍给李・斯科特,包括大型环境组织保护全球(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的创办人之一和总裁彼得・塞利曼(Peter Seligmann)、非盈利组织美国环境防卫协会(Environmental Defense)理事萨姆・沃尔顿(Sam Walton)等重量级人物。当时的沃尔玛正陷入法律和公关困境,一桩指控沃尔玛歧视女性员工的案子被联邦法院受理,在反对者们的游行和示威下,沃尔玛被迫临时关闭了位于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郊区的数家连锁店。更糟糕的还有,因违反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法律规定,沃尔玛正面临高达数亿美元的罚款。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当年的研究显示,当时有多达8%的购物者因沃尔玛的声誉和形象问题而不再或减少光顾其连锁店。
6月份,李・斯科特、罗伯和塞利曼等人终于坐在了一起,显然,在特殊的环境下,真正打动李・斯科特的谈话肯定不是所谓的什么理想主义色彩浓厚的绿色和平概念,而是“保护全球组织”帮助一些企业扭转类似不利局面的成功案例,星巴克保护热带地区咖啡的采购项目,麦当劳的可持续农业和渔业计划,BP集团的节能方案,等等。根据“保护全球组织”的数据显示,那些投入在环保项目上的数千万美元并没有就此打了水漂,这些项目不但为企业带来新的资源和机会,而且大大改善了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如果一个企业的形象是重视环保、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并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公司长远的目标,那它不但能够拥有更多的公众支持者和忠实顾客,而且更容易赢得投资人对它的信任”,塞利曼的环保理论彻底改变了李・斯科特和沃尔玛。
“就当时情况来看,接受‘保护全球组织’的建议绝对是一个明智之举,要知道,英特尔前董事长戈登・摩尔(Gordon Moore)、BP集团CEO约翰・布朗(John Browne)、前星巴克CEO奥林・史密斯(Orin Smith)等许多知名企业领导者都是这个组织的成员,李・斯科特并没有带领沃尔玛去冒险”,当时曾一同参加会议的蓝天(BluSkye)管理顾问公司总裁吉布・埃利森(Jib Ellison)回忆道,“事情就如同人们想像的那样,沃尔玛迎来了一个新的开始。”在“保护全球组织”和蓝天对沃尔玛历时近一年的调查和评估过程中,这些环保人士在以节省成本出名的沃尔玛体系中发现了新的浪费,比如在沃尔玛的贴牌玩具Kid Connection上,如果去掉玩具上多余的包装,每年可以节约240万美元的运输费用、3800棵树、100万桶石油;如果在沃尔玛的7200辆卡车上加装辅助电力系统,每年将节省2600万美元的汽油开支;一台“三明治打包机”将从前那些被当作垃圾的包装袋变为可再利用的商品,每年竟然带来了2800万美元的利润。
“如果我们把它扔掉,我们先要买下它。我们因此为它花了双倍的钱,一次是买它,一次是请人来处理它。如果我们的每样东西都有再利用的价值,那不但没有浪费,还能卖钱”,由保罗・霍肯(Paul Hawken)、阿默里・洛文斯(Amory Lovins)和亨特・洛文斯(Hunter Lovins)共同撰写的《天然资本主义》(Natural Capitalism)中的这句经典解释是李・斯科特在谈论环保时经常引用的,在书中的那个没有浪费的绿色经济规划蓝图中,环保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定义。
绿色就是金钱
“绿色机器”,这是《财富》对沃尔玛的新定义,号称要“以绿色来拯救地球”,李・斯科特完全是一幅绿色英雄的形象。如今的沃尔玛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有机奶销售商和有机棉采购商,一个围绕着绿色主题的“可持续价值网络”正在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包括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绿色和平组织在内的众多全球性环保机构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其中,“一家企业能够如此重视环保,这简直难以置信”,绿色和平组织发起人约翰・霍瑟瓦尔(John Hocevar)表示。
当然,沃尔玛并不是惟一一家重视环保的公司,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致力于环保建设的企业并不在少数。杜邦公司承诺到201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685%,与1990年相比,杜邦如今的排放量已经降低了72%,它的全球性能源消耗减少了7%,相当于30多亿美元。通用电气公司承诺到2010年将对环保技术的投入增加一倍,至15亿美元。在通用的名为“生态想像”(Ecoimagination)的计划中,到2012年,将公司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1%,而如果通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话,排放量将至少增长40%。英特尔公司在生产芯片中所需的化学物质也是一种危险的温室气体,该公司承诺在201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至1995年的90%。惠普公司也表示,在2010年将公司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15%。UPS公司CEO迈克・埃斯丘(Mike Eskew)表示,UPS将组建世界最大的一支替代燃料车队,总规模将超过1500辆汽车。今年2月,UPS宣布,公司已经订购了50辆新一代油电混合动力卡车,全年将减少4.4万加仑的汽油消耗。高盛公司已经向环保型清洁能源领域投入1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近期更表示,将要投入近30亿美元用于在抑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
正如同通用电气的杰夫・伊梅尔所说,“绿色就是金钱”(Green is green)。企业在环保上的投入已变为“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收益最高”的一种新型投资方式。“企业的那些环保计划完全是一种投资行为”,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在关于沃尔玛的博客中写道,“所谓的那些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和环境保护不过是一种更为动听的宣传语言”,在沃尔玛大肆宣扬其环保政策的同时,一些工会组织其实并不买它的账,批评者表示,沃尔玛每年17600美元的工资水平低于政府规定的贫困线;拥有医疗保险的员工数量不到50%,等等,“环保并不能代表一个公司全部”,“沃尔玛观察网”(Walmartwatch.com)声称,“一切不过是花高价钱给自己披上一层绿色的外衣。”
1990年后,当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开始由未来的担忧变为现实的威胁后,那些排名世界500强的企业,特别是像杜邦、UPS、通用电气、英特尔、戴尔和沃尔玛这些制造、运输、零售和高科技等企业,在政府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在这个特别敏感的问题上小心对待。表面上,他们投入巨额的资金和精力,大力宣传企业的环保精神和方案,实际上,对于那些手握大量公司股票的投资人、股东、董事会和金融机构来讲,环保措施就如同洪水猛兽般地冲击着这些企业多年来形成的赖以生存的盈利规则,“环保是我们的敌人”,在多年前华尔街投资客们午后坐在咖啡厅或晚上泡在酒吧中最为愤愤不平的抱怨中,处处可以找到这种过激的对立情绪。
“在处理环保问题上的巨大花费使企业的成本不断增加,投资人的钱包正在被那些高举环保牌子的普通市民一层层地掏空”,多年前的《华尔街日报》上,一些金融机构相当含蓄地指出环保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并站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立场上向政府和企业决策者施加压力,企图让他们相信,那些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担心商业行为将成为环境杀手的论调不过是少数极端主义者别有用心的阴谋。“没有哪个投资者会对增加企业成本无动于衷,而动辄千百万美元乃至上亿美元的环保预算更让他们坐立不安”,对于那些因环保项目而导致股价下跌的公司,《财富》客观地评价道,“环保并不意味着就是无休止地投入,如果方式得当,它也许将成为企业盈利的另一条途径。”
来自沃尔玛的环保故事
“全世界都懂得经济和环境完全不必发生冲突”,沃尔玛CEO李・斯科特(Lee Scott)并不认为环保是企业经营中的障碍,相反,“环保也许是全球性公司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一条最佳路径。”2005年11月,李・斯科特在一次全公司电话会议中宣布了沃尔玛在未来数年将在环保项目和可持续发展计划上至少投入5亿美元,并定下了数个雄心勃勃的目标,“3年内将车队的节能效率提高25%,10年内提高100%;将连锁店的能源消耗降低30%,3年内将美国本土连锁店的废物排放量减少25%。”
与沃尔玛董事长罗伯・沃尔顿(Rob Walton)不同,李・斯科特并非一名狂热的环保主义者,他对于环保的看法更为理智,就像《财富》所说的那样,“李・斯科特是一位务实的CEO,所做的每一项决策完全出于对沃尔玛将来的考虑。”2004年,管理着沃尔玛家族基金会10亿美元资产的罗伯将他身边一群热衷环保的朋友介绍给李・斯科特,包括大型环境组织保护全球(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的创办人之一和总裁彼得・塞利曼(Peter Seligmann)、非盈利组织美国环境防卫协会(Environmental Defense)理事萨姆・沃尔顿(Sam Walton)等重量级人物。当时的沃尔玛正陷入法律和公关困境,一桩指控沃尔玛歧视女性员工的案子被联邦法院受理,在反对者们的游行和示威下,沃尔玛被迫临时关闭了位于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郊区的数家连锁店。更糟糕的还有,因违反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法律规定,沃尔玛正面临高达数亿美元的罚款。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当年的研究显示,当时有多达8%的购物者因沃尔玛的声誉和形象问题而不再或减少光顾其连锁店。
6月份,李・斯科特、罗伯和塞利曼等人终于坐在了一起,显然,在特殊的环境下,真正打动李・斯科特的谈话肯定不是所谓的什么理想主义色彩浓厚的绿色和平概念,而是“保护全球组织”帮助一些企业扭转类似不利局面的成功案例,星巴克保护热带地区咖啡的采购项目,麦当劳的可持续农业和渔业计划,BP集团的节能方案,等等。根据“保护全球组织”的数据显示,那些投入在环保项目上的数千万美元并没有就此打了水漂,这些项目不但为企业带来新的资源和机会,而且大大改善了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如果一个企业的形象是重视环保、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并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公司长远的目标,那它不但能够拥有更多的公众支持者和忠实顾客,而且更容易赢得投资人对它的信任”,塞利曼的环保理论彻底改变了李・斯科特和沃尔玛。
“就当时情况来看,接受‘保护全球组织’的建议绝对是一个明智之举,要知道,英特尔前董事长戈登・摩尔(Gordon Moore)、BP集团CEO约翰・布朗(John Browne)、前星巴克CEO奥林・史密斯(Orin Smith)等许多知名企业领导者都是这个组织的成员,李・斯科特并没有带领沃尔玛去冒险”,当时曾一同参加会议的蓝天(BluSkye)管理顾问公司总裁吉布・埃利森(Jib Ellison)回忆道,“事情就如同人们想像的那样,沃尔玛迎来了一个新的开始。”在“保护全球组织”和蓝天对沃尔玛历时近一年的调查和评估过程中,这些环保人士在以节省成本出名的沃尔玛体系中发现了新的浪费,比如在沃尔玛的贴牌玩具Kid Connection上,如果去掉玩具上多余的包装,每年可以节约240万美元的运输费用、3800棵树、100万桶石油;如果在沃尔玛的7200辆卡车上加装辅助电力系统,每年将节省2600万美元的汽油开支;一台“三明治打包机”将从前那些被当作垃圾的包装袋变为可再利用的商品,每年竟然带来了2800万美元的利润。
“如果我们把它扔掉,我们先要买下它。我们因此为它花了双倍的钱,一次是买它,一次是请人来处理它。如果我们的每样东西都有再利用的价值,那不但没有浪费,还能卖钱”,由保罗・霍肯(Paul Hawken)、阿默里・洛文斯(Amory Lovins)和亨特・洛文斯(Hunter Lovins)共同撰写的《天然资本主义》(Natural Capitalism)中的这句经典解释是李・斯科特在谈论环保时经常引用的,在书中的那个没有浪费的绿色经济规划蓝图中,环保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定义。
绿色就是金钱
“绿色机器”,这是《财富》对沃尔玛的新定义,号称要“以绿色来拯救地球”,李・斯科特完全是一幅绿色英雄的形象。如今的沃尔玛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有机奶销售商和有机棉采购商,一个围绕着绿色主题的“可持续价值网络”正在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包括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绿色和平组织在内的众多全球性环保机构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其中,“一家企业能够如此重视环保,这简直难以置信”,绿色和平组织发起人约翰・霍瑟瓦尔(John Hocevar)表示。
当然,沃尔玛并不是惟一一家重视环保的公司,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致力于环保建设的企业并不在少数。杜邦公司承诺到201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685%,与1990年相比,杜邦如今的排放量已经降低了72%,它的全球性能源消耗减少了7%,相当于30多亿美元。通用电气公司承诺到2010年将对环保技术的投入增加一倍,至15亿美元。在通用的名为“生态想像”(Ecoimagination)的计划中,到2012年,将公司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1%,而如果通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话,排放量将至少增长40%。英特尔公司在生产芯片中所需的化学物质也是一种危险的温室气体,该公司承诺在201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至1995年的90%。惠普公司也表示,在2010年将公司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15%。UPS公司CEO迈克・埃斯丘(Mike Eskew)表示,UPS将组建世界最大的一支替代燃料车队,总规模将超过1500辆汽车。今年2月,UPS宣布,公司已经订购了50辆新一代油电混合动力卡车,全年将减少4.4万加仑的汽油消耗。高盛公司已经向环保型清洁能源领域投入1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近期更表示,将要投入近30亿美元用于在抑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
正如同通用电气的杰夫・伊梅尔所说,“绿色就是金钱”(Green is green)。企业在环保上的投入已变为“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收益最高”的一种新型投资方式。“企业的那些环保计划完全是一种投资行为”,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在关于沃尔玛的博客中写道,“所谓的那些社会责任感、人文关怀和环境保护不过是一种更为动听的宣传语言”,在沃尔玛大肆宣扬其环保政策的同时,一些工会组织其实并不买它的账,批评者表示,沃尔玛每年17600美元的工资水平低于政府规定的贫困线;拥有医疗保险的员工数量不到50%,等等,“环保并不能代表一个公司全部”,“沃尔玛观察网”(Walmartwatch.com)声称,“一切不过是花高价钱给自己披上一层绿色的外衣。”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